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

月刊

1005-8664

010-67783659

100021

北京朝阳区潘家园17号,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内

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linical Oncology and Rehabilitation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杂志面向广大临床工作者,反映我国肿瘤临床的最新进展和成就,体现我国肿瘤临床的总体水平。本刊的目标和特色为科学的进步性和临床的实用性。报道内容强调较高的临床水平,较高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经验与方法强调可借鉴性和可操作性;临床学术理论与技术上,则强调时代精神,创新精神,进取精神。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乳腺癌抗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抗体药物偶联物类药物的耐药机制

    韩兆雪孙涛徐君南李晓睿...
    133-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抗体药物偶联物(ADCs)是具有单克隆抗体的精确靶向能力和化疗药物的强效细胞毒性作用的一类抗肿瘤药物。新一代ADCs的问世,给乳腺癌患者带来了生存获益。目前,已有ADCs获批用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阳性乳腺癌的治疗,同时还有多种ADCs正在临床试验中。然而,随着ADCs在临床中的应用,耐药问题逐渐出现。文章将对ADCs的作用机制、抗HER-2 ADCs在乳腺癌的疗效概况及耐药机制进行总结。

    乳腺肿瘤抗体药物偶联物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耐药

    转移性食管鳞癌的药物治疗进展

    张淑娟杨晓玲王惠杰
    143-151页
    查看更多>>摘要:转移性食管鳞癌预后差,免疫检测点抑制剂、靶向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以及抗血管生成治疗的进展改善了疾病预后。免疫治疗或免疫化疗已成为新的治疗选择。靶向EGFR单抗可能在免疫耐药后具有重要作用,而EGFR单抗联合免疫化疗可望进一步提高一线治疗效果。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在二线治疗中显示出较高的疾病控制率。靶向抗血管生成治疗联合化疗在一线及二线治疗中显示较好的疗效,而免疫化疗联合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VEGFR)TKIs可望进一步改善疾病预后。

    转移性食管鳞癌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抗血管生成治疗

    CT引导下亚甲蓝和生物胶辅助肺结节定位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

    孟繁茂车云张国超任娜...
    152-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CT引导下亚甲蓝+生物胶术前辅助肺结节定位技术的安全性、有效性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收集2023年5月至2024年2月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完成的230例CT引导下亚甲蓝+生物胶术前肺结节定位操作的相关数据,包括患者基本信息、术中技术参数以及术中并发症发生情况。分析肺结节定位结果和术中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并通过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定位成功和术中主要并发症(气胸)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230例中定位成功194例(84。3%)。术中最常见的并发症为气胸,发生比例为10。4%(24例),肺出血和胸膜反应的发生比例较低,分别为6。1%(14例)、0。9%(2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术中气胸的发生是影响定位成功的唯一关键因素(OR=6。528,95%CI:1。974~21。585,P=0。002);结节位于肺下叶(OR=0。163,95%CI:0。040~0。671,P=0。012)、侧卧位定位(OR=6。163,95%CI:1。430~26。562,P=0。015)、疼痛等级≥6(OR=0。353,95%CI:0。127~0。980,P=0。046)是术中气胸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CT引导下亚甲蓝+生物胶术前辅助肺结节定位技术是安全有效的术前辅助定位技术。气胸的发生是定位成功与否最主要的影响因素,避免采用侧卧位和实施更有效的麻醉和止痛可以降低定位中气胸的发生率,提高定位的成功率。

    肺结节术前定位CT辅助定位亚甲蓝生物胶气胸

    三阳性乳腺癌新辅助化疗联合双靶向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

    陈静范善民张金涛冯华超...
    164-1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三阳性乳腺癌(TPBC)患者接受紫杉类+铂类+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四药联合方案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就诊于北京市朝阳区三环肿瘤医院,接受紫杉类+铂类+曲妥珠单抗+帕妥珠单抗四药联合方案新辅助治疗的50例TPBC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为女性,中位年龄49岁。50例患者均完成6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行手术治疗,评价患者新辅助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并根据患者紫杉类用药情况、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状态、Ki-67表达水平进行亚组分析。结果 50例接受新辅助治疗的TPBC患者中,完全缓解15例(30。0%),部分缓解29例(58。0%),疾病稳定6例(12。0%),客观缓解率为88。0%(44/50),疾病控制率为100%。术后病理评价为病理学完全缓解(pCR)15例(30。0%),非pCR 35例(70。0%)。不同紫杉类药物治疗与TPBC患者的pCR无关(P=0。602)。患者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直径、淋巴结转移情况、激素受体状态、Ki-67表达水平与pCR均无关(均P>0。05)。 50例接受新辅助化疗TPBC患者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胃肠道反应、骨髓抑制、手足麻木、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多为1~2级,3~4级不良反应少见,不良反应经对症治疗后均可好转。结论 TPBC患者采用新辅助化疗联合双靶向治疗的pCR率为30。0%,不良反应可耐受。

    乳腺肿瘤三阳性新辅助治疗疗效安全性

    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Ki-67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及微血管密度的表达及其与阿帕替尼疗效的关系

