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急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急症
中国中医急症

晁恩祥

月刊

1004-745X

zgzyjzyx@126.com

023-67064128,63521390

400021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七支路6号

中国中医急症/Jour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重庆地区燥痹(干燥综合征)中医诊疗专家共识

    重庆市中医风湿专科联盟
    1505-1507,1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干燥综合征(燥痹)在我国的发病率显著上升.重庆地区居民偏嗜辛辣饮食,因此该地区干燥综合征患者在中医证候分布上呈现出独特的规律.2017年重庆市中医风湿专科联盟制订了《重庆地区中医燥痹诊疗方案》,对临床诊疗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随着重庆市干燥综合征流行病调查的完成和一批临床研究的开展,积累了新的循证依据,为此,本联盟对燥痹诊疗方案进行修订,以便更好地为临床提供参考.

    燥痹干燥综合征诊疗方案中医重庆

    基于GEO芯片和分子对接探讨小檗碱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活动期的机制

    王喜霞刘金响马小兵史英...
    1508-1511,1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GEO芯片数据和分子对接探寻小檗碱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活动期的潜在机制.方法 利用PharmMapper获取小檗碱分子靶点;检索GEO数据库中UC相关芯片数据,借助R语言分析差异基因;对小檗碱分子靶标与UC差异基因进行富集分析;将小檗碱分子靶点与UC差异基因的交集作为关键基因,通过Cytoscape软件寻找潜在基因蛋白;利用分子对接技术分析小檗碱分子与UC关键基因、潜在基因蛋白的结合情况.结果 筛选出小檗碱分子靶点255个;对GEO数据库的GSE107499芯片分析,筛选出860个差异基因,包括545个上调基因和315个下调基因;比对UC差异基因与小檗碱靶点KEGG富集分析,推测小檗碱治疗UC与调节趋化因子信号通路、T细胞受体信号通路及PPAR信号通路关系密切;对小檗碱治疗UC的关键基因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出11个小檗碱治疗UC潜在基因蛋白,分子对接验证表明配体与受体具有较好的结合活性.结论 小檗碱通过多靶点、多途径发挥对UC的治疗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调节T细胞免疫和炎症因子水平有关.

    溃疡性结肠炎小檗碱GEO数据挖掘分子对接作用机制

    中医药联合常规西药对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疗效的Meta分析

    刘茜卢伟邵旭鹏谢娜...
    1512-1518,1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采用Meta分析对中医药与常规西药联合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和安全性进行评价.方法 计算机检索CBM、VIP、WanFang、CNKI及PubMed数据库2020年1月1日至2024年5月1日中医药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依据纳入与排除标准,对文献仔细筛选,提取相应数据,采用RevMan5.4及Stata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36项研究共纳入3 279例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其中观察组1 644例,对照组1 635例.研究结果提示:相对于单纯常规西药治疗而言,联合中药可显著提高治疗疗效.临床总有效率[OR=3.66,95%CI(2.87,4.67),Z=10.43,P<0.000 01]、改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MD=-0.60,95%CI(-0.63,-0.56),Z=32.44,P<0.000 01]、APACHE Ⅱ 评分[MD=-3.90,95%CI(-4.10,-3.71),Z=40.02,P<0.000 01];降低白细胞计数[MD=-2.20,95%CI(-2.33,-2.08),Z=35.38,P<0.000 01]、C 反应蛋白[MD=-18.56,95%CI(-18.86,-18.26),Z=122.56,P<0.000 01]、降钙素[SMD=-1.60,95%CI(-1.76,-1.44),Z=19.11,P<0.000 01];减轻 28 d 死亡率[OR=0.43,95%CI(0.26,0.72),Z=3.26,P=0.001];安全性良好.结论 中医药与常规西药合用治疗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西药,安全性好.

