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真菌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真菌学杂志
上海长征医院
中国真菌学杂志

上海长征医院

温海

双月刊

1673-3827

zgzjxzz@126.com

021-81885496

200003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中国真菌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ycology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真菌学》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主要报道我国真菌学特别是医学真菌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的大部分专业,以从事皮肤、感染、血液、呼吸、器官移植、肿瘤、急救、创伤、检验等与真菌感染专业有关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及从事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药学等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群,是真菌学工作者之间交流的窗口和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隐球菌合并结核颅内感染并发脑耗盐综合征1例

    焦爱菊任宝龙李文瑞张文博...
    273-276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女,58岁,因反复头痛、头晕1年余收住入院,最终明确诊断为结核性脑膜炎合并隐球菌性脑膜炎并发脑耗盐综合征,经抗结核、抗真菌感染等对症治疗后症状缓解,预后良好.

    结核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脑耗盐综合征

    误诊为肺癌骨转移的播散性隐球菌病1例报道及文献复习

    李妮张纪良陈济
    277-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报道1例播散性的骨隐球菌感染的高龄男性患者的诊疗情况并文献复习,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为临床医生提供经验,避免误诊.患者,男,83岁,因左侧髋部疼痛来院就诊,影像学检查提示肺癌伴骨转移可能性大,后行左侧大腿受累股骨穿刺活检术,病理诊断示骨隐球菌感染,经氟康唑治疗半年余疼痛逐渐好转,并定期门诊随访.隐球菌病累及骨较为罕见,易与肿瘤、结核等疾病相混淆,主要通过组织活检确诊,经抗真菌、手术治疗可好转或治愈,预后可.

    隐球菌误诊肺癌

    1岁患儿热水烫伤继发阿萨希丝孢酵母菌皮肤感染1例

    李墨奇赵亚子王鑫铭葛朝亮...
    281-2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儿,男,1岁,热水烫伤后继发皮肤感染,微生物检查提示罕见菌阿萨希丝孢酵母菌感染,且对文献推荐的首选药物伏立康唑表现为剂量依赖性敏感.根据患儿个体情况,选择使用氟康唑72 mg/d静脉滴注及藻酸银敷料联合治疗7 d后,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阿萨希丝孢酵母菌伏立康唑氟康唑藻酸银

    伏立康唑治疗隐球菌病血药浓度不足1例

    廖荣强王秀娟何瑶郑晓媛...
    285-287,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隐球菌感染主要由新生隐球菌引起,可攻击肺和中枢神经系统等人体组织.该文报道1例极可能为CYP2C19快代谢型患者感染隐球菌,在抗感染治疗期间先后经历氟康唑耐药及伏立康唑反复血药浓度不足的问题,最终及时调整为两性霉素B脂质体联合氟胞嘧啶治疗方案得到改善.通过此病例分析,旨在为临床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隐球菌耐药血药浓度伏立康唑CYP2C19快代谢型

    脊柱白念珠菌感染1例并文献复习

    王银
    288-291页
    查看更多>>摘要:患者,男,32岁,因"检查发现双侧肋软骨及脊柱多发骨破坏4个月"入院.患者4个月前因回肠造瘘术后,拟行回肠还纳入住我院肿瘤外科,完善检查发现双侧肋软骨及脊柱多发骨破坏,行超声引导下肋软骨穿刺活检术,病理考虑慢性化脓性炎,未行治疗.入院1个月前复查骨破坏范围增大,再次行超声引导下肋软骨穿刺活检术,术后送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结果为阴性.此次因腰痛症状逐渐加重入院,体检腰、骶椎中线及椎旁压痛,腰椎屈伸活动受限,双下肢运动、感觉及反射正常.完善常规检查后行CT引导下腰椎穿刺活检及培养,明确诊断为白念珠菌感染.采用氟康唑静滴,3周后改为口服药物治疗,8周后复查腰痛症状明显改善,MRI示:椎体上下缘骨侵蚀及椎间盘破坏减轻.病情较前明显好转,随访中.

    脊柱白念珠菌活体组织检查

    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感染临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汪燕岱久高丽张米董兴齐...
    292-296,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尔尼菲篮状菌(Talaromyces marneffei,TM)是艾滋病常见的机会性感染真菌之一,属于篮状菌属中唯一的温度依赖两相真菌.该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容易被误诊,而金标准诊断所需的时间较长,常导致治疗延误.因此,建立一种简便而敏感的检测方法成为解决马尔尼菲篮状菌防治问题的迫切需求之一.该文旨在对马尔尼菲篮状菌的实验室检测方法(真菌培养与镜检、免疫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进行系统综述,阐述目前检测方法的优缺点,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艾滋病马尔尼菲篮状菌实验检测临床诊断

    白念珠菌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机制研究

    赵景文王雅楠徐明薛永婷...
    297-300页
    查看更多>>摘要:菌群失调通过诱导肠上皮DNA损伤、慢性炎症反应、免疫异常及产生肠道菌群代谢产物发挥致癌作用,大量证据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白念珠菌是一种机会性致病真菌,容易感染免疫功能有缺陷的宿主,包括癌症患者.白念珠菌可能通过破坏肠道黏膜上皮,引发慢性炎症,诱导致癌物的产生,从而促进结直肠癌的发展,并且白念珠菌可作为生物标志物用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前景.该文主要阐述白念珠菌与结直肠癌的相关性,并总结可能的机制,为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结直肠癌白念珠菌分子机制真菌标志物

    宿主抗着色霉感染免疫机制研究进展

    沙嫣懿卢贵全肖可文张静...
    301-3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着色霉是着色芽生菌病的主要致病菌之一,着色芽生菌病迁延不愈与着色霉在机体诱发的特殊免疫状态有关.着色霉进入宿主体内的形态转换、黑素和细胞壁成分是主要的致病因素,机体的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均参与了抗着色霉感染.

    着色霉黑素硬壳小体免疫学

    间充质干细胞治疗深部真菌感染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高杨杰赵静宇丁俊丽徐乐臻...
    306-309页
    查看更多>>摘要: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分化能力的成体干细胞.在近年来的研究中,间充质干细胞具有低免疫原性、可塑免疫调节、抗炎作用和分化再生能力在神经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皮肤疾病以及心血管疾病中显示了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间充质干细胞在感染性疾病中也存在巨大的优势,且在细菌及病毒感染中已得到了细致的描述,为真菌感染的治疗提供了启示.该文对间充质干细胞抗感染的机制及其在真菌感染性疾病中的应用研究作一综述.

    间充质干细胞免疫调节真菌感染

    中国孢子丝菌病的病原学研究进展

    林鹏林海月张健烽马丛...
    310-3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孢子丝菌病是我国最常见的皮下深部真菌病,由申克孢子丝菌复合体感染所致.孢子丝菌复合体是由多个隐蔽种构成,其菌种之间在毒力、传播途径、药敏等方面存在较大差异.我国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环境,全国各地区基本上都有孢子丝菌病的报道,致病菌种主要以球形孢子丝菌为主,近年来也分离出申克孢子丝菌.孢子丝菌病在世界其他地区常见于热带或亚热带,而在我国多见于寒冷的东北地区.深入了解孢子丝菌的病原体分类、生态位、感染途径、药敏等,有助于我国孢子丝菌病的防治.

    孢子丝菌孢子丝菌病病原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