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

包弛

双月刊

1007-5801

010-62806124 62805039

100091

北京市海淀区大有庄100号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CSSCICHS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共中央党校学报》是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类综合性学术期刊,自1997年正式创刊以来,坚持高标准办刊,以文入选,以其较高的学术品刊(季刊),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编辑委员会由全国学术理论界的权威人士和中央党校的学术带头人组成,对《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的编辑与出版工作负责,使《中共中央党校学报》的高新起点与严格标准得以保证和实现。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理论旗帜鲜明、思想观点严谨、学术见解新颖为特点,着重反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研究的新成果,反映各学科深层问题的研究之作,反映国内外学术研究的新动态。鼓励大胆探索与争鸣,充分体现学术理论性特点。  《中共中央党校学报》受到学术理论界、政策研究部门和党校教研人员的欢迎和好评,社会影响不断扩大,在国内重要文摘报刊上的转载率名列社会科学期刊前茅,所刊载文章绝大部分被全文转载。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建设的重要思想的命题拓新及原创性贡献

    赵朝峰赵丽莎
    5-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立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建设实践,聚焦建设长期执政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重大时代课题,提出一系列具有原创性、战略性、标志性的新命题、新范畴、新理念,从立党之本、党的领导、党的执政、党的治理、党际交往等多个维度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命题拓新,深化了对共产党本质以及共产党领导规律、执政规律、治党规律、对外党际交往规律的认识,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新境界.

    习近平党的建设理论创新

    论坚持党对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

    郇庆治苗旭琳
    15-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坚持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首要政治准则.党的全面领导和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的根本政治保证,具体体现在思想引领、制度创新和战略推动三个层面.总结新时代以来的实践经验,继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与加强党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领导,深刻把握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的新任务、新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历史进程中推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中国式现代化.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全面领导世界观和方法论

    投稿指南

    26页

    新质生产力视阈下发展未来产业的产业政策:内涵、功能与创新

    黄群慧盛方富
    27-38页
    查看更多>>摘要:大力发展未来产业,是引领科技进步、带动产业升级、培育新质生产力的战略选择.未来产业具有极强战略性、高度不确定性、强正外部性、系统协调性、长期演进性等显著特征,是产业政策最适合发挥作用的领域之一.未来产业的产业政策是一个动态过程的概念,由实体性产业政策内容与非实体性产业政策举措构成.培育发展未来产业的产业政策,经由前期研究、制定实施、绩效评估与优化调整等链式循环优化升级过程,基于政府部门与社会部门的持续接触与有效沟通,主要发挥三项功能,即持续发现信息、挖掘信息以不断降低未来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政府部门与社会部门之间持续深入沟通,围绕政策实施强化不同主体的政策协调性,以形成推进未来产业发展的长期透明可预期政策环境;通过持续解决未来产业发展中政策有效实施的困难与问题,以不断提升产业政策的实施效能.为提升未来产业发展的产业政策有效性,发展未来产业的产业政策创新应基于持续的信息发现与挖掘以动态创新实体性政策内容,以政策有效落地的现实问题解决为导向来改革优化非实体性政策举措,持续增强实体性政策内容与非实体性政策举措的取向一致性,并强化与其他政策的协同衔接.

    未来产业产业政策实体性政策内容非实体性政策举措

    分权改革视角下的区域协同融通发展——以长三角区域为例

    刘志彪刘冬惠
    39-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行政性分权为主、经济性分权不足是我国分权改革的主要特征,也是阻碍区域协同融通发展的主要障碍.行政性分权为地方政府提供了与区域协同融通发展相矛盾的行为激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地方政府排除与限制市场竞争、阻碍区域合作的利益动机.经济性分权的不彻底,为地方政府分割和保护市场行为提供了工具与手段.促进分权改革从行政性分权走向经济性分权,推进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和政府职能转变,是强化区域协同融通发展的关键举措.但这一改革需要在稳中求进、先立后破的原则下,先易后难,循序渐进.结合长三角区域协同融通发展的实践探索,建议通过制度创新与法治建设,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市场"与"有为政府"建设,并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发挥好企业在区域经济一体化中的重要作用.

