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真菌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真菌学杂志
上海长征医院
中国真菌学杂志

上海长征医院

温海

双月刊

1673-3827

zgzjxzz@126.com

021-81885496

200003

上海市凤阳路415号

中国真菌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MycologyCSCDCSTPCD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中国真菌学》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主要报道我国真菌学特别是医学真菌学的最新研究进展,内容涉及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的大部分专业,以从事皮肤、感染、血液、呼吸、器官移植、肿瘤、急救、创伤、检验等与真菌感染专业有关的中高级医务人员及从事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及药学等基础研究的研究人员为主要读者群,是真菌学工作者之间交流的窗口和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转录组测序数据的许兰毛癣菌热应激相关信号通路及候选基因的筛选

    凯迪丽亚·艾米拉江帕丽达·阿布利孜王晓东
    325-3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为了筛选和鉴定许兰毛癣菌热应激相关差异表达基因,进一步探索许兰毛癣菌差异表达基因的分子机制.方法 本研究采用Illumina平台PE150测序策略,对热应激(42 ℃)、生理温度(37 ℃)处理30 min和常温生长(27 ℃)条件下的许兰毛癣菌转录组测序和差异表达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工具进行功能注释、分类和分析相关信号通路等.结果 常温组、37 ℃和42 ℃热处理样品的RNA中30076菌株分别获得146 351 442、142 326 366和134 764 862条原始reads.对30079菌株分别获得143 815 046、134 081 574和117 121 246条原始reads.对于差异表达基因进行分析结果示,差异表达基因主要富集在"细胞酰胺代谢过程"(13个上调基因和3个下调基因)、"肽生物合成过程"(12个上调基因和3个下调基因)、"核糖体"(11个上调基因)亚类(校正P<0.05).KEGG数据库富集分析显示,参与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代谢的基因以及热休克蛋白编码基因发生了显著变化,表明热应激对这些通路的影响很大.结论 本研究中获得的差异表达基因,特别是与碳代谢、氨基酸的生物合成、内质网中的蛋白质加工、次生代谢物的生物合成等代谢途径相关的基因尤其是编码热休克蛋白的相关基因可能参与了许兰毛癣菌在热应激条件下的致病机制,其具体调控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许兰毛癣菌转录组差异表达基因信号通路

    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并发肺部真菌感染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研究

    徐云张莉
    331-3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重症颅脑损伤(severe craniocerebral injury,SCCI)患者并发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nvasive pulmonary fungal infection,IPFI)的病原学分布及危险因素,以期为改善SCCI预后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纳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急诊科2019年9月1日-2023年8月31日收治的SCCI患者160例,根据其是否并发IPFI分为感染组(n=63)和未感染组(n=97).统计感染组真菌分布情况,比较两组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SCCI患者并发IPFI的危险因素,根据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预测变量准确性.结果 感染组共检测出63株病原真菌,以白念珠菌(73.02%)为主.logistic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65岁(OR=3.701)、糖尿病(OR=11.782)、气管切开辅助通气时间(OR=1.440)、抗生素应用时间(OR=2.221)、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水平(OR=1.647)是影响SCCI患者并发IPF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显示:联合预测评估IPFI的曲线下面积(AUC)=0.951,95%CI为0.916-0.987,灵敏度为0.873,特异度为0.948;与曲线下面积为0.5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CCI并发IPFI的主要致病菌种为念珠菌,年龄≥65岁、糖尿病、气管切开辅助通气时间、抗生素应用时间、血清IL-17水平均为SCCI并发IPFI的独立危险因素.

    重症颅脑损伤重症监护肺部感染真菌分布危险因素

    55例念珠菌血症的临床与实验室特点分析

    田鹏鹏王娴默易华伟
    337-3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念珠菌血症的流行病学、临床特点、病原体分布、药敏试验结果以及预后情况,为临床念珠菌血症病原学诊断和合理使用抗真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长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19年1月-2022年12月念珠菌菌血症的临床资料,对真菌种类、阳性报警时间、标本送检科室、抗真菌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共收集念珠菌血症患者55例,排名前3位念珠菌分别为近平滑念珠菌16株(29.1%)、白念珠菌16株(29.1%)、热带念珠菌14株(25.5%),其中热带念珠菌阳性报警时间最短(21.1±7.8)h.念珠菌血症分布排名前3的科室是重症监护病房(ICU)18例(32.7%)、血液肿瘤科11例(20.0%)和肝胆外科10例(18.2%).腹腔感染是最常见的感染源.所有念珠菌对5-氟胞嘧啶敏感,但对其他抗真菌药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热带念珠菌对唑类耐药率最高.念珠菌血症患者30 d病死率为32.7%,年龄、恶性肿瘤、入住ICU、感染性休克、外科手术、高水平降钙素原及合并细菌血流感染是30 d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 念珠菌血症以非白念珠菌为主,大多数临床菌株对抗真菌药物敏感,患者常合并基础疾病且有多种危险因素,其预后较差,应引起临床医生的足够重视.

