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

陈华庭

半月刊

1001-5213

pharmacy@vip.163.com

027-82836596;82809190

430014

武汉市汉口胜利街155号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Hospital Pharmac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科协主管、中国药学会主办的公开发行的医院药学专业性学术期刊。主要面向全国医院药学工作者、医务人员和广大药学工作者,主要介绍国内外药学先进技术、临床合理用药、中西药制剂、药剂科的科学管理与改革、药学基础知识及理论等。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特应性皮炎药物治疗与药学监护中国专家共识

    中国药学会医院药学专业委员会《特应性皮炎药物治疗与药学监护中国专家共识》编写组张玉
    2315-23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特应性皮炎(atopic dermatitis,AD)是全球疾病负担最高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需要积极治疗和长期管理。过去AD治疗以局部外用糖皮质激素(topical corticosteroids,TCS)、外用钙调磷酸酶抑制剂(topical calcineurin inhibitors,TCI)以及系统使用传统免疫抑制剂为主。由于患者对激素、传统免疫抑制剂不良反应的顾虑以及各地医疗水平不均衡等原因,临床上AD的治疗,特别是中重度AD的系统治疗,往往存在启动延迟、患者依从性不佳等问题。近年来,生物制剂、Janus激酶(Janus kinase,JAK)抑制剂等靶向药物陆续上市,AD系统治疗逐步完善。然而由于这些药物的临床应用经验相对有限,药物选择、用药时机、如何减停、不良反应处理等问题给临床治疗带来新的挑战。随着"达标治疗"理念的引入,AD治疗强调以患者需求为中心、治疗目标为导向,开展个体化管理。其中,治疗药物管理和患者依从性管理等成为影响"达标"的重要因素,因此,药学服务在AD治疗药物管理中的作用日益凸显。该共识旨在规范AD管理中的药物使用,归纳药学监护要点,保障用药安全,提升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我国AD治疗管理质量提升。

    特应性皮炎药物治疗药学监护专家共识

    基于液质联用结合网络药理学的炒苦荞麦治疗糖尿病物质基础研究

    谢顺朱星宇华政颖胡晓芳...
    2334-2339,2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索苦荞麦炒制前后差异成分及其治疗糖尿病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鉴定苦荞麦的化学成分,运用化学模式识别技术筛选苦荞麦炒制前后的差异成分。结合网络药理学方法将炒苦荞麦炒制前后差异性成分靶点与糖尿病疾病靶点进行映射,构建成分-靶点相互作用网络,筛选出核心靶基因,对其进行GO和KEGG富集分析。结果:共筛选得到苦荞麦炒制前后差异性成分16种,靶基因518个,可能涉及的信号通路167条,进一步分析得到槲皮素、山柰酚、芥酸、苜蓿素等为关键活性成分,SRC、MAPK3、MAPK1等可能是其潜在作用靶点。结论:该文阐释炒制增强苦荞麦治疗糖尿病的作用与多种信号通路调节相关,为炒苦荞麦在糖尿病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液质联用网络药理学炒苦荞麦糖尿病物质基础

    粉防己碱固体分散体的制备及体外评价

    杨岚常金花刘沛马帅...
    2340-23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制备粉防己碱(tetrandrine,TET)固体分散体(solid dispersion,SD),以增加TET的溶解度及体外溶出度。方法:以PVPVA64为载体,通过溶剂法制备TET-SD,分别以差示扫描量热法(DSC)、X-射线衍射法(XRD)、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扫描电镜(SEM)以及热重分析(TG)对TET原料药及TET-SD进行表征,并研究其理化性质及体外溶出度。结果:DSC、XRD、FTIR、SEM和TG的结果显示,所制备的TET-SD处于无定型状态,TET与PVPVA64之间存在分子间相互作用。TET-SD在120 min内的体外累积溶出度为92。95%,与TET和二者的物理混合物相比,体外溶出度在120 min内显著提高。结论:TET-SD的制备方法简单、可靠,提高了 TET的体外溶出度。

