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

赵铠

双月刊

1673-713X

cmbj01@126.com

010-62115986

100081

北京市天坛西里1号

中国医药生物技术/Journal Chinese Medicinal BiotechnologyCSC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会刊,是面向全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应用、产业化、市场管理的综合性学术刊物,国内外公开发行(CN 11-5512/R,ISSN 1673-713X)。办刊宗旨是及时全面地反映我国医药生物技术研发成果和行业动态,积极推进医药生物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主要栏目有述评、论著、法规与标准、研发/质量管理与控制、产业/企业家论坛、会议纪要、综述、讲座、继续教育园地、争鸣园地等。欢迎踊跃投稿和订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与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肝脏移植学分会中国医疗保健国际交流促进会肾脏移植学分会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生物诊断技术分会贺强...
    28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免疫系统是维持机体器官功能健康和预防疾病的重要保障,免疫健康管理和疾病免疫治疗目标是恢复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状态.免疫学领域研究解决了如何抑制或提高免疫状态的技术性难题,随之带来亟需回答的问题是如何全面地检测和量化评估免疫状态,这是下一个挑战,目前国际上尚无成熟解决方案.免疫状态量化检测与可视化评估对疾病防控、亚健康状态管理和疾病免疫治疗均具有重要意义.本专家共识针对正常免疫状态定义和免疫细胞功能状态(免疫力)全面量化评估及可视化评分技术手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讨论,提出了正常免疫状态相关的基础概念和思考,探讨免疫细胞功能状态量化检测评估方向和原则,并以此为契机,推动免疫力解码以及免疫健康领域基础课题和临床试验的深入研究.

    免疫力免疫细胞免疫评估免疫治疗健康管理

    小檗碱通过调控JAK/STAT通路减缓阿托伐他汀诱发的斑马鱼脑出血

    刘馨妍陈博蒋建东张靖溥...
    298-3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小檗碱(BBR)对阿托伐他汀(ATV)诱导的斑马鱼脑出血模型的保护作用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利用 ATV 诱导斑马鱼脑出血模型,同时给予 BBR,观察其出血情况及神经损伤,并对其出血后炎症因子和运动神经功能进行检测.分离斑马鱼脑部组织进行转录组测序分析,通过基因本体(GO)和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数据库进行差异基因的功能分析,探寻 BBR 发挥作用的机制.结果 2 μmol/L 的 ATV 可显著诱导斑马鱼幼鱼发生脑出血以及出血后损伤,80%斑马鱼在给药后 48 h 观察到严重出血,出血后神经元数量明显减少,斑马鱼运动距离缩短.在用 BBR 处理后平均出血面积由 0.019 mm2 下降至0.011 mm2,神经损伤及炎症情况有所缓解,运动距离比模型组明显增长.转录组测序发现,模型组和对照组的差异基因与 BBR 处理组和模型组的差异基因出现 48 个交集基因,对其进行 KEGG 分析,JAK/STAT 信号通路显著富集,其中与脑出血相关的 il11b、stat1b、lepa、lepb 4 个基因发生显著变化,经 qPCR 验证与测序结果一致.结论 BBR 可以保护 ATV 诱导的斑马鱼脑出血及其出血后脑损伤,JAK/STAT 信号途径可能是 BBR 发挥作用的潜在途径.

    斑马鱼小檗碱脑出血JAK/STAT信号通路

    基于分子对接技术筛选新型冠状病毒变异体XBB.1.5 RBD抑制剂

    吕瑞杰王晨宇唐梦佳吕旭东...
    308-3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利用虚拟筛选技术筛选出可抑制新冠病毒变异体XBB.1.5 S 蛋白受体结合区域(RBD 蛋白)与血管紧张素转化酶 2(ACE2)结合的小分子抑制剂,从而阻断新冠病毒对宿主的识别.方法 在 Mcule 小分子数据库中下载 486 387 个配体小分子.使用 Jarvis-Patrick 聚类后采用 AutoDock Vina 软件进行基于质心的分子对接.结果 确定了 XBB.1.5 RBD 蛋白与 ACE2 相互作用的关键氨基酸残基,深入分析了 5 个候选物小分子与 XBB.1.5 RBD 蛋白的结合模式,化合物 1 与 XBB.1.5 RBD 蛋白的TYR489 和 SER490 残基形成 π-π 堆积和氢键相互作用;化合物 2 与 TYR449、SER494 和 TYR501 通过氢键和π-π 堆积结合;化合物 3 主要与 TYR451 形成氢键;化合物 4 与 TYR427 通过 π-π 堆积结合;化合物 5 则与ARG381、GLN387 和 ASN395 残基形成 π-阳离子堆积和氢键.上述相互作用均干扰了 XBB.1.5 RBD 与 ACE2 的结合,起到抑制作用.通过 ADMET 模拟分析,预测了候选化合物的生物利用度、遗传毒性和致癌性,最终得到了潜在的抑制剂分子.结论 从数据库中筛选出潜在的新型冠状病毒变异体XBB.1.5 RBD 蛋白的小分子结构,进而阻断 S 蛋白与ACE2 之间的结合,为抗新型冠状病毒药物研究及处方筛选提供参考.

