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科学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中国医药科学

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 二十一世纪联合创新(北京)医药科学研究院

詹洪春

半月刊

2095-0616

zgyykx400@163.com,zgyykx@vip.163.com

010-59694532,59694533

100124

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西里402号楼1004室

中国医药科学/Journal China Medicine and Pharmacy
查看更多>>《中国医药科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主管,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主办的国家级综合性医药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刊号:CN 11-6006/R,国际刊号:ISSN 2095-0616,邮发代号:82-519。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桑国卫为本刊亲笔题写刊名;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海峡两岸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名誉会长何鲁丽为本刊题词:“办好中国医药科学杂志,促进医药科技创新与交流”。《中国医药科学》杂志在各级领导和有关部门的关怀和支持下,建立了由桑国卫副委员长出任名誉主任,全国人大常委、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华预防医学会会长王陇德院士出任主任;全国政协常委、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张大宁,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孙隆椿,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师协会会长殷大奎,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院协会会长曹荣桂,卫生部原副部长、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长彭玉出任副主任, 60多位医药卫生主管部门、行业学(协)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的领导和30 多位 “两院”院士、首届“国医大师”出任顾问的顾问委员会;同时还建立了由1000多位医药科研、医药教育、临床医护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出任编委、审稿专家的编委会和专家指导委员会。《中国医药科学》立足医药科研、教育和临床研究前沿,面向海内外医药卫生界及相关行业,及时、准确地宣传我国发展医药卫生事业的政策与法规,客观、全面地报道医药卫生科研进展和行业发展动态,积极、快速地发布国内广大医药卫生工作者的新思路、新理论、新观点、新发现、新技术、新成果、新方法、新措施、新经验等原创论文,全方位、高密度、大容量地传递医药科研资讯,广泛而深入地促进中外医药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全髋关节置换术临床观察

    宋满李凤娟付春艳刘静...
    131-135,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复合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2022 年 3-12 月择期行单侧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 72 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P组,n=36)和观察组(R组,n=36)。P组采用艾司氯胺酮+丙泊酚,R组采用艾司氯胺酮+瑞马唑仑。选择腰 3-4(L3-4)间隙行腰-硬联合麻醉,维持平面胸 8(T8)以下。切皮前:P组静脉注射丙泊酚 0。5 mg/kg,后维持 1。0~1。5 mg/(kg·h),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 0。05~0。1 mg/(kg·h)。R组静脉注射瑞马唑仑 0。05 mg/kg,后维持 0。1~0。2 mg/(kg·h),静脉泵注艾司氯胺酮 0。05~0。1 mg/(kg·h)。记录入室时(T0)、麻醉平面固定后(T1)、静脉滴注瑞马唑仑或丙泊酚5(T2)、15(T3)、30(T4)、60(T5)min的心率(HR)、有创动脉压(IBP)、血氧饱和度(SPO2)和脑电双频指数(BIS)值。记录术中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情况、停止泵药后苏醒时间及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 T2~T5 两组BIS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组SPO2 较P组维持在偏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HR、平均动脉压(MAP)维持在正常范围,但R组较P组维持在偏高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组术中麻黄碱、阿托品使用率明显低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停止泵注药物后R组患者苏醒时间明显短于P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小剂量艾司氯胺酮可复合瑞马唑仑用于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镇静,对呼吸、血流动力学影响小,术后苏醒快,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艾司氯胺酮瑞马唑仑老年患者椎管内麻醉镇静

    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疼痛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张小飞施健
    136-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全身麻醉与椎管内麻醉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谵妄、疼痛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 月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人民医院骨科收治的 80 例 65 岁及以上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全身麻醉组(n=40)和椎管内麻醉组(n=40)。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并评估患者术后 7 d内谵妄发生率,采用谵妄评定量表(DRS-98)评估患者谵妄得分,采用疼痛数字评价量表(NRS)评估患者术后 7 d平均疼痛水平和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 全身麻醉组患者术后谵妄发生率高于椎管内麻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全身麻醉组患者DRS-98 评分高于椎管内麻醉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疼痛评分、不良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全身麻醉相比,椎管内麻醉可显著降低 65 岁及以上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发生率。

