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代谢组学探究呼吸导引康复技术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机制

    周林琼王明航李慧茹段春磊...
    6723-67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探究呼吸导引康复技术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的作用机制.方法:60例稳定期COPD患者作为患者组,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同时招募30名健康志愿者为健康组.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呼吸导引康复技术治疗,疗程12周.采集治疗前后及健康组血清,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筛选血清差异代谢物,采用MetaboAnalysis 5.0软件进行通路分析.结果:健康组与患者组比较,鉴定出31个显著性差异代谢物(P<0.05),对照组和试验组治疗前后分别有9、23个代谢物显著回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PC(18∶1(9Z)/P-18∶1(11Z))、PC(16∶1(9Z)/P-18∶0)、LysoPC(24∶0)、LysoPC(22∶0)、LysoPC(20∶0/0∶0)]显著回调(P<0.01,P<0.05),代谢物主要富集于甘油磷脂代谢通路.结论:呼吸导引康复技术可改善COPD稳定期患者的代谢紊乱,可能主要通过调节甘油磷脂代谢发挥作用,尚需进一步开展验证研究.

    呼吸导引康复技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代谢组学差异代谢物机制磷脂酰胆碱溶血磷脂

    基于蛋白质组学探讨淫羊藿苷联合迷迭香酸抗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王静王凌晨王蒙
    6729-6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蛋白质组学研究淫羊藿苷(ICA)联合迷迭香酸(RA)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肾组织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二者配伍抗肾纤维化(RF)的作用机制.方法:SD雄性大鼠采用5/6(A/I)术制备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模型,随机分为模型组、RA组、ICA组、ICA合RA组(IR组)和中药组,每组5只;另取5只大鼠为假手术组.干预8周后,HE和Masson染色比较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损伤和小管间质纤维化程度;Western Blot检测纤维连接蛋白(FN)和Ⅰ型胶原(Col-Ⅰ)蛋白表达.另取大鼠肾组织制备蛋白样品,运用串联质谱标签(TMT)标记定量蛋白质组学技术检测IR组较模型组的差异蛋白,并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肾组织出现明显肾小管间质损伤和胶原沉积,FN和Col-Ⅰ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各药物组肾小管间质损伤和间质纤维化明显减轻,FN和Col-Ⅰ蛋白表达均降低(除RA组FN蛋白外)(P<0.05,P<0.01),尤以IR组和中药组较为明显.与模型组比较,IR组大鼠肾组织中有258个差异蛋白,其中上调蛋白有41个,下调蛋白有217个.GO富集分析显示,差异蛋白主要富集于对雌二醇的反应、炎症反应的调节、对氧化应激反应的调节等生物过程,主要富集于载氧活性、氧结合、NADH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等分子功能.KEGG分析显示,差异蛋白所涉及的上调信号通路主要有丙酮酸代谢、PPAR信号通路、泛酸和CoA的生物合成、柠檬酸循环等通路,所涉及的下调信号通路主要有局部粘连、铁死亡、ECM受体相互作用、紧密连接等通路.结论:利用蛋白质组学筛选的差异蛋白及涉及的分子功能、生物过程和信号通路可能是ICA和RA配伍抗慢性肾功能衰竭RF的作用机制,具有深入研究的价值.