    变异体XBB.1.5,新型冠状病毒S蛋白受体结合区域分子对接虚拟筛选

    别嘌醇及非布司他对家兔快速心房起搏房颤模型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

    凡永艳彭建军薛桥王玉堂...
    315-32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黄嘌呤氧化酶(XO)抑制剂(别嘌醇及非布司他)对家兔快速心房起搏(RAP)房颤模型心房结构重构的影响.方法 24 只健康雄性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 4 组:假手术组(S 组)、快速心房起搏组(P 组)、快速心房起搏-别嘌醇干预组(ALL 组)及快速心房起搏-非布司他干预组(FP组).4 周的 RAP 后行经胸超声心动图检查,同时对左心房心肌组织进行 HE 染色、Masson 染色,并进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qRT-PCR 及 Western blot 检测 TGF-β1、Smad7、Collagen I 及 α-SMA 的 mRNA 和蛋白表达.结果 P 组的 LAD、LAVmax 及 LAVmin 均显著高于 S 组(P<0.01),LAEF 显著低于 S 组(P<0.01);FP 组的LAD 显著低于 ALL 组(P<0.01),而两组 LAVmax、LAVmin、LAEF 之间的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RAP 导致左心房心肌组织出现严重的病理性损伤,并导致心房肌细胞超微结构发生改变,应用 XO 抑制剂干预(尤其是非布司他)可以减轻这些异常的病理改变,同时减轻左心房组织超微结构的损伤.P 组左心房纤维组织面积的比例明显高于 S 组(P<0.01);应用 XO 抑制剂干预后纤维组织面积的比例与 P 组相比均明显降低(P<0.01),且 FP 组明显低于 ALL 组(P<0.05).RAP 导致 TGF-β1 mRNA 和蛋白表达显著增加,Smad7 mRNA 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同时上调 Collagen I 和 α-SMA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应用 XO 抑制剂干预可使 TGF-β1、Collagen I 和 α-SMA mRNA 和蛋白表达水平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同时上调Smad7 mRNA 和蛋白表达,在 FP 组尤为明显.结论 与别嘌醇相比,非布司他的干预显著改善了 RAP 诱导的心房结构重构,减轻了心房纤维化.

    心房颤动心房结构重构黄嘌呤氧化酶非布司他

    基于16S rRNA测序分析异丙肾上腺素诱导的心肌纤维化小鼠中肠道菌群紊乱

    李盈张静若李雯肖静...
    325-3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 16S rRNA 测序分析异丙肾上腺素(ISO)诱导的心肌纤维化(MF)小鼠中肠道菌群紊乱情况.方法 小剂量 ISO 皮下注射 3 周建立 MF 小鼠模型,小动物超声评估小鼠心脏收缩与射血功能,HE 与Masson 染色观察心肌损伤与纤维化,实时荧光定量 PCR 检测纤维化与心室重构相关基因表达,16S rRNA测序分析 MF 小鼠中肠道菌群紊乱情况.结果 通过小动物超声、病理染色与 RT-qPCR 等方法从功能、形态与分子层面证实 MF 模型建立成功.16S rRNA 测序分析发现,MF 小鼠肠道中厚壁菌门相对丰度减低,拟杆菌门丰度增加.LEfSe 差异分析筛选出另枝菌属(Alistipes)、副拟杆菌(Parabacteroide)、鞘脂单胞菌属(Sphingomonas)及伯克氏菌(Burkholderiales)、副沙门氏菌(Parasutterella)、萨特氏菌(Sutterellaceae)等显著差异菌属.结论 MF 小鼠中存在肠道菌群紊乱,这些差异菌属及其代谢产物可能参与 MF 的疾病发生与进展.