    粉防己碱固体分散体制备工艺质量评价

    叶下珠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化学等量相关性及药效等效性研究

    朱仙慕黄群陈丹谢平...
    2346-2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考察叶下珠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的化学等量相关性,评价二者保肝护肝药效等效性。方法:建立叶下珠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高效液相色谱(HPLC)特征图谱共有模式,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LC-QTOF-MS/MS)法辨识指认共有峰;紫外-可见分光光度(UV)法测定有效部位总多酚含量,HPLC法测定柯里拉京、没食子酸、鞣花酸3个特征效应组分含量;并结合上述多指标综合评价等效比模型计算,研究二者间的化学等量性及剂量比。采用四氯化碳致小鼠肝损伤模型,考察比较分别给予小鼠等量等效剂量比的配方颗粒、饮片汤剂后,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水平及肝脏组织的肝指数、丙二醛(MDA)水平、总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考察新鲜肝脏外观和肝组织病理切片的形态学,探究二者对肝脏损伤的保护程度及保肝护肝药效等效性。结果:辨识指认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特征图谱共有峰12个,二者相似度均>0。900;叶下珠配方颗粒与饮片的等量等效剂量比约为1∶5,以此剂量比给药,配方颗粒、饮片汤剂均能显著降低肝脏指数及MDA含量,提高SOD活性,降低血清ALT、AST含量(均P<0。05),且肝脏外观及肝组织病理切片的病变程度均有所改善,提示二者具有等效的抗肝损伤及保肝作用。结论:叶下珠配方颗粒与饮片汤剂的效应组分群整体表征出良好的相似性和化学等量相关性及稳定性,1g叶下珠配方颗粒相当于5 g饮片;以1∶5等量等效剂量比用药,二者具有保肝护肝药效等效性。

    叶下珠配方颗粒饮片汤剂特征图谱化学等量相关性等量等效比保肝护肝等效性

    中药组分丹参素对OATP1B1摄取瑞舒伐他汀的影响

    袁钊陈亚军熊玉卿
    2357-23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在HepG2细胞中研究中药组分丹参素对SLCO1B1mRNA及OATP1B1表达的影响,及体外对OATP1B1摄取瑞舒伐他汀的影响。方法:用RT-PCR法检测SLCO1B1 mRNA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OATP1B1的表达;建立LC-MS分析方法检测HepG2细胞中瑞舒伐他汀的含量。以利福平(OATP1B1诱导剂)为探针开展平行对照实验,将系列浓度丹参素(20、40、80、120 μmol·L-1)、利福平(5、10、25、50、100 μmol·L-1)分别作用于 HepG2 细胞48 h,研究丹参素对SLCO1B1 mRNA及CATP1B1表达的影响。通过摄取实验分别研究丹参素浓度(10、20、40、80、120 μmol·L-1)及诱导时间(0、12、24、36、48 h)对HepG2细胞中瑞舒伐他汀摄取转运的影响。结果:不同质量浓度丹参素处理HepG2细胞48 h后,明显上调SLCO1B1 mRNA和OATP1B1表达水平,并随浓度增加而增强。在不同时间处理丹参素诱导下,12、24h时瑞舒伐他汀摄取量分别减少22。02%和12。20%,而36、48h时瑞舒伐他汀摄取量分别增加1。83%和85。39%。进一步考察发现,在48 h后用10、20μmol·L-1丹参素处理可使瑞舒伐他汀摄取量分别减少6。89%、22。10%,而40、80、120 μmol·L-1丹参素则分别使其增加了1。23%、79。93%、87。64%。结论:丹参素能够诱导HepG2细胞中SLCO1B1 mRNA及OATP1B1的表达,并影响OATP1B1转运功能。丹参素低浓度短时间处理抑制HepG2细胞中OATP1B1对瑞舒伐他汀的摄取转运能力,高浓度长时间处理则诱导HepG2细胞中OATP1B1对瑞舒伐他汀的摄取转运能力。

