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孟庆云

月刊

1006-3250

zyjc@chinajournal.net.cn

010-64074751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Basic Medicine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由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主办的高级中医药学术期刊,是中国中医基础医学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国家级学术期刊。本刊学术宗旨:突出中医药特色,坚持科学性、学术性、先进性、创新性。以中国为主,面向世界,立足基础医学专业,兼顾临床理论研究,理论研究与实验研究相结合,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相结合,开拓中医基础研究,促进中医药科技发展与繁荣。主要发表范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卫生部科研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研基金、各省、市、自治区科委以及各高等院校科研基金资助的科研成果,发表具有创新意识的学术论文,发表新兴研究领域的具有创见的学术观点。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大鼠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陈善达汪顺伟欧颖荆晓朔...
    226-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方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大鼠的影响.方法 48 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益气活血方组、单硝酸异山梨酯组.除假手术组外,所有大鼠行冠状动脉结扎术.术后 7d,除假手术组外,其余大鼠强迫游泳 14 d,并控制大鼠的食量,同时益气活血方组和单硝酸异山梨酯组大鼠予灌胃给药 28 d.心脏超声检测大鼠心功能;全血黏度检测大鼠的瘀血程度;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检测大鼠心脏病理形态改变;Masson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纤维化水平;荧光定量PCR和免疫组化检测大鼠心肌组织Toll样受体(toll-like receptor,TLR)4、髓样分化因子(myeloid differentiationfactor,MyD)88 和核因子(nuclear-factor,NF)-κB p65 的mRNA和蛋白表达量;ELISA检测大鼠血清中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1β、IL-6、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α的含量.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大鼠心功能下降(P<0.01),全血黏度升高(P<0.01),心肌组织排列紊乱,心肌损伤范围较大,心肌纤维化严重(P<0.01),心肌中TLR4、MyD88、NF-κB p6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上调(P<0.01),血清中IL-1β、IL-6、TNF-α的含量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药物干预后,大鼠心功能改善(P<0.05),全血黏度下降(P<0.01),心肌组织排列较整齐,心肌损伤范围缩小,心肌纤维化缓解(P<0.01),TLR4、MyD88、NF-κB p65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下调(P<0.05),血清中IL-1β、IL-6、TNF-α含量减少(P<0.05).结论 益气活血方能通过抑制TLR4/MyD88/NF-κB p65 信号通路介导的炎症反应发挥对冠心病气虚血瘀证大鼠的治疗作用.

    冠心病气虚血瘀证益气活血方TLR4/MyD88/NF-κB信号通路炎症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实验验证探讨通脉颗粒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苗青王瑞海李玉波刘丽梅...
    232-2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网络药理学探讨通脉颗粒治疗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的作用机制,并开展体内实验进行验证.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和TCMIP数据库检索丹参、川芎、葛根3 味中药的化学成分及其对应的作用靶点,在GeneCards数据库、Drugbank数据库、TTD数据库、OMIM数据库收集IS的相关靶点;将化学成分靶点和IS靶点绘制韦恩图取交集,借助STRING数据库和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潜在活性成分-作用靶点网络图;利用DAVID数据库对关键靶点进行富集分析.采用大脑中动脉栓塞(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复制IS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用通脉颗粒低、中、高剂量药物干预 1 周.采用Longa评分、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进行动物体内药效验证和机制探讨.结果 经网络药理学分析,共获得通脉颗粒87个潜在活性成分,作用于IS的关键靶点为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6、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AKT,AKT)1、肿瘤坏死因子(tumor necrosis factor,TNF)、β-肌动蛋白(beta-actin,ACTB)、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A,可能的作用机制与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itogen activated protein kinase,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AKT(phosphatidylinositide 3-kinases-serine/threonine-protein kinase AKT,PI3K-Akt)信号通路、TNF信号通路、IL-17 信号通路等有关.动物实验验证结果表明,与模型组比较,通脉颗粒可显著降低IS大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P<0.05),能明显缩小脑组织梗死灶、有效改善脑组织病理学表现,改变小胶质细胞活化状态,显著降低IL-6、TNF-α的表达水平(P<0.05),显著升高IL-4 和IL-10 的表达水平(P<0.05).结论 通脉颗粒可抑制炎症因子的表达,改善神经功能损伤,其作用机制可能与调控小胶质细胞介导的炎症反应有关.

