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庄曾渊

双月刊

1002-4379

zyophthal@163.com

010-68668940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3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Ophthalm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眼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宣传党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政策,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术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发展,加强国际间眼科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脾虚证大鼠模型的建立与评价

    李晓宇梁丽娜李佳豪高云...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使用大黄水煎液灌胃联合视网膜光凝建立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脾虚证大鼠模型,并对模型进行评价.方法 将24只10周龄BN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G)、光凝组(PG)、大黄联合光凝组(RPG),每组8只.RPG组大鼠予10 mL/kg灌胃大黄水煎液,行右眼视网膜氪激光光凝诱导脉络膜新生血管(CNV);PG组仅予氪激光光凝和等剂量蒸馏水灌胃;CG组仅灌胃蒸馏水,均连续干预10 d.记录3组大鼠10 d内的一般情况及表观行为情况;光凝后7 d、14 d活体进行眼底照相、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FFA)、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CT)观察CNV病灶.14 d后取材,计算大鼠脾脏及胸腺指数,间苯三酚法检测血清D-木糖表达,测定血清α-淀粉酶活力;分离大鼠眼球视网膜色素上皮(RPE)层—脉络膜—巩膜的复合体,AF488偶联同工凝集素B4法观察CNV病灶;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视网膜形态.结果 (1)一般情况及表观行为:RPG组大鼠毛发色泽、四肢肌肉、行动、精神状态等得分持续下降,体质量、体温低于P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体质量=6.014,P= 0.000;t体温=3.125,P=0.005).(2)脾脏及胸腺指数:3组间大鼠胸腺及脾脏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清D-木糖与α-淀粉酶:PG、RPG组大鼠血清D-木糖水平均低于CG组(tPG=11.270,tRPG=17.990,均P=0.000),且RPG组低于PG组(t=6.720,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 3 组间血清α-淀粉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眼底CNV:RPG组大鼠第7天、第14天CNV渗出面积高于PG组(t7 d=2.217,t14 d=2.210,均P=0.032),且灰度值高于PG组(t7 d=3.448,P=0.001;t14 d=2.215,P=0.03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5)视网膜形态结构:CG组大鼠视网膜结构完整清晰,PG、RPG组视网膜结构破坏,伴有出血、水肿以及新生血管生成,且RPG组较PG组更为显著.(6)视网膜病变面积:RPG组平均病灶面积高于P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45,P=0.000).结论 大黄水煎液灌胃联合视网膜激光光凝法可以成功建立脾虚证wAMD病证结合大鼠模型.

    脾虚证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脉络膜新生血管病证结合动物模型

    耳穴压丸联合耳穴揿针疗法治疗儿童青少年近视的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

    侯昕玥王健全曹珂儿李书娇...
    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耳穴压丸联合耳穴揿针疗法对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1年7月—2022年10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等6家医院诊治的低度近视和近视前期患儿156例(156只眼),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78只眼).对照组予健康宣教+足矫配镜(近视前期患儿只予健康宣教);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耳穴压丸+耳穴揿针治疗.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检测受试者的裸眼远视力(UCDVA)、等效球镜度(SE)、眼轴(AL)和全身症状评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组患儿治疗前的UCDVA、SE、AL和全身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UCDVA: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各时间节点UCDVA较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后12周和24周UCDVA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与统计学意义(Z12周=3.495,Z24周=3.950,均P=0.000).2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UCDVA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周=2.655,P=0.008;Z12周=3.441,P=0.001;Z24周=2.933,P=0.003).(2)SE: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12周和24周SE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周=2.349,P=0.020;t24周=3.643,P=0.000).对照组治疗后各时间节点SE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周=5.861、t12周=7.640、t24周=9.845,均P=0.000).2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SE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6周=3.392,P=0.001;t12周= 3.468,P=0.001;t24周=3.968,P=0.000).2组治疗后24周与治疗前的SE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529,P=0.000).(3)AL:2组AL治疗后各时间节点与治疗前的比较及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差值比较,试验组治疗后24周与治疗前的AL差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35,P=0.044).(4)全身症状评分: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治疗后6周、12周和24周全身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周= 5.358、Z12周=5.690、Z24周=5.886,均P=0.000).对照组治疗后6周、12周全身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6周= 4.411,P=0.000;Z12周 =3.259,P= 0.001).2组间比较,试验组治疗后12周和24周的全身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12周= 1.999,P=0.046;Z24周 =3.093,P= 0.002).(5)不良反应及依从性:2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2组依从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丸联合耳穴揿针疗法具有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进展作用,能够控制屈光度增加、延缓眼轴增长度、稳定视力、改善全身症状体征,安全性高,依从性好,值得推广应用.