    丹参素瑞舒伐他汀HepG2细胞OATP1B1

    基于文献报道的草药、膳食补充剂、保健品、食物与抗癫痫药物相互作用研究

    李新辰赵志刚杨莉李凌涛...
    2363-236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提供系统的关于抗癫痫药物与草药、膳食补充剂、保健品与食物间的相互作用信息,为医生、药师进一步管理用药风险提供参考。方法:检索PubMed、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以被纳入草药、膳食补充剂、保健品、食物的通用名在NMPA药品数据库、SAMR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中国药典》、地方中药饮片炮制规范、京东网、淘宝网进行检索确认其在我国的商品存在形式。结果:48篇文献被纳入该研究,共得到44条草药、膳食补充剂、保健品、食物与抗癫痫药物相互作用信息,其中14条来自案例/临床报道,30条来自体内/体外实验。结论:草药、膳食补充剂、保健品、食物与抗癫痫药物相互作用的研究尚不充分,虽然该研究为医务人员提供了有关此类相互作用信息的系统总结,但还需要进一步建立数据库并开发有效工具才能帮助临床做好用药风险的管理。

    抗癫痫药物草药膳食补充剂保健品食物药物相互作用

    脑心舒调控γ-氨基丁酸和谷氨酸平衡的镇静催眠机制研究

    戚懿予葛平源姚增莹赵欣...
    2370-23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脑心舒口服液镇静催眠作用及潜在机制。方法:雄性ICR小鼠,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艾司唑仑组,全天麻胶囊组、脑心舒口服液高、中、低剂量组,利用动物自发活动分析系统研究小鼠自主活动及戊巴比妥钠诱导睡眠,利用液质联用技术分析脑组织γ-氨基丁酸(GABA)和谷氨酸(Glu),以ELISA分析、免疫组化染色和RT-qPCR技术检测小鼠脑组织中GABA-T和GAD的mRNA转录水平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脑心舒口服液可减少小鼠自主活动次数(P<0。05),提高小鼠入睡率(P<0。05),缩短睡眠潜伏期(P<0。05),并延长睡眠持续时间(P<0。01);GAGAA受体阻断剂氟马西尼和荷包牡丹碱可逆转脑心舒口服液对小鼠自主活动的抑制作用(P<0。01);脑心舒口服液可升高小鼠额叶皮质和海马GABA水平,降低Glu水平(P<0。05),使小鼠脑组织GABA-T酶活性及其表达量下降,而GAD酶活性及其表达量增加(P<0。01)。结论:脑心舒口服液通过调节GABA-T和GAD蛋白表达和酶活性,调控睡眠和觉醒神经递质GABA&Glu动态平衡,实现镇静催眠作用。

    脑心舒口服液蜜环菌镇静催眠γ-氨基丁酸谷氨酸

    SOX5介导的DNA损伤修复在下咽癌顺铂耐药性中的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游雅婷刘义钊李维余涛...
    2376-238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阐明SOX5在下咽癌(hypopharyngeal carcinoma,HPC)中对顺铂耐药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生物信息学分析SOX5在HPC组织中的表达及富集通路,预测到SOX5的上游转录因子FOXM1,分析FOXM1在HPC组织中的表达,双荧光素酶和染色质免疫沉淀(ChIP)实验分析FOXM1对SOX5调控作用。qPCR检测SOX5和FOXM1在HPC细胞中的转录表达。CCK-8检测细胞活性、5-乙炔基-20脱氧尿苷检测细胞增殖能力、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彗星实验检测DNA损伤、免疫荧光检测γ-H2AX的表达、NHEJ报告分析检测DNA修复效率、Western blot检测DNA损伤修复相关蛋白表达、免疫组化检测相关蛋白的表达,并构建动物模型探究FOXM1表达对HPC肿瘤生长的影响。结果:SOX5在HPC中高表达,过表达SOX5介导DNA损伤修复从而促进HPC顺铂耐药性。FOXM1是SOX5的上游转录因子,且在HPC中高表达,回复实验发现敲低FOXM1表达能够拯救SOX5过表达通过DNA损伤修复对HPC顺铂耐药性的促进作用。体内实验结果表明敲低FOXM1表达联合顺铂治疗可显著降低异种移植肿瘤生长。结论:该研究表明FOXM1/SOX5轴介导的DNA损伤修复促进HPC顺铂耐药性,为改进化疗耐药后的治疗策略提供理论依据。

