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中医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中医药杂志
中华中医药杂志

佘靖

月刊

1673-1727

64216650@163.com

010-64216650

100029

北京和平街北口樱花路甲4号

中华中医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医形神观融入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的康复模式构建

    许琦阮诗玮张芸李泰标...
    4576-4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学的形神观主要有情志、神之用、神之别用以及"形神合一"的学说,但缺乏对身体结构损害和功能状态的系统描述.世界卫生组织研制的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ICF-RS)主要用以评定功能状况、指导康复诊疗,但缺乏对个人因素即形神观的描述.文章基于中医形神观及现代计划行为学理论,构建中西医结合"形神之ICF-RS模型"诊疗肢体失能者的康复模式,旨在指导肢体失能者的规范化中西医结合康复诊疗,并预测肢体失能者的社会参与行为.

    中西医结合形神观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康复组合肢体失能者计划行为学理论新模式

    郁证的中医证治源流及沿革考辨

    丁砚秋马晓昌刘南阳陈潇...
    4581-4585页
    查看更多>>摘要:郁证作为一个综合性的病因病理学概念,已充分渗透到各类疾病的诊治.中医对于郁证辨证论治认识体系的形成,是一个线性发展、渐进式的过程,现今已经灵活运用于各类现代疾病治疗.由于历代医家所处的时代与环境不同,故对郁证形成了独具特色且深刻的认识,同样也使得郁证在经年累月的发展中形成了丰富且复杂的含义.故本研究通过回顾及剖析历代医家、古籍对郁证的认识与理解,归纳出由古至今郁证的沿革变迁,以期能够熔古铸今,为郁证的诊疗提供更完善的理论参考基础.

    郁证源流医史文献沿革

    风湿病当从风湿络病论治

    吴德鸿李正富杨科朋王新昌...
    4586-45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络脉是人体气血津液运行的通道,也是风湿之邪传变路径与稽留场所,是风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风湿病的病位所在.因此,风湿病的本质是风湿络病,而其核心病机是络滞.风湿病从风湿络病论治解决了风湿病的病位问题,同时还对风湿病的治疗策略转变起到了积极作用,通络是风湿病治疗的总原则,应贯穿于整个风湿病治疗的始终.文章以络脉与络病为切入点,阐述风湿病当从风湿络病论治的学术观点,对于风湿病的防治及提高临床疗效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临床指导意义.

    风湿病风湿络病络脉络病

    "心主神明"观点之商榷

    戈武杨张久亮
    4589-4592页
    查看更多>>摘要:"心主神明"观点在内涵上与"神为形之主"相抵牾,使中医理论不能自洽.分析"心主神明"的依据,发现该观点源于对《黄帝内经》经文的不正确理解.①混淆了"心藏神"与"心主神明"的区别.②未考虑《黄帝内经》时代"君主"的含义和"官"字应用的避讳规则,将前者解释为"帝王",后者解释为"官职";将"神明"理解为"神".继而错解经文.③过度解读"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使之具有心主宰"神"的内涵.与"神"密切相关的中医原理和临床事实也不支持该观点.说明"心主神明"的观点并不成立.

    心主神明心藏神君主之官神为形之主

    针灸古籍循证评价体系的构建

    张磊张华敏佟琳商洪才...
    4593-45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灸古籍循证评价研究对于推进针灸医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针灸古籍循证评价研究较少,同时存在缺少客观量化方法、形成的评价方法或工具在形成过程中未经过严格的效度评价等问题.本研究通过文献回顾、德尔菲专家咨询等方法,构建中医针灸古籍循证评价体系,对针灸古籍证据进行评分与分级,以期辅助针灸临床决策,参与针灸临床实践制定.

    针灸中医古籍证据循证评价体系构建德尔菲法

    基于Notch通路研究活血散结方对TGF-β诱导的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的影响

