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

李同生

月刊

1005-0205

zgzygskzz@163.com

027-87409653

430074

武汉市珞喻路856号

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Medical Traumatology & OrthopedicsCSCD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中医药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学术期刊。其宗旨是振兴中医骨伤科事业,促进中医骨伤的发展与繁荣,交流学术经验,传递骨伤科最新信息,反映骨伤科研究动态及国内外发展状况,推动中医骨伤科工作的深入开展。本刊是广大从事医药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者发表学术见解,报道科研成果,推广临床经验的学术论坛。本刊设有:实验研究、临床研究、专家论坛、硕士、博士论坛、专病论坛、临床报道、学习园地、名医方技、文献综述、新技术、新方法、短篇报道、国外论坛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组织微小核糖核酸差异表达谱研究

    胥彪赖超超
    59-6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究激素性股骨头坏死(SANFH)骨组织微小核糖核酸(miRs)差异表达谱。方法:选取2019年6月至2023年1月因激素性股骨头坏死和股骨颈骨折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各31例,分别记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和对照组。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患者和股骨颈骨折患者骨组织进行测序,筛选组间差异微小核糖核酸,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两类人群基因表达谱的差异。结果:通过Illumina高通测序,比对到1 668个已知微小核糖核酸,预测到107个新的微小核糖核酸。与对照组比,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组患者骨组织中有76个差异表达的微小核糖核酸(log2(FoldChange)>1。5,P<0。05),其中表达上调的微小核糖核酸有40个,表达下调的微小核糖核酸有36个。Go分析显示,两组差异表达的微小核糖核酸调控的靶基因功能主要包括细胞代谢过程、细胞内信号转导、间充质细胞增殖、细胞杀伤、受体结合、蛋白活性、酶调节活性、解剖结构发育等;京都基因和基因组数据库(KEGG)通路富集分析显示,两组差异表达的微小核糖核酸调控的信号通路主要包括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PARγ)信号通路、Janus激酶(JAK)/信号转导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Smad3途径、磷脂酰肌醇3激酶(P13K)/丝氨酸苏氨酸激酶(Akt)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信号通路和泛素蛋白酶体途径等。结论: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组织中存在差异表达的微小核糖核酸,差异表达的微小核糖核酸可通过作用于PPARγ、JAK/STAT、TGF-β1/Smad3、P13K/Akt等信号通路,参与激素性股骨头坏死的发生发展。

    高通量测序技术激素性股骨头坏死骨组织微小核糖核酸生物信息学

    倾角测量器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研究

    李照文李绪贵李培金叶劲...
    65-7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应用 自设计臼杯倾角测量器来辅助提高全髋关节置换术(THA)中髋臼臼杯置入角度(外展角和前倾角)的精准度。方法:选择2021年9月至2023年5月30例因髋关节疾病行全髋关节置换术治疗的患者,按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术中采用臼杯倾角测量器来测量髋臼臼杯所置入的外展角和前倾角,15例)和传统组(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组,15例),两组术前规划其髋臼臼杯置入的外展角为40°、前倾角为20°,术后X线片测量两组臼杯假体的外展角和前倾角与术前规划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髋臼臼杯外展角和前倾角与术前所规划角度之间的误差明显小于传统组,且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全髋关节置换术中,采用臼杯倾角测量器对髋臼臼杯置入的外展角和前倾角进行测量与校正,能提高髋臼臼杯置入角度(外展角和前倾角)的精准度。

    全髋关节置换术外展角前倾角自设计倾角测量器

    病灶清除载抗生素硫酸钙植入治疗锁骨骨髓炎21例

    杨瑞芳王新卫王石林刘欣欣...
    71-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病灶清除载抗生素硫酸钙植入治疗锁骨骨髓炎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采用病灶清除载抗生素硫酸钙治疗的21例锁骨骨髓炎患者临床资料。记录手术时间、感染控制情况、有无感染复发及并发症情况,末次随访采用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及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评估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21例患者均顺利进行手术,手术时间为55~150 min,平均为(94。52±20。12)min。所有患者均获随访,时间为13~37个月,平均为(27。86±5。93)个月。术后7 d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SR)、白细胞(WBC)和C-反应蛋白(CRP)等血清炎性指标均较术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患部肿痛基本消失,手术切口愈合良好。2例感染复发,经再次病灶清除载抗生素硫酸钙植入后治愈,感染复发率为2/21,均未出现病理性骨折。术后3个月复查X线片可见载抗生素硫酸钙均基本降解吸收。末次随访VAS评分和Constant肩关节功能评分均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侧肩关节功能均基本恢复正常。结论:病灶清除载抗生素硫酸钙植入治疗锁骨骨髓炎可有效控制感染,保留锁骨的外形与功能,术后感染复发率低,手术操作简单,且无严重并发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锁骨骨髓炎病灶清除载抗生素硫酸钙

