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庄曾渊

双月刊

1002-4379

zyophthal@163.com

010-68668940

100040

北京市石景山区鲁谷路33号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Chinese Ophthalmology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研究院主办的全国性中医眼科专业学术期刊,国内外公开发行。宣传党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政策,执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学术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以推动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眼科学术发展,加强国际间眼科学术交流。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眼底血症诊疗优势的传承与创新

    金明
    801-804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血、津液相互依存,通过"脏腑"功能而呈现的重要调节作用与"肝开窍于目"更为紧密.肝受血而能视,一旦气机受阻,目睛当先受损,导致眼底血症即眼底出血性病变.基于此理论,开展的多因性心、脑、肾"全身血脉瘀滞与眼底血症""眼底血症与全身血脉瘀滞"双向性研究,证实气、血、痰、湿的"病-证"关系;利用眼科影像学技术及实验研究,证实了眼底血症核心病机为脉络瘀阻病,依次引起气滞血瘀致出血瘀血、痰湿内停致眼底渗出水肿,痰瘀互结致痰湿与瘀血交融"标志性"演变特点.通过对比性应用研究证实了益气活血法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优效性及健脾益肾、化痰利湿联合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对黄斑水肿中西融合疗效.综上研究,遵循了古人"气血""脏腑"基础理论,为病证结合、精准辨病、量效参合诊疗模式提供了科学依据,为传承创新眼底血症诊疗体系开辟了更为宽广的诊疗措施.

    眼底血症中医眼科传承与创新

    滋阴明目汤调控炎症及自噬反应保护dAMD大鼠视网膜损伤的实验研究

    关瑞娟晏鑫杜鑫亢泽峰...
    805-811,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滋阴明目汤通过调控炎症及自噬反应对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dAMD)大鼠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使用光损伤装置建立dAMD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36只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MG)、维生素E组(VE)和滋阴明目汤组(ZYMM),另设对照组(CG),每组12只.给予VE组大鼠灌胃维生素E溶液,ZYMM组灌胃滋阴明目汤,CG组、MG组灌胃等体积0.9%氯化钠注射液,连续灌胃2周.末次给药后,采集大鼠血清与视网膜.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大鼠视网膜形态,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大鼠血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实时荧光定量PCR(qRT-PCR)检测大鼠视网膜核因子κB(NF-κB)、人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B(LC3B)、苄氯素1(Becline-1)的mRNA表达,免疫组织化学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视网膜NF-κB、LC3B、Beclin-1蛋白表达.结果 (1)视网膜形态:MG组大鼠视网膜各层之间分界模糊,厚度变薄,外网层结构不清,细胞排列紊乱.ZYMM组与VE组视网膜各层结构较MG组紊乱程度减轻,细胞排列稍乱,水肿程度减轻.(2)炎症因子:MG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表达高于CG组(tIL-1β=6.277、tTNF-α=9.085,均P=0.000),VE组、ZYMM组大鼠血清IL-1β、TNF-α表达低于MG组(VE:tIL-1β=5.821、tTNF-α=7.574,均P=0.000;ZYMM:tIL-1β=4.528、tTNF-α=5.996,均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3)mRNA:MG组大鼠视网膜NF-κB、LC3B、Beclin-1 mRNA表达均高于CG组(tNF-κB=4.776、tLC3B=5.423、tBeclin-1=4.854,均P=0.000),VE组、ZYMM组大鼠视网膜NF-κB、LC3B、Beclin-1 mRNA表达均低于MG组(VE:tNF-κB=3.444,P=0.002;tLC3B=4.092,P=0.000;tBeclin-1=2.841,P=0.008;ZYMM:tNF-κB=2.655,P=0.013;tLC3B=3.539,P=0.001;tBeclin-1=2.481,P=0.0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4)蛋白:MG组大鼠视网膜p-NF-κB、LC3B、Beclin-1蛋白表达均高于CG组(tp-NF-κB=6.446,P=0.000;tLC3B=5.543,P=0.001;tBeclin-1=9.075,P=0.000),VE组大鼠视网膜LC3B、Beclin-1表达均低于MG组(tLC3B=2.717,P=0.026;tBeclin-1=5.936,P=0.000),ZYMM组大鼠视网膜p-NF-κB、Beclin-1蛋白表达均高于MG组(tp-NF-κB=4.754,P=0.001;tBeclin-1=7.394,P=0.0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滋阴明目汤可通过降低炎症和自噬水平,发挥对dAMD大鼠视网膜保护作用.

