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复方对不同证型慢性失眠患者舌象图像指标的影响

    陈杰李军管鑫钱卓雅...
    2844-28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辨证运用中药复方对痰热扰心证、心肾不交证慢性失眠患者舌象图像指标的影响.方法:于2021年1月1日-12月31日上海市黄浦区香山中医医院收集慢性失眠患者31例,其中,痰热扰心证13例,心肾不交证18例.各服用中药复方8周,分别检测服药前及服药第2、4、6、8周的舌象图像,以及服药前、服药第4和8周匹兹堡睡眠质量(PSQI)量表并分析.结果:痰热扰心证慢性失眠患者服药后第2、8周,舌质、舌苔S值较服药前显著增高(P<0.01),L值显著降低(P<0.01);服药后第2、6、8周,舌苔CON、ENT、MEAN值显著降低(P<0.05,P<0.01);心肾不交证慢性失眠患者服药后第4、6、8周,舌质a值较服药前显著降低(P<0.05,P<0.01).整体变化呈线性趋势(P<0.05).结论:辨证运用中药对不同证型慢性失眠舌象图像指标有影响.舌象客观指标应用于中药治疗失眠的疗效评价具有可行性.

    舌诊慢性失眠四诊信息化疗效评价不寐痰热扰心心肾不交

    基于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法综合评价不同产地三七药材质量

    杨小玉刘格唐祥友任明波...
    2849-28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熵权法和灰色关联度法评价不同产地三七药材质量.方法:测定云南、贵州、广西、四川产地的16批次三七中浸出物、总黄酮、总多糖、三七总皂苷和5种三七皂苷的含量,以熵权法所得权重作为分辨系数(ρ),采用灰色关联度法构建三七质量评价模型.结果:各产地样品均符合2020年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标准,三七产区扩增具有科学性;综合评价结果显示相对关联度范围在0.286~0.645之间,质量呈现传统产区优于新产区的趋势.结论:熵权法结合灰色关联度法建立的评价模型可靠性强,可为三七药材质量控制及资源开发提供参考.

    三七质量评价熵权法灰色关联度法产地

    基于不同序列对不同来源浙贝母的鉴定分析

    孙贝贝康显杰杜伟锋葛卫红...
    2855-28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ITS2、psbA-trnH、matK序列,探讨不同来源浙贝母的分子鉴定方法及系统进化关系.方法:分别提取7个来源浙贝母的DNA,经PCR扩增及测序,并用MEGA 7.0等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分析.结果:ITS2序列未检测到变异位点;psbA-trnH序列共检测到124个变异位点,遗传距离变化范围为0~1.103;matK序列共检测到174个变异位点,遗传距离范围为0~0.289.3个野生种相比,象山野生种与各地栽培种源的遗传距离更小.邻接法(NJ)系统树分为两支,象山野生种和各地栽培种源聚为一类,长兴野生种和临平野生种聚为一类,与遗传距离分析结果一致.结论:基于ITS2、psbA-trnH、matK序列,栽培浙贝母地域分化不明显,有待进一步研究.另外,psbA-trnH和matK序列分析结果表明,3个野生种相比,象山野生种与各地栽培种源的亲缘关系更为接近,提示目前的栽培浙贝母可能均起源于象山,具体演化规律有待后续深入研究.

    浙贝母ITS2序列psbA-trnH序列matK序列遗传距离系统聚类亲缘关系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山蜡梅精油的提取工艺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董延路饶敦朴陈金子张宵红...
    2859-28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山蜡梅叶精油的提取工艺,并采用GC-MS技术分析山蜡梅精油化学成分.方法:通过设计Box-Behnken响应面模型,考察粉碎粒度、浸泡时间、浸提时间和液料比对山蜡梅精油提取率的影响.再利用响应面模型对实验结果进行拟合,确定最优组合条件,采用GC-MS分析山蜡梅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最佳提取工艺为:粉碎粒度24目、浸泡时间1.4 h、提取时间3.1 h、液料比31∶1 mUg,在此条件下的精油得率可达7.60%.采用优化后同时蒸馏法提取所得山蜡梅精油中,共检测出56种化合物.其中,醇类12种,相对含量为47.98%;烯烃类化合物33种,相对含量为25.11%;酯类、烷类及醛类化合物相对含量为7.82%.结论:同时蒸馏法较传统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更加彻底.优化后的山蜡梅精油提取工艺稳定、可靠,此研究可为山蜡梅精油产品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响应面法山蜡梅精油同时蒸馏法化学成分