    通脉颗粒缺血性脑卒中网络药理学炎症反应小胶质细胞

    克癃胶囊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模型大鼠的作用机制研究

    宋冠慧樊丹平李艳刘红...
    240-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核因子E2 相关因子(nuclear factor erythroid2-related factor,Nrf)2 信号通路探讨克癃胶囊改善前列腺增生的分子机制.方法 取雄性SD大鼠60 只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非那雄胺组和克癃高、中、低剂量组.采用睾丸切除术和皮下注射丙酸睾酮的方法建立良性前列腺增生(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BPH)大鼠模型,各药物治疗组大鼠在睾丸切除术后第 8 天,注射丙酸睾酮的同时以相应药物灌胃,持续给药 28d后处死.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观察前列腺组织病理学变化;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睾酮(testosterone,T),二氢睾酮(dihydrotestosterone,DHT),雌二醇(estradiol,E2)的含量;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各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1β、IL-6、Nrf2 和NQO1 的mRNA表达.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BPH模型组大鼠前列腺组织中腺上皮呈立方状或高柱状,腺腔明显扩张,腺腔内分泌物明显增加;血清中T和DHT水平明显升高(P<0.05),E2 水平明显降低(P<0.01);前列腺组织中TNF-α、IL-1β、IL-6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Nrf2 mRNA和NQO1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克癃高剂量组大鼠高柱状腺上皮的数量明显减少,前列腺腺腔扩张也明显改善;克癃胶囊高、中剂量组大鼠血清E2 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T和DHT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前列腺组织NQO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克癃高、中、低剂量组大鼠前列腺组织Nrf2 mRNA 水平均显著升高(P<0.05),TNF-α、IL-1β、IL-6 mRN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 克癃胶囊可改善BPH大鼠前列腺组织的病理性增生,具体机制可能与其激活Nrf2 信号通路、抑制炎症有关.

    良性前列腺增生克癃胶囊氧化应激炎症Nrf2信号通路

    电针"天枢"与"天枢"配伍"上巨虚"对肠易激综合征大鼠行为学和结肠功能的影响

    刘婷婷张擎宇赵香顺石运来...
    245-25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并比较电针"天枢"与"天枢"配伍"上巨虚"对肠易激综合征(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模型大鼠情绪和结肠功能影响,初步探讨天枢配伍上巨虚是否存在协同或叠加效应.方法 雄性 Wistar 大鼠分为空白组(10 只)和造模组(45 只),采用慢性和急性应激相结合方法连续干预 10d 制备模型,将制备成功IBS模型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8 只)、天枢组(8 只)、天枢配伍上巨虚组(8 只);天枢组、天枢配伍上巨虚组连续电针干预治疗14 d;干预结束后,分别对各组大鼠进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结肠痛敏阈值测定,检测血清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含量以及结肠 5-羟色胺 4 受体(5-hydroxytryptamine 4 receptor,5-HT4 R)蛋白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天枢组、电针天枢配伍上巨虚组进入开放臂(open arm entry,OE)次数百分比和开臂停留时间(open arm time,OT)百分比增加(P<0.01);结肠痛敏阈值显著升高(P<0.01);血清 5-HT含量减少(P<0.05);结肠 5-HT4 R蛋白相对表达量增加(P<0.05).两电针组之间比较,OE%、OT%、结肠痛敏阈值、血清 5-HT含量以及结肠 5-HT4 R蛋白相对表达量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电针"天枢"与"天枢"配伍"上巨虚"均能调节大鼠情绪心理行为的异常和改善结肠功能紊乱症状,但电针"天枢"配伍"上巨虚"相较于电针"天枢"未表现明显的穴位协同或叠加效应.