    脓毒症胃肠功能障碍中西医结合Meta分析随机对照试验

    芪银三两三验方治疗靶向药相关性皮疹的分子机制研究

    潘彦君于航李萌菲翟昌明...
    1519-1522,1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寻芪银三两三验方核心用药组成的分子作用机制,通过网络药理学分析,构建"芪银三两三-药物有效成分-关键性作用靶点-靶向药相关性皮疹对应靶点"的可视化网络关系.方法 基于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和分析平台(TCMSP)、中药作用机制在线分析系统(BATMAN-TCM),对芪银三两三验方核心用药的作用成分和有效靶点进行筛选,通过核心复方靶点垂钓,提取复方中的生物学活性成分及有效靶点.通过药物不良反应靶点分类系统(ADReCS-Target)得到靶向药相关性皮疹对应靶点.通过STRING数据库构建蛋白质相互作用可视化网络图(PPI),并应用Cytoscape3.8.2软件进行网络拓扑分析,筛选关键性作用靶点.采用DAVID v6.8数据库对关键性靶点进行通路富集,预测芪银三两三验方中核心用药组成可能的分子生物学机制.结果 经检索得到核心处方中有效生物学活性成分118种,潜在预测靶点328个,靶向药相关性皮疹对应靶点214个,将二者相互匹配得到核心处方有效成分-靶向药相关性皮疹共同作用靶点86个,其中包括8个关键性靶点;复方对210个生物学过程及81条信号通路能产生重要影响.结论 芪银三两三验方治疗靶向药相关性皮疹的潜在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PI3K-Akt信号通路及细胞因子-细胞因子受体相互作用等信号转导,调节角质层细胞增殖与分化,修复EGFR-TKI引起的皮肤损伤,这为今后的药物研发及相关临床研究提供了参考方向.

    靶向药相关性皮疹芪银三两三网络药理学中医药

    健脾解毒汤治疗银屑病的生物信息学作用机制研究

    姚文汇许孟月左永杰刘红霞...
    1523-15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生物信息学分析,寻找与银屑病发病密切相关的特征基因,并探寻中药复方对其作用机理.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TCMSP)对健脾解毒汤的药物作用靶点进行研究.通过OMIM数据库、GeneCard数据库以及GEO数据库筛选银屑病的病理靶点;使用R包对基因进行功能注释;从NCBI GEO公共数据库下载银屑病数据集GSE13355的基因表达数据;通过Cytoscape建立"活性成分-靶点"网络;采用WGCNA方法,寻找协同表达的基因模块;利用WGCNA-R包构建数据集中基因的共表达网络;采用CIBER-SORT算法推断22种免疫浸润细胞的相对比例,并进行Pearson相关性分析;通过miRcode数据库获得关键基因相关的miRNA.统计分析采用R语言(version4.2.1)进行.结果 最终得到对应药物靶点共132个,将药物靶点与疾病靶点取交集,得43个交集靶点.GO和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cellular response to chemical stress、response to oxidative stress、gland development、HIF-1、Th17 cell differentiation、PI3K-Akt等信号通路.WGC-NA分析共检测到8个基因模块,其中black模块相关性绝对值最高,将black模块中筛选后得到的912个基因与43个交集靶点取交集,结果显示,ABCC1、BIRC5、PCNA这3个基因均有交集,关键基因与多种免疫细胞显著相关.对关键基因和铁死亡相关基因进行相关性分析,关键靶点的表达水平和铁死亡相关基因的表达水平显著相关.结论 ABCC1、BIRC5、PCNA、AIFM2、BECN1和GPX4在银屑病中具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为今后的新药研发奠定基础.

    银屑病炎症反应健脾解毒汤生物信息学特征基因

    益母草碱调节IRE1α/TXNIP/NLRP3信号通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

    王瑞琪李立
    1529-15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益母草碱调节IRE1α/TXNIP/NLRP3信号通路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大鼠炎症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益母草碱低剂量组、益母草碱高剂量组、联用HY-N2485组(高剂量益母草碱+NLRP3激活剂).检测大鼠肺功能;血气分析仪检测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ELISA法检测肺泡灌洗液白细胞介素-10(IL-10)、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β(IL-1β)、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检测肺组织干湿比;检测肺组织丙二醛(MDA)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HE染色观察大鼠肺组织病理形态;Western blotting检测肺组织中IRE1α、TXNIP、NL-RP3、Caspase-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肺组织形态有明显损伤,PEF、FVC和FEV0.3/FVC水平、PaO2、OI水平、肺泡灌洗液IL-10水平、肺组织CAT和SOD活性降低,PaCO2水平、肺泡灌洗液 IL-1 β、IL-6、TNF-α 水平、肺组织病理评分、肺组织 MDA 含量、IRE 1 α、TXNIP、NLRP3、Caspase-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益母草碱低、高剂量组大鼠肺组织损伤明显减轻,PEF、FVC和FEV0.3/FVC水平、PaO2、OI水平、肺泡灌洗液IL-10水平、肺组织CAT和SOD活性升高,Pa-CO2水平、肺泡灌洗液IL-1β、IL-6、TNF-α水平、肺组织病理学评分、肺组织MDA含量、IRE1α、TXNIP、NL-RP3、Caspase-1、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降低(P<0.05);HY-N2485可减弱益母草碱对ARDS大鼠的改善作用(P<0.05).结论 益母草碱可降低ARDS大鼠炎症和氧化应激,减轻肺组织损伤,改善肺功能,可能与抑制IRE1α/TXNIP/NLRP3信号通路有关.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炎症益母草碱IRE1α/TXNIP/NLRP3信号通路大鼠