    半夏不良反应数据挖掘与分析

    刘浩飞商洪才
    2866-28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统计分析半夏不良反应病例,剖析半夏中毒特点与临床使用注意事项,为半夏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借鉴依据.方法:检索1981年1月-2021年5月半夏毒性反应相关文献,建立数据库并进行分项统计与分析,分别从:①患者性别、年龄分布与用药原因;②半夏用法用量、用药疗程、配伍、炮制;③毒性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严重程度等角度分析半夏中毒特点.结果:共纳入124例半夏不良反应病例,发现半夏口服及外用均可致毒性反应.口服半夏致毒反应可涉及多脏器损伤,以消化系统损害、呼吸系统损害、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在半夏毒性反应症状例次统计中,其占比分别为40.64%、21.18%、17.24%,以舌部/口腔咽喉部发麻或疼痛、上腹部不适、呕吐最为多见;外用半夏致毒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为主,主要表现为舌部/口腔咽喉部发麻或疼痛.半夏毒性反应的影响因素有:误服、未经炮制或炮制不当、超剂量用药、超疗程用药以及配伍不当等.结论:临床可以通过按指征用药、严控量程、避免重复、合理配伍、用药告知等方式来减少或避免半夏毒性反应发生,促进半夏临床合理用药.

    半夏毒性反应不良反应文献分析合理用药

    保金尘肺方通过mTORC2-AKT-IRF4信号通路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改善矽肺肺纤维化的作用机制

    魏毓田鑫荣何汶芮白云苹...
    2872-28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mTORC2-AKT-IRF4信号探讨保金尘肺方抑制巨噬细胞M2极化改善二氧化硅(SiO2)诱导矽肺作用机制.方法:32只SPF级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汉防己甲素组(27 mg·kg-1·d-1)、保金尘肺方组(9.72 g·kg-1·d-1),每组8只.采用一次性非暴露式气管滴注SiO2混悬液(50 mg/mL)制备矽肺大鼠,于造模第7周予对应药物灌胃治疗,共2周.检测大鼠肺功能;HE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肺组织病理改变和胶原沉积;免疫组化法检测Ⅰ型胶原蛋白(COL-Ⅰ)、Ⅲ型胶原蛋白(COL-Ⅲ)、CD68、CD206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免疫印迹法检测CD206、精氨酸酶(ARG)-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AKT、p-mTORser2481、p-AKTser473和干扰素调节因子4(IRF4)蛋白表达;Real-time PCR检测CD206和ARG-1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肺功能VC、TV、Cdyn和Cchord均显著下降(P<0.01);大鼠肺泡结构破坏,大量炎性细胞浸润;肺组织COL-Ⅰ、COL-Ⅲ以及M2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CD206和促纤维化因子TGF-β 1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保金尘肺方组大鼠肺功能VC、TV、Cdyn和Cchord均显著升高(P<0.05,P<0.01),汉防己甲素组VC、TV、Cdyn均显著升高(P<0.01).保金尘肺方组和汉防己甲素组肺组织病理明显改善,COL-Ⅰ、COL-Ⅲ及M2巨噬细胞标志物CD68、CD206和促纤维化因子TGF-β 1表达显著降低(P<0.01).此外,IL-4诱导肺泡巨噬细胞M2极化标志物CD206、ARG-1 mRNA和蛋白,以及mTORC2信号蛋白p-mTORser2481、p-AKTser473、IRF4表达显著升高(P<0.05,P<0.01);而保金尘肺方高浓度可以显著抑制IL-4诱导肺泡巨噬细胞的M2标志物的mRNA和蛋白及mTORC2信号磷酸化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保金尘肺方可以改善SiO2诱导的矽肺大鼠肺纤维化,其机制可能与抑制mTOR/AKT通路,阻抑巨噬细胞M2极化有关.