    蛋白质组学肾纤维化淫羊藿苷迷迭香酸信号通路机制慢性肾功能衰竭生物信息学

    四君子汤对快速衰老型小鼠海马及肝脏ABCA1蛋白表达的影响

    刘旭东王松楠马丹刘文俊...
    6735-6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快速衰老小鼠海马及肝脏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1转运蛋白(ABCA1)转运胆固醇表达变化,为健脾益气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D)提供理论依据.方法:8只3月龄SAMR1小鼠作为正常组,32只3月龄SAPM8小鼠分为模型组、西药组、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每组8只.西药组灌胃多奈哌齐(0.013 mg/mL),低、高剂量组灌胃相应剂量的四君子汤(3.59、28.72 mg/mL).水迷宫检测小鼠认知功能;免疫组化法检测肝脂肪酸合成酶(FASN)蛋白及海马载脂蛋白E(APOE)表达变化,ELISA法检测血浆中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Western Blot法检测肝脏组织浮舰蛋白1(flotillin-1)、ABC A1、低密度脂蛋白受体(LDLR)蛋白及海马组织flotillin-1、ABCA1、APOE蛋白表达变化.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逃避潜伏时间显著增加、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减少(P<0.01);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P<0.01);肝脏FASN蛋白及海马APOE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肝脏flotillin-1蛋白、ABCA1、LDLR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海马flotillin-1、APOE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ABCA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低、高剂量组小鼠逃避潜伏时间显著减少、平台穿越次数显著增加(P<0.05);血清总胆固醇含量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显著升高(P<0.01);肝脏FASN、LDLR及海马APOE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其中高剂量组ABCA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海马flotillin-1、APOE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ABCA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结论:四君子汤可以提高SAMP8小鼠的记忆功能,治疗AD,其机制可能是通过调节肝脏和海马ABCA1蛋白功能,纠正中枢和外周胆固醇转运紊乱有关.

    四君子汤阿尔茨海默病胆固醇三磷酸腺苷结合盒A1转运蛋白机制转运脂肪酸合成酶载脂蛋白E

    接骨木对酒精性骨重构骨保护、m6A甲基化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

    申意伟李雪刘颜李佐...
    6740-67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接骨木对酒精性骨重构(ABR)骨保护、m6A甲基化及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的作用.方法:雄性SD大鼠36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接骨木低剂量组和接骨木高剂量组,每组9只.模型组、接骨木低剂量组和接骨木高剂量组大鼠给予20%乙醇腹腔注射,日1次,共12周;空白组腹腔注射等量0.9%氯化钠溶液.造模开始第1天,接骨木低、高剂量组在模型组基础上分别给予340、680 mg/kg接骨木灌胃;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量0.9%氯化钠溶液灌胃,均日1次.HE、Masson染色检测骨小梁、胶原纤维等变化;qRT-PCR检测骨代谢标记基因runt相关转录因子2(Runx2)、I型胶原Alpha 2链(COL1A2)、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和骨保护素(OPG)表达情况;甲基化RIP-qPCR检测Runx2 m6A甲基化水平;Western Blot检测Runx2蛋白水平;DCFH-DA染色检测活性氧含量;茜素红染色检测钙化结节形成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接骨木低、高剂量组骨小梁数目、胶原纤维含量增加,弹性模量、弹性载荷、最大应力显著增加(P<0.05),Runx2甲基化mRNA及蛋白质水平显著升高(P<0.05),活性氧含量明显减少,均趋近于空白组水平,骨形成相关基因BMP2、Runx2、COL1A2和OPG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结论:接骨木可通过调节m6A RNA甲基化修饰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增加骨小梁数目和胶原纤维含量,来恢复骨稳态,从而拮抗ABR的发生发展.

    接骨木酒精性骨重构m6A甲基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独神散runt相关转录因子2骨保护

    资癸益冲方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大鼠卵巢铁死亡相关SLC7A11、GPX4基因表达的影响

    江虹坤舒蒙蒙倪萌马惠荣...
    6745-67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资癸益冲方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DOR)大鼠卵巢功能及铁死亡相关SLC7A11、GPX4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健康雌性SD大鼠40只,按体质量均衡原则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中药组和辅酶Q10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分别采用环磷酰胺腹腔注射制备DOR大鼠模型,各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处理14 d,选动情前期处死大鼠,ELISA法检测血清雌二醇(E2)、抗苗勒管激素(AMH)、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水平;HE染色观察卵巢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免疫荧光化学法检测卵巢组织活性氧(ROS)表达;RT-PCR法检测卵巢组织SLC7A11、GPX4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清E2、AMH水平显著降低(P<0.05),FSH、LH显著升高(P<0.05);卵巢颗粒细胞层数减少且排列疏松;卵巢组织中ROS表达增高;SLC7A11、GPX4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药组和辅酶Q10组血清E2、AMH水平显著升高(P<0.05),FSH、LH显著降低(中药组LH除外)(P<0.05);卵巢各级卵泡数和黄体数稍有增加,颗粒细胞层次有所增多;卵巢组织ROS表达相对减少;卵巢组织SLC7A11、GPX4 mRNA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结论:资癸益冲方防治DOR的作用机制可能与减轻卵巢组织氧化应激、改善铁死亡相关基因表达有关.

