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庄曾渊

双月刊

1002-4379

zyophthal@163.com

010-68668940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3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Ophthalm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眼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宣传党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政策,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术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发展,加强国际间眼科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儿童青少年近视中医耳穴压丸防控指南

    中华中医药学会眼科分会亢泽峰
    901-907页

    儿童青少年近视中医适宜技术耳穴压丸

    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大鼠模型的构建与评价

    韩梦雨马传政邓婷婷金明...
    908-91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以上结膜入路法构建视神经脊髓炎相关性视神经炎(NMO-ON)大鼠模型,从活体与病理、视神经及脊髓、脑等多维度评价该模型.方法 将SD雄性大鼠30只随机分为对照组(CG)、模型组(MG),各15只.2组大鼠上结膜入路暴露视神经后,在球后2 mm处分别将健康对照人群血清和AQP4免疫球蛋白G(AQP4-IgG)阳性NMO患者血清注射至蛛网膜下腔,常规饲养14 d.术后第3天免疫荧光法检测视神经人AQP4-IgG表达.术前1 d、术后第7、14天分别行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及瞳孔对光反射检测;术后第14天取2组大鼠视网膜、视神经、脑及脊髓组织制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勒克斯坚牢蓝(LFB)髓鞘染色观察大鼠组织形态,透射电镜观察大鼠视神经超微结构.免疫荧光法检测视神经水通道蛋白4(AQP4)、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神经丝蛋白L(NFL)、簇分化抗原68(CD68)表达.结果 (1)AQP4-IgG:MG组大鼠视神经中AQP4-IgG强表达,AQP4 和GFAP在AQP4-IgG沉积区域丢失;CG组则为阴性表达.(2)F-VEP:第14天MG组N1-P1振幅低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6.639,P=0.000);2组第14天N1、P1波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瞳孔对光反射实验:第14天MG组大鼠曝光前后瞳孔收缩的百分比低于CG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1.022,P=0.000).(4)组织形态:MG组大鼠视神经肿胀,轴突数量减少,微管微丝大量溶解,伴有不规则空洞化,其间见大量炎症细胞浸润,髓鞘严重分层、结构不完整.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层细胞水肿明显,数量减少,且大小不一,核仁不清晰.脊髓与脑组织形态未见明显异常.(5)NFL、CD68:MG组大鼠视神经NFL表达低于CG组,CD68表达高于CG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NFL=28.103、tCD68=385.335,均P=0.000).结论 通过在大鼠视神经蛛网膜下腔显微注射人类AQP4-IgG阳性血清可成功构建NMO-ON大鼠模型,该模型显示了NMO-ON的特征性病理变化,包括星形胶质细胞破坏、炎症浸润、轴突损伤及脱髓鞘等.

    视神经脊髓炎视神经炎上结膜入路动物模型

    左氏醒神明目针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疗效观察

    鞠品赵磊左韬
    917-92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左氏醒神明目针法治疗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的疗效.方法 纳入2022年5月—2023年2月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眼科诊治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72例(72只眼),证属肝郁气滞证,均以右眼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36例(36只眼).对照组予腺苷钴胺片口服,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左氏醒神明目针法治疗.2组均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检查受试者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视野改变[包括视野指数(VFI)、图形标准差(PSD)、平均缺损(MD)]、视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和中医证候积分(TCMS).结果 (1)BCVA:试验组治疗后BCVA较治疗前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78,P=0.041).对照组治疗后BCVA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试验组BCVA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46,P=0.035).(2)视野改变:试验组治疗后VFI较治疗前升高,PSD、MD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VFI=2.882,P=0.005;tPSD=2.114,P=0.038;tMD=2.601,P=0.011).对照组治疗后的VFI、PSD、MD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试验组VFI高于对照组,MD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VFI=2.102、tMD=2.103,均P=0.039).(3)RNFL厚度:2组治疗前、后RNFL厚度比较及治疗后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4)TCMS:试验组治疗后TCMS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869,P=0.000).对照组治疗后TCMS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间比较,试验组TCMS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795,P=0.000).结论 左氏醒神明目针法可有效改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神经萎缩肝郁气滞证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

    青光眼视神经萎缩针刺肝郁气滞证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中医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黄斑水肿的组方规律