    老年患者髋部骨折椎管内麻醉谵妄全身麻醉

    基于平均表观传播子磁共振成像鉴别WHO CNS4R较低级别胶质瘤中的CNS5胶质母细胞瘤

    肖慧楠郑莞怡吴振兴施宇婷...
    139-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平均表观传播子磁共振成像(MAP-MRI)从 2016 年WHO CNS4R分类下较低级别胶质瘤中鉴别 2021 年WHO CNS5 分类的胶质母细胞瘤(GBM)的价值及意义。方法 选取 2019 年 1 月至 2022 年12 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诊疗的 28 例WHO CNS4R分类为WHO Ⅱ或Ⅲ级脑弥漫性胶质瘤成人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术前均行结构磁共振成像和扩散磁共振成像,其中扩散磁共振成像分别行MAP-MRI和扩散张量成像(DTI)分析,并提取肿瘤实体区的均方位移(MSD)、q空间逆方差(QIV)、回归轴概率(RTAP)、回归原点概率(RTOP)、回归平面概率(RTPP)及平均扩散率(MD)均值。术后行病理和基因检测,再根据WHO CNS5 分类重新分为GBM组(n=6)和非GBM组(n=22)。使用Mann-Whitney U检验比较两组MSD、QIV、RTAP、RTOP、RTPP及MD值的差异,并进一步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对GBM的诊断效能。结果 两组肿瘤实体区的QIV、RTAP和M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QIV和RTAP的差异最为显著,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均为 0。78,特异度均为 54。50%,敏感度均为 100。00%。结论 MAP-MRI在一定程度上具备从WHO CNS4R较低级别胶质瘤中鉴别CNS5 胶质母细胞瘤的能力,其中QIV和RTAP的诊断效能最佳。

    磁共振成像平均表观传播子磁共振成像胶质母细胞瘤诊断

    磁共振3D-ASL技术联合ABCD2评分在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中应用价值分析

    刘伟任春慧常文轩宫雪梅...
    144-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动脉自旋标记(3D-ASL)技术联合ABCD2 评分在前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21 年 5 月至 2022 年 12 月在牡丹江医学院附属红旗医院确诊为前循环TIA的患者 64 例,完成各项磁共振检查,其中双时相 3D-ASL标记后延迟时间(PLD)分别为 1。5、2。5 s,完成ABCD2 评分并进行为期 90 d的随访。对 3D-ASL图像进行分析,测量脑血流量(CBF)并计算相对脑血流量(rCBF),分析 3D-ASL、ABCD2 评分对TIA患者病情及预后的评估价值。结果 PLD=1。5 s CBF值、rCBF值均小于PLD=2。5 s;rCBF值与ABCD2 评分呈负相关;3D-ASL对TIA患者异常检出率高于MRA;3D-ASL异常组脑梗死发生率高于正常组;不同ABCD2 评分风险组脑梗死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3D-ASL联合ABCD2 评分预测TIA患者 90 d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最大为 0。907。结论 双时相 3D-ASL能够发现TIA患者细微灌注改变,反映代偿情况,可作为TIA患者进一步检查的方式,联合ABCD2 评分可以有效预测TIA患者90 d预后,具有较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三维动脉自旋标记ABCD2评分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

    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诊断价值研究

    叶万春张永婕阮彩霞
    149-15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CCTA)对糖尿病患者合并冠状动脉病变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0 年 8 月至 2022 年 8 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福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 88 例疑似 2 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共随机选取 352 个冠脉节段,均接受能谱CCTA检查,以冠状动脉造影(CAG)为金标准,分析能谱CCTA对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冠脉狭窄程度及冠脉斑块类型的诊断效能。结果 88 例T2DM患者能谱CCTA诊断有 56 例合并冠状动脉病变,352 个冠脉节段中,无狭窄 134 例,轻度狭窄 115 例,中度狭窄68 例,重度狭窄 10 例,无斑块 135 例,钙化斑块 26 例,非钙化斑块 103 例,混合斑块 67 例。能谱CCTA诊断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的准确度为 88。64%,Kappa值为 0。733;诊断冠脉轻度狭窄、中度狭窄、重度狭窄的准确度分别为 95。74%、95。82%、97。73%,Kappa值分为 0。900、0。857、0。702;诊断冠脉钙化斑块、非钙化斑块、混合斑块的准确度分别为 96。01%、97。43%、98。24%,Kappa值分为 0。754、0。964、0。969。结论 能谱CCTA诊断T2DM患者冠状动脉病变、冠脉狭窄程度及冠脉斑块类型均具有较好的诊断效能,能为临床T2DM合并冠状动脉病变早期诊断、治疗工作提供一定参考,值得推广。

    能谱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冠状动脉造影诊断价值

    护理人员对基于RBRVS和DRGs的护理绩效考核模式满意度现状调查

    黄海霞方贵蓉刘阳干珍霁...
    154-1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调查三六三医院护理人员对护理单元绩效考核模式改革后的满意度,为完善医院护理单元绩效考核模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于 2022 年 9 月 1-30 日采用护理人员绩效考核满意度调查表,对三六三医院的 606 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护理人员对绩效考核模式满意度的状况。结果 不同工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岗位层级护理人员在对医院绩效考核制度的了解程度方面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维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同工龄、不同学历、不同职称、不同岗位层级护理人员对医院绩效考核制度的了解程度方面的满意度较低,管理者应建立完善、科学合理、公平公正的护理绩效考核模式,调动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满意度和幸福感。

