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吴宗之

月刊

1673-193X

aqscjs@vip.163.com

010-64941346

100029

北京朝阳区惠新西街17号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Journal Journal of Safety Science and Techn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是由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主管、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主办的科技期刊,定位于“国家级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领域的权威性期刊”。编委会由中国工程院院士(9名)和正高级职称专家、学者、学科带头人及各个行业安全生产领域有较大影响的安全管理专家组成。办刊宗旨: 本刊为加强安全生产的基础研究,围绕安全领域重大课题,特别是安全工程理论、事故预防和应急救援、重大危险源辨识、评价等方面的技术,侧重于安全科学技术和理论研究探讨。着重以科技创新为先导,加大安全科技的推广力度,注重实用性和导向性,面向科研,面向企业,及时推广国内、国外的最新成果交流,为加快我国的安全生产技术支撑体系建设切实起到窗口作用。读者对象:国内、外安全生产领域的广大专家、学者、科研工作者,大专院校安全工程专业及相关专业的师生,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煤矿安全监察人员,企业负责安全生产的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以及注册安全工程师和安全评价师、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员、咨询师。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CEEMDAN和改进的混合时间序列模型工作面涌水量预测研究

    丁莹莹尹尚先连会青卜昌森...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提高采煤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准确度,收集大量工作面涌水量观测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分析,将涌水量稳定性、周期性和季节性特征考虑在内,提出1 种基于数据驱动的完全自适应模态分解算法(CEEMDAN)和改进的混合时间序列模型工作面涌水量预测方法.该方法利用CEEMDAN处理涌水量数据,构建麻雀搜索算法(SSA)优化的长短期记忆网络(LSTM)和自回归移动平均模型(ARIMA)并行级联而成的混合时间序列模型对工作面涌水量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预测结果与真实数据相差更小,平均绝对误差为6.36 m3/h,均方根误差为10.6 m3/h,模型拟合系数为0.95,更适用于工作面涌水量预测.研究结果可为矿井工作面涌水量预测及防控提供参考.

    涌水量预测时间序列预测混合模型经验模态分解麻雀搜索算法

    不同含水率细砂岩软化效应及裂纹演化规律

    史文豹许庆钊常聚才苗壮...
    118-125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深部坚硬顶板浸水后其力学特性及裂纹演化规律,以潘三矿区-810 m细砂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不同含水率单轴压缩力学特性实验研究,分析其软化效应敏感程度及脆性系数,揭示不同含水率细砂岩裂纹演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细砂岩含水率与其脆性系数呈负相关,含水率的增加降低了其峰值应力、峰值应变和弹性模量,减弱了岩石的宏观破坏程度;在外部载荷持续作用下,含水率的增加是诱导孔隙水反力提前出现的关键因素,同时会促进细砂岩表面水平应变增长;细砂岩表面最大水平应变与其裂纹发育存在潜在联系,其表面宏观裂纹在最大水平应变区域出现.研究结果可为坚硬顶板注水软化机理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含水率软化效应单轴压缩脆性系数水平应变

    非正式组织视角下煤矿工人群体动力对不安全行为驱动因素分析

    陈子涵李磊欧阳有鹏李浩...
    126-1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非正式组织中的群体动力在煤矿工人安全生产中发挥的作用,在现有研究基础上,建立煤矿工人群体的动力因素、安全态度、情绪状态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关系的假设模型,编制不安全行为调查问卷,回收304 份有效问卷,并分析所得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然后应用IBM SPSS Amos24.0 构建非正式群体动力、安全态度、情绪状态与不安全行为之间关系的结构方程(SEM)模型,并验证该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非正式群体压力、非正式群体凝聚力、非正式群体沟通、非正式群体激励通过作用煤矿工人的安全态度和情绪状态,能够增加或降低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其中,非正式群体凝聚力、非正式群体沟通、非正式群体激励可直接影响不安全行为的发生.研究结果可为相关煤炭企业调节煤矿工人非正式群体凝聚力、建立有效沟通机制、制定科学激励政策等提供参考,为降低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提供管控决策.

