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

双月刊

1007-4856

ent93@163.com,entcw@126.com

0556-5519852,5866225

246004

安庆市孝肃路42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In Integrative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发扬中西医结合所长,贯彻中医与西医、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反映我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理论与临床研究成果和重大进展,促进中西医结合在耳鼻咽喉科领域的学术交流和学术的提高。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西医结合嗅觉障碍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耳鼻咽喉科专业委员会余洪猛顾瑜蓉...
    81-100页
    查看更多>>摘要:嗅觉在人们生活的多个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包括营养健康、日常安全、人际交往等.嗅觉障碍是患者对气味感知异常.嗅觉通路出现器质性或/和功能性病变,导致对气味的觉察、传导和中枢整合信息异常.嗅觉与神经系统障碍之间存在广泛联系.焦虑、抑郁及其他负面情绪均与嗅觉降低相关.嗅觉障碍诊疗在各研究领域都有长足进展,特别是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是我国耳鼻喉科治疗嗅觉障碍的特色及优势.但中西医结合诊疗嗅觉障碍仍缺少高水平的循证医学证据,且如何规范化使用中西医结合治疗尚无统一的规范,基于此,我们组织了全国在嗅觉障碍诊疗中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医和西医的专家,针对嗅觉障碍相关的各个方面制定了中西医结合嗅觉障碍诊断和治疗专家共识.以供临床医生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案诊疗嗅觉障碍时参考.

    嗅觉中医西医诊断治疗

    基于"宗气-心肺-脑-鼻"四位一体探讨嗅觉障碍中医发病机制及治疗策略

    张鑫闫亚王仁忠宁云红...
    101-104,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自 2019 年底疫情爆发后,嗅觉障碍的患者人数增长迅速,在后疫情时代,以嗅觉障碍为主诉而就诊的病人明显增多,然而传统中医教材或指南对嗅觉障碍缺乏系统论述.该文基于"宗气-心肺-脑-鼻"四位一体探讨嗅觉的中医发生学,并在此理论指导下进一步阐述嗅觉障碍中医综合治疗方法及其理论的合理性,为临床治疗嗅觉障碍提供中医治疗思路及理论依据.

    嗅觉障碍"宗气-心肺-脑-鼻"四位一体中医发病机制治疗策略新冠后遗症

    嗅觉训练和神经生长因子对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患者的疗效分析

    邢栋肇越张浩辛泽恩...
    105-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嗅觉训练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的疗效.方法 选取近期接诊的头部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嗅觉障碍患者 30 例作为观察组,经鼻给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同时指导患者进行嗅觉训练.另取我科既往接诊的头部外伤或上呼吸道感染所致嗅觉障碍并已行嗅觉训练治疗患者 30例作为对照组.两组患者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 1个月、治疗后3个月行Sniffin Sticks嗅棒检测评分,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差异.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 66.67%,对照组为 33.3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后嗅觉障碍者对照组与观察组总有效率分别为 41.18%和82.35%(P<0.05),且治疗后 1 个月和 3 个月时的Sniffin Sticks嗅觉测试评分与治疗前比较两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伤后嗅觉障碍者两组有效率分别为 23.08%和 46.15%,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 1 个月后嗅觉测试评分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P>0.05),但于治疗 3个月后,其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嗅觉训练联合神经生长因子治疗上呼吸道感染及外伤后嗅觉障碍的疗效优于单纯嗅觉训练,该疗法可以作为感觉神经性嗅觉障碍的治疗方法应用于临床.

    嗅觉障碍嗅觉训练神经生长因子联合疗法疗效

    慢性鼻窦炎患者术后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分析

    马艳丽陈付华熊小星罗洪伟...
    110-11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慢性鼻窦炎(CRS)患者术后嗅觉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 2020 年 3 月~2022 年 3 月我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 80 例CRS患者,均行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手术治疗.收集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采用T&T 标准嗅觉测试评估患者术后嗅觉恢复情况;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分析CRS患者术后嗅觉障碍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 80 例CRS患者中,术后3 个月嗅觉正常着 66 例(82.50%),术后嗅觉障碍者有 14 例(17.5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嗅觉障碍组的过敏、病变部位、吸烟史、嗜酸粒细胞百分比、Lund-Mackay 评分与嗅觉正常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并发应变性鼻炎、嗅裂息肉、有吸烟史、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与Lund-Mackay 评分是CRS患者术后嗅觉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并发应变性鼻炎、嗅裂息肉、有吸烟史、嗜酸粒细胞百分比与Lund-Mackay 评分是CRS患者术后嗅觉障碍的独立影响因素;临床上可针对上述因素,对高危群体进行划分,制定护理及治疗方案,以改善与恢复患者术后嗅觉水平.

