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杨培民

双月刊

1672-0512

yxbjb@vip.163.com

0531-68616919

250014

山东省济南市经十路16369号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Imaging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读者对象为广大医学影像工作者(主要包括X线、CT、MR、DSA、US等)和中医、西医临床医师,以及从事影像学与核医学研究的人员。本刊以中西医结合影像学临床与实践研究为主要内容,重视影像学研究的新进展、新理论及新技术。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人工智能的肺磨玻璃密度结节三维测量与病理切片测量的相关性研究

    吴瑜张莲杨玉婵丁晓青...
    371-374,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肺磨玻璃密度结节人工智能测量、半自动测量与病理数字切片测量之间的相关性.方法:收集91例表现为磨玻璃密度结节的T1a期肺腺癌的CT图像及病理切片资料.使用人工智能肺部影像分析系统(AILIAS)及半自动分割技术(SLLS)测量CT图像上结节的平均直径和体积,并在病理数字切片上测量结节的平均直径与面积.AILIAS及SLLS与病理数字切片平均直径测量值、AILIAS与SLLS体积测量值两两比较行Wilcoxon符号秩检验.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AILIAS及SLLS体积测量值与病理数字切片面积测量值的相关性.结果:AILIAS与SLLS所测平均直径均大于病理数字切片(Z=-7.310,-8.557;均P<0.001).AILIAS与SLLS所测直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744,P=0.457).SLLS所测体积小于AILIAS(Z=-6.218,P<0.001).AILIAS和SLLS体积测量值与病理数字切片面积测量值均显著相关(rs=0.729,0.727;均P<0.001).结论:人工智能可多维度测量肺磨玻璃结节的直径和体积,与病理数字切片面积测量值有良好的相关性及一致性,可为磨玻璃结节的良恶性判定及临床疗效评估提供数据支持.

    肺腺癌磨玻璃密度结节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肺结节分割肺结节三维测量

    健康成年人肾脏磁共振弹性成像及其弹性值测量可行性的初步研究

    袁杰王辉王国年徐慧慧...
    375-37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磁共振弹性成像(MRE)评估健康成年人肾脏弹性值测定的可行性.方法:前瞻性招募22例肝肾功能正常无相关疾病的健康成年人,采用联影3.0 T MRI测定双肾弹性值,由2位医师对MRE图像进行评估,分别测定双侧肾脏弹性值,测量结果行Bland-Altman分析.计算正常肾脏平均弹性值,并分析左、右肾弹性值差异及不同性别间的肾脏弹性值差异.结果:2位医师测得的肾弹性值有很好的一致性(P>0.05).双肾实质平均弹性值为(5.37±0.26)kPa,其中左肾(5.38±0.27)kPa,右肾(5.35±0.29)kPa,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311,P>0.05).男性和女性双肾平均弹性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71,P>0.05).结论:MRE可用于测定双肾弹性值,测量值准确且重复性好.

    肾脏磁共振成像弹性成像弹性值

    不同重建算法对宝石能谱成像定量参数影响的体模研究

    贾永军于楠张喜荣于勇...
    379-384,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不同重建算法对宝石能谱成像(GSI)参数的影响,探讨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在GSI碘基物质浓度(IC)和有效原子序数(Zeff)定量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价值.方法:使用GSI模式扫描静止状态容纳9支试管的QSP体模,目标试管为1支纯水和5支碘溶液(碘浓度3.75、7.5、15 mg/mL各1支,30 mg/mL碘溶液2支).原始扫描数据分别使用标准算法0~100%基于多模型的迭代重建算法(ASIR-V)(间隔10%)和低、中、高权重3种深度学习图像重建(DLIR-L、DLIR-M和DLIR-H)层厚0.625 mm的IC和Zeff图像,并进行对比分析.选取9个固定层面在试管中心放置ROI,测量并比较不同重建算法图像的IC、Zeff均数及其标准差(SD).比较位于体模中心位置和边缘的2支碘浓度为30 mg/mL试管不同算法条件下的IC及Zeff.结果:不同算法纯水及各溶液中IC均能较准确测量碘含量,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C的SD方面,在纯水及不同浓度碘溶液中,DLIR-L和ASIR-V 40%~70%重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LIR-M和ASIR-V 70%~100%重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mg/mL碘溶液在体模中心位置IC略低于边缘位置,减小约0.63%.不同重建算法的Zeff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纯水和3.75 mg/mL碘溶液Zeff的SD方面,DLIR-L和ASIR-V 40%~70%重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DLIR-M和ASIR-V 50%~90%、DLIR-L、DLIR-H重建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余各算法重建Zeff图上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7.5、15、30 mg/mL碘溶液Zeff的SD方面,各种重建算法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30 mg/mL碘溶液在体模中心位置的Zeff 略低于边缘位置,减小约0.13%.结论:相较于ASIR-V,DLIR重建算法不改变IC和Zeff,但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噪声,其中DLIR-H噪声最低;扫描范围内ROI的位置改变对ASIR-V、DLIR重建IC和Zeff影响甚微.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能谱成像碘浓度有效原子序数