    葛根芩连汤调节lncRNA-TUSC7/miR-182/TBX5信号轴对结直肠癌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研究

    陈冬姚淑铭高文仓俞森权...
    1535-15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葛根芩连汤调节lncRNA-TUSC7/miR-182/TBX5信号轴对结直肠癌(CRC)发生发展的作用机制.方法 1)体外实验:将培养好的HCT-116细胞分为对照组、oe-NC组、oe-TUSC7组、inhibitor-NC组、miR-182 inhibitor组、oe-TUSC7+miR-NC组、oe-TUSC7+miR-182 mimic组.RTqPCR检测 lncRNA-TUSC7、miR-182、TBX5 mRNA的表达;CCK-8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Western blotting检测细胞TBX5、Ki67、Caspase-9蛋白表达水平;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检测miR-182与lncRNA-TUSC7和TBX5的靶向关系.2)体内实验:皮下注射DMH建立大鼠CRC模型,将大鼠分为模型组、葛根芩连汤组、葛根芩连汤+LV-NC组、葛根芩连汤+LV-shTUSC7组,另设对照组(无处理).测量肿瘤数量、质量和体积;RT-PCR检测肿瘤组织TUSC7、miR-182、TBX5 mRNA 的表达;Western blotting检测TBX5、Ki67、Caspase-9蛋白表达.结果 1)体外实验:与对照组和oe-NC组相比,oe-TUSC7组细胞中TUSC7、TBX5 mRNA表达、凋亡率、TBX5、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miR-182表达、OD450值(24、48 h)、Ki67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inhibitor-NC组相比,miR-182 inhibitor组细胞中TBX5 mRNA表达、凋亡率、TBX5、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miR-182表达、OD450值(24、48 h)、Ki67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 oe-TUSC7+miR-NC组相比,oe-TUSC7+miR-182 mimic组细胞中TBX5 mRNA表达、凋亡率、TBX5、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miR-182表达、OD450值(24、48h)、Ki67表达显著升高(P<0.05);双萤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182与TUSC7和TBX5存在靶向调控关系.2)体内实验: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大鼠肿瘤数量、肿瘤质量和肿瘤体积、miR-182表达、Ki67蛋白表达显著升高,肿瘤组织中TUSC7和TBX5 mRNA表达、TBX5、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与模型组相比,葛根芩连汤组大鼠肿瘤数量、肿瘤质量和肿瘤体积、肿瘤组织miR-182表达、Ki67表达显著降低,肿瘤组织TUSC7和TBX5 mRNA表达、TBX5、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5);与葛根芩连汤组和葛根芩连汤+LV-NC组相比,葛根芩连汤+LV-shTUSC7组大鼠肿瘤数量、肿瘤质量和肿瘤体积、miR-182表达、Ki67表达显著升高,肿瘤组织中TUSC7和TBX5 mRNA表达、TBX5、Caspase-9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可能通过上调TUSC7,海绵化miR-182,从而促进TBX5表达,进而抑制CRC细胞的生长.