    心肌纤维化肠道菌群短链脂肪酸肠-心轴

    二维和三维培养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差异基因表达研究

    徐哲戴晓宇赵莎莎李树建...
    333-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二维培养和三维培养的脐带间充质干细胞(UC-MSCs)的细胞形态和基因表达.方法 分别采用以聚氟乙烯为支架的三维培养及传统二维培养方法进行稳定增殖期 UC-MSCs 细胞的培养,使用倒置显微镜、扫描电镜等观察比较二维培养与三维培养在细胞形态、细胞连接等方面的不同;然后应用基因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二维培养细胞与三维培养细胞的差异表达基因,用KEGG 数据库及 GO 数据库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 成功分离并培养人 UC-MSCs,流式检测高表达CD105、CD73 和 CD90 等.三维培养的 UC-MSCs 附着在支架的表面生长并向外扩散,支架各层均可见细胞生长,细胞与细胞间连接紧密.基因表达谱芯片分析显示,三维培养的 UC-MSCs 与二维培养的 UC-MSCs 相比,升高的基因主要与生物学过程、分子功能及细胞组分相关,且参与了多个细胞信号通路的调控.结论 与二维培养相比,三维细胞培养环境更适合脐带间充质干细胞的生长.

    脐带间充质干细胞三维细胞培养二维细胞培养基因表达谱芯片

    肿瘤干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高雨张国宁王玉成
    342-3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肿瘤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与复制分化能力的干细胞,在肿瘤组织中占比极小,却能够影响肿瘤发生、发展和复发过程,对肿瘤异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肿瘤的治疗过程中,肿瘤干细胞也必须被纳入考虑.肿瘤干细胞不仅可以通过多种信号通路、基因调节和细胞间的相互作用来维持自身的干细胞特性,同时还能够促进肿瘤细胞的增殖、侵袭和转移,故成为肿瘤治疗中的重要靶点.此外,肿瘤干细胞的微环境也影响着肿瘤的复发、耐药、转移等过程.综上,本文从肿瘤干细胞出发,通过描述肿瘤干细胞的相关信号通路,对靶向肿瘤干细胞的相关治疗手段,如免疫疗法、促分化疗法与 miRNA 疗法作以综述,以期为肿瘤治疗提供新思路.

    肿瘤干细胞靶向治疗肿瘤治疗

    S100P在肿瘤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尹海涵梁爱玲刘勇军
    347-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S100 钙结合蛋白 P(S100P)属于 S100 家族的钙结合蛋白,具有典型的 EF-手性结构,于 1992 年首次从胎盘中纯化.研究表明,S100P 在肿瘤中表达异常,与多种肿瘤密切相关.它可以参与各种信号通路,如NF-κB、β-catenin 和 FAK/Src/AKT 通路;还可以与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埃兹蛋白、整合素 α7 等许多其他受体或配体相互作用,从而影响肿瘤的生物学行为.此外,S100P 在癌症治疗与肿瘤耐药等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仅就 S100P 在肿瘤发生发展、诊断和治疗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S100P癌症生物学行为耐药性治疗

    铜死亡及其在乳腺癌中的作用研究进展

    李粤泷蔡茂坪卢燕
    353-356,370页
    查看更多>>摘要:铜是生物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它不仅是氧化还原反应中重要的催化辅因子,还是许多重要酶的基本结构成分;除此之外,铜离子还被发现在多种恶性肿瘤中升高,发挥促进肿瘤进展的作用.铜死亡是通过铜离子与线粒体呼吸过程三羧酸循环中的脂酰化蛋白质结合,引起该蛋白质聚集,进而使得铁硫簇蛋白簇表达下调,诱发蛋白质毒性应激并最终导致细胞死亡的一种新的调节性细胞死亡方式.而与铜死亡相关的基因可以在乳腺癌的诊断和治疗中起到预测预后和成为新的治疗靶点的作用,本文针对铜死亡及其在乳腺癌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铜死亡铜稳态细胞死亡乳腺癌

    丙型肝炎病毒抗体快速检测试剂国家参考品的研制

    段欣欣于洋孙雯雯张瑾...
    357-36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