    尚孟秋梁丽娜周维金昱...
    922-9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应用R语言数据挖掘平台对中医药治疗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RVO-ME)的方药信息进行挖掘,为中医治疗RVO-ME提供新的思考方向.方法 纳入从建库至2023年9月30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中医药治疗RVO-ME的文献.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对治疗RVO-ME的中药相关文献进行筛选,提取方药信息,统一规范药物名称后采用R语言(4.1.1版)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使用ggplot 2函数对数据进行频次分析,绘制条形图以呈现RVO-ME治疗中使用的高频中药种类.运用arules、arulesViz函数进行关联分析.运用层次聚类算法对数据进行聚类分析,应用NbClust函数选取最佳聚类数目,并依据最佳聚类数目进行聚类分析.结果 (1)中药属性:共纳入文献42篇,包含方剂43个,涉及中药92味,累计频次为487次.中药四气以温性最多,共151次(31.01%);五味以甘味药最多,共 173 次(35.52%);归经以肝经用药最多,共 128 次(26.28%).(2)高频中药使用频次:使用频次>5次的药物(高频中药)共30味,排名前5位的分别为茯苓(34 次,79.07%)、当归(26 次,60.47%)、白术(21 次,48.84%)、川芎(21 次,48.84%)、泽泻(21次,48.84%).(3)中药关联规则分析:关联度较高前5组分别为当归-茯苓、泽泻-茯苓、白术-茯苓、川芎-当归、川芎-茯苓.(4)高频中药聚类分析:共得到4类组方.第Ⅰ类功效为活血通络、利水渗湿;第Ⅱ类功效为活血化瘀、补气健脾;第Ⅲ类功效为温阳利水;第Ⅳ类功效为滋阴养血、活血理气.结论 RVO-ME的中医药治疗原则强调血水同治,活血化瘀和利水渗湿、益气健脾兼顾.

    视网膜静脉阻塞继发黄斑水肿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肥胖与白内障的因果关系:一项孟德尔随机化研究

    曹雯媗郭晓勤杨剑英罗悦...
    929-93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使用两样本孟德尔随机化(MR)方法探索肥胖指标(体质量指数、腰围、髋围)与白内障是否存在因果关联.方法 使用IEU Open GWAS数据库体质量指数、腰围、髋围和白内障全基因组关联研究的汇总统计数据,使用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作为因果推断的工具变量,进行两样本MR分析.采用逆方差加权法(IVW)评估体质量指数、腰围、髋围与白内障的是否存在因果关联,同时采用MR-Egger回归法、加权中位数法(WME)、异质性检验及敏感性分析对结果进行补充分析.结果 (1)筛选结果:暴露因素中,体质量指数共筛选出458个SNP,腰围共筛选出374个SNP,髋围共筛选出398个SNP;结局因素白内障筛选出459个SNP.(2)体质量指数:体质量指数是白内障发生的强相关因素,有统计学意义[OR=1.189,95%CI(1.135,1.247),F=52.452,P=0.000].MR-Egger回归法显示不存在水平多效性(P>0.05),且体质量指数与白内障散点图斜率为正,表明二者存在因果关系.(3)腰围:腰围是白内障发生的强相关因素,有统计学意义[OR=1.221,95%CI(1.145,1.303),F=36.776,P=0.000].MR-Egger回归法显示不存在水平多效性(P>0.05),且腰围与白内障存在因果关系散点图斜率为正,表明二者存在因果关系.(4)髋围:髋围是白内障发生的强相关因素,有统计学意义[OR=1.119,95%CI(1.061,1.180),F=16.850,P=0.000].MR-Egger回归法显示不存在水平多效性(P>0.05),且髋围与白内障存在因果关系散点图斜率为正,表明二者存在因果关系.结论 体质量指数、腰围、髋围均与白内障的发生存在因果关系.其中,体质量指数的增高对白内障发生的影响更为明显.