    肠易激综合征天枢配伍上巨虚高架十字迷宫结肠功能

    北宋儒医史堪为医之道探析

    尹沫淋唐雪梅
    251-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北宋儒医史堪在仕途之余致力于医学,因深感为医之任重大,故在著作《史载之方·为医总论》和相关篇章中论述了为医之源、诊病之道、救治之法、养生之用、为医四失和为医须知变通等内容.史堪认为医道与天道同源而异流,为医之道便在于领悟天道,明乎天理便可明乎医理.在诊病之时重视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在救治之法中强调明理施救,养生之用以恬淡精神为要,并提出医者诊治的四种过失以警醒医者深研医道,同时运用五运六气学说推衍痢疾的各种病机示人以权变之法.梳理总结史堪的为医之道,对于促进医学教育发展、提高医德素养等有所助益.

    史堪中医学医德儒医医道

    道、气、象视野下的时空观及其对运气理论构建的影响

    刘圆圆孟庆岩纪立金
    254-2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国古代哲学的时空观是先哲对于时间与空间的认识,其决定了运气理论的整体面貌,只有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时空观的特点,才能准确把握运气理论构建要素.文章运用文献分析和理论研究的方法,探讨道、气、象视野下的时空观对运气理论构建的影响.中国古代时空观以"道"为核心,以"气"为贯穿,以"象"为表现,是时间、空间、物象的辩证统一.道、气、象视野下的时空观决定了运气理论的方法论和认识论,其是运气理论得以构建的立论前提,同时也为运气理论提供了主动把握自然的方法思路,以及预测阴阳气数的理论推演工具.研究道、气、象视野下的时空观对运气理论构建的影响,有助于理解运气理论形成过程中的本质要素,是经典理论研究的重要道路之一.

    五运六气时空观理论构建传统文化中医基础理论

    《伤寒杂病论》治疗心衰病的方药规律探析

    徐朝辉胡正军钟逸航史天云...
    258-26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整理《伤寒杂病论》与心衰病相关的经方,探析经方治疗心衰病的方药规律.方法 筛选归纳整理《伤寒杂病论》条文中符合心衰病主证"悸""喘""肿"的经方,以及文献检索关于《伤寒杂病论》经方治疗心衰病的文献,建立"治疗心衰病的经方数据库",以中医传承辅助平台进行分析.结果 根据心衰病主证共筛选出 25 首经方,文献检索共纳入符合标准的文献 334篇,涉及24 首经方.合并建立数据库,共纳入31 首经方,通过平台分析发现涉及中药 43 味,药物使用频次前 5 位的中药包括桂枝、甘草、茯苓、大枣、生姜.药性以温为主;药味以辛甘为主;归经以肺、脾、心、胃、肾、膀胱、肝为主.关联规则分析发现使用频次前4 位的药对为甘草-桂枝、桂枝-茯苓、生姜-大枣、生姜-桂枝,基于熵聚类分析得到新处方 5 首,包括附子-桂枝-生地黄-干姜、干姜-白术-麻黄-人参、茯苓-白术-大枣-附子、黄芪-白芍-防己-牡蛎、茯苓-白术-麻黄-石膏.结论《伤寒杂病论》治疗心衰病的方药规律符合心衰病的病机特点,体现了"法无定法,贵在得法""标本兼顾"及"整体观",可作为中医药治疗心衰病的重要指导思想;提炼具有代表性的5 首新处方,可为心衰病防治的临床实践及新药开发提供新思路.