    干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滋阴明目汤炎症自噬

    基于整合用药网络探究中药治疗DR的药物机制

    闫月飞刘健刘毅谢雁鸣...
    812-8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整合用药网络探究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药物机制.方法 纳入建库至2022年10月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数据库、Pubmed、MEDLINE、Embase、Web of Science中关于中药治疗DR的相关文献.运用古今医案云平台、IBM SPSS Modeler 18.0进行统计分析,得出治疗DR的核心处方;运用中药系统药理学数据库与分析平台、Genecards、OMIM、TTD数据库筛选处方的药物成分、靶点以及DR的疾病靶点,筛选出核心成分和核心靶点;基于Autodock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得到配体与受体结合能热图并可视化.结果 (1)数据分析与用药网络构建:共纳入文献216篇,整理得到中药处方265首,涉及中药295味,累计频次2,937次.使用频次≥25次的中药(高频中药)有29味.对高频中药进行聚类分析,共得到3类组合.第Ⅰ类功效为清热凉血,补气活血;第Ⅱ类功效为补益肝肾;第Ⅲ类功效为活血化瘀,益气滋阴.对高频中药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关联度较高的组合分别为茯苓-泽泻、牡丹皮,茯苓-泽泻、牡丹皮、山萸肉,茯苓-泽泻、牡丹皮、熟地黄,茯苓-泽泻、牡丹皮、山药,茯苓-泽泻、山萸肉、山药.将六味地黄丸加减方作为核心处方,即熟地黄、山萸肉、山药、泽泻、茯苓、牡丹皮、黄芪、丹参、当归、三七、川芎.(2)药靶、蛋白模型的构建与分析:共得到核心处方的药物活性成分114个、作用靶点1,879个;DR疾病的相关靶点1,385个;药物作用靶点与DR交集靶点214个.构建了"药物-活性成分-作用靶点"图,DR的核心成分分别是槲皮素、山柰酚、23-乙酰泽泻醇B、β-谷甾醇.可视化蛋白互作网络(PPI)得到核心靶点为 SRC、STAT3、MAPK1、AKT1、TP53.5个核心靶点的蛋白结构与4个核心成分的小分子结构完成了对接.结论 数据分析得到的核心处方六味地黄丸加减治疗DR具有益气养阴、化瘀止血的功效,该处方具有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点,对促进全身血糖稳态、改善视网膜血管病变以及其他DR相关症状具有一定研究价值.

    中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药物机制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普济方》所载中药治疗高血压相关眼病的用药规律

    杨玉霞邢雅璇赵俊英张京春...
    820-823,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普济方》中中药治疗高血压相关眼病的用药规律,并探讨高频核心药物运用思路及理论基础.方法 以《普济方》中治疗头目昏、头目眩、眼痛方为数据来源,使用"中医传承计算平台 v 3.0"进行数据挖掘,对纳入的中药组方进行关联分析和聚类分析,探寻高血压相关眼病的高频药物及使用规律.结果 (1)一般情况:最终纳入的101个中药组方,212味中药.(2)性味归经:药性以温性居多,使用频次为367次,占总频次的40.60%.药味以辛为主,使用频次为456次,占总频次的33.48%.高频归经为肺经,使用频次为426次,占总频次的10.92%.药物功效主要是祛风、补虚、平肝熄风,使用频率最高的单味药依次为防风、川芎、甘草、人参、细辛.(3)聚类分析:高频药物组合有,防风、细辛-川芎;川芎、防风-天麻;防风-炙甘草,新核心类组方 3 个,组合I为人参、茯苓、炙甘草、天麻、川芎;组合Ⅱ为菊花、防风、炙甘草、半夏、大黄;组合Ⅲ为防风、川芎、天麻、羌活、冰片.结论《普济方》治疗高血压相关眼病多以发散风邪、补虚固中、清热育阴、平肝息风为主要治法,以达"明目、止眩"的治疗效果.