    念珠菌血症阳性报警时间危险因素敏感性

    真菌荧光染色直接镜检对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

    陈琳
    342-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真菌荧光染色直接镜检对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方法 报道我院2024年1月发现的1例小型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病例的检查过程,并回顾既往文献22例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病例.结果 连同本文报道1例,共分析23例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的病例,真菌培养和组织病理检查是主要的实验室检查方法.23例患者中,只有8例标本同时直接涂片镜检,其中4例观察到无绿藻的特征形态,另外4例为阴性.通过真菌荧光染色直接镜检观察到无绿藻的有2例,其特征性的内孢子结构清晰,呈车轮状或山竹样排列.结论 标本真菌荧光染色直接镜检灵敏度高,能快速识别无绿藻的特征性内孢子,有助于无绿藻致手部感染的早期诊断,值得临床推广.

    真菌荧光染色直接镜检无绿藻手部感染早期诊断

    72例头癣患儿真菌荧光染色与皮肤镜特征分析

    马欣张艳丽
    348-3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拟通过真菌荧光染色镜检技术结合皮肤镜分析不同临床类型头癣的特点,为临床提供准确、快速诊断头癣的依据.方法 收集72例头癣患儿,使用荧光染色法结合皮肤镜观察头癣病发的主要特征;观察随访患儿治疗后荧光染色法及皮肤镜特殊表征是否同时转阴.结果 根据临床特征,72例头癣患儿以白癣为主,占58.33%(42/72);荧光染色法阳性率100%,发外孢子占比最高,为62.50%(45/72);皮肤镜诊断的阳性率100%,皮肤镜检查白癣以断发(90.48%)为主、脓癣以脓疱(100%)为主,以逗号发/螺旋发/条码样发为特殊的表征;随访率为59.72%(43/72).结论 真菌荧光染色法结合皮肤镜特征能对头癣疾病及其临床类型做出快速且准确的诊断.

    头癣荧光染色法皮肤镜

    某部队真菌性皮肤病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研究

    陈萍郭蓉杨艳翟华峰...
    352-3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某部队真菌性皮肤病的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2年12月-2023年12月某部队医院体检的官兵1 330名,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将患真菌性皮肤病的官兵595名纳入皮肤病组,将未患真菌性皮肤病的官兵735名纳入健康组.分析部队官兵真菌性皮肤病发病情况,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 1 330名官兵中,共595名患真菌性皮肤病,占44.74%(595/1 330;其中足癣占25.79%(343/1 330)、股癣占6.84%(91/1 330)、甲癣占8.95%(119/1 330)、手癣占6.32%(84/1 330)、体癣占1.05%(14/1 330).经单因素分析,皮肤病组年龄、身份、与他人混用毛巾/脸盆、与他人混穿衣物/鞋袜、换洗袜子频率、真菌性疾病病史与健康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年龄、身份、换洗袜子频率、真菌性疾病史是部队官兵患真菌性皮肤病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部队真菌性皮肤病患病率较高,年龄、身份、换洗袜子频率、家族真菌性疾病史是其发生的危险因素,应加强相关疾病预防知识普及与个人良好卫生习惯的养成.

    部队真菌性皮肤病影响因素

    2013-2022年某医院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杨明瑜任传利阚刘月李贵玲...
    356-3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真菌血流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其预后,并对其相关危险因素进行分析,为临床诊治真菌血流感染患者提供经验和依据.方法 选取2013年12月-2022年12月江苏省苏北人民医院真菌血流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这些患者的真菌分布类型、药物敏感性、相关危险因素及其预后.结果 195例真菌血流感染病例中,男性133例,平均年龄66岁;女性62例,平均年龄65岁;以白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为主,分别占45.4%、16.9%、15.3%;死亡101例,死亡率为51.8%;死亡患者中检出最高的为白念珠菌(50.5%,51/101);单因素分析显示住院时长、肾功能不全、肝功能不全、基础疾病≥2种、ICU入住、机械通气、气管插管、留置导管、碳青烯类药物使用与死亡率有关(P<0.05),多因素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结果提示住院时长、基础疾病≥2种和气管插管是与真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患者的住院时长、基础疾病≥2种和气管插管可能作为真菌血流感染死亡独立危险因素存在,本研究真菌血流感染中最常见的是白念珠菌感染,热带念珠菌和光滑念珠菌对唑类药物的敏感性较低.