    煤矿工人不安全行为非正式组织群体动力安全态度情绪状态S-O-R模型

    基于CNN的矿井外因火灾火源定位方法研究

    胡纪年李雨成李俊桥张巍...
    134-14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在矿井发生火灾时能够及时准确定位火灾发生位置,解决当前矿井火灾监测方法中存在的局部监测方法覆盖区域较为有限、整体监测定位系统泛化性能不强等问题,提出1 种基于深度卷积神经网络(CNN)的矿井外因火灾火源位置识别模型,阐述该模型的基本框架及数据处理方法,使用Ventfire程序生成火灾模拟数据进行训练及优化.研究结果表明:对案例数据测试中,定位发生火灾巷道的准确率为85.3%,定位火灾发生巷道所在范围(5 条巷道)的准确率为92.6%.研究结果可为提高矿井外因火灾识别定位的智能化水平提供参考.

    矿井火灾火源定位卷积神经网络(CNN)Ventfire模拟

    中国安科院在密云基地开展铅炭储能电池风险特性试验研究

    中国安科院网站
    140页

    海上平台火灾人员疏散路线优化研究

    李舒羽曹杨盖文妹崔永强...
    141-14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分析海上平台发生火灾时作业人员安全疏散情况,对应急疏散提出路径优化建议,使用PyroSim还原海上平台火源被引燃后的烟气蔓延规律,研究烟气温度、能见度、CO体积分数随时间的变化情况,选择各参数最快到达极限值的时刻作为作业人员的可用安全疏散时间.利用Pathfinder将不同场景的火灾情况与作业人员疏散进行耦合,对疏散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后得到作业人员逃离危险位置所用的必需疏散时间.研究结果表明:钻井区空间和走廊2 风险系数较高.研究结果可对不同初始位置作业人员疏散路径提出优化建议.

    海上平台火灾疏散作业人员路径优化

    基于三方演化博弈论的相向流人群疏散行为研究

    凤四海蓝航宇熊永怡熊升华...
    149-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究相向流人群疏散行为,基于考虑疏散指挥者对疏散过程的引导作用,构建包含正向流人群、逆向流人群和疏散指挥者的三方演化博弈模型,分析三方在参与博弈后策略选择的稳定性,并通过数值仿真探究场地宽度、人员密度、合作收益、逆流任务收益、场地熟悉程度、管理强度、事故惩罚等因素对应急疏散系统演化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三方博弈主体策略转换联动性较强;相向流人群的竞争或合作策略主要受到合作收益、逆流任务收益和场地熟悉程度影响;盲目提高指挥者的管理强度可能会迫使指挥者放弃管理.研究结果可为减少疏散人员逆向流行为和提高疏散指挥者管理能力提供一定参考.

    应急疏散相向流人群疏散指挥者演化博弈论

    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安全基础司陆南监察专员一行来中国安科院调研交流

    中国安科院网站
    156页

    基于随机森林的人群疏散预测及影响因素分析

    张贺丹丁元春刘祖文
    157-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对人群疏散预期目标快速预测,分析预期目标与多重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提出基于疏散仿真模拟和随机森林相结合的预测模型.首先,构建人群疏散三维模型;其次,分析影响疏散的关键因素;最后,基于随机森林构建预测模型,开展预测变量的重要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对预期目标进行快速预测,预测准确度达到 94%;基于变量重要性分析发现,人员数量对疏散的影响显著,且小群体的存在对疏散也有重要影响.研究结果可为人群安全疏散评估提供一定参考.

    人群疏散随机森林影响因素重要性分析

    基于贝叶斯网络和耦合度模型的城市暴雨内涝风险影响机制研究

    陶若祎崔华莹李浩源王健...
    163-17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城市内涝事故致灾因素之间的关联性以及系统展示多因素对整个灾变过程的影响,运用贝叶斯网络和耦合度模型对暴雨灾害链的演化关键参数进行表征,分析单因素或多因素耦合对暴雨内涝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单因素分析时,环境因素是造成城市内涝的主要原因(80%),其次是城市硬件系统(78%);双因素分析得出城市硬件系统-环境耦合下城市内涝发生概率最大(82%);采用三因素分析得出城市硬件-环境-管理三者耦合后最易导致城市内涝(83%).随后,以北京"23·7"特大暴雨灾害为例,得出模型评估结果与实际情况具有较好的相符性,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研究结果对未来城市内涝灾害防控具有指导意义.

    暴雨内涝贝叶斯指标体系因素分析案例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