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中国执业药师协会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中国执业药师协会

张淑芳

月刊

2096-3327

zz@zhongguoyaoshi.com

010-88312157

100044

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五栋大楼B1-1001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Journal China Licensed Pharmacist
查看更多>>《中国执业药师》杂志自2003年创刊以来,秉承“合理用药,呵护公众健康”的办刊宗旨,服务于药师、医师及药学教育、科研,药品生产、流通、使用领域的技术人员,力求使杂志成为药学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水平、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文献计量学的双硫仑样反应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分析

    白洁张瑛李萌萌宋智慧...
    1-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国内外双硫仑样反应研究领域中的研究热点及前沿趋势,以期为研究人员提供新思路和新方向.方法:检索1994年至 2024年1月期间中国知网(CNKI)、Web of Science和PubMed数据库收录的双硫仑样反应相关文献,并采用CiteSpace 6.3.R6软件对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共检索到文献1047篇,其中91篇英文文献、956篇中文文献.英文文献发文量随时间无明显变化,中文文献2011年发文量最高,随后逐年减少.研究国家/机构共现结果显示,不同国家/机构间尚未形成成熟的合作网络,研究较分散.D,Faiman M和李成建分别为英文文献和中文文献发文量最多的作者.关键词分析结果表明,既往研究主要集中在双硫仑样反应现象本身和机制研究,涉及的关键词包括双硫仑、头孢菌素等;目前研究热点主要转向急救护理,涉及的关键词包括护理、纳洛酮等.结论:随着药物研发进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双硫仑样反应现象已被公众认知,研究方向主要集中在发生机制、临床表现、预防和治疗方面,但仍有部分问题尚不明确,如乙醇与双硫仑样反应的剂量-效应、法医学诊断等仍需进一步研究.

    双硫仑样反应药品不良反应文献计量学研究热点前沿趋势

    基于数据挖掘探讨名老中医李中玉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的用药规律

    李跃文李政栗粟姚登峰...
    9-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基于真实临床研究,分析名老中医李中玉治疗肉芽肿性乳腺炎(GM)的中药组方规律,为中医药治疗GM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案.方法:收集 2021年1月1日~2022 年12 月 31日名老中医李中玉治疗GM的中药处方,采用Excel表格对涉及中药的使用频率、性味归经等进行统计分析,采用Cytoscape3.7.2 软件筛选治疗GM的核心中药,采用IBM SPSS Modeler 18.0 软件和IBM SPSS Statistics 23.0 软件对核心中药分别进行关联规则分析和系统聚类分析.结果:共收集整理 565 个处方,涉及 55 味中药,累计使用 5318次,多为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等,以性寒、温、平,味甘、苦、辛,入肝、胃经为主.经拓扑学筛选得到当归、黄芪、蒲公英、金银花、白芷等14味核心中药,关联规则分析显示黄芪-当归、蒲公英-当归、蒲公英-黄芪-当归,金银花-黄芪-当归等组合的频数和支持度均较高,系统聚类分析得到 3类潜在配伍关系组合.结论:名老中医李中玉治疗GM多以补虚药、清热药、解表药、活血化瘀药等为主,临床多应用当归、黄芪、蒲公英、金银花、白芷等核心中药组成的经典方剂.

    肉芽肿性乳腺炎数据挖掘组方规律关联规则分析系统聚类分析

    基于倾向评分匹配法的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术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研究

    周信方盛书娟王世超宋锐强...
    15-2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复方苦参注射液(CKI)联合化疗治疗结直肠癌(CRC)术后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 2016 年1月~2019 年 3 月于某院普通外科接受CRC术后化疗的 345 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不同的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212 例)和观察组(133 例).对照组给予化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CKI治疗.采用倾向评分匹配法(PSM)平衡两组基线资料不均衡的变量并获得匹配患者,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行PSM后,共174例患者纳入本研究,每组87例.生存分析显示,CRC术后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80.5%vs 69.0%,P=0.042);以肿瘤类型分组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直肠癌术后观察组患者5年生存率高于对照组(72.9%vs 58.5%,P=0.023).不良反应分析发现,前半周期化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恶心和呕吐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01);全周期化疗期间观察组患者恶心、呕吐、骨髓抑制、肝细胞损伤和神经毒性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4.71%vs 88.51%,P=0.030).结论:CKI联合化疗治疗CRC术后患者可提高临床疗效,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复方苦参注射液结直肠癌化疗倾向评分匹配有效性安全性