    真菌念珠菌血流感染临床特点死亡危险因素

    15例成人头癣回顾性分析

    谢振谋郑和平陈永飞刘红芳...
    361-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广州某医院成人头癣流行病学、病原菌和临床特征.方法 对2017年1月-2022年12月在南方医科大学皮肤病医院就诊并经临床和真菌培养结果诊断为头癣的患者(年龄≥18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成人头癣患者中,女性12例(80.0%),男性3例(20.0%),其中9例(60.0%)分布在青年期18~40岁;主要致病菌为紫色毛癣菌7株(46.7%);临床表现主要为瘙痒、红斑、丘疹、鳞屑、脓疱和痛等.13例患者有误诊史,误诊率达到86.7%,易误诊为脂溢性皮炎和细菌性毛囊炎等疾病;患者病程1~240个月,平均病程42.4个月,病程中位数为3个月;7例患者进行皮肤镜检查,其中6例提示头癣或真菌感染.10例患者经系统治疗后痊愈.结论 广州某医院成人头癣流行病学、病原菌和临床特征与国内外报道的特点相似,但在感染患者的年龄段上有所差异,病程也更长.临床应提高成人头癣的认识与警惕,同时把真菌学检查和皮肤镜检查作为常规手段,从而提高成人头癣诊断的准确率和避免误诊.

    成人头癣紫色毛癣菌皮肤镜临床特征

    老年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郭健芬李晓君袁琳段妍...
    367-3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30 d不同预后老年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3年12月广州某三级甲等医院收治的58例≥65岁老年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资料,根据30 d预后情况分成存活组(34例)与死亡组(24例)分析其临床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 老年念珠菌血流感染患者死亡率41.4%(24/58例),两组感染菌株均以白念珠菌、光滑念珠菌、近平滑念珠菌、热带念珠菌为主,分离菌株对体外药敏试验耐药率低,两组的不同菌株占比、药物敏感性、感染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两组预后单因素分析显示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等炎症指标增高,血清蛋白降低,有呼吸系统基础疾病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提示血清蛋白降低是患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OR=0.800,95%CI 0.676~0.946).血培养报阳后48 h内未使用抗真菌治疗患者死亡率显著增高.结论 老年患者因呼吸系统等基础疾病是念珠菌血流感染的高危人群,一旦感染预后差、死亡率高,及时纠正低蛋白血症,及时进行抗真菌治疗,对提高患者的预后有积极意义.

    念珠菌血流感染老年人临床特征预后

    通过构建烟曲霉bem46过表达菌株研究其在极性生长中的作用

    于婉婉张梦楠马彦
    373-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构建烟曲霉bem46基因过表达株,探究bem46基因过表达情况下对烟曲霉极性生长及与其他极性基因的相互作用关系.方法 原生质体法构建烟曲霉bem46过表达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烟曲霉bem46过表达时的绿色荧光定位;观察记录烟曲霉Ku80、烟曲霉bem46基因缺陷株(Δbem46)和烟曲霉bem46过表达株的发芽率;记录烟曲霉Ku80、Δbem46和过表达株菌落径向生长情况;光学显微镜下观察乳酸酚棉蓝染色的烟曲霉bem46过表达菌落生长情况;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测定烟曲霉Ku80、Δbem46和过表达株中有关极性生长的基因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利用原生质体法成功构建烟曲霉bem46的过表达株;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到bem46过表达时绿色荧光大量聚集在孢子头部位,而菌丝中几乎无荧光显示;相比于Ku80正常状态的发芽情况,bem46过表达株的发芽时间提前,而Δbem46株的发芽时间滞后;Ku80株、Δbem46和过表达株的径向生长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过乳酸酚棉蓝染色以及显微镜下的观察,发现Ku80株、Δbem46和过表达株的孢子头形态有明显的差异,bem46过表达时可明显刺激孢子头膨大;通过测定烟曲霉Δbem46和bem46过表达株中极性生长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发现不论bem46基因在烟曲霉中缺失还是过表达,烟曲霉中cdc24、bem1、bem3、bud5、rsr1以及rasb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均明显降低,cdc24表达量变化不大.结论 bem46基因可以促进烟曲霉孢子萌发,影响烟曲霉极性生长过程中的孢子和菌丝形态;在相关基因的信号转导通路中,bem46基因可能参与cdc42有关的极性生长信号转导通路.

    烟曲霉极性生长bem46cdc42信号通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