    资癸益冲方卵巢储备功能下降卵巢功能SLC7A11GPX4机制氧化应激铁死亡

    从脉气流动探讨"所入为合"的穴位电学特征

    齐诗仪林锦文王世豪陈建国...
    6749-67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着眼于早期医学实践中的"按脉致气"理论,并从"经脉"一词的字义及字形出发,解析其蕴含"以水为喻"的文化内涵,从而阐释脉气的流动性特征.在此基础上结合古籍分析,进一步阐述了四肢肘膝关节以下的五输穴、原穴等腧穴在经脉循行路径上所展现的靶向性、联系性和流动性的线性排序属性.为了客观量化脉气的盛衰变化,文章提出结合多通道阵列式电极与非线性动力学分析方法对穴位电学特征进行提取与解析,从而实现对脉气盛衰、腧穴位置以及面积大小等相关经穴信息的初步表征,旨在为腧穴体表特征的客观反映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和技术途径.

    经脉经脉循行脉气电势电敏五输穴原穴电学特征

    通脉养心丸通过SIRT1/FOXO1信号通路改善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

    于瑞高原李兴渊孙昊堃...
    6755-67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通脉养心丸(TMYXP)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MIRI)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TMYXP低剂量组、TMYXP中剂量组、TMYXP高剂量组和抑制剂组,每组18只.假手术组和模型组给予0.5%羧甲基纤维素钠灌胃;TMYXP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0、2.0、4.0 g·kg-1·d-1 TMYXP灌胃;抑制剂组给予4.0 g·kg-1·d-1 TMYXP灌胃并腹腔注射EX-527(5 mg·kg-1·d-1).连续干预7d,末次给药后,利用结扎冠状动脉前降支30 min,再灌注2 h,构建大鼠MIRI模型,假手术组操作同模型组,但前降支仅穿线不结扎.TTC染色法评价大鼠心肌梗死面积;TUNEL染色法观察心肌细胞的凋亡;试剂盒检测血清中乳酸脱氢酶(LDH)和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水平,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和过氧化氢酶(CAT)含量;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去乙酰化酶荧光测定试剂盒检测SIRT1活性;Western Blot检测SIRT1/FOXO1信号通路中SIRT1、乙酰化叉头状转录因子1(FOXO1)、锰超氧化物歧化酶(MnSOD)、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LDH、CK-MB和MDA水平,Acetyl-FOXO1、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心肌组织存在大量TUNEL阳性细胞;SOD和CAT水平,SIRT1活性,SIRT1、MnSOD、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TMYXP低、中、高剂量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LDH、CK-MB 和 MDA 水平,Acetyl-FOXO1、Bax、Cleaved-Caspase-3 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TUNEL 阳性细胞数目均减少;SOD和CAT水平,SIRT1活性,SIRT1、MnSOD、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与TMYXP高剂量组比较,抑制剂组大鼠心肌梗死面积,LDH、CK-MB和MDA水平,Acetyl-FOXO1、Bax、Cleaved-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TUNEL阳性细胞数目有所增加;SOD和CAT水平,SIRT1活性,SIRT1、MnSOD、BCL-2蛋白表达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TMYXP预处理可改善MIRI,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激活SIRT1/FOXO1信号通路进而发挥抗氧化应激和抗凋亡的效应有关.

