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

陈孝文

月刊

1009-587X

sx7965258@126.com

0351-7965258,15340689560

030006

山西太原市06079信箱

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Nephr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主办,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执行“中西医并重、促进中西医结合”方针,旨在报道我国中西医结合在临床、科研、预防等方面的经验,介绍国内外有关肾病专业的进展,为提高中西医结合水平,继承和发扬我国传统的医药学,促进我国医学科学现代化服务。全国各医疗卫生单位内科、肾内科、儿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科等医务人员及相关的科研、教学人员均可参阅。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乙肝感染与肾脏疾病防治现状及研究进展

    刘华锋郭赟洪涛
    1-3页

    李平教授应用柴黄益肾颗粒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中医理论探析

    王丽李平
    4-6页

    童安荣主任治疗慢性肾心综合征的经验总结

    童楠王洁童安荣
    7-9页

    王耀献教授辨机论治慢性肾衰竭

    刘化平孙卫卫王耀献崔赵丽...
    10-12页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讨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作用机制

    胡雅玲刘爽张紫媛刘文媛...
    13-18,后插1-后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分析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作用机制,构建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进行实验验证.方法:利用数据库筛选当归补血汤活性成分及靶点、慢性肾脏病疾病靶点,取二者交集,构建蛋白互作(PPI)网络模型,对交集靶点进行GO与KEGG通路富集分析,构建药物-疾病靶点-通路网络图,得到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关键靶点.对药物核心成分和疾病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构建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运用免疫组化及 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核心靶点进行验证.结果:(1)当归补血汤治疗慢性肾脏病的潜在靶点涉及氧化应激、细胞粘附、凋亡等生物学过程,涉及蛋白激酶复合物、细胞外基质等细胞组成,涉及蛋白激酶活性、DNA结合转录因子结合、细胞因子受体结合等分子功能,涉及NF-κB信号通路、FoxO信号通路等多种信号途径.(2)筛选关键基因SIRT1、TLR4、MCP-1 与当归补血汤主要活性成分黄芪甲苷、毛蕊异黄酮、槲皮素进行分子对接,配体化合物均能良好的包埋在受体靶蛋白的活性口袋中.(3)构建慢性肾衰竭大鼠模型,给予当归补血汤结肠透析治疗,与正常组相比,CRF模型组肾组织SIRT1、Claudin-1、ZO-1 表达降低,TLR4、NF-κBp65、MCP-1 表达升高,给予当归补血汤结肠透析干预后,SIRT1、Claudin-1、ZO-1 表达升高,TLR4、NF-κBp65、MCP-1 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归补血汤可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治疗慢性肾脏病的作用,当归补血汤经结肠透析治疗可能通过激活SIRT1 抑制TLR4 受体在肾脏细胞的表达,抑制NF-κBp65 乙酰化,从而抑制下游炎症反应,并通过修复肾脏细胞紧密连接结构改善慢性肾衰竭大鼠肾组织损伤.

    当归补血汤慢性肾脏病网络药理学结肠透析炎症反应

    基于转录组学分析降尿酸方对痰浊瘀阻型尿酸性肾病患者NLRP3/IL-1β信号通路的影响

    陆黎黎徐黎辛家东高建东...
    19-23,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降尿酸方对痰浊瘀阻型尿酸性肾病患者PBMCs中NLRP3/IL-1β的影响.方法:从一项单中心随机对照试验中随机选取6 例受试者,其中试验组(降尿酸方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和对照组(降尿酸方安慰剂联合非布司他治疗)各3 例受试者.对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前后与3 例正常人群共15 例样本的外周血白细胞进行mRNA-seq分析;提取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Western blot检测PBMCs中NLRP3、IL-1β蛋白水平差异,RT-qPCR检测PBMCs中NLRP3、Caspase-1、IL-18 基因表达水平.结果:KEGG分析降尿酸方治疗后涉及到的通路有NOD样受体信号通路、NF-κB信号通路、Toll样受体信号通路等.试验组干预 12 周后PBMCs中NLRP3、IL-1β蛋白水平降低,NLRP3、Caspase-1、IL-18 基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降尿酸方可以抑制痰浊瘀阻型尿酸性肾病患者NLRP3/IL-1β信号通路,减轻对肾脏的炎性损伤.

    降尿酸方尿酸性肾病痰浊瘀阻型外周血单个核细胞NOD结构域样受体/白细胞介素-1β信号通路

    MitoTEMPO通过调控PGC-1α/TFAM信号通路减轻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研究

    闫燕宝群
    24-27,后插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MitoTEMPO减轻高糖诱导的人肾小管上皮细胞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人近端肾小管上皮细胞分为对照组、高糖组(30 mmol/L葡萄糖)、实验组(10 μmol/L的MitoTEMPO +30 mmol/L葡萄糖).采用CCK-8 法检测细胞生存率,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ELISA检测各组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GSH)表达水平,化学荧光法检测各组活性氧(ROS)含量,qRT-PCR检测各组PGC-1α、TFAM mRNA表达水平,Westernblot检测各组PGC-1α、TFAM表达水平.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糖组细胞活性降低,凋亡率增加(P<0.05),MDA、ROS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SOD和GSH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PGC-1α和TFAM蛋白和mRNA水平降低(P<0.05).与高糖组比较,实验组细胞存活率升高,凋亡率下降(P<0.05),MDA、ROS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SOD和GSH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PGC-1α和TFAM蛋白和mRNA水平升高(P<0.05).结论:MitoTEMPO能抑制高糖诱导的肾小管上皮细胞氧化应激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调控PGC-1α/TFAM信号通路有关.