    潘坤彭俊梁昊彭清华...
    4598-460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通过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RPE)细胞骨架的形态学变化和细胞特征蛋白表达观察活血散结方对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诱导的RPE发生上皮-间充质转化(EMT)的影响,并从Notch信号通路转导后激活相关蛋白表达来明确活血散结方的作用机制.方法:体外提取原代RPE进行传代培养,将培养的RPE根据不同干预措施分为空白对照组、家兔血清组、TGF-β组、TGF-β+含药血清组、TGF-β+SB431542组、TGF-β+LY411575组;运用免疫荧光法观察活血散结方含药血清对TGF-β诱导的RPE的EMT,细胞骨架的形态学变化及ZO-1、α-SMA的表达;运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BF-1、NICD1、Hes-1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结果:TGF-β+含药血清组RPE与TGF-β组比较,细胞骨架形态学纤维化明显减少,F-actin显著减少(P<0.01),细胞排列整齐;上皮细胞特征蛋白ZO-1表达增加、间质细胞特征蛋白α-SMA的表达减少(P<0.01),Notch信号通路涉及的CBF-1、NICD1、Hes-1的表达受到抑制(P<0.05).结论:活血散结方能抑制RPE发生EMT,可能是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活性实现.

    Notch信号通路活血散结方转化生长因子-β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上皮-间充质转化

    健脾化瘀解毒方调控PKA/NLRP3通路治疗胃癌前病变的机制

    张丹倪家慧张喜沈阳...
    4605-4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健脾化瘀解毒方(JPHYJD)调控蛋白激酶A(PKA)/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通路治疗胃癌前病变(GPL)的作用机制.方法:动物实验一: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JPHYJD高、低剂量组,维酶素组,分别进行处理后,HE染色观察胃黏膜病理改变,免疫荧光染色观察NLRP3、GSDMD表达.动物实验二:将6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H89组、模型+H89组、JPHYJD组、模型+H89+JPHYJD组,Western Blot检测GSDMD-N、Caspase-1、IL-1β表达.细胞实验一:THP-1 细胞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和JPHYJD组,使用LPS+ATP造模后,JPHYJD组予含药血清处理.细胞实验二:分组同动物实验二,分别予以H89及JPHYJD含药血清处理.检测焦亡相关分子表达和PI染色.结果:动物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出现GPL病变,NLRP3、GSDMD表达显著升高(P<0.01),JPHYJD可改善胃黏膜病变,显著抑制NLRP3、GSDMD表达(P<0.01,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GSDMD-N、Caspase-1、IL-1β表达显著升高(P<0.01),JPHYJD可抑制其表达(P<0.01),模型+H89+JPHYJD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JPHYJD组(P<0.05).细胞实验中,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NLRP3、GSDMD-N、Caspase-1、IL-1β蛋白和mRNA表达显著升高,焦亡水平显著升高(P<0.01,P<0.05),JPHYJD可显著抑制上述分子表达,减少细胞焦亡(P<0.01);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PKA降低,NLRP3、GSDMD-N、IL-1β升高,焦亡水平升高(P<0.01),JPHYJD可上调PKA,抑制NLRP3、GSDMD-N、IL-1β,减少细胞焦亡(P<0.01,P<0.05);与JPHYJD组比较,模型+H89+JPHYJD组PKA降低,NLRP3、GSDMD-N、IL-1β表达升高,焦亡水平升高(P<0.01).结论:JPHYJD可通过调控PKA/NLRP3通路抑制细胞焦亡从而治疗GPL.

    胃癌前病变健脾化瘀解毒方细胞焦亡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蛋白激酶A

    艾灸通过TGFβ1/TSC22D1信号通路干预乳腺癌化疗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机制

    乔宇薛晓红杨茗橘李思雨...
    4612-46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艾灸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22结构域家族蛋白1(TSC22D1)信号通路干预乳腺癌化疗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作用机制.方法:以4T1乳腺癌细胞接种于Balb/c小鼠第3对乳腺脂肪垫下构建乳腺癌小鼠模型,以环磷酰胺(CTX)溶液腹腔注射乳腺癌小鼠构建乳腺癌化疗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CIN)小鼠模型.分为正常对照组、荷瘤对照组、化疗模型组、艾灸组和西药组,每组4只.艾灸组取"神阙""足三里""三阴交"穴进行艾灸,西药组予以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10 μg/kg皮下注射.干预结束后采用HE染色观察骨髓组织病理变化,取眼眶静脉血采用磁珠吸附法提取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流式细胞术鉴定提取纯度,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中性粒细胞TGFβ1、TSC22D1、JAM3、ESAM、ICAM-1、VCAM-1蛋白含量,RT-qPCR法和Western Blot法检测TGFβ1、TSC22D1、JAM3、ESAM、ICAM-1、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结果:与荷瘤对照组比较,化疗模型组TGFβ1、JAM3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TSC22D1、ESAM、ICAM-1、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化疗模型组比较,艾灸组、西药组TGF β1、JAM3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艾灸组TSC22D1、ESAM、ICAM-1、VCAM-1 mRNA和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结论:艾灸通过干预TGFβ1/TSC22D1信号通路并调控JAM3、ESAM、ICAM-1、VCAM-1黏附分子的表达,增加中性粒细胞黏附功能,可能是艾灸改善乳腺癌化疗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机制之一.

