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庄曾渊

双月刊

1002-4379

zyophthal@163.com

010-68668940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3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Ophthalm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眼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宣传党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政策,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术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发展,加强国际间眼科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气血水"理论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初探

    于方海梁凤鸣
    553-557页
    查看更多>>摘要: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常致患者视瞻昏渺,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气血水"理论与DR的联系是在气血与津液的生理病理联系上提出的.DR在肝、脾、肾三脏失调亏虚的病机基础上,气化不利,致血与津液失司,瘀血与病水互结,进一步阻碍气机,气、血、水搏结于目络,终成糖尿病性黄斑水肿.治疗上,气、血、水三者同调是治疗的关键,同时注重疏肝理脾,补肾填精等,调气重于黄芪、党参,注重添加风药,如防风、葛根等,血、水同治重用丹参、茯苓、泽兰之品,糖尿病病情日久应考虑精气不足,可予褚实子、茺蔚子等起填精明目之功."气血水"理论可进一步完善中药在DR的应用.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血水"理论消渴目病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基于"五轮学说"探讨脏腑辨证在RP的应用

    胡鑫孙浩楠白世淼
    558-562,573页
    查看更多>>摘要: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RP)是以进行性夜盲、视野渐窄伴视力持续性下降为主要表现的眼病,因其不可逆的特性,被认为是常见的致盲眼病之一.中医学认为,本病病机以肝肾亏损为本,病理性质多以虚为主,瘀为标."五轮学说"为中医眼科特有的重要理论之一,为后世中医眼科辨证施治提供核心理论依据.本文旨在基于"五轮学说",运用脏腑辨证理论,深入探讨其在治疗RP中的临床应用,分辨病性,加深认识,并以此为诊疗此病提供新的临床思路和方法.

    "五轮学说"中医眼科脏腑辨证原发性视网膜色素变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双眼AMN合并RAO1例

    崔家铭梁凤鸣黎红梅
    563-565页

    急性黄斑区神经视网膜病变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动脉阻塞

    视网膜色素变性伴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1例

    贾茜钰辛娜蒋丽琼刘军...
    566-569页

    视网膜色素变性视网膜星形细胞错构瘤病例报道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1例

    周芷伊王影梁俊龙思羽...
    570-573页

    急性后极部多灶性鳞状色素上皮病变中西医结合病例报告

    儿童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1例

    夏鑫李模江易湘青黄雨...
    574-575页

    儿童糖尿病儿童白内障真性糖尿病性白内障

    代谢组学在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中的研究进展

    许佑梁凤鸣王继芳
    576-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是导致老年患者视力下降甚至失明的常见原因,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寿命延长,AMD已成为日益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明确.代谢组学作为一门研究代谢产物的变化规律并揭示生命活动本质的科学,可以通过分析AMD患者独特的代谢产物和综合代谢状况,成为筛查和评估AMD进展的潜在生物标志物.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外相关文献,针对AMD相关的代谢组学研究,以血浆、血清、房水和玻璃体以及尿液等体液研究为主体进行综述,发现多数差异代谢物为脂质、氨基酸、核苷酸,主要涉及的代谢通路为氨基酸代谢、糖代谢、肉碱代谢等.代谢组学在AMD中的应用正在快速发展,有望为AMD的进展提供个性化的预防策略和靶向治疗方法.

    代谢组学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生物标志物氨基酸代谢

    黄芩苷和黄芩素干预眼部疾病的基础研究进展

    于欢马晓昀
    581-584,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黄酮类化合物黄芩苷和黄芩素是中药黄芩中的2种重要活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菌等多种药理作用,关于二者干预眼部疾病的基础研究逐年增多.本文总结了近年来黄芩苷及黄芩素干预眼部疾病的基础研究进展,发现所涉及的疾病种类较多,包括角膜损伤、白内障、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青光眼、葡萄膜炎、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缺血性视网膜病变等.其作用机制主要为通过调节炎症反应、减轻氧化应激、抑制细菌感染等途径干预眼病,说明黄芩苷和黄芩素对眼部疾病的治疗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综述总结了黄芩苷及黄芩素的临床应用及相关理论依据,可为黄芩在眼科制药、保健品等领域的应用提供启示.

    黄芩苷黄芩素眼部疾病

    "补虚化浊法"中药联合抗VEGF治疗wAMD的Meta分析

    韩治华吴雪梅冀璐吴沂旎...
    585-5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系统评价"补虚化浊法"中药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应用"补虚化浊法"中药治疗wAMD的随机对照试验文献,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3年5月31日,对文献按照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进行筛选和数据录取,采用Cochrane软件评价文献质量,采用RevMan 5.4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纳入13项研究,包括患者1,002例(1,041只眼),其中采用"补虚化浊法"联合抗VEGF治疗的治疗组501例(523只眼),单纯抗VEGF治疗的对照组501例(518只眼).治疗组在提高国际标准视力[MD=0.100,95%CI(0.050,0.140),Z=4.310,P=0.000]、LogMAR视力[MD=-0.080,95%CI(-0.110,-0.050),Z=5.560,P=0.000]、视力总有效率[OR=2.070,95%CI(1.280,3.340),Z=2.970,P=0.000]、降低黄斑中心凹厚度[MD=-19.130,95%CI(-24.940,-13.310),Z=6.450,P=0.000]、提高荧光渗漏吸收率[OR=4.910,95%CI(2.870,8.400),Z=5.800,P=0.000]、提高临床总有效率[OR=3.810,95%CI(1.990,7.310),Z=4.030,P=0.000]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补虚化浊法"中药联合抗VEGF治疗wAMD疗效优于单纯抗VEGF治疗.

    补虚化浊法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视力黄斑中心凹厚度

    翼状胬肉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联合术后延续护理的疗效观察

    刘蓓蓓贾真真王龙龙
    591-59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接受手术治疗的翼状胬肉患者采取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联合术后延续护理模式干预的疗效.方法 选取2020年9月—2021年8月在亳州市中医院眼科住院治疗并行翼状胬肉切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7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35只眼).对照组患者给予眼科围手术期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联合术后延续护理模式.干预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检测2组患者术后的眼部疼痛情况,评估患者术后康复情况、眼表状态和护理满意度,检测泪膜破裂时间(BUT),观察术后12个月翼状胬肉的复发情况.结果 (1)疼痛、护理满意度及康复情况:2组术后6 h疼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和2 d观察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Z1 d=-2.842,P=0.004;Z2 d=-2.403,P=0.016),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Z=3.025,P=0.002),术后2 d和7 d观察组康复情况总分均低于对照组(Z2 d=-2.736,P=0.006;Z7 d=-3.605,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BUT:2组患者术前BU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 d、28 d的BUT均长于术前(观察组:t7 d=7.524、t28 d=9.168,均P=0.000;对照组:t7 d=4.376、t28 d=3.433,均P=0.000);术后7 d、28 d观察组BUT均长于对照组(t7 d=2.135,P=0.036;t28 d=3.059,P=0.0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眼表状态:术后1个月2组眼表状态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观察组眼表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 mon=-2.823,P=0.005;Z6 mon=-3.279,P=0.001).(4)复发率:观察组术后复发率(5.71%)低于对照组(2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00,P=0.040).结论 对接受手术治疗的原发性翼状胬肉患者采取围手术期快速康复护理联合术后延续护理模式干预,能够缓解患者的术后疼痛、促进患者的康复,降低复发率,改善预后.

    快速康复延续护理翼状胬肉复发率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