    嗅觉障碍慢性鼻窦炎鼻内镜手术嗅觉功能

    鼻内镜下经翼突入路手术中同侧鼻中隔黏膜瓣血运的保护及应用

    魏宏权张浩王赛罗阳拓...
    114-1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鼻内镜下经翼突入路颅底手术中制备同侧鼻中隔黏膜瓣的技术要点及其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21 年 3 月~2022 年 2 月鼻内镜下经翼突入路切除病变的 7 例放疗后鼻咽坏死和 5 例蝶窦侧隐窝脑膜脑膨出患者.术中,将同侧鼻中隔黏膜瓣根蒂分离到蝶腭孔周围后,再将黏膜瓣蒂部向外侧翻转以暴露翼突并保留供血动脉.总结术中同侧鼻中隔黏膜瓣的制备要点及其有效性.结果 本组 12 例患者同侧鼻中隔黏膜瓣全部成活,创面上皮化良好.术后,放疗后鼻咽坏死患者头痛和鼻腔恶臭症状均明显缓解,均未发生面部或软腭、硬颚麻木感;蝶窦侧隐窝脑膜脑膨出患者脑脊液鼻漏均治愈,但在术后,有 2 例出现面部麻木,3 例软腭及硬颚麻木.结论 鼻内镜下经翼突入路手术中保留同侧鼻中隔黏膜瓣及其血运,能有效修补鼻咽部和蝶窦侧隐窝创面及颅底缺损.

    翼突入路颅底手术鼻中隔黏膜瓣供血动脉保留临床应用疗效

    以眶尖综合征为首发表现的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临床分析

    李顺科颜旭东于龙刚王琳...
    119-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以眶尖综合征(orbit apex syndrome,OAS)为首发表现的急性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acute invasive fungal rhinosinusitis,AIFRS)的临床特征、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5 年 1 月~2023 年 7 月收治的 7 例以OAS为首发表现的AIFRS患者临床资料,其中 4 例患者行经鼻内镜下鼻窦开放术及坏死组织清理术,并静脉滴注抗真菌药物治疗,3 例患者单纯静脉滴注抗真菌药物治疗,重点分析 2 例典型病例的临床特点、辅助检查、诊疗经过及预后.结果 7 例患者中 5例死亡,1例单眼视力丧失无改善,1例双眼视力丧失无改善.7 例患者鼻窦炎症以后筛、蝶窦黏膜增厚为主,临床症状与影像学检查鼻窦炎症不成比例,均伴有C反应蛋白的升高.结论 AIFRS是一种致命的,发展迅速的感染性疾病,最初的临床表现可能仅为OAS,容易延误治疗,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进行早期识别非常重要,尽早手术清创及局部和全身应用足量的抗真菌药物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眶尖综合征诊断治疗

    鼻咽部乳头状腺癌4例临床分析及文献复习

    孙凯于龙刚王贵胜孙艳清...
    126-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鼻咽部乳头状腺癌的临床特征和预后,以期为该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20 年12 月~2022 年 2 月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收治的 4 例经鼻内镜手术完全切除鼻咽部乳头状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4例均为男性,年龄 45~67 岁,平均年龄 55 岁,分析总结鼻咽部乳头状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式及预后.结果 4例鼻咽部乳头状腺癌患者中 2 例主要症状为后吸涕中带血,1 例为单侧鼻塞,1 例为双侧流涕,患者经组织活检病理明确诊断后均接受了鼻内镜手术,术中将肿瘤完全切除,术后随访16~30 个月,复查内镜及MRI未见肿瘤复发.结论 鼻咽部乳头状腺癌临床上极为少见,经鼻内镜手术完全切除是治疗鼻咽部乳头状腺癌的有效方式,患者预后较好.