    近视耳穴疗法揿针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儿童青少年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第六届编辑委员会委员名单、青年委员名单

    15页

    改良耳穴压豆联合局部按摩治疗儿童特发性异常瞬目症的临床研究

    郑新宝张奇佳陈春峰魏嘉洪...
    16-21,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改良耳穴压豆联合局部按摩治疗儿童特发性异常瞬目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19年10月—2022年4月在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眼科门诊确诊的4~12 岁特发性异常瞬目症患儿9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A组)、中医组(B组)和对照组(C组)各30例(60只眼).分别予改良耳穴压豆、经典耳穴压豆和常规心理—行为疗法配合滴眼液治疗.3组均观察21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量患儿瞬目频率、学习能力的数据.结果 (1)瞬目频率评分:3 组治疗前瞬目频率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B组瞬目频率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组=19.313、tB组=15.000,均 P=0.000),C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93.886,P=0.000).与C 组比较,A组和B组瞬目频率评分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组=-11.655,tB组=-11.171,均P =0.000);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阅读速度比较:治疗后A组与B组阅读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组=-60.647,tB组=-61.465,均 P=0.000),C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组间阅读速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19.150,P=0.000).与C 组比较,A组与B组阅读速度均较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组=4.744、tB组=4.033,均P=0.000);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听写速度比较:治疗后A组与B组听写速度均较治疗前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组=-115.348、tB组=-109.133,均 P=0.000),C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91.933,P=0.000).与C 组比较,A组与B组听写速度均较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组=9.751、tB组=8.203,均P =0.000);A组与B组听写速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中医症候积分:3 组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A组与B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组=-4.365、tB组=-4.062,均 P=0.000),C组较治疗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 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7.259,P=0.000).与C 组比较,A组和B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A组=-4.979、tB组=-4.625,均P = 0.000);A组和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临床疗效:A组(96.67%)与B组(93.33%)总有效率均优于C组(66.6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A组=9.017,P =0.003;χ2B组= 6.667,P =0.010),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复发率:A组(10.34%)与B组(14.29%)复发率均低于C组(8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A组=24.191、χ2B组=20.728,均P=0.000);而A组与B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改良耳穴压豆联合局部按摩治疗儿童特发性异常瞬目症临床疗效较好,具有操作简单、疗效可靠、复发率低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

    耳穴压豆局部按摩儿童特发性异常瞬目症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探讨视神经炎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