    基于PET/CT不同勾画方法测量非小细胞肺癌原发灶代谢体积的差异性研究

    朱俊辉李思叶黄子康王静...
    385-38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PET/CT不同勾画方法对非小细胞肺癌(NSCLC)代谢参数测量的影响及可重复性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79例经病理确诊的NSCLC患者资料,测量原发灶最大标准化摄取值(SUVmax),采取自适应迭代算法(AIA)、固定阈值法(以2.5、3、4为阈值)及相对阈值法(以40%、50%为阈值)测量肿瘤代谢体积(MTV)及糖酵解总量(TLG),比较不同勾画方法所获代谢参数的差异,并分析2位医师测量一致性.结果:不同勾画方法所测MT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759,P=0.011),而TL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013,P=0.698).对于固定阈值法和相对阈值法,阈值越高,测得的MTV和TLG越小,其中相对阈值法测得的MTV和TLG较小.不同勾画方法测得的SUVmax、MTV和TLG可重复性均非常高.2位医师测量的SUVmax、MTV及TLG的一致性均极强(均ICC>0.99).不同勾画方法中相对阈值法(以40%为阈值)无需手动调整次数占比最大,为18.32%,其勾画准确率最高,为91.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748,P=0.038).结论:不同勾画方法测得的MTV、TLG的重复性非常高,但测得的MTV之间存在差异,其中以40%为阈值的勾画方法无需手动调整的次数最多,勾画准确率为91.14%,建议在临床工作中使用.

    癌,非小细胞肺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勾画重复性代谢参数

    宽探测器CT联合小剂量测试法在四腔心增大胸痛三联征中的应用

    王科鑫秦文恒尹思远李冲冲...
    390-39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宽探测器CT联合小剂量测试法对四腔心增大胸痛三联征(TRO)患者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60例四腔心增大TRO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宽探测器CT联合小剂量测试法,对照组采用阈值触发法,并对图像质量进行主观和客观分析.主观分析由2位高年资影像医师采用4分制评分法完成,2位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采用Kappa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或Wilcoxon秩检验.结果:观察组肺动脉主干、左肺动脉干、右肺动脉干、左冠状动脉(冠脉)前降支近中段、左冠脉回旋支近中段、右冠脉近中段的CT值、SNR和CNR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冠脉的主观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肺动脉及主动脉主观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2位医师主观评分一致性好(K>0.75).结论:对四腔心增大TRO患者行宽探测器CT联合小剂量测试法检查,图像质量明显提高,具有一定临床应用价值.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小剂量测试四腔心增大

    能谱迭代算法优化光谱CT胸部虚拟平扫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

    胡政杨于芷轩杨雯吕品...
    396-40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能谱迭代算法不同迭代等级CT虚拟平扫(VNC)图像质量与iDose4算法常规平扫(TNC)图像质量的差异,探讨能谱迭代算法优化胸部VNC图像质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采用双层探测器光谱CT行胸部平扫联合增强扫描的患者54例.TNC使用iDose4算法4级重建图像,将动、静脉期增强扫描数据分别使用能谱迭代算法0~6级进行重建,得到14组VNC图像.测量VNC和TNC图像的主动脉、竖脊肌内的CT值和噪声(SD值),并计算SNR和CNR,同时由2位放射科医师对VNC图像质量进行评分.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及Kruskal-Wallis检验分析TNC与VNC图像的客观评价指标,使用Bland-Altman散点图分析2种图像各组织CT值的一致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评价图像SNR、CNR与能谱迭代等级的相关性.采用Wilcoxon检验比较VNC图像质量的主观评分.结果:与TNC的CT值相比,动脉期VNC(主动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动脉期VNC(竖脊肌)和静脉期VNC(主动脉、竖脊肌)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同迭代等级的同一期VNC图像之间,各组织的CT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动、静脉期能谱迭代等级为3级的VNC图像客观指标(噪声、SNR、CNR)与TNC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Bland-Altman分析显示,动脉期VNC(主动脉)CT值在一致性界限为15 HU时界外数据点占比为3.7%,其他组织VNC与TNC之间CT值均有较好的一致性.动脉期VNC及静脉期VNC图像的SNR、CNR与能谱迭代等级均呈正相关(r=0.792,0.263,0.761,0.255;均P<0.01).静脉期VNC能谱迭代等级3、4级图像的主观评分最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位医师对14组VNC图像的主观评分一致性均较高(均K≥0.898).结论:在双层探测器光谱CT的胸部扫描中,能谱迭代等级为3级的静脉期VNC图像客观指标与TNC最接近,图像评分最高,可替代TNC进行使用.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虚拟平扫胸部图像质量

