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杨培民

双月刊

1672-0512

yxbjb@vip.163.com

0531-68616919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6369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Imagi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读者对象为广大医学影像工作者(主要包括X线、CT、MR、DSA、US等)和中医、西医临床医师,以及从事影像学与核医学研究的人员。本刊以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临床与实践研究为主要内容,重视影像学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分形维数对高级别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1基因突变状态和Ki-67指数的评估价值

    席华泽周俊林
    127-1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分形维数(FD)评估高级别胶质瘤(HGG)异柠檬酸脱氢酶-1(IDH-1)基因突变状态和肿瘤细胞的增殖活跃程度的价值.方法:收集经病理证实为HGG并测定IDH-1突变状态和Ki-67指数的患者75例,其中,IDH-1野生型52例,IDH-1突变型23例.术前在T1WI、T2WI、DWI图像最大层面及其上下2个层面上自动勾画肿瘤边界及瘤周水肿范围,测定外边缘FD值,取3个层面的平均值为测定值.比较IDH-1突变型和野生型组间FD值的差异;使用ROC曲线分析不同FD值对评估IDH-1突变的效能;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评估FD是否为IDH-1突变的独立危险因素;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评估不同FD值与Ki-67指数之间的关系.结果:IDH-1野生型T1(肿瘤)-FD、T2(肿瘤)-FD、T2(水肿)-FD、DWI(肿瘤)-FD均低于IDH-1突变型(均P<0.05);且在DWI上的FD值诊断效能最高,AUC为0.868,特异度为0.696,敏感度为0.923,且DWI(肿瘤)-FD是IDH-1突变预测的独立危险因素;各FD值与Ki-67指数均呈正相关,T2(肿瘤)-FD与Ki-67指数相关性最高(r=0.485 3,P<0.000 1).结论:基于HGG患者MRI图像测定的FD值可评估患者IDH-1基因突变状态,且与Ki-67指数呈正相关.

    胶质瘤异柠檬酸脱氢酶基因突变Ki-67指数分形维数磁共振成像

    肝豆状核变性伴认知损害的尾状核静息态功能连接改变的fMRI研究

    刘军平王安琴卞国清徐春生...
    132-1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静息态fMRI分析肝豆状核变性(WD)伴认知损害患者的尾状核功能连接改变.方法:选取19例WD患者(WD组)及24例健康志愿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并行静息态fMRI检查;采用简明智力状态量表(MMSE)、言语流畅性测验(VFT)、数字广度测验(DST)、前瞻记忆(PM)测试法评估患者认知功能;利用AFNI软件,分别以双侧尾状核为种子点(ROI),与全脑其他体素行功能连接分析,得到2组功能连接的差异脑区,对差异脑区的功能连接强度值与基于事件的前瞻性记忆(EBPM)评分及基于时间的前瞻性记忆(TBPM)评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WD组的MMSE评分、VFT评分、DST评分、TBPM评分和EBPM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WD组左侧尾状核与双侧丘脑、双侧额上回、右侧额中回功能连接减低,右侧尾状核与小脑蚓部、双侧豆状核、双侧丘脑、双侧额上回、右侧角回功能连接减低.WD组右侧尾状核和右侧额上回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值与EBPM评分呈正相关(r=0.508,P=0.028);右侧尾状核和右侧丘脑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值与TBPM评分呈正相关(r= 0.473,P=0.041);左侧尾状核和左侧丘脑间的功能连接强度值与TBPM评分呈正相关(r=0.462,P=0.047).结论:WD患者认知障碍与纹状体-丘脑-皮质连接受损有关,尤其是尾状核与丘脑及额上回的功能连接减低有关.fMRI可作为WD患者脑功能障碍的重要研究手段.

    磁共振成像肝豆状核变性尾状核全脑功能连接认知功能

    原发性失眠相关情绪障碍的低频振幅静息态fMRI研究

    王忠艳霍健伟付清楠陈鹏...
    138-1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原发性失眠相关情绪障碍患者的脑内神经活动异常改变.方法:纳入18~60岁原发性失眠相关情绪障碍患者(失眠组)和正常受试者(对照组)各20例,对比2组低频振幅(ALFF)差异,并分析ALFF值与临床评估量表的相关性.结果:2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对照组相比,失眠组ALFF值升高的脑区有左侧颞下回、右侧眶额皮质、右侧前扣带回、右侧颞中回、双侧额上回、右侧枕上回、左侧中央后回,ALFF值降低的脑区有左侧中扣带回、左侧额中回、右侧额上回(AlphaSim校正,P<0.01).SDS评分与右侧眶额皮质的ALFF值呈正相关(r=0.528,P=0.024),SDS、SAS评分与左侧中扣带回ALFF值均呈正相关(r=0.641,0.494;均P<0.05).结论:通过ALFF可发现原发性失眠相关情绪障碍患者的脑内异常神经活动,主要是情感、认知相关网络脑区(扣带回、眶额皮质等)存在脑自发活动异常,且部分脑区的自发活动与临床指标存在相关性.异常脑活动改变可能是原发性失眠相关情绪障碍患者的有效神经影像标志物,可为远期疾病严重性评估及疾病治疗提供影像学依据.