    林冀鲁焦文鑫周芷伊龙思羽...
    2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古今医案云平台研究视神经炎(ON)的中医证型及用药规律.方法 纳入自建库以来至2022年12月31日收录于古今医案云平台、中国知网、万方医学网、维普网及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中使用中医药治疗ON的医案及文献.将中医证型、处方组成及治法录入Excel软件并建立数据库,对中药名称规范化处理后,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5)的数据挖掘模块对中医证型、中药四气、五味、高频中药使用频次、关联规则等进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医案15个和文献110篇,包含68种证型,"肝郁气滞证"出现频次最高(28次,12.02%);233个中药复方,涉及中药211味,累计频次为2,579次,四气以寒性最多(49味,23.22%);五味以甘味药最多(76味,36.02%);归经以肝经药物最多(73味,34.60%).(2)高频中药使用频次:用药频次≥30次的中药共21味,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当归(165 次,70.82%)、茯苓(143 次,61.37%)、柴胡(127 次,54.51%)、白芍(118 次,50.64%)、白术(110次,47.21%).(3)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共得到8类核心药对,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白芍-当归""柴胡-当归""白术-当归""白术-茯苓""白芍-茯苓".(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聚类分析得到4个药物聚类,功效分别为清热凉血活血、疏肝健脾益气、养阴清心凉血、补肾益气利水.(5)复杂网络分析:提取出的核心处方为丹栀逍遥散加减,涵盖10味中药.结论 ON的中医辨证与"肝"密切相关,中药治疗ON以调肝为主,分别采用疏肝、清肝、养肝之法;且兼顾心脾,补益气血;同时辅以子类药,具有脏窍同治的特点.

    中医视神经炎古今医案云平台用药规律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挖掘中药治疗小儿霰粒肿的用药规律

    包银兰周尚昆李成武王立军...
    29-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数据平台挖掘探索中药治疗小儿霰粒肿的组方规律.方法 选取建库至2022年11月中国知网、万方和维普数据库中关于中药治疗小儿霰粒肿的文献.将收集到处方录入中医传承计算平台(V3.0)软件中,统一中药名称后,对药物的属性、用药频次和功效等进行分析.结果 (1)一般情况:共纳入符合标准的处方共57个,涉及中药151味,累计使用频次位582次.中药四气以寒性最多(69味,45.92%),五味以苦味药最多(54味,35.92%),归经以肺经最多(41味,27.27%).(2)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12次的中药(高频中药)共12味.排在前5位的依次是陈皮(29次,4.98%)、半夏(26次,4.47%)、茯苓(26次,4.47%)、甘草(24次,4.12%)、连翘(17次,2.92%).(3)高频中药功效分类:以清热药最多,138次(23.71%),其次为化痰止咳药(60次,10.30%)、解表药(54次,9.27%)、补虚药(44次,7.56%)、理气药(40次,6.87%).(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共得到6类组方,功效依次为益气健脾,燥湿化痰;消食导滞,益气和胃;化痰散结,健脾化湿;清热解毒,消散疔疮;明目退翳,化痰散结;降逆蠲饮,宁心定悸.(5)高频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关联性较强的5对为陈皮-茯苓,陈皮-半夏,半夏-甘草,陈皮-僵蚕,陈皮-连翘.结论 小儿霰粒肿的中医药用药以清热解毒、化痰散结为主,配以益气健脾、清肝疏风类,为临床医生提供药物参考及治疗思路.

    霰粒肿睑板腺囊肿胞生痰核中医药治疗数据挖掘中医传承计算平台配伍规律

    膏摩顶法改善青少年近视视疲劳的临床疗效观察

    杨惠戎宽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应用摩顶明目膏进行膏摩顶法对青少年近视视疲劳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9月—2022年9月于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青少年近视合并视疲劳患者94例(188只眼),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7例(94只眼).治疗组予摩顶明目膏为介质对头部五经进行推拿,对照组采用眼周穴位推拿.2组均观察28 d.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测量患者双眼视疲劳症状评分、调节幅度积分、调节灵活度积分、调节滞后量积分、正、负相对调节积分的数据.结果 2组治疗前视疲劳症状评分、调节幅度积分、调节灵活度积分、调节滞后量积分、正、负相对调节积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双眼视疲劳症状评分: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组=5.300,P = 0.000;t对照组=4.470,P =0.001).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视疲劳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50,P =0.004).(2)双眼调节幅度积分: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组=7.560、t对照组=3.800,均P =0.000).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720,P =0.000).(3)双眼调节灵活度积分: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组=16.240、t对照组=6.940,均P =0.000).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80,P =0.000).(4)双眼调节滞后量积分: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组=9.110、t对照组=4.780,均P =0.000).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73,P =0.003).(5)双眼正相对调节积分: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组=5.920,P =0.000;t对照组=2.530,P = 0.012).2 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300,P = 0.000).(6)双眼负相对调节积分:2组治疗后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组= 10.930、t对照组=8.810,均P =0.000).2组间治疗后比较,治疗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60,P =0.000).结论 应用膏摩顶法对头部五经进行推拿对青少年近视及视疲劳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膏摩顶法摩顶明目膏近视视疲劳五经推拿