    孟德尔随机化白内障肥胖体质量指数腰围髋围

    微砭耳针联合A型肉毒毒素治疗伴焦虑抑郁症的特发性眼睑痉挛的疗效观察

    杨雪艳张学颖
    936-9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微砭耳针联合A型肉毒毒素(BTX-A)治疗特发性眼睑痉挛(BEB)合并焦虑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1年12月—2022年12月佛山市中医院眼科和神经内科门诊诊治的BEB合并焦虑抑郁的患者63例(126只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肉毒素组、耳针组和联合组,每组21例(42只眼),依次予BTX-A、微砭耳针、微砭耳针联合BTX-A治疗.3组均观察6个月.记录3组患者的起效时间和疗效持续时间,治疗前后分别检测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得分,记录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BEB的起效时间及疗效持续时间:3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058,P=0.012).与耳针组比较,肉毒素组、联合组起效时间均提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肉毒素=3.193,P=0.003;t联合组=3.835,P=0.000).联合组与肉毒素组起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疗效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9.079,P=0.000).与耳针组比较,肉毒素组和联合组疗效持续时间均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肉毒素=4.391、t联合组=7.729,均P=0.000).与肉毒素组比较,联合组疗效持续时间延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38,P=0.012).(2)SDS评分:3组治疗后SD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耳针组=4.498、t肉毒素组=5.758、t联合组=11.489,均P=0.000).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343,P=0.007).联合组SDS评分低于耳针组和肉毒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耳针组=3.284,P=0.002;t肉毒素组=2.253,P=0.030),肉毒素组和耳针组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SAS评分:3组治疗后SA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耳针组=4.603、t肉毒素组=7.617、t联合组=10.585,均P=0.000).治疗后3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845,P=0.000).肉毒素组和联合组治疗后SAS评分均低于耳针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肉毒素组=2.351,P=0.024;t联合组=5.446,P=0.000).联合组治疗后SAS评分低于肉毒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0,P=0.004).(4)BEB临床疗效:耳针组、肉毒素组、联合组的总有效率依次为66.7%、76.2%和95.2%,3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5,P=0.004).肉毒素组总有效率与耳针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耳针组和肉毒素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耳针组=11.118,P=0.001;χ2肉毒素组=6.222,P=0.013).(5)不良反应发生率:3组不良反应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砭耳针联合BTX-A注射治疗BEB起效快,疗效维持时间长,不良反应少,并能明显改善抑郁焦虑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特发性眼睑痉挛A型肉毒毒素眼轮匝肌微砭耳针焦虑抑郁

    姚靖运用六经辨证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经验剖析

    张致睿于息明王佳娣姚靖...
    942-945,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被认为是致盲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由于长期的高血糖刺激,导致视网膜组织缺血缺氧,造成血-视网膜屏障破坏及新生血管形成的糖尿病微小血管并发症.中医称之为"消渴内障",其病因病机主要与脾肾两虚有关,姚靖将《伤寒论》六经辨证理论与临床相结合,认为该病应首辨阴阳、表里,明确其定性和定位,进而应用经方从该病六经归属进行治疗,将六经辨证的用药思想与疾病的辨证论治相结合,精准辨证,主张以全身证候所体现的六经归经为主要切入点,从而达到周身平衡,目病得缓.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伤寒论六经辨证

    冯俊运用剔络化瘀法治疗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经验

    杨桂萍冯俊杨二双
    946-950,9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RAP)属于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的一种特殊类型,其基本病变为新生血管形成.临床上往往采取对症治疗,但预后较差.冯俊深入研究古代医家的相关论述,结合多年临床应用经验,基于中医"络病理论"思想,阐述了络病与RAP的内在联系,提出了RAP属中医络病,认为"瘀阻脉络、水湿内停"为其主要病机,在治疗上采用剔络化瘀法,即应用虫类药与活血化瘀药物搜剔络脉、活血化瘀,兼顾利水渗湿,并调补全身气血,畅通眼底络脉,从而达到充养目系、固本明目之效.在其临床实践中该法疗效显著,为临床治疗RAP提供了新方法、新思路.

    视网膜血管瘤样增生剔络化瘀法经验总结

    芳香类中药治疗内障眼病探析

    刘新宇李佳贤郭惠怡莫亚欣...
    951-955,971页
    查看更多>>摘要:芳香类中药辛温香燥,可发挥开窍引经、疏肝理气、化湿温里的功效,具有抗氧化、抗炎、抗凋亡、改善微循环以及穿透血-视网膜屏障等药理活性.本文通过梳理芳香类中药的定义、归经、性能,重点从机制、适应症、临床应用、现代药理研究等方面探讨其在内障眼病中的理论、现代研究及临床应用,并通过总结古代与现代医家经验,阐释芳香类中药治疗内障眼病的作用原理,以期为芳香类中药治疗内障眼病提供有益的思路与方法.

    芳香类中药内障眼病临床应用作用机制芳香开窍

    基于元真通畅理论从少阴心肾论治DR

    刘思言严京芦伟接传红...
    956-9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为瘀、痰、水、湿、热等病理产物阻于视衣而目络不通;病络生成、视衣脱离则目失濡养、视衣不荣.本文基于元真通畅理论从少阴心肾的角度来分析DR的病因病机、病程变化及治疗,认为DR的发病原因是由于少阴枢折—水火不济致元阴亏损,君相不安致元阳虚衰、阴阳不相顺接致阴损及阳,元真失于通畅,发生一系列DR的眼底改变,并结合本团队的经验方进一步探讨充养元真、和畅少阴之法在DR中的应用,为DR的中医认识提供新的理论思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元真通畅少阴心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