    肾小管上皮细胞MitoTEMPOPGC-1α/TFAM信号通路糖尿病肾病

    腹膜透析患者获得性肾囊肿的影响因素分析

    尹莘涵俞娅芬李珺储腊萍...
    28-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腹膜透析患者获得性肾囊肿的临床特点和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1 年02 月—2022 年02 月期间江南大学附属医院维持腹膜透析6 个月以上的住院患者共110 例,分为ACKD组和非ACKD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特点,分析腹透患者获得性肾囊肿的影响因素.结果:110 例患者中有ACKD患者41 例(37.3%)和非ACKD患者69 例(62.7%).ACKD患者年龄(58.95±13.64)大于非ACKD患者(53.12±11.47),透析时间36(14.82~60)月大于非ACKD患者24(8.5~32.85)月,PTH水平581(287.5~1200)大于非ACKD患者411(214.5~576.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在性别、BMI、高血压、糖尿病、原发病、血红蛋白、肌酐、尿素氮、尿酸、白蛋白、血脂、铁蛋白、肿瘤指标(CYFRA、CA199)、钙、磷水平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Kt/V、PET也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年龄、透析时间、PTH是腹透患者获得性肾囊肿的影响因素,年龄越大(OR =1.076,95%CI =1.03~1.125,P =0.001),透析时间(月)越长(OR =1.024,95%CI =1.003~1.045,P =0.024),PTH水平越高(OR =1.002,95%CI =1.00~1.003,P = 0.008)越易发生获得性肾囊肿.结论:年龄、透析时间对腹透患者获得性肾囊肿的发生存在影响,年龄越大,透析时间越长,获得性肾囊肿发生的概率就较高,且较低的PTH水平可以减少获得性肾囊肿的发生.

    腹膜透析获得性肾囊肿透析时间

    白蛋白-球蛋白比值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预后的相关性

    李丹彭芬芬周兵龙海波...
    32-3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白蛋白-球蛋白比值(AGR)与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预后的相关性.方法:回顾 2010 年01 月—2020 年12 月在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 320 例MHD患者的临床资料,AGR水平波动于 0.41~3.26 之间,根据AGR中位数(1.21)将患者分为高AGR组(n =162)和低AGR组(n =158),通过倾向性匹配评分匹配分为高AGR组和低AGR组各94 例,分析患者死亡原因,采用Kaplan-Meier法分析两组生存情况,并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AGR对MHD患者心血管死亡和全因死亡的影响.结果:(1)低AGR组患者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纤维蛋白原、球蛋白水平均高于高AGR组,血清磷、血尿酸、血肌酐、血尿素氮、白蛋白水平均低于高AGR组(P<0.05).(2)中位随访时间41.35 个月,随访期间转腹膜透析治疗4 例(2.13%),肾移植1 例(0.53%),失访2 例(1.06%),死亡62 例(32.98%),死亡原因分别为:心血管疾病44 例(70.97%)、感染9 例(14.52%)、肿瘤3 例(4.84%)、其它6 例(9.68%).(3)Kaplan-Meier分析显示,高AGR组患者累积全因生存率(P<0.001)和累积心血管疾病存活率(P<0.001)均优于低AGR组患者.(4)COX回归分析显示,未校正的模型中低AGR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HR:3.842)及心血管死亡风险(HR:3.752)均显著增加,校正后,低AGR组患者全因死亡风险(HR:2.657)和心血管死亡风险(HR:2.764)仍显著增加,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校正变量后,低AGR仍然是增加全因死亡风险(HR:2.740)和心血管死亡风险(HR:2.651)的独立风险因素.此外,AGR预测全因死亡风险和心血管死亡风险的AUC分别为:0.751 和0.744.结论:低AGR是MHD患者心血管和全因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AGR可作为评估MHD患者预后可靠指标.

    维持性血液透析白蛋白-球蛋白比值预后相关性

    雪莲益肾方联合西药治疗脾肾气虚型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足细胞损伤指标的影响

    何慧王丽芳
    37-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雪莲益肾方联合西药治疗脾肾气虚型糖尿病肾病疗效及对氧化应激和足细胞损伤指标的影响.方法:收集92 例脾肾气虚型糖尿病肾病患者分为对照组(n =46)和观察组(n =46).对照组予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雪莲益肾方治疗.比较疗效、24 h尿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中医证候积分、氧化应激指标、足细胞损伤指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5%vs 78.3%,P<0.05).治疗后,观察组24h尿蛋白、24 h尿微量白蛋白水平和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氧化应激指标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水平高于对照组,丙二醛(MDA)水平低于对照组,足细胞损伤指标尿Nephrin和 Podocin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雪莲益肾方联合西药治疗脾肾气虚型糖尿病肾病疗效确切,其机制可能与减轻氧化应激和足细胞损伤有关.

    雪莲益肾方糖尿病肾病氧化应激足细胞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