    原发性失眠磁共振成像低频振幅

    不同MoCA评分下血管性认知障碍患者的灰质体积差异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

    李凯琳魏翔宇
    143-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VBM)方法,探究血管性认知障碍(VCI)患者灰质体积与认知障碍程度的关系.方法:选取157例确诊的VCI患者,根据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评分结果分为轻、中、重度组,均行颅脑MRI扫描和VBM分析.比较3组的颅脑总体积、灰质体积、白质体积、脑室或脑脊液体积,以及灰/白质体积与颅脑总体积之比.对组间差异脑区灰质体积与MoCA评分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与轻度组相比,重度组右侧颞下回、右侧颞中回、右侧额中回、右侧额下回、右侧海马、右侧补充运动区和左侧中央旁小叶的脑灰质体积均显著减少(均P<0.05).全部患者脑灰质体积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249,P<0.001);右侧海马区灰质体积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432,P<0.001).结论:不同认知功能障碍水平的VCI患者存在额叶、颞叶、顶叶和海马等多个脑区的灰质体积变化,这为认知障碍程度的划分提供了神经影像学证据支持.

    血管性认知障碍灰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磁共振成像

    基于独立成分分析对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的痉挛型脑性瘫痪患儿脑功能网络的研究

    赵纯风罗丹喻皓月彭莹...
    149-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使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探讨伴脑室周围白质损伤(PWMI)的痉挛型脑性瘫痪(SCP)患儿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改变.方法:对28例伴PWMI的SCP患儿(患儿组)及性别、年龄匹配的19例正常儿童(对照组)行fMRI,应用ICA方法提取2组网络成分,并用SPM12及NBS软件比较2组网络内和网络间功能连接差异,同时应用Pearson或Spearman相关性分析验证患儿组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与临床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患儿组默认模式网络(DMN)内左侧额中回、左侧楔前叶及右侧角回,vAN内右侧中央后回,VNm内双侧舌回功能连接减低.以上功能连接差异脑区与临床变量均未发现显著相关性.结论:SCP与大脑网络功能连接异常有关,推测网络功能连接改变可能成为早期识别和诊断SCP的影像学生物指标.

    脑室周围白质损伤痉挛型脑性瘫痪独立成分分析磁共振成像

    基于图论分析法对难治性癫痫脑功能网络的研究

    唐文英李旭虹曾珍李文富...
    154-1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利用静息态fMRI(rs-fMRI)结合图论分析方法研究儿童及青少年难治性癫痫(ITE)脑功能网络拓扑属性的变化,分析异常网络属性指标与病程、智商之间的相关性,探讨ITE患者脑功能网络改变.方法:收集ITE患者23例(ITE组),同期招募23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3.0 T MRI扫描仪进行扫描,获得T2-FLAIR、3D-T1WI、rs-fMRI数据.利用GRETNA V2.0软件包进行数据预处理并计算网络属性指标,使用SPSS 18.0软件分析组间差异.结果:ITE组与对照组年龄、性别及受教育年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TE组与对照组均有小世界属性,ITE组局部效率及标准化聚类系数减低(P=0.014,0.027).ITE组节点属性有差异的脑区主要位于默认网络及视觉皮质.ITE组左侧楔前叶节点中心度、左侧楔前叶节点效率均与病程呈负相关(r=-0.564,P=0.005;r=-0.539,P=0.008).结论:ITE组脑功能网络全局及节点属性均存在异常,脑功能网络改变以局部分离功能降低为主,为ITE脑功能网络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难治性癫痫功能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图论分析

    胃癌相关肌少症的CT评估及中医疗效观察

    殷艺李静晓祁明浩潘晓葶...
    160-1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健脾养正消癥方联合化疗治疗胃癌相关肌少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05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4例和对照组51例,2组均采用标准化疗方案治疗24周,试验组同时采用健脾养正消癥方联合治疗.结果:试验组治疗后平均骨骼肌面积减少率小于对照组(P<0.001);2组炎症标志物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均下降,其中治疗组下降更显著,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结论:健脾养正消癥方治疗胃癌相关肌少症能延缓患者肌肉质量下降进程,降低体内炎症水平.

