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疗效差异.方法 纳入2020年11月—2023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病历系统中的wAMD患者病历资料55份(62只眼).根据注射抗VEGF药物的类型和模式分为单抗组(只注射雷珠单抗)16只眼、融合蛋白组(只注射阿柏西普/康柏西普)24只眼和联合组(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康柏西普联合使用)22只眼.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1、3、6、12、18、24个月测量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的变化及注射频次,记录数据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1)BCVA:单抗组、融合蛋白组及联合组治疗后全程的BCVA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抗组:t14 d=4.597、t1个月=6.464、t3个月=4.690、t6个月=4.148、t12个月=4.291、t18个月=4.636、t24个月=5.429,均P=0.000;融合蛋白组:t14 d=4.048、t1个月=5.132、t3个月=5.817、t6个月=6.528、t12个月=7.700、t18个月=8.625、t24个月=8.855,均P=0.000;联合组:t14 d=4.909、t1个月=6.887、t3个月=5.608、t6个月=6.560、t12 个月=7.219、t18个月=7.987、t24个月=8.639,均P=0.000).在治疗后3、6、12个月,3组间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蛋白组治疗后18个月(t=2.265,P=0.027)和联合组治疗后18、24个月(t18个月=2.378,P=0.020;t24个月=2.235,P=0.029)的BCVA均高于单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融合蛋白组与联合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OP:3组治疗前后及各组间全程IO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CMT:单抗组、融合蛋白组及联合组治疗后多个时间点的CMT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抗组:t14 d=3.590、t1个月=3.744,均P=0.000;t3个月=3.497,P=0.001;t12个月=2.080,P=0.042;t18个月=3.009,P=0.004;t24个月=2.948,P=0.005.融合蛋白组:t12个月=2.331,P=0.023;t18个月=3.259,P=0.002;t24 个月=3.480,P=0.001;联合组:t14 d=4.034、t1个月=4.015、t12个月=4.213、t18个月=5.014、t24个月=5.380,均P=0.000;t3个月=2.874,P=0.006;t6个月=2.915,P=0.005).3组间CMT两两比较,治疗后14 d、1、3、6个月3组间平均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12、18、24个月的CMT均高于单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个月=2.178,P=0.033,t18个月=2.235,P=0.029,t24个月=2.720,P=0.009),单抗组与融合蛋白组之间C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抗VEGF药物注射频次:3组平均注射频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644,P=0.002).联合组平均注射频次低于单抗组和融合蛋白组(t单抗组=3.410,P=0.001;t融合蛋白组=2.488,P=0.007),单抗组和融合蛋白组平均注射频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单抗类和融合蛋白抗VEGF治疗既有早期快速提高视力和降低黄斑水肿的作用,又有中后期持续、稳定的治疗效果,且有减少注射次数的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