    胡曼青武明爽王榛杨茂鹏...
    171-1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肿瘤组织中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和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及其与阿帕替尼疗效的关系。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收治的晚期NSCLC患者42例,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患者肿瘤组织中Ki-67、VEGFR-2和CD34表达,测定MVD,探讨Ki-67、VEGFR-2表达和MVD水平与患者临床特征的关系,分析不同VEGFR-2、Ki-67、MVD表达水平NSCLC的阿帕替尼临床疗效。结果 Ki-67、VEGFR-2、MVD高表达率分别为52。4%(22/42)、69。0%(29/42)、54。8%(23/42),MVD均值为22。42个/视野。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分化程度和淋巴结转移与Ki-67高表达、MVD高水平相关(均P<0。05)。肿瘤淋巴结转移与VEGFR-2高表达相关(P<0。05)o VEGFR-2、Ki-67、MVD均与性别、年龄、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是否吸烟、肿瘤病理类型、有无肺外转移无关(均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低分化(OR=11。265,95%CI:2。948~39。925,P=0。009)是Ki-67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淋巴结转移(OR=8。689,95%CI:1。215~62。122,P=0。031)是 VEGFR-2 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在阿帕替尼治疗后,MVD高表达与NSCLC患者高ORR相关,Ki-67、VEGFR-2、MVD高表达与NSCLC患者高DCR有关。结论 肿瘤分化程度是Ki-67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淋巴结转移是VEGFR-2高表达的独立影响因素。Ki-67、VEGFR-2和MVD三者联合检测在二线及以上阿帕替尼治疗方案中具有一定的疗效预测价值。

    非小细胞肺癌Ki-67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微血管密度CD34阿帕替尼

    肺癌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因素及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分析

    马静马凤艳刘满刘陆...
    179-18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肺癌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择2023年1-7月就诊于北京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182例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患者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肺癌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与领悟社会支持的相关性。肺癌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肺癌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182例肺癌术后患者的SPBS总分为(28。58±8。95)分,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为(61。18±0。48)分。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82例肺癌术后患者的SPBS总分与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呈负相关(r=-0。39,P<0。001)。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肺癌术后患者的SPBS得分与患者长期居住地、是否独居、家庭人均月收入、家庭关系状况以及病理分期有关(均P<0。05),而与患者的性别、年龄、婚姻状况、文化程度、吸烟史、病程、医疗费用主要支付方式、主要照顾者无关(均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是否独居、家庭关系状况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是肺癌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肺癌术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与领悟社会支持呈负相关。是否独居、家庭关系状况以及领悟社会支持量表总分是肺癌术后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独立影响因素。

    肺肿瘤手术自我感受负担领悟社会支持影响因素

    肿瘤科护士安全行为的影响因素及其与自我意识的相关性分析

    刘满马凤艳刘陆马静...
    187-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肿瘤科护士安全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分析其与自我意识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2023年12月至2024年1月,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北京市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673名护士作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星平台,完成一般资料问卷、护士安全行为量表和自我意识量表的调查。影响护士安全行为的单因素分析采用t检验或方差分析,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护士安全行为与自我意识之间的关系,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影响护士安全行为的独立因素。结果 共回收673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650份,有效率为96。6%。650名完成问卷调查的肿瘤科护士中,女性627名,男性23名;年龄21~54岁[(30。41±8。43)岁]。650名肿瘤科护士的安全行为总分为(53。32±8。00)分,自我意识得分为(63。97±9。18)分。肿瘤科护士的安全行为与年龄、学历、职称、月收入、婚姻状况、不良事件发生次数有关,年龄越大、学历越高、职称越高、月收入越高、已婚、不良事件少的护士安全行为量表得分较高(均P<0。05);而肿瘤科护士的安全行为量表得分与性别、每周工作时间无关(均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科护士的自我意识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r=0。30,P<0。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不良事件、年龄、学历、自我意识是肿瘤科护士安全行为的独立影响因素(均P<0。05)。结论 肿瘤科护士的自我意识与安全行为呈正相关。不良事件、年龄、学历、自我意识是影响肿瘤科护士安全行为的独立因素。

    肿瘤科护士安全行为自我意识影响因素

    恶性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的危险因素及与营养风险筛查2002评分的相关性

    杜海霞郑楠蒋菊林
    195-2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恶性肿瘤患者肌肉减少症(SAR)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营养风险筛查2002(NRS-2002)评分与恶性肿瘤患者SAR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3年11月敦煌市医院收治的230例恶性肿瘤患者临床资料,根据亚洲肌肉减少症工作组(AWGS)诊断标准对其分组。采用NRS-2002量表评估营养风险,对其并发SAR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采用Spearson相关分析法分析患者并发SAR与NRS-2002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230例患者中,SAR 120例,非SAR 110例;存在营养风险105例,无营养风险125例。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指数(BMI)、基础代谢率(BMR)、内脏脂肪面积(VFA)、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蛋白(TP)和NRS-2002评分与SAR发生有关(均P<0。05),年龄、性别、肿瘤分期、治疗方式、腰围(WC)、血红蛋白(Hb)与SAR发生无关(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低(OR=0。684,95%CI:0。520~0。879,P=0。003)、BMR 低(OR=0。702,95%CI:0。133~3。735,P=0。010)、VFA 低(OR=0。506,95%CI:0。124~2。053,P=0。023),NRS-2002 评分高(OR=1。765,95%CI:1。015~3。113,P=0。017)是恶性肿瘤患者并发SAR的独立危险因素。S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恶性肿瘤患者并发SAR与NRS-2002评分呈正相关(r=0。558,P<0。001)。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BMI、BMR、VFA越低,NRS-2002评分越高,SAR发生风险也越高,恶性肿瘤患者SAR发生与恶性肿瘤患者较高的NRS-2002评分呈正相关。

    营养风险筛查肌肉减少症恶性肿瘤营养不良相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