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急症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急症
中国中医急症

晁恩祥

月刊

1004-745X

zgzyjzyx@126.com

023-67064128,63521390

400021

重庆市江北区盘溪七支路6号

中国中医急症/Journal Journal of Emergency in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CSTP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腰痛一号方联合弯腰旋转扳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疗效观察

    应海芬黄芳王力应海舟...
    1596-15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腰痛一号方联合弯腰旋转扳法治疗椎间盘源性腰痛(DLB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DLBP患者,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45例接受常规止痛药物+常规推拿理筋、腰腹肌功能锻炼法治疗,观察组45例患者接受腰痛一号方联合弯腰旋转扳法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疼痛程度、社会活动功能恢复情况,腰椎活动度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社会活动功能恢复情况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3周后观察组腰椎前屈、后伸、左侧屈、右侧屈、左旋、右旋角度大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3周后观察组血清CRP、IL-6、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腰痛一号方联合弯腰旋转扳法治疗可有效缓解椎间盘源性腰痛患者疼痛程度,提高腰椎活动度,疗效明显.

    椎间盘源性腰痛腰痛一号方弯腰旋转扳法疼痛评分腰椎活动

    中药热罨包联合RICE法治疗急性踝关节扭伤临床观察

    袁丽潘春伊严菊芳朱寅...
    1600-16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中药热罨包联合RICE法对急性踝关节扭伤(AAS)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92例AAS患者将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RICE法进行处理,观察组在RICE的基础上联合中药热罨包.治疗2周后评估患者临床疗效,并比较中医证候积分,评估不同时间疼痛及肿胀情况(入院时、治疗1周及治疗2周)及不同时间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入院时、治疗1周及治疗1个月),统计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30%,高于对照组的76.09%(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主症、次症及总积分均降低(P<0.05),观察组各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后的VAS评分、踝关节周长均降低(P<0.05),与治疗1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周后的VAS评分、踝关节周长均降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2周后的VAS评分、踝关节周长均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1周、治疗1个月Kofoed评分均升高(P<0.05),与治疗1周比较,两组AAS患者治疗1个月Kofoed评分均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1周、治疗1个月Kofoed评分均升高(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 中药热罨包联合RICE法能够改善AAS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患者临床疗效,有利于踝关节功能恢复,且应用安全有效.

    急性踝关节扭伤中药热罨包RICE法疗效

    中医特色的ERAS理念下多学科合作在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研究

    段超周细江王艺刘明...
    1604-160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中医特色的快速康复外科(ERAS)理念下多学科合作在高龄骨折患者围手术期的应用.方法 6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围手术期通过多学科合作模式,采用多项中医适宜技术联合中药内服调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干预结束后,从多项指标进行对比、评价.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1);尿潴留、便秘、压疮、深静脉血栓、睡眠障碍等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观察组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在疼痛评分,HAMD、HAMA心理状态评分、Harris髋关节评分、骨折愈合X线评分方面比较,观察组患者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中医特色的ERAS理念下多学科合作模式,内外兼治,可极大地促进高龄骨折患者快速康复.

    高龄骨折围手术期快速康复外科模式中医特色

    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心梗患者TyG指数、病变血管及心室重构分析观察

    顾慧雯李小龙陈道海
    1608-161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中医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TyG指数、病变血管类型及心室重构的临床差异.方法 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15例,根据《急性心肌梗死中医临床诊疗指南》分为6种中医证型:痰瘀互结证、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寒凝心脉证、气阴两虚证及正虚阳脱证,分析不同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支数、病变血管类型、TyG指数、心室重构的差异.结果 11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痰瘀互结证41例、气虚血瘀证28例、气滞血瘀证29例、气阴两虚证15例、正虚阳脱证2例、寒凝心脉证0例.病变血管为前降支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分布: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结>气虚血瘀.病变血管为右冠状动脉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分布:痰瘀互结>气阴两虚>气虚血瘀>气滞血瘀.病变血管为回旋支的急性心肌梗死中医证型以气虚血瘀和痰瘀互结为主.单支病变以气滞血瘀为主,其次痰瘀互结;双支病变以气虚血瘀为主,其次气滞血瘀,3支病变则以气阴两虚为主,其次痰瘀互结.痰瘀互结证患者的TyG指数与气虚血瘀证、气滞血瘀证患者TyG指数相比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气阴两虚证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互结证患者的甘油三酯水平高于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气滞血瘀证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证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低密度脂蛋白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组证型患者心脏射血分数(EF)、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值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急性心肌梗死中医痰瘀互结证与LVEDD呈正相关(r=0.204,P<0.05).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冠脉病变支数、TyG指数、甘油三酯、病变血管类型与中医证型有关;痰瘀互结证患者TyG指数最高;多支病变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均存在气虚证;痰瘀互结证与LVEDD呈正相关.TyG指数、LVEDD对急性心肌梗死的痰瘀互结证辨证具有参考意义.

