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吴宗之

月刊

1673-193X

aqscjs@vip.163.com

010-64941346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ournal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位于“国家级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期刊”。编委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和正高级职称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及各个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安全管理专家组成。办刊宗旨: 本刊为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研究,围绕安全领域重大课题,特别是安全工程理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等方面的技术,侧重于安全科学技术和理论研究探讨。着重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大安全科技的推广力度,注重实用性和导向性,面向科研,面向企业,及时推广国内、国外的最新成果交流,为加快我国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切实起到窗口作用。读者对象:国内、外安全生产领域的广大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煤矿安全监察人员,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咨询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领域标准需求与建议分析

    韩心星张壮壮程之宽孙路...
    5-1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实现对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建设运营工作的规范和指导,提高城市安全风险防控能力,基于燃气管网、桥梁、供水管网、排水管网、供热管网、综合管廊、电力系统、通信系统8 个具体业务领域的标准以及生命线安全工程标准化体系构建现状,分析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领域标准需求并提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需要制修订相关的国家标准或行业标准,对全国或全行业的城市生命线安全运行进行全面技术指导;在国家和行业标准中融入风险预警联动响应的内容,且不同领域应各具特色;制定相关标准规范去防范生命线工程交叉、耦合风险;促进生命线安全工程领域标准与国际接轨,贡献中国力量;构建目标明确、层次清晰、结构合理、内容全面的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标准体系,系统提高城市安全运行水平.研究结果可为城市生命线工程安全运行标准化建设提供指导和参考.

    城市生命线安全工程规范指导标准需求建议

    湖北省城市雨涝灾害韧性的时空演变及障碍因子

    陈述远维康颜克胜袁修猛...
    13-2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讨湖北省城市雨涝灾害韧性的时空演变及障碍因子,构建包含经济、社会、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 4 维度韧性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组合权重TOPSIS法测度韧性水平,结合GIS空间分析方法探究其时空演变特征,运用障碍度模型对评价结果进行障碍因子诊断.研究结果表明:湖北省城市雨涝灾害韧性整体呈上升趋势,各城市间韧性指数差异程度有所减小,韧性水平趋向均衡化发展;湖北省城市雨涝灾害韧性呈现"东西强、中间弱"空间分布格局,全局不存在显著的空间集聚性;单位面积泵站数量、万人在校大学生数、公共安全财政投入比、排水管道密度和人均GDP是制约湖北省城市雨涝灾害韧性的5 大主要障碍因子.研究结果可为湖北省制定区域洪涝灾害管理政策及韧性城市规划提供参考.

    城市雨涝灾害韧性组合权重TOPSISGIS空间分析法障碍因子湖北省

    应急信息赋能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应急疏散研究

    陈迎欣葛然周蕾
    21-2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应急信息赋能应急疏散的黑箱,降低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运用防护性行为决策模型(PADM),基于风险感知和利益相关者感知视角,考虑时空环境调节作用,深入剖析应急信息对公众应急疏散的影响;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结合公共危机事件情境中个体和群体2 种动态反馈性,建立应急信息作用下应急疏散系统动力学模型.研究结果表明:应急信息在疏散速度、疏散人数和疏散效率方面具有显著的赋能效果.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政府信息发布质量,可为提升应急疏散效率提供理论支持和方法借鉴.

    重大公共危机事件应急信息信息赋能应急疏散

    基于GIS的历史文化街区应急疏散能力可视化评估研究

    范帅超李华
    28-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评估历史文化街区在旅游高峰期的应急疏散能力,探究街区的应急疏散风险区域.研究从点-线-面的角度出发,考虑行人特征因素、街巷路网因素和建筑结构因素,构建应急疏散能力评价模型.采用ANP-EWM综合评估方法确定各因素权重值,应用GIS技术进行因素可视化分级处理.在此基础上,采用空间分析方法,对单因素分级分析赋权重后进行加权叠加处理,得到历史文化街区应急疏散能力的可视化数据.以西安回民街为例进行实证分析,探究街区应急疏散能力风险区域.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模型可以实现对研究区界的应急疏散能力可视化分级评估,反映回民街不同等级疏散风险情况.研究结果可为景区应急疏散与制定安全管理措施提供参考.