    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通脉养心丸氧化应激细胞凋亡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叉头状转录因子1信号通路中医药机制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实验验证探究软坚清脉颗粒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的作用机制

    邓婕洪碧莹蔡同凯李嘉诚...
    6762-67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运用网络药理学探索软坚清脉颗粒(RJQM)治疗动脉硬化闭塞症(ASO)的潜在治疗靶点及机制,并利用载脂蛋白E基因缺陷(ApoE-/-)小鼠验证.方法:利用数据库分析RJQM作用于ASO的交集靶点,进行GO、KEGG信号通路分析.30只ApoE-/-小鼠高脂饮食,随机分为模型组,RJQM低、中、高剂量组及阳性药组,每组6只.以同周龄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连续灌胃18周.测定血清中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HE染色检测肝脏、主动脉弓形态学变化,油红0染色观察主动脉弓根部的病变程度,并结合qRT-PCR检测肝脏中ABCA1、ABCG5、ABCG8 mRNA表达情况.结果: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RJQM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作用.与模型组比较,RJQM高剂量组TG水平显著降低(P<0.05);RJQM各剂量组肝脏细胞肿胀与脂肪空泡样得到改善,主动脉弓中粥样斑块面积显著减小(P<0.01),油红着色脂滴面积显著减小(P<0.05);RJQM高剂量组肝脏中ABCA1、ABCG5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1);RJQM各剂量组ABCG8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结论:RJQM能够调控脂质和动脉硬化信号通路,通过影响脂质代谢途径发挥干预ASO的作用.

    网络药理学软坚清脉颗粒动脉硬化闭塞症ApoE-/-小鼠胆固醇代谢脂质代谢机制

    疗脱方-毛乳头细胞源性外泌体体外干预雄激素性脱发机制

    沈琰刘晓谷侯欣郭祥...
    6769-67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疗脱方含药血清作用毛乳头细胞(DPC)源性外泌体(EXO)调控雄激素性脱发(AGA)细胞模型的作用机制.方法:从C57BU6小鼠须垫提取DPC,CCK8法获取疗脱方含药血清的最佳浓度后处理3代DPC,采用低温超速离心法分离外泌体.以双氢睾酮(DHT)处理DPC法建立AGA体外细胞模型,分别用疗脱方含药血清、非那雄胺含药血清、毛乳头细胞源性外泌体(DPC-EXO)和疗脱方-DPC-EXO对其进行干预.ELISA检测模型中雄激素受体(AR)水平,镜下观察各组细胞生长形态,CCK8法检测各组DPC增殖率,RT-qPCR、Western Blot分别检测骨形态发生蛋白4(BMP4)、音猬因子(SHH)、糖原合酶激酶-3 β(GSK-3 β)mRNA、蛋白表达情况.结果:模型组DPC呈漩涡状凝集性生长,且AR水平较空白组显著升高(P<0.01);CCK8结果显示,各治疗组的增殖率较模型组显著升高(P<0.01);Western Blot显示,与模型组比较,非那雄胺组、疗脱方组、DPC-EXO组、疗脱方-DPC-EXO组中BMP4、GSK-3 β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非那雄胺组、疗脱方组、疗脱方-DPC-EXO组中SHH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RT-qPCR显示,各治疗组DPC中BMP4和GSK-3 βmRNA较模型组表达显著下调(P<0.01,P<0.05),SHH mRNA表达显著上调(P<0.05,P<0.01).结论:疗脱方-DPC-EXO对AGA的干预作用可能通过调控BMP4和SHH表达来抑制凋亡蛋白GSK-3 β表达,从而促进DPC增殖,抑制DPC凋亡,帮助恢复毛发生长.

    外泌体毛乳头细胞雄激素性脱发骨形态发生蛋白4音猬因子糖原合酶激酶-3β疗脱方机制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非药用部位花类的功能及应用分析

    李彦冉闫盼盼周欣欣杨蒙恩...
    6776-677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非药用部位花类的药用价值,扩大中药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文章分析《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58种非药用部位花类的性味归经、用法用量、药理作用、现代应用等,发现四气以温、平性为主,五味以苦、甘为主,主入肝、肺经.用法以煎汤、研末为主,用量以3~6g为主,功效常用于清热解毒、止咳止血、消肿止痛.临床多用于治疗咳嗽、痢疾、湿疹、麻疹及妇科疾病.通过研究非药用部位花类的现代应用特点,避免不必要的中药资源浪费,为中药合理利用及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

    非药用部位花类中药《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现代应用性味归经用法用量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