    FOXM1SOX5DNA损伤修复下咽癌顺铂耐药

    贝伐珠单抗致蛋白尿的潜在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分析

    谷莹莹刘一黄琳任晓蕾...
    2386-2390,24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回顾性分析贝伐珠单抗所致蛋白尿潜在的危险因素及保护因素,延缓蛋白尿进展,减少用药后严重肾脏损害及其他致命性不良反应。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接受安维汀(贝伐珠单抗注射液)治疗的住院患者电子病历共331份,其中蛋白尿阳性病历116份,阴性病历215份。应用SPSS 2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确定蛋白尿相关危险因素,对既往高血压及糖尿病患者潜在的保护因素进行分析。结果:331例患者中116例出现蛋白尿阳性,总发生率为35。05%,其中2级及以上蛋白尿发生率为13。29%。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尿素氮基值、肾脏病史、用药周期及联合使用表皮生长因子-酪氨酸酶抑制剂(EGFR-TKI)与蛋白尿发生呈正相关(P<0。05),是发生蛋白尿的独立危险因素;非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抑制剂(非RAAS抑制剂)、非钠-葡萄糖共同转运蛋白2抑制剂(非SGLT2i)的使用与发生蛋白尿呈正相关(P<0。05),是既往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生蛋白尿的危险因素;尿素氮基值与发生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AAS抑制剂与钙离子拮抗剂(CCB)联合使用与蛋白尿的发生呈负相关(β=-2。065,P<0。05),是既往高血压患者的保护因素。结论:贝伐珠单抗所致蛋白尿的发生率较高,在临床使用时应对患者基线尿素水平、既往肾脏疾病、用药周期、联合使用EGFR-TKI给予关注,控制好危险因素可以降低贝伐珠单抗所致蛋白尿的严重程度;对于既往高血压患者,应早期规范RAAS抑制剂与CCB联合用药以降低贝伐珠单抗所致蛋白尿的发生。

    贝伐珠单抗抗血管生成蛋白尿危险因素保护因素

    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药物经济学系统评价

    周学兰张慧
    2391-23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系统评价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治疗滤泡性淋巴瘤的药物经济学价值以及经济性研究中的模型运用,为卫生政策的制订和临床决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Cochrane系统评价数据库、Med 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和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等数据库,时间段为各自建库至2023年9月,并辅以手工检索和文献追溯等方法,纳入公开发表的奥妥珠单抗的药物经济学相关文献。根据纳入标准筛选出的文献,按照《卫生经济学评价报告标准共识》(2022版)量表对文章进行质量评价,并对纳入文献中使用的模型以及得到的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共纳入文献7篇,从模型来看,有5篇使用了马尔科夫模型,2篇使用了分区生存模型;从方法来看,7篇均采用成本-效果分析,其中2篇同时使用了成本-效用分析。经统计,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的增量成本效果比值均在各国意愿支付值之内。结论:本研究显示奥妥珠单抗联合化疗比利妥昔单抗联合化疗更具有经济性,这为我国卫生决策、医院药品遴选和医保准入进一步提供证据。

    药物经济学奥妥珠单抗化疗滤泡性淋巴瘤增量成本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