    分权改革地方政府区域协同融通长三角一体化

    邓小平对解放思想的倡导及其现实意义

    齐卫平
    49-57页
    查看更多>>摘要:解放思想集中体现了邓小平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和领导风范.邓小平推动解放思想的历史实践、冲破思想束缚形成的一系列实践创新,对改革开放这一伟大觉醒和伟大革命作出了生动诠释.邓小平倡导解放思想体现的鲜明理论品质,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推进理论创新、进行理论创造的思想自觉.倡导解放思想,是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一直激励着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在开创、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中勇毅前行、不断开创新境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对解放思想提出新要求.继承邓小平留给我们的宝贵精神财富,发扬解放思想的历史传统,增强新时代新征程解放思想的精神主动,是以不断丰富和发展的理论成果指导中国实践的必然要求.

    邓小平解放思想历史实践理论品质现实意义

    新中国75年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历史演进与经验启示

    毛胜
    58-68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建立新中国到开启新时期,再到进入新时代,我们党始终从战略上思考权力监督问题、谋划纪检监察工作、反对消极腐败现象,不断健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新中国成立75年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的历史演进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把握历史方位,紧紧围绕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建立监督制约机制;二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我们党汲取历史教训,并紧密结合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实践,健全和完善党和国家监督制度;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党掌握历史主动,着眼于坚持和完善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构建党统一领导、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监督体系.从75年来党和国家监督体系建设历程中汲取经验启示,尤为重要的是聚焦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不断增强党和国家监督体系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把监督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新中国权力监督监督体系反腐败

    论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历史进程——以对墨家思想的科学态度为例

    宋友文王煜霏
    69-76页
    查看更多>>摘要:墨家思想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对墨家思想的科学态度,即马克思主义与墨家思想彼此契合是"结合"的理论前提,实践需要是"结合"的现实动因,互相成就是"结合"的历史结果.回顾百年党史,中国共产党用马克思主义激活墨家思想中富有生命力的优秀因子并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实现了对墨家思想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将墨家思想的精神和智慧注入马克思主义,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总结中国共产党对墨家思想的科学态度,对于我们深入认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具有重大意义.

    "第二个结合"马克思主义墨家思想中国共产党

    中国家庭结构变动趋势、问题与对策研究

    王磊
    77-88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第五次、第六次和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微观数据,实证分析了我国家庭结构的现状特征、变化趋势及相关问题.研究发现,核心家庭比重由2000年的66.6%降至2020年的55.3%,核心家庭内部呈现出夫妻核心家庭明显增多、标准核心家庭显著下降和缺损核心家庭略有增长的趋势性特征.与单人户持续大幅扩张不同,2000-2020年扩展家庭尤其是三代直系家庭先增后降.人口转变明显改变了个体生命历程与家庭生命周期,我国家庭结构变动的逆核心化、非传统化和多元化特征凸显.家庭结构变化削弱了家庭生育养育教育和赡养功能,不利于维持适度生育水平和保持适度人口规模.因此,本研究建议坚持以家庭为中心的社会政策导向,强化家庭建设支持、推动家庭高质量发展,从而助力人口高质量发展支撑的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

    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人口高质量发展家庭结构变迁家庭建设

    面向家庭发展能力提升的税收政策优化研究

    石智雷刘二鹏曹宁宁
    89-9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家庭为单位健全人口发展支持和服务体系,是贯彻落实人口高质量发展战略任务的核心路径.在宏观经济社会变迁与人口少子老龄化的冲击下,家庭的发展能力和功能结构呈现脆弱性和残缺性的特征,亟待公共政策的重视和支持.税收政策作为促进社会资源流动的核心调控手段,具有扩展可行能力、促进蛋糕做大、维系社会团结和增进公平共享的复合功能,也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提升家庭发展能力、促进家庭功能完善的关键政策工具.面向家庭发展能力提升的税收政策体系,需要立足于人口高质量发展的战略背景,增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能力建设、强化对家庭生育养育成本的分担、提升与其他公共政策的联动协同效应、推动税收设计从个体向家庭转变并建立相应的政策评估机制.

    人口高质量发展少子老龄化家庭发展能力税收政策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