    历史文化街区应急疏散综合评估方法地理信息系统(GIS)

    考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的韧性电网风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可视化分析

    何馥彤李存斌
    35-4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韧性电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风险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基于中国知网(CNKI)和Web of Science(WoS)数据库2011-2023 年的文献数据,利用CiteSpace对该领域研究的研究热点、前沿及演化趋势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国内研究形成以"风险预警与控制"和"电力系统智能化建设"为主题的研究热点,国外研究形成以"信息物理融合"和"连锁故障演化"为主题的研究热点;"智能电网的信息物理耦合"和"信息网络攻击风险分析"是国内研究的前沿方向,"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安全状态估计"和"风险防控模型"是国外研究的前沿方向;国内研究可分为安全性理论研究期、信息物理攻击风险研究期和故障防御恢复研究期3 个时间阶段,国外研究可分为信息物理融合研究期和信息物理安全应用期2 个时间阶段;后续研究应加强改进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建模、完善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规划、推进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应用,推进数字化韧性电网稳定运行.研究结果可为韧性电网风险识别和风险预警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电力信息物理融合系统韧性电网研究热点和前沿可视化分析

    基于场景理解的施工临边坠落险兆智能识别方法

    韩豫李康刘泽锋
    44-5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更及时、更有效地预防施工临边坠落事故的发生,并弥补现有智能预警方法在场景理解方面的不足,融合深度学习与语义推理,提出1 种险兆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neo4j构建险兆知识图谱,将引入轻量级视觉Transformer的YOLOx模型识别工人的险兆行为,设计描述空间关系的IoU计算方法并使用Cypher推理语言进行险兆推理.研究结果表明:施工临边坠落各要素识别的平均精度达91%以上,且IoU计算与险兆推理准确率均为100%,模型识别效果与险兆推理效果较好,该方法总体满足精度和速度的识别要求.研究结果可为实现施工临边坠落险兆行为的精准识别和预警提供参考.

    临边坠落场景理解深度学习知识图谱险兆推理

    改建房结构安全的三阶提升预警模型

    段在鹏李炯杨泽鸿黄豪琪...
    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改建房结构安全问题并提升模型预警精度,采用"文本-图像融合"、"信息再生成"和"智能优化模型参数"3 个方法建立三阶提升预警模型.首先构建基础预警模型:选取VGG16、ResNet50 等4 种图像识别模型进行迁移学习,将性能最优者作为基础预警模型;之后进行第1 次预警精度提升:收集测试集中对应的文本信息,经独热编码等预处理后与图像信息"融合",优选随机森林等5 种算法以提升预警精度;然后进行第2 次精度提升:采用过采样-深度卷积生成对抗网络(SMOTE-DCGAN)策略提高模型对隐患改建房的"捕捉"能力;最后,使用金豺优化算法进行第3 次提升.研究结果表明:DenseNet121 模型更能抓取到隐患改建房图像特征;改建房结构安全预警模型最优的是支持向量机(SVM),准确率为82.5%;使用SMOTE-DCGAN策略后,表现最佳的SVM和XGBoost,其隐患改建房的召回率分别提升 10 和 5 个百分点;金豺优化算法下的"SMOTE-DCGAN-SVM"准确率、召回率、精确率和F1 值再次提升7.0、7.5、10.5 和9.1 个百分点.研究结果可为相关部门排查改建房安全隐患提供技术支持.

    改建房深度学习集成算法生成式对抗网络金豺优化算法

    基于低碳物流的危化品仓库堆垛布局优化研究

    李锐严振宇宋金昭李铭...
    61-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保证危化品仓库安全的同时有效减少碳排放并提升经济效益,建立危险指数最小、物料搬运量最小和碳排放成本最小的危化品仓库堆垛布局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改进的粒子群-禁忌搜索混合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该算法在传统粒子群算法的基础上加入多点变异操作,并在粒子群算法得出解的基础上加入禁忌搜索算法,提高算法跳出局部最优解的能力.研究结果表明:利用本文建立的多目标优化模型及改进算法,危险指数、物料搬运量和碳排放成本均有所下降,解集质量较高,从而在保证危化品安全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物料搬运量及碳排放成本.研究结果可为危化品企业对仓库内部碳排放量的影响因素和数值计算以及危化品仓库安全性的界定提供参考与借鉴.

    碳排放堆垛布局多目标优化粒子群-禁忌搜索算法

    王祥喜在应急管理部党委会部务会上强调 强化政治担当 认真履职尽责以饱满精神状态全力投入开年各项工作

    应急管理部网站
    68页

    深水井套管强度衰减规律及预防措施研究

    袁征吴小龙雷正杨浩...
    69-74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深水井套管柱在多因素耦合作用下管柱完整性失效规律,综合考虑腐蚀、磨损以及温度共同作用,建立套管强度衰减评价方法,对比不同管材在多因素作用下强度衰减程度,提出降低套管强度衰减速率措施.研究结果表明:在腐蚀作用下,随着生产年限增加,套管强度衰减速率加快.腐蚀速率为1.0 mm/a时,P110 套管抗内压强度平均每年下降7.21%;套管强度随磨损深度增加而减小.当磨损深度为0.3 mm时,L80、13Cr-P110 和Q125 3 种管材的抗外挤强度平均下降百分比为6.47%;管材强度一般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当温度为100℃时,P110 套管的抗内压强度下降6.37%;选用耐腐蚀、磨损和高温管材能够有效减小强度衰减速率.研究结果可为深水井开发提供参考.

    深水套管强度衰减多因素强度校核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