    目偏牵正汤联合针刺治疗目偏视的临床研究

    邢静李慧丽张腾李成双...
    4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目偏牵正汤联合针刺治疗目偏视疗效,为目偏视提供临床治疗思路.方法 纳入2019年6月—2022年6月年重庆市中医院眼科住院及门诊的目偏视患者12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62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予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基础病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目偏牵正汤加减口服联合针刺治疗,10 d为1个疗程,共观察3个疗程,观察2组眼球运动受限程度、复视像检查、三棱镜斜视度变化.结果 2组治疗前眼球运动受限程度、复视像检查、三棱镜斜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1)眼球运动受限程度比较:治疗后2组眼球运动受限程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 观察组=-6.710,P=0.000;Z 对照组=-2.953,P=0.003).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眼球运动受限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4.523,P=0.000).(2)复视像检查比较:治疗后2组两组复视分离最大方向的复视像间距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观察组=-8.266、Z对照组=-4.168,均P=0.000).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复视分离最大方向的复视像间距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5.331,P=0.000).(3)三棱镜斜视度比较:治疗后2组三棱镜斜视度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观察组=-8.348,P=0.000;Z对照组=-2.850,P=0.004).治疗后2组间比较,观察组三棱镜斜视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6.430,P=0.000).(4)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7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35,P=0.000).其中,动眼神经麻痹治疗总有效率,观察组(100.00%)高于对照组(84.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1);而外展神经麻痹和滑车神经麻痹总有效率,2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目偏牵正汤联合针刺治疗能够改善眼球运动受限、复视症状,治疗目偏视临床疗效较好.

    目偏牵正汤针刺目偏视麻痹性斜视

    基于《脏腑标本药式》探讨密蒙花方从肝论治NPDR

    李媛媛接传红王建伟邓宇...
    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属中医"消渴目病"范畴,病因有内外,病位在目,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以气阴两虚、目络瘀滞兼早期阳虚为基本病机,涉及五脏,以肝为关键,肝病则体用皆损,主要表现为肝气、肝血、肝阳、肝阴不足,肝郁以及肝热.治疗分虚实寒热、标本缓急,以调肝为关键.密蒙花方是名中医高健生所创,入选北京市中医药管理局首批"十病十药",被广泛用于NPDR的临床治疗,可有效延缓疾病进程、改善视功能.《脏腑标本药式》由易水学派张元素所著,是脏腑辨证的代表性著作之一,主要阐述各脏腑虚实、标本寒热治法及用药.故本文基于《脏腑标本药式》深入探讨密蒙花方从肝论治NPDR.

    密蒙花方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从肝论治脏腑标本药式张元素

    从"治痿独取阳明"论治动眼神经麻痹

    刘自强李媛媛接传红王建伟...
    50-52,60页
    查看更多>>摘要:动眼神经麻痹(ONP)是导致眼睑下垂及复视的常见病因,因其病因诊断复杂,是目前尚未解决的医学难题.本病属于中医学"痿证"范畴,基于对《黄帝内经》"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解,本文以"痿"论治ONP,从病因病机、治疗等方面阐述ONP与痿证的关系,治疗上强调以"取阳明"为中心,结合辨证论治,从中药和针灸2个方面阐述其临床应用,以期为ONP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动眼神经麻痹痿证阳明中药针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