    护理人员以资源消耗为基础的相对价值比率疾病诊断相关分组绩效满意度

    肺部超声培训在重症监护室护士的临床价值

    贾本涛董天菊刘颖黎张双子...
    158-1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护士培训及应用肺部超声评估重症肺炎的临床价值。方法 以 2021 年9 月至 2023 年 3 月贵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的 20 名ICU护士为研究对象,按照重症肺炎肺部超声技术培训的实施时间为节点,分为培训前和培训后。比较在培训前后护士对重症肺炎患者的肺部超声知识掌握度及肺部征象检出情况。结果 培训后,ICU护士肺部超声专业基础知识、肺炎征象图形识别得分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护士对于各类肺部征象的识别准确率均高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过培训的ICU护士具有一定的肺部超声专业知识,能够较为准确地应用超声进行肺部评估,可实时监测肺部情况,增强肺部征象的检出准确率,从而指导重症肺炎患者的临床护理,在疾病早期预警干预等方面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重症肺部超声肺部评估重症肺炎肺部征象检出胸部超声知识掌握度

    职业噪声作业人员与高血压的相关性研究

    许蕊邓华欣罗渝胡彬...
    162-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职业噪声暴露对高血压患病率的影响,为保护噪声作业人群健康提供参考。方法 运用重庆市职业病检测项目的数据资料,抽取重庆成年男性和女性在岗职业人群样本,对 2017 年 1 月至 2022 年 12月随访的研究对象进行分层检验,对噪声与高血压的相关性进行多时点Cox分析。结果 随访中发现,随着噪声暴露时间的增加,收缩压和舒张压随之增加,但收缩压增加与噪声暴露无关,研究对象双耳高频平均听阈在 25~50 dB时,噪声暴露对高血压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R=0。122,95%CI=0。080,0。161)。结论 噪声是高血压的独立危险因素,应加强对噪声作业工人的保护。

    噪声暴露双耳高频平均听阈收缩压舒张压

    基于CiteSpace国内疾病谱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林国栋熊坚谢芳雪蒋晶...
    167-171,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运用文献计量和可视化软件对我国疾病谱研究文献进行分析,探讨研究现状、前沿热点及研究趋势,为日后疾病谱的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本研究应用CiteSpace对中国知网检索筛选的 2211 篇与疾病谱研究相关文献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分析,绘制作者、机构和关键词可视化图谱,对关键词进行聚类、共现和时间叠加分析。结果 我国疾病谱研究始于 1983 年,整体呈稳步发展态势。本领域内核心研究机构有天津中医药大学和空军总医院,本领域内代表学者有徐先荣、张步振和熊俊。关键词聚类归纳分析发现研究热点为基于疾病谱数据统计研究各科疾病特征及变化趋势、针对特殊人群进行监测并探寻其易感疾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疾病谱分析数据助力医疗服务质量提高及医疗模式转变、围绕疾病谱分析提高医院职能。结论 疾病谱的研究前景广,现下主要集中在四个研究领域。研究分析发现开展跨地区研究交流,扩大研究人群、病种及地域范围,探究各类辅助诊断技术运用价值是本领域研究日后需解决的问题。

    疾病谱CiteSpace可视化分析知识图谱

    外周血液中脂筏标记蛋白表达水平与重性抑郁障碍全病程相关性的研究

    陈晓昕王巍纪家武张清如...
    172-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外周血液中脂筏标记蛋白(FLOT)1 表达水平与重性抑郁障碍(MDD)全病程的相关性,以及是否能起到预测MDD复发与难治性MDD的作用。方法 选取福建省福州神经精神病防治院 2022 年 9 月至 2023 年 8 月收治的 100 例MDD患者为试验组,以同期 50 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分别采取不同时期(急性期、巩固期、稳定期)MDD患者及对照组的外周血样本,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法测定外周血单核细胞FLOT1 表达水平,分析FLOT1 表达水平变化与生活事件(主要为负性事件)的相关性。结果 试验组FLOT1 mRNA相对表达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治疗前比较,试验组治疗后的FLOT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性期的FLOT1 mRNA相对表达量明显高于巩固期与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急性期汉密顿抑郁量表-17(HAMD-17)评分均高于巩固期、稳定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期与巩固期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LOT1 mRNA相对表达量与MDD患者不同时期的HAMD-17 评分呈正相关(P<0。05),FLOT1 mRNA相对表达量与负性事件刺激量、生活事件应激总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 外周血液中FLOT1 表达水平与MDD全病程有相关性,可能是MDD发病的一种生物学标志物。

    脂筏标记蛋白重性抑郁障碍全病程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