    实时剪切波弹性成像及超微血管成像联合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分期中的应用

    付遵峰彭琳沈雯怡夏利平...
    401-40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剪切波成像(SWE)及超微血管成像(SMI)技术联合D-二聚体在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分期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09例下肢DVT患者,均行下肢静脉彩色多普勒超声及D-二聚体检查,对血栓行SWE及SMI检查.结果:不同分期患者弹性模量值、SMI评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以弹性模量均值16.65 kPa为截断值,SWE诊断慢性期DVT的敏感度为55.2%,特异度为82.5%,AUC为0.72(P<0.01);以弹性模量峰值24.85 kPa为截断值,SWE诊断慢性期DVT的敏感度为47.8%,特异度为90.0%,AUC为0.68(P<0.01);以SMI评分3分为截断值,SMI诊断慢性期DVT的敏感度为75.4%,特异度为82.5%,AUC为0.81(P<0.01).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弹性模量均值、D-二聚体及SMI评分(≥3分)具有显著预测价值;三者联合诊断慢性期DVT的敏感度为84.1%,特异度为87.5%,AUC为0.89,高于单一弹性模量峰值及均值(P<0.01).结论:SWE及SMI联合D-二聚体在DVT分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

    下肢深静脉血栓弹性成像技术超微血管成像超声检查D-二聚体

    基于深度学习的X线腰椎正侧位片的智能质量控制研究

    张禹萱谷宗运鲁文豪王倩...
    406-4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深度学习的X线腰椎正侧位片的智能质量控制方法在临床工作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4 690例X线腰椎正侧位片.将图像质量特征分为投照技术质量和图像清晰度质量2种类别,构建质控知识图谱.通过数据标注和模型训练,使用平均精确度均值(mAP)和平均绝对误差(MAE)评估智能质控与人工质控之间的差异.结果:根据参考标准,在投照技术质量方面,智能质控的mAP显著优于单人质控(A、B),与多人质控结果接近;在图像清晰度方面,智能质控的MAE显著小于单人及多人质控.结论:基于深度学习的X线腰椎正侧位片的智能质量控制方法优于单人质控,在图像清晰度质量方面也优于多人质控.该方法可客观评估图像质量,提高工作效率,有望在临床质控中推广应用.

    深度学习知识图谱腰椎正侧位片质量质控智能质量控制

    血糖控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脑功能连接和认知功能的影响

    杨艳萍何娟黄明明黄中霞...
    413-417,4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静息态fMRI功能连接方法分析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糖控制前后脑功能连接的变化,探讨血糖控制对T2DM患者脑功能连接和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收集24例T2DM患者(T2DM组)和20例健康者(对照组).2组均行3D-T1WI结构像及BOLD功能像全脑扫描,并行认知评估测试,包括蒙特利尔认知评估量表(MoCA)和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获得静息态fMRI数据后,运用DPABI软件采用基于种子点的分析方法选取双侧后扣带回为ROI行功能连接分析,并运用软件统计分析模块运算得到差异性脑区.利用差异性脑区作为相关性检验的模板,提取T2DM组差异性脑区的功能连接值,并与临床指标及认知评分行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T2DM组血糖控制前的后扣带回与左侧小脑Ⅷ区、左侧小脑Ⅳ/Ⅴ区、左侧中央前回、右侧中央后回、内侧和旁扣带回功能连接降低(FDR校正,均P<0.05);T2DM组血糖控制后的后扣带回与右侧枕上回、右侧颞上回、右侧中央前回、左侧顶叶功能连接降低(FDR校正,均P<0.05).T2DM组血糖控制后较血糖控制前的后扣带回与右侧枕叶功能连接增强(置换检验,TFCE校正,P<0.05).Spearman偏相关性分析表明,糖化血红蛋白(HbA1c)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r=0.409,P=0.048).结论:血糖控制可改善部分脑功能连接,且HbA1c水平降低程度与MoCA评分呈正相关,提示血糖控制可改善T2DM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功能连接可作为评估T2DM患者脑功能损害的一种手段.

    2型糖尿病血糖控制认知障碍磁共振成像静息态功能连接

    MRI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的肉芽肿性乳腺炎与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分析及鉴别诊断

    刘鹏张微李春志张超越...
    418-42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分析MRI表现为非肿块样强化(NME)的肉芽肿性乳腺炎(GM)和乳腺癌的影像学特征,以提高对两者的鉴别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52例经病理证实为GM和乳腺癌患者的MRI资料,其MRI动态增强扫描均表现为NME.52例(56个病灶)中,GM 19例,21个病灶(GM组);乳腺癌33例,35个病灶(乳腺癌组).比较2组的MRI主要征象、附加征象及簇环状强化特征.结果:相较于乳腺癌组,GM组患者年龄更小,病变范围更大,NME内部强化以多区域(38.1%)、簇环状强化(66.7%)为主要表现,强化环更大,壁环比更小,且强化环在增强扫描早、晚期无明显变化;乳晕周围或局限性皮肤增厚、瘘管或窦道形成也更多见(均P<0.05).与GM组相比,乳腺癌组NME内部强化以节段性(45.7%)、簇环状强化(57.1%)为主,增强扫描晚期簇环状强化表现更多见(70.0%);病变周围更易出现结构变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表现为NME的GM和乳腺癌鉴别较困难,准确掌握包括NME强化特征、簇环状强化特点等MRI关键征象对于两者鉴别具有重要意义.

    非肿块样强化肉芽肿性乳腺炎乳腺肿瘤磁共振成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