    结直肠癌葛根芩连汤lncRNA-TUSC7/miR-182/TBX5信号轴大鼠

    醒脑灌肠液对脓毒症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邓健超王帝王萌李华...
    1542-15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寻醒脑灌肠液对脓毒症小鼠脑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5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阻滞剂组和醒脑灌肠液低剂量组、高剂量组.采用腹腔注射LPS构建脓毒症模型.造模后,阻滞剂组予以Nec-1s 2 mg/kg腹腔注射7 d,每天1次;醒脑灌肠液低剂量组、高剂量组分别给予醒脑灌肠液2.5、5.0g/kg连续灌肠给药7 d,每天1次.对各组小鼠行神经学反射评分,收集血清及脑组织,检测脑组织病理学变化、脑损伤标志物(NSE、S100β)和炎症因子[肿瘤坏死因子-o(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坏死性凋亡信号通路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神经学反射评分降低,脑组织病理学改变严重,NSE、S100β、血清及脑组织中TNF-α、IL-6水平上升,脑组织p-RIPK1、p-RIPK3、p-MLKL、NF-κB P65蛋白的表达增加(P<0.05);与模型组比较,阻滞剂组、醒脑灌肠液高剂量组小鼠的神经学反射评分提高,脑组织病理学改变较轻,NSE、S100β、血清及脑组织中TNF-α、IL-6水平下降,脑组织p-RIPK1、p-RIPK3、p-MLKL、NF-κB P65蛋白的表达下调(P<0.05);与醒脑灌肠液低剂量组比较,高剂量组小鼠的神经学反射评分提高,脑组织病理学改变减轻,NSE、S100β、血清及脑组织中TNF-α、IL-6水平下降,脑组织p-RIPK1、p-RIPK3、p-MLKL、NF-κB P65蛋白的表达量下调(P<0.05).结论 醒脑灌肠液对脓毒症小鼠的脑损伤有保护作用,疗效与剂量呈正相关,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抑制RIPK1/RIPK3/MLKL信号通路激活,抑制NF-κB P65的活化,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脓毒症脑损伤醒脑灌肠液坏死性凋亡小鼠

    芪参还五胶囊通过抑制心肌坏死性凋亡改善小鼠急性心肌损伤的实验研究

    王峰王立新杨静冯娜娜...
    1547-1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芪参还五胶囊改善吡柔比星致小鼠急性心肌损伤并探寻其作用机制.方法 12周龄雄性C57BU6小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及芪参低、中、高剂量组.通过吡柔比星造模,取材前称量体重并通过心脏超声检测左心室结构和功能,ELISA检测血清心肌肌钙蛋白(cTnI)和氨基端前脑钠素(NT-proBNP)含量;HE染色评价小鼠心肌组织形态学改变;RT-qPCR检测心肌组织中焦亡相关基因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3(NLRP3)、消皮素D(GSDMD)、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和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白细胞介素-1α(IL-1α)、白细胞介素-33(IL-33)、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高迁移率族蛋白B1(HMGB1)的mRNA水平;Weston blotting检测焦亡相关蛋白NLRP3、GSDMD、Cleaved-Caspase1和坏死性凋亡相关蛋白磷酸化混合谱系激酶样蛋白(MLKL)、磷酸化受体相互作用蛋白激酶3(RIP3)、HMGB1水平.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精神状态萎靡,体重下降(P<0.05),射血分数(LVEF)下降(P<0.05),血清cTnI和NT-proBNP水平升高(P<0.05),心肌损伤评分升高(P<0.05),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水平均有升高(P<0.05);与模型组相比,芪参还五胶囊可以改善小鼠精神状态,增加体重(P<0.05),升高LVEF(P<0.05),降低血清中cTnI和NT-proBNP水平,改善心肌损伤(P<0.05),降低坏死性凋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P<0.05);5组间焦亡相关基因及蛋白表达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芪参还五胶囊可以改善吡柔比星造成的小鼠急性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抑制心肌细胞坏死性凋亡有关.

    急性心肌损伤芪参还五胶囊吡柔比星心脏毒性焦亡坏死性凋亡小鼠

    基于hACE2转导建立SARS-CoV-2 spike假病毒感染病证结合的小鼠病毒肺炎模型

    邱敏陈欢江飞龙朱青...
    1553-1556,156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与评价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病证结合小鼠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模型.方法 30只KM种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对照组及实验1组、实验2组、实验3组,每组各6只.每天把KM小鼠置于模拟寒湿环境中4 h,将表达hACE2的重组腺相关病毒(pAAV-hACE2)采用改良悬挂法气管内给药转导至肺组织,继以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pike假病毒采用相同的气管内给药方式造模.观察各组小鼠一般情况,检测体重变化、肺指数、血清炎性因子及肺部病理变化.结果 免疫组化法显示hACE2在小鼠肺组织中有效表达;在寒湿环境中给予SARS-CoV-2 spike假病毒后,实验组小鼠表现出类似疫毒犯肺证候的体征;且同样喂养条件和时间下,与空白组和对照组小鼠比较,实验组小鼠出现体重下降;实验1、2、3组小鼠出现肺指数显著增大(P<0.05或P<0.01),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显著升高(P<0.01),肺组织病理改变明显.结论 本研究成功建立了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病证结合小鼠新冠病毒感染肺炎模型.

    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pike假病毒重组腺相关病毒(pAAV-hACE2)寒湿疫病证结合病毒肺炎小鼠动物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