    鼻咽肿瘤乳头状腺癌诊断治疗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临床特点与手术疗效分析

    周嘉瑶唐如茆松张诗瑶...
    131-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颅底硬膜缺损部位及其治疗选择的差异.方法 纳入 2010 年 1 月~2021 年 12 月就诊于我科确诊为脑脊液鼻漏的患者,根据病因分为自发(例= 41)和非自发性(例= 83)脑脊液鼻漏两组.比较两组患者病史及影像学资料、治疗方式、手术入路及颅底重建方法的差异.结果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多见于体重指数较高(P=0.024)的年长(P=0.019)女性(P=0.001),且多合并高血压病史;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高体重指数是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独立危险因素.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的漏口多见于蝶窦外侧隐窝(P=0.001)与嗅裂(P=0.019);而非自发性脑脊鼻液漏多见于额窦(P=0.023),且常合并多处颅底硬膜缺损(P=0.015).自发组中,共 40名患者采用了单纯经鼻内镜手术修补,而非自发组的 16 名患者需辅助外切口行手术修补(P=0.002).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大多(39 例)采用带蒂的鼻腔黏膜瓣,部分非自发性脑脊液鼻漏患者手术修补需联合使用鼻内及鼻外组织瓣.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无统计学差异,且随访期间无复发.结论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多见于嗅裂、蝶窦外侧隐窝;手术时根据脑漏不同分类对常见可疑部位重点探查,不易造成遗漏;采用血管化组织瓣进行内镜手术修补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嗅裂蝶窦侧隐窝

    通鼻消涕颗粒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局部免疫功能及炎症细胞的影响

    吴敏曼张翰文王旋马越...
    136-139,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本课题通过临床实验研究为通鼻消涕颗粒治疗慢性鼻窦炎提供客观实验数据支持.方法 72 例慢性鼻窦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 36 例和对照组 36 例)口服通鼻消涕颗粒或克拉霉素片 1 个月前后进行鼻黏膜刮片HE染色检测以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症情况.以及收集鼻分泌物进行ELISA实验检测鼻分泌物中SIgA和鼻黏膜保护性蛋白PLUNC、Cu/ZnSOD、PACAP、DJ-1 蛋白、谷胱苷肽S转移酶-pi和NKEF-B.采用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对比服药前、服药后各个阶段的免疫指标含量变化有无显著差异.结果 本项研究发现慢性鼻窦炎患者口服通鼻消涕颗粒或克拉霉素片 1 个月后,通过观察治疗前后鼻分泌物涂片HE染色发现治疗后炎症细胞减少,EOS减少,通鼻消涕颗粒组减少更明显.口服通鼻消涕颗粒组与口服克拉霉素片组在治疗 2 周后鼻分泌物中SIgA、PLUNC、Cu/ZnSOD等含量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在治疗 1 个月后有明显增多,通鼻消涕颗粒组增多更明显(P<0.05).结论 本研究发现通鼻消涕颗粒可通过提高鼻黏膜局部特异性免疫功能指标SIgA和天然免疫功能指标(PLUNC、Cu/ZnSOD、PACAP、DJ-1 蛋白、谷胱苷肽S转移酶-pi和NKEF-B),并减少鼻窦黏膜中以嗜酸性粒细胞或中性粒细胞为主的炎性细胞浸润程度而达到"扶正驱邪"的治疗效果.

    慢性鼻窦炎通鼻消涕颗粒克拉霉素片局部免疫功能炎症细胞

    UPPP手术对OSA患者觉醒阈值影响的研究

    王钰彧朱梅王林娥
    140-142,1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讨论悬雍垂腭咽成形(UPPP)手术对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OSA)患者觉醒阈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 2017 年 2月~2018 年 6 月期间因OSA于本院耳鼻喉科完善双侧扁桃体切除+UPPP手术的患者,分析并对比其术前、术后的多导睡眠指标及觉醒阈值的差异.结果 UPPP术可以显著改善重度OSA患者的呼吸暂停指数(AHI)及夜间最低血氧饱和度.重度OSA患者的觉醒阈值高于轻-中度OSA患者,UPPP术后重度OSA患者的觉醒阈值较术前显著降低.结论 OSA患者的觉醒阈值随疾病程度加重而上升,UPPP术可以降低重度OSA患者的觉醒阈值.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悬雍垂腭咽成形术觉醒阈值手术疗效临床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