    急性心肌梗死甘油三酯-葡萄糖指数(TyG指数)冠脉病变病变血管中医证型

    肾炎汤联合西药对急性肾小球肾炎患者t-PA、PAI-1、sFas、sFasL的影响

    彭婷丁瑜郝冬阳谭会...
    1612-1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肾炎汤联合西药对急性肾小球肾炎(AGN)患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sFas)及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配体(sFasL)的影响.方法 AGN患者92例按奇偶数分组法设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6例.对照组行西医常规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联合肾炎汤治疗,两组均治疗14 d.比较两组疗效及临床指标恢复时间,并对两组肾功能及血清t-PA、PAI-1、sFas、sFasL水平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总有效率为95.65%,高于对照组的80.43%(P<0.05).研究组血尿消退时间、血沉恢复时间、水肿消退时间及血压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比治疗前低,且研究组比对照组低(P<0.05).治疗后,两组t-PA较治疗前升高,PAI-1、sFas、sFasL较治疗前降低,且研究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肾炎汤联合西药治疗AGN患者可有效缩短其临床指标恢复时间,提升疗效,可能与上调t-PA水平及下调PAI-1、sFas、sFasL水平有关.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炎汤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可溶性凋亡相关因子

    消风散加味治疗急性脑梗死(风痰瘀阻证)的临床观察

    王玉君焦莹张迪
    1615-16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消风散加味治疗急性脑梗死(ACI)(风痰瘀阻证)的疗效.方法 ACI患者98例随机分为两组均49例.对照组根据ACI诊治指南采取常规康复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取消风散加味内服.两组均予2周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量表(NIHSS)和日常生活活动(ADL)量表评分、脑血流灌注、血管内皮功能.结果 疗程完成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5.92%,高于对照组的77.55%(P<0.05).治疗1周与2周后,两组NIHSS评分明显下降,ADL量表评分明显提高,同时治疗组于治疗后同时点以上指标改善更优(P<0.05).疗程完成后,两组病例脑血管储备功能(CVR)显著增加,血流灌注指数(PI)显著降低,同时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更优(P<0.05).疗程完成后,两组血清内皮素-1(ET-1)水平显著降低,一氧化氮(NO)水平显著增加,同时治疗组以上指标改善更优(P<0.05).结论 消风散加味治疗ACI(风痰瘀阻证)的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和日常生活能力,以及改善脑血流灌注和血管内皮功能.

    脑梗死脑血流灌注消风散内皮素-1一氧化氮

    揿针联合加味骨痹汤治疗肩袖损伤(气滞血瘀证)临床观察

    付泽佳朱光宇尹岳桐田向东...
    1618-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揿针联合加味骨痹汤治疗肩袖损伤(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为肩袖损伤治疗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方法.方法 对2022年6月至2023年6月收治的66名肩袖损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治疗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采用了揿针联合加味骨痹汤,对照组仅使用加味骨痹汤,两组患者均配合功能锻炼.以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量表、美国加州大学(UCLA)肩关节评分系统及关节活动度(ROM)及总有效率为观察指标,记录患者肩关节疼痛、肩关节功能和患者整体满意度,比较治疗前及治疗后4周各项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4周,2组的VAS评分均有所下降,Constant-Murley评分、UCLA肩关节评分和ROM均有所提高,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揿针联合加味骨痹汤可有效缓解肩袖损伤(气滞血瘀证)患者疼痛症状,在改善肩关节活动度方面治疗效果更佳.

    肩袖损伤气滞血瘀揿针加味骨痹汤经筋理论

    加味凉膈散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随机对照临床观察

    于畅陈影蒋志天宋杰...
    1622-162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融合加味凉膈散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西医常规治疗+加味凉膈散颗粒剂)和对照组(西医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14 d,观察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第28天生存率以及治疗前后序贯性器官功能衰竭量表(SOFA)评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量表(APACHE Ⅱ)评分、中医证候评分、血常规、C反应蛋白(CRP)、血乳酸、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肝素结合蛋白(HBP)的差异.结果 治疗组、对照组的第28天生存率分别为77.46%、63.89%,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SOFA评分、APACHE Ⅱ评分和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百分比、TNF-α、IL-6、HBP、PC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融合加味凉膈散的中西医结合治疗脓毒症(热毒炽盛证)具有良好的疗效.

    脓毒症加味凉膈散热毒炽盛证中西医结合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张飞虎张双林包巴根那刘阳...
    1626-162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SAP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4例(脱落2例,剔除2例,最终完成40例)与观察组45例(脱落1例,剔除3例,最终完成41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措施,观察组在给予常规西医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参麦注射液.两组治疗1周后,比较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及实验室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肠内营养耐受率及中医症状改善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急性胰腺炎床旁评分及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APACHE Ⅱ)评分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评分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血清白细胞计数(WBC)、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所降低(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另外,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参麦注射液辅助治疗SAP能够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病情严重程度,改善临床预后.

    重症急性胰腺炎炎症反应急性虚证参麦注射液

    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疗效观察

    史一言刘洋赵哲陈娜...
    1629-163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评价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联合康复训练治疗社区获得性肺炎(寒痰伏肺证)的疗效及对炎症因子、氧化应激及ANXA1、TIM-4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片并进行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记录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和体征(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进行治疗前后寒痰伏肺证评分;检测治疗前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膜联蛋白 A1(ANXA1)和T细胞免疫球蛋白黏蛋白-4(TIM-4)水平;比较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咳嗽、咳痰、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寒痰伏肺证各主要症状评分和总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hs-CRP、TNF-α、PCT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MDA水平低于对照组,SOD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ANXA1和TIM-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西医常规抗感染及康复训练的基础上,采用苓甘五味姜辛汤加减治疗CAP可以有效缩短病程,缓解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反应和ANXA1、TIM-4表达,减轻氧化应激损伤有关.

    社区获得性肺炎寒痰伏肺证苓甘五味姜辛汤炎症因子氧化应激ANXA1TIM-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