    艾灸乳腺癌化疗性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转化生长因子β1转化生长因子β诱导基因22结构域家族蛋白1

    温肾通络止痛方通过SENP1-SIRT3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成骨分化和去睾丸小鼠的骨丢失

    李沐哲牛园园张天驰田霖坤...
    4619-4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温肾通络止痛方是否通过巨噬细胞极化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成骨分化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效应.方法:Micro-CT分析小鼠股骨的骨微结构,HE染色检测小鼠股骨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检测小鼠股骨中OCN、CD86、CD206、SIRT3蛋白表达量,免疫荧光检测小鼠股骨中CD206、F4/80蛋白的表达量.免疫荧光检测RAW264.7细胞iNOS、CD206的荧光强度.qPCR检测RAW264.7细胞CD206、IL-6、iNOS mRNA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SENP1、SIRT3蛋白表达量.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评估含药血清处理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对BMSCs成骨分化的影响.免疫荧光和Real-time qPCR检测巨噬细胞极化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复方和阿仑膦酸钠处理后BMD、BV/TV增加(P<0.01),OCN阳性细胞数量增加(P<0.05),而脂多糖(LPS)激活M1巨噬细胞后可逆转以上作用(P<0.05,P<0.01).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CD86阳性细胞数目增加,CD206阳性细胞数目减少(P<0.01);复方和阿仑膦酸钠干预之后,CD86表达减少,CD206表达增加(P<0.01),而LPS干预逆转了复方对巨噬细胞极化的影响(P<0.01).与模型组比较,含药血清组iNOS、IL-6表达下调(P<0.05,P<0.01),CD206表达上调(P<0.05,P<0.01).含药血清处理的巨噬细胞条件培养基可增加ALP阳性细胞数、钙化结节数量.复方及其含药血清可促进巨噬细胞SENP1、SIRT3蛋白表达(P<0.05,P<0.01)、小鼠股骨SIRT3的荧光强度(P<0.05).SENP1抑制剂Momordin Ic可阻断复方对M2标志分子CD206的影响(P<0.05).结论:温肾通络止痛方可能通过SENP1-SIRT3通路调控巨噬细胞极化改善BMSCs成骨分化从而发挥抗骨质疏松效应.

    骨质疏松症温肾通络止痛方巨噬细胞极化骨髓间充质干细胞SENP1-SIRT3通路

    艾烟对APP/PS1小鼠认知能力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素水平的影响

    石玉清刘雅洁贺晶吴嘉威...
    4627-46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艾烟对APP/PS1小鼠认知能力及下丘脑-垂体-性腺轴激素水平的影响.方法:27只雄性APP/PS1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迷迭香精油组(以下简称精油组)、艾燃烧生成物组(以下简称艾烟组),每组9只.9只相同遗传背景的C57BL/6小鼠为空白组.精油组和艾烟组小鼠分别采用浓度为1%的迷迭香精油及浓度为10~15 mg/m3的艾烟进行吸嗅干预,空白组和模型组小鼠仅抓取固定.12周后用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小鼠的学习记忆能力,ELISA法检测血清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促黄体生成素(LH)、促卵泡刺激素(FSH)以及睾酮(T)水平,刚果红染色法观察小鼠前额叶皮层β样淀粉蛋白(Aβ)的沉积情况.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精油组和艾烟组逃避潜伏期分别在第3~5天和第4~5天显著缩短(P<0.05),穿越平台次数、平台区域游泳时间均显著增加(P<0.05),LH、FSH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T含量显著升高(P<0.05),前额叶皮层Aβ沉积减少;精油组平台区域游泳路程占比显著增加(P<0.05),GnRH含量显著降低(P<0.01).结论:艾烟可以通过纠正HPG轴激素的紊乱,有效减少APP/PS1小鼠脑内Aβ沉积,改善认知能力.

    艾灸阿尔茨海默病艾烟激素认知能力下丘脑-垂体-性腺轴学习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