    肌少症胃肿瘤健脾养正消癥方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基于能谱CT物质分离成像的膝骨关节炎中医证型的相关参数研究

    翟冰莹贾永军康武林李晓伟...
    164-167,1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不同中医证型膝骨关节炎(KOA)能谱CT成像的髌下脂肪垫(IPFP)脂基物质含量、关节间隙面积和骨赘评级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发作期KOA患者118例,其中寒湿痹阻证51例(A组),气滞血瘀证40例(B组),肝肾亏虚证16例和气血虚弱证11例(C组),使用能谱CT检查后行基物质分离图像后处理及分析,探讨不同中医证型KOA能谱CT成像IPFP脂基物质含量、关节间隙面积及骨赘评级的差异.结果:各证型间脂肪/肌肉物质分离图像IPFP最大面积和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A组IPFP脂基物质含量最低,C组IPFP脂基物质含量最高(P<0.05),B组膝关节内侧间隙面积小(P<0.05).各证型间膝关节外侧间隙面积和骨赘评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PFP脂基物质含量和关节间隙面积均与发作期KOA中医证型间存在一定相关性,能谱CT基物质分离成像在中医辨证施治KOA中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骨性关节炎,膝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中医证型辨证分型

    骨转移乳腺癌X线表现与免疫组化分型的相关性分析

    周霞崔春晓林青李志明...
    168-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骨转移乳腺癌的数字乳腺X线摄影特征与免疫组化分型的相关性,以及骨转移灶的CT与MRI表现,并与无远处转移乳腺癌进行对比.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乳腺癌骨转移患者和无远处转移患者各90例(90个病灶);比较骨转移乳腺癌与无远处转移乳腺癌X线表现及免疫组化的差异.结果:①骨转移乳腺癌肿块以高密度为主,无远处转移乳腺癌肿块以等密度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骨转移乳腺癌肿块边缘以模糊为主,无远处转移乳腺癌以毛刺状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骨转移乳腺癌首诊区域淋巴结转移所占比例高于无远处转移乳腺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相比骨转移乳腺癌,无远处转移乳腺癌无T4期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骨转移乳腺癌Luminal A型及Luminal B型组织学分级以Ⅱ级为主,三阴性及HER-2过表达型以Ⅲ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⑥骨转移乳腺癌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过表达型以肿块伴钙化为主,三阴性以肿块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⑦无远处转移乳腺癌Luminal A型、三阴性及HER-2过表达型,发生同侧腋窝淋巴结转移居多,Luminal B型多未发生同侧淋巴结转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⑧无远处转移乳腺癌Luminal A型与Luminal B型组织学分级以Ⅱ级为主,三阴性及HER-2过表达型以Ⅲ级为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转移乳腺癌不同免疫组化分型对应的临床病理学特征及影像学特征不同,有助于临床医师预测不同免疫组化分型的骨转移可能性,为治疗提供参考.

    乳腺癌转移乳房X线摄影术病理学免疫组化分型

    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血尿酸及钙化积分对CT-FFR的影响

    徐彧杜丰夷袁小佳赵天佐...
    175-1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血尿酸及钙化积分对深度学习算法下冠脉综合征(CCS)患者血流储备分数(CT-FFR)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冠状动脉(冠脉)CTA(CCTA)示靶血管狭窄的慢性CCS患者,采用深度学习法计算其CT-FFR,取3支靶血管中最低值作为该患者CT-FFR,按CT-FFR>0.8及CT-FFR≤0.8分为正常组77例、异常组73例,比较2组血尿酸值及总钙化积分;采用SPSS 26.0统计软件对CT-FFR、血尿酸、钙化积分行Pearson分析;使用logistic回归分析且通过ROC曲线评估其诊断效能.结果:2组在钙化积分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958,P<0.05),而血尿酸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8,P>0.05);Pearson相关分析得出,钙化积分与CT-FFR呈显著负相关(r=-0.556,P<0.05);ROC曲线的AUC为0.782,且达到病变程度(CT-FFR≤0.8)的钙化积分阈值为313.05分,约登指数为0.464,其诊断准确率为78.2%,敏感度为68.5%,特异度为77.9%.结论:冠脉钙化积分可能影响CT-FFR,可预测功能性缺血的发生,即钙化积分越高,血管功能越差,CT-FFR越低,缺血越严重.CCS患者血尿酸是否与CT-FFR存在相关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血尿酸钙化积分血流储备分数冠状动脉心肌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