    高血压相关眼病中药用药规律数据挖掘

    冲洗针头液流抛光技术治疗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PCO的疗效观察

    杨永明王娥张亚娟
    824-82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冲洗针头液流抛光与传统注吸头机械抛光对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晶状体后囊膜混浊(PCO)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0年6月—2020年12月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诊断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100例(200只眼),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最终纳入对照组47例(94只眼),观察组48例(96只眼).2组患者均行常规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术后,对照组术中采用注吸头进行后囊膜抛光,再植入人工晶体.观察组植入人工晶体并在囊袋内旋转360°,采用冲洗针头液流抛光后囊膜.记录术前、术后1 d、7 d、1年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术后1年PCO评分和后囊膜激光切开率.结果 (1)BCVA:观察组术后各时间点BCVA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 d=36.759、t7 d=40.101、t1年=47.629,均P=0.000);对照组术后各时间点BCVA均较术前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 d=52.429、t7 d=56.829、t1年=62.487,均P=0.000).2组间术后1 d和7 d 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 1年BCVA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09,P=0.007).(2)PCO评分:观察组PCO分值为(0.13±0.07)分,低于对照组的(0.25±0.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90,P=0.000).(3)后囊激光切开率:2组后囊激光切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中和术后均未发生并发症.结论 冲洗针头液流抛光技术可预防白内障术后PCO的发生,操作简单、经济实用、安全可靠,可降低白内障术后PCO发生率,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手术人工晶体后囊膜混浊

    抗VEGF联合用药治疗wAMD的真实世界研究

    茹姝婷褚利群陈水龄周婉瑜...
    829-834,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真实世界研究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联合用药方案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的疗效差异.方法 纳入2020年11月—2023年3月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病历系统中的wAMD患者病历资料55份(62只眼).根据注射抗VEGF药物的类型和模式分为单抗组(只注射雷珠单抗)16只眼、融合蛋白组(只注射阿柏西普/康柏西普)24只眼和联合组(雷珠单抗和阿柏西普/康柏西普联合使用)22只眼.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14 d、1、3、6、12、18、24个月测量患眼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眼压(IOP)和黄斑中心凹厚度(CMT)的变化及注射频次,记录数据并做统计分析.结果 (1)BCVA:单抗组、融合蛋白组及联合组治疗后全程的BCVA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抗组:t14 d=4.597、t1个月=6.464、t3个月=4.690、t6个月=4.148、t12个月=4.291、t18个月=4.636、t24个月=5.429,均P=0.000;融合蛋白组:t14 d=4.048、t1个月=5.132、t3个月=5.817、t6个月=6.528、t12个月=7.700、t18个月=8.625、t24个月=8.855,均P=0.000;联合组:t14 d=4.909、t1个月=6.887、t3个月=5.608、t6个月=6.560、t12 个月=7.219、t18个月=7.987、t24个月=8.639,均P=0.000).在治疗后3、6、12个月,3组间BCVA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融合蛋白组治疗后18个月(t=2.265,P=0.027)和联合组治疗后18、24个月(t18个月=2.378,P=0.020;t24个月=2.235,P=0.029)的BCVA均高于单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融合蛋白组与联合组BCV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IOP:3组治疗前后及各组间全程IOP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CMT:单抗组、融合蛋白组及联合组治疗后多个时间点的CMT与治疗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抗组:t14 d=3.590、t1个月=3.744,均P=0.000;t3个月=3.497,P=0.001;t12个月=2.080,P=0.042;t18个月=3.009,P=0.004;t24个月=2.948,P=0.005.融合蛋白组:t12个月=2.331,P=0.023;t18个月=3.259,P=0.002;t24 个月=3.480,P=0.001;联合组:t14 d=4.034、t1个月=4.015、t12个月=4.213、t18个月=5.014、t24个月=5.380,均P=0.000;t3个月=2.874,P=0.006;t6个月=2.915,P=0.005).3组间CMT两两比较,治疗后14 d、1、3、6个月3组间平均CM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治疗后12、18、24个月的CMT均高于单抗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2个月=2.178,P=0.033,t18个月=2.235,P=0.029,t24个月=2.720,P=0.009),单抗组与融合蛋白组之间CM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抗VEGF药物注射频次:3组平均注射频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2.644,P=0.002).联合组平均注射频次低于单抗组和融合蛋白组(t单抗组=3.410,P=0.001;t融合蛋白组=2.488,P=0.007),单抗组和融合蛋白组平均注射频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单抗类和融合蛋白抗VEGF治疗既有早期快速提高视力和降低黄斑水肿的作用,又有中后期持续、稳定的治疗效果,且有减少注射次数的优势.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联合用药雷珠单抗阿柏西普康柏西普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岐黄学者亢泽峰治疗高度近视用药规律

    赵宇晗亢泽峰王慧娟李飒...
    835-83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对岐黄学者亢泽峰治疗高度近视的医案进行数据挖掘及分析,总结其治疗高度近视的用药规律及学术思想.方法 收集 2020年1月—2023年6月中国中医科学院眼科医院亢泽峰门诊治疗高度近视的处方,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临床信息采集系统建立医案数据库,对所有中药名称规范化处理后进行频数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等数据挖掘及统计.结果 共纳入方剂52首,共涉及药物98味.药性以寒、温居多;药物归经以肝经、肾经、心经三经为主;药味以苦味、辛味、甘味居多.药物频数居前7位的是枸杞子、当归、茺蔚子、菟丝子、三七、石菖蒲、远志,其中以枸杞子为核心药物,与菟丝子、茺蔚子、石菖蒲、远志等药物关联密切.结论 亢泽峰治疗高度近视基于"瞳神络病"理论,以补肝肾、调气血为主,通目络为要,疗效甚佳,体现了高度近视中运用络病理论指导下的诊治思路及用药特色.