    《伤寒杂病论》经方心衰病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方药规律

    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诊断标准的量化诊断研究

    王海谦黄思瑞黄晓强朴胜华...
    263-2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的量化诊断标准,为临床实践和证候量化诊断研究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检索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维普(VIP)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等与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相关文献数据库,同时补充以图书形式出版的标准和医案专著,对文献进行提取分析并建立症状条目池.构建德尔菲问卷,进行德尔菲法专家调查,从条目池中筛选出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的关键条目并确定其权重赋值.开展多中心的横断面调查,采用诊断性试验方式确定诊断阈值.结果 共纳入各类文献24 篇,经过对术语的提取、拆分和归并后,建立了包含52个症状和13条舌脉象的症状条目池.经两轮德尔菲法专家调查后确定核心条目17个,并按条目不同的均数区间分别赋予3分、2分、1 分的权重.由广东、陕西等地的医院收集了376例糖尿病性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计算约登指数确定16分是本标准最佳诊断阈值,此时的敏感度为0.809,特异度为0.958,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ROC)下面积为0.943.结论 本研究确定了首个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的量化诊断标准,可为临床诊断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提供依据,研制过程对中医证候规范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糖尿病性冠心病湿热证诊断标准德尔菲法横断面研究

    基于脂质肾毒性学说探析慢性肾脏病"湿邪内蕴"的现代生物学机制及"从湿论治"的潜在靶点

    吴爱君程冉曾艳秋黎创...
    269-274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CKD)是由多种病因引起肾脏结构损伤和功能障碍的临床综合征.CKD起病隐匿、病程缠绵,"湿"既是病理产物,又可作为致病因素,还能夹杂风、水、热、瘀、痰、浊、毒等一种或多种实邪加重CKD的病情,"湿邪内蕴"在CKD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临床"从湿论治"CKD也取得了较好的疗效.自"脂质肾毒性"学说提出以来,越来越多的现代生物学研究逐步揭示了脂代谢在CKD进展中的关键作用与机制.笔者通过对"脂代谢"与"湿"的特点进行梳理,认为脂代谢紊乱可看作是CKD中"湿邪内蕴"的重要微观表现,脂代谢重编程通过影响机体免疫、炎症、水液代谢等方面从而呈现"风湿""水湿""湿热"等证,同时"调控脂代谢"亦是"从湿论治"CKD的潜在靶点.本文基于脂质肾毒性学说探析CKD中"湿邪内蕴"的现代科学内涵,并从调控脂代谢角度解析CKD"从湿论治"的生物学机制,希冀为临床中医治疗CKD提供理论依据与新的思路,发挥中医既病防变的优势.

    慢性肾脏病脂质肾毒性脂代谢湿邪从湿论治

    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证患者的皮损表现特征分析

    赵琳平瑞月刘俊峰莫秀梅...
    275-2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数据挖掘及临床横断面研究结合的方式,探讨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证患者的皮损表现特征.方法 现代文献研究方面,检索建库以来至 2021 年 10 月 31 日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证的相关文献,提取并规范皮损特征,对所纳入皮损表现进行频数分析及关联分析;门诊招募于广东省中医院皮肤科就诊的特应性皮炎患者,分为脾虚湿蕴和非脾虚湿蕴 2 组,填写人口学资料及《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证中医皮损特征采集表》,采用SPSS 27.0 软件对数据进行非参数检验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比较 2 组患者的皮损表现差异.结果 文献研究共纳入符合要求的文献288 篇,其中丘疹、鳞屑、瘙痒、糜烂及渗出等是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证最常见的皮损表现;关联分析提示丘疹、瘙痒、糜烂、渗出、干燥与脾虚湿蕴证的关联性较强.门诊横断面研究共纳入受试者 152 例,差异分析提示 2 组患者在粗糙、鳞屑与潮红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他皮损表现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回归结果提示粗糙、鳞屑与潮红会显著影响患者是否为脾虚湿蕴证(P<0.05),而多因素回归结果提示,仅潮红为非脾虚湿蕴证的显著影响因素(P<0.05).结论 特应性皮炎脾虚湿蕴证患者的皮损表现以干燥、鳞屑、肥厚等干性皮损为主,符合亚急性、慢性期皮损表现;临床脾虚湿蕴证患者较少出现渗出、水疱、糜烂等湿性皮损.

    特应性皮炎证候皮损特征脾虚湿蕴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