    矽肺肺纤维化保金尘肺方巨噬细胞M2极化mTORC2

    豨莶草水洗脱部位对人冠状病毒hCoV-229E致染小鼠的药效作用

    樊凯芳王欢王腾岳赵铭岳...
    2879-2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豨莶草水洗脱部位(SWES)以延迟给药方式经口灌胃给药后的体内抗人冠状病毒hCoV-229E的药效作用.方法:以BALB/c小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连花清瘟胶囊组、阿比多尔片组、SWES组(0.24 g/kg),每组10只.各组经腹腔注射环磷酰胺进行免疫抑制后,空白对照组经鼻滴入0.9%氯化钠注射液,其余各组均经鼻滴入等体积的hCoV-229E冠状病毒液进行呼吸道感染,感染2次后24 h各组连续给予相应药物7 d.检测小鼠体质重,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肺脏中IL-1β、IL-6、TNF-a的含量,采用鸡血凝集抑制试验检测肺组织中病毒滴度,并对肺脏组织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与模型对照组比较,SWES(0.24 g/kg)能明显抑制hCoV-229E感染小鼠体质量减轻(P<0.01),并能显著降低感染小鼠肺脏中炎性因子的含量(P<0.05),降低感染小鼠肺脏中hCoV-229E病毒的血凝效价,明显减轻小鼠感染冠状病毒后的肺组织病理学改变.结论:采用延迟给药方式经口灌服SWES具有明显抗人冠状病毒hCoV-229E体内药效作用,该作用与连花清瘟胶囊药效作用大致相当.

    豨莶草水洗脱部位抗人冠状病毒hCoV-229E药效作用连花清瘟胶囊

    基于中西医临床病症特点的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特点分析

    佘琳静赵艳媛刘浩哲谢逸轩...
    2883-288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根据急性肾损伤中西医病因病机及临床病症的特点,整理现有的书籍及文献得出临床诊断标准,通过对现有的急性肾损伤动物模型进行分析,评价模型与临床表现吻合度,总结优缺点.发现注射顺铂法具有较高的吻合度,该模型造模方法简单,可行性高,可反映出西医临床诊断部分指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医临床表现,但在中医证候区分方面有所欠缺.整体分析现有急性肾损伤造模方法,发现目前诊断标准以西医检测指标为主,缺少中医证候模型,且动物的宏观表现与人类有一定的出入,不能准确地反映出疾病的病理过程.建议可以通过制定相关行为量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模型评价的准确度.可在现有的模型建立基础上,加以中医致病因素,体现出中医药病证结合动物模型,使动物模型更能反映AKI中医临床表现,更好地建立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动物模型.

    急性肾损伤关格癃闭病症特点动物模型临床吻合度

    基于"传舍"理论治疗结直肠癌转移"四则"

    梁众擎尹刚万林鹭殷启航...
    2890-28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恶性度高,生存率低,中医药在转移后期及术后的辅助治疗中多起主导作用,不仅有效延长患者生存时间,还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唐德才教授基于《黄帝内经》"传舍"理论及临床经验,提出治疗结直肠癌转移四法,即重调脾胃、补气为先,调节情志、活血为纲,引药归经、解毒为使,清下焦湿热、肠胃兼顾,合以"补泻兼施、收散相宜、气血共调、正邪兼顾"之"四则",以直捣病位,破除瘀血癌毒,恢复大肠传导功能,在联合放化疗药物治疗时达到抗敏、增效、减毒、预防转移、改善症状之效.在多年临证治疗结直肠癌转移屡获奇验.

    肿瘤传舍结直肠癌转移四法四则

    基于肝脾肾同调理论辨治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思路

    张毅赵丹丹莫芳芳吴瑞...
    2894-28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痛性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PDPN)是一种常见的糖尿病并发症.高思华教授认为其虽以疼痛为主要表现,仍以糖尿病为发病源流,蕴含着肝脾肾三脏同病,正虚邪实互见而出现的脉络失养、受损、痹阻等一系列过程.临证时应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动态看待脏腑间的相互联系和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关系,根据患者症状、舌、苔、脉的变化,及时调整用药思路,止痛的同时控制PDPN产生的根源,在平调肝脾肾三脏的基础上,视正虚邪实的性质有针对性地治疗疼痛,标本同治.

    名医经验高思华痛性糖尿周围神经病变糖尿病肝脾肾同调治疗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