    高度近视用药规律岐黄学者亢泽峰中医传承辅助平台

    疏肝养血润目针灸法治疗水样液缺乏性干眼的疗效观察

    于爱忠张敬敬葛顺成安致稳...
    840-8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疏肝养血润目针灸法治疗水样液缺乏性干眼(ATD)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纳入2021年6月—2023年6月唐山市丰润区人民医院诊治的ATD肝肾阴虚证患者98例(196只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最终每组纳入48例(96只眼).对照组予1.4%聚乙烯醇滴眼液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疏肝养血润目针灸法.2组均观察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检测受试者的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角膜荧光染色(FL)、白细胞介素(IL)-1β、IL-6、金属基质蛋白酶-9(MMP-9)水平及中医证候积分.结果 (1)BUT: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BUT均较治疗前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组=50.217、t对照组=40.909,均P=0.000).治疗组治疗后BU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349,P=0.000).(2)SⅠT: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SⅠT均较治疗前延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组=46.149、t对照组=42.726,均P=0.000).治疗组治疗后SⅠT长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78,P=0.000).(3)FL: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FL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组=50.398、t对照组=42.955,均P=0.000).治疗组治疗后FL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88,P=0.000).(4)泪液炎症因子: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IL-1β、IL-6及MMP-9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IL-1β:t治疗组=71.214、t对照组=51.982,均 P=0.000;IL-6:t治疗组=83.398、t对照组=70.133,均 P=0.000;MMP-9:t治疗组=673.908、t对照组=623.730,均P=0.000).治疗组治疗后IL-1β、IL-6及MMP-9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IL-1β=10.708、tIL-6=9.689、tMMP-9=9.155,均P=0.000).(5)中医证候积分:治疗前后比较,2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治疗组=54.729、t对照组=46.822,均P=0.000).治疗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622,P=0.000).(6)临床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71%,高于对照组的82.2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62,P=0.029).(7)不良反应:2组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ATD患者实施疏肝养血润目针灸法联合人工泪液治疗,可有效缓解症状,明显改善FL等泪膜稳定性指标,且安全性高.

    疏肝养血润目针灸人工泪液水样液缺乏性干眼

    谢立科治疗糖皮质激素依赖性眼眶炎性假瘤经验撷菁

    陈子扬谢立科郝晓凤袁航...
    846-848,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谢立科对中西医结合治疗眼眶炎性假瘤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其根据《黄帝内经》中"壮火食气"理论,认为糖皮质激素治疗容易对眼眶炎性假瘤患者机体的气、血、阴阳乃至津液造成损伤,进而使眼眶炎性假瘤患者对糖皮质激素产生依赖性.因此,其将糖皮质激素使用阶段分为大剂量冲击阶段、小剂量维持阶段、激素减停阶段,各阶段的病机不一,强调谨守病机,分阶段论治.本文将从基本理论、临床表现、治疗、典型案例几方面阐述其治疗激素依赖性眼眶炎性假瘤经验,以供交流共进.

    眼眶炎性假瘤糖皮质激素壮火食气

    基于"少阳主枢"浅析小柴胡汤治疗wAMD

    赵巧巢国俊肖采尹杨海静...
    849-853页
    查看更多>>摘要: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wAMD)是眼科常见病及疑难病,也是老年人致盲的主要原因,西医治疗存在局限性,中医辨证使用补法常效果不佳,而小柴胡汤治疗wAMD收获良效.本文基于"少阳主枢"浅析wAMD的病因病机,并为小柴胡汤在wAMD中应用提供依据."少阳主枢"就脏腑功能而言,主行诸气,决渎水道,宣布相火,畅达气血;就部位而言,位于表里之间,沟通脏腑.wAMD病位在视网膜,属半表半里少阳经;少阳枢机不利为发病关键环节,三焦失司可见水肿,气血失畅可见出血;水肿与出血并见,即"寒热往来",属小柴胡汤证.故治疗上以和法为基本原则,小柴胡汤为主方辨证施治,可获良效.

    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少阳主枢小柴胡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