    内镜下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刘彬张廷伟刘永强李佳佳...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内镜下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收治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2例,其中采用单纯内镜下髓核摘除手术治疗47例(对照组),采用内镜下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治疗35例(修复组)。记录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记录术前、术后10 d及术后3,6,12,18个月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腰痛和下肢痛的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观察两组手术并发症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且获得完整随访,修复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各时间点复查腰腿痛VAS评分和ODI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复查腰腿痛VAS评分和ODI较术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未发生硬膜囊撕裂、术后感染、椎管内血肿压迫等严重并发症。对照组复发率为8。51%(其中30。4%再次手术),修复组无复发及再手术者。结论:采用内镜下髓核摘除联合纤维环修复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显著的早期临床效果,可降低术后复发和再次手术的风险。

    纤维环修复脊柱内镜髓核摘除微创椎间盘突出

    经梨状肌入路与髋关节后侧入路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疗效比较

    崔晓光常甲楠
    80-8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经梨状肌(SuperPATH)入路与髋关节后侧(Moore)入路全髋关节置换术(THA)治疗股骨颈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至2021年2月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9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按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髋关节后侧入路,观察组采用经梨状肌入路。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术后3个月髋关节功能、手术前后炎性反应指标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切口长度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中出血量、前倾角、外展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髋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两组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两组C-反应蛋白、红细胞沉降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髋关节后侧入路,经梨状肌入路对行全髋关节置换术的股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较好,有助于恢复患者髋关节功能,降低炎性反应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安全可靠。

    经梨状肌入路髋关节后侧入路人工髋关节置换术股骨颈骨折

    巴元明从虚瘀毒论治肾性骨质疏松症的经验

    刘馥溧巴元明
    85-87页
    查看更多>>摘要:肾性骨质疏松症是指由慢性肾脏病引起的体内矿物质和骨代谢紊乱,导致骨质疏松的疾病。本病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症,是慢性肾衰竭的常见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巴元明教授指出,本病病性为本虚标实,本虚以肾精虚损、肝脾不足为主,标实则多见瘀血、浊毒为患,存在"病本为虚→因虚致瘀→虚瘀致毒"的病机演变规律。故临床治疗肾性骨质疏松症当以补肾强骨为主、兼扶肝脾,同时注重活血理气,化瘀通络,攻邪解毒,以达到扶正祛邪、标本兼顾的目的,从而提高慢性肾衰竭患者的生活质量。

    肾性骨质疏松症

    《景岳全书》辨治腰痛学术思想初探

    樊新甫牛永涛蒋伟薛娣...
    88-90页
    查看更多>>摘要:张介宾是明末著名中医家,其所撰写的《景岳全书》关于腰痛的辨证施治、理法方药论述较为全面。张介宾辨证腰痛强调肝肾亏虚为致病之根本,与感受风、寒、湿、热以及跌扑损伤所致之气滞血瘀密切相关,注重应用补益肝肾、祛风散寒、清热利湿以及活血化瘀类中药。其辨治腰痛的思想对后世医家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

    《景岳全书》张介宾辨治腰痛学术思想

    颈椎运动学评价指标研究进展

    顾江鹏王飞冯伟杜俊杰...
    91-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颈椎运动学用来描述颈椎在空间中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利用运动学原理研究人体颈椎在正常的生理载荷和病理状态下运动的形态和大小。随着人们对颈椎运动学的研究加深,发现运动指标在颈椎疾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估中有着重要作用。本文对颈椎运动范围、椎间运动质量参数、运动曲线、运动平滑度和速度的测量方法、临床应用进展进行综述,发现颈椎运动范围、运动曲线、速度和平滑度适用于各类颈椎疾患的辅助诊断和疗效评估,颈椎椎间运动质量参数对于提示颈椎退变、辅助设计椎间盘假体等具有很好的作用。各运动指标之间存在一定的联系,椎间运动质量参数的变化影响运动范围,运动范围变化影响运动曲线整体的变化。

    颈椎运动学运动范围瞬时旋转轴平滑度运动速度运动曲线

    投稿须知

    前插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