    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对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张公正米彩锋
    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对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2023 年 3 月某院收治的 70 例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35 例.对照组采用放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T淋巴细胞亚群水平(CD3+、CD4+、CD8+)、血清肿瘤标志物水平[癌胚抗原(CEA)、糖类抗原 50(CA50)、糖类抗原125(CA125)、糖类抗原199(CA199)、鳞状细胞癌抗原(SCCA)]、辅助性T淋巴细胞 17(Th17)比例、白介素-17(IL-17)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疾病控制率(74.29%)高于对照组(51.43%,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CD8+、CEA、CA50、CA125、CA199、SCCA、Th17 比例、IL-17 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17.14%)低于对照组(40.00%,P<0.05).结论:复方苦参注射液联合放疗可提高老年中晚期食管癌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改善免疫功能,下调肿瘤标志物表达,且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食管癌中晚期老年放疗复方苦参注射液

    达格列净片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及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

    孔亚坤赵建林熊承云陈玉凤...
    27-3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达格列净片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对2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及氧化应激因子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回顾性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 月某院收治的104例 2 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52 例.对照组接受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达格列净片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脂代谢、氧化应激因子、血糖和胰岛素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丙二醛(MDA)、糖化血红蛋白(HbA1c)、空腹血糖(FPG)和餐后 2h血糖(2hPG)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及空腹胰岛素和餐后 2h胰岛素水平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达格列净片联合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在改善 2 型糖尿病患者脂代谢、降低氧化应激方面具有显著效果,且安全性良好,可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达格列净片吡格列酮二甲双胍片2型糖尿病脂代谢氧化应激因子

    2000~2021年某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分离情况和耐药性变迁

    吴泉明陈发林陈东杰陈艺真...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研究某院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分离情况和耐药性变迁.方法:采用WHONET5.6 软件对该院 2000~2021年分离的CRAB进行数据统计分析;从该院实验室信息系统收集病例临床资料进行整理分析.结果:共获得CRAB 3692 株,其中 62.5%来源于重症监护病房(ICU),79.6%分离自下呼吸道标本.不同阶段的CRAB检出量存在显著差异,可分为4个发展阶段:①2000~2006 年低谷阶段,每年检出量不足10 株.②2007~2011年爬升阶段,年均检出量113 株.③2012~2017 年巅峰阶段,年均检出量 380 株(总检出量的 61.9%).④2018~2021年回落阶段,检出量有所下降,年均检出量 200 株.CRAB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多在70.0%以上,不同阶段耐药率有明显变化.替加环素耐药率为 6.7%~15.6%;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 唑等耐药率有所下降.结论:目前该院CRAB的感染情况虽有下降但仍不容乐观,其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建议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多学科协作预防感染,遏制耐药.

    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抗菌药物耐药性耐药监测

    基于附属敏感性设计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治疗方案的实践报道

    王群伍婷胡文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基于附属敏感性(CS)设计的抗菌药物组合方案对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CRKP)的临床效果和耐药性进展的影响,以期为临床耐药菌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案例1 CRKP尿路感染药敏试验结果提示阿米卡星耐药时,考虑阿米卡星和β-内酰胺类药物之间存在CS,调整为双β-内酰胺类联合方案,即美洛西林联合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评价该组合的治疗效果.案例 2 根据CRKP耐药性的演变,基于氨基糖苷类药物和四环素类药物、氨基糖苷类药物和β-内酰胺类药物的CS设计序贯给药的治疗方式,以及选择协同作用的药物组合同时给药,如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联合多西环素、美罗培南联合阿米卡星、美洛西林联合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分析上述方案的治疗效果和耐药性的变化.结果:针对案例1的CRKP尿路感染,美洛西林联合阿莫西林钠/克拉维酸钾临床治疗有效,其协同作用可能来源于存在CS效应.案例 2 CS产生的药物治疗效果和耐药性的抑制受药物类型、序贯给药和同时给药等因素的影响.其中,采用具有协同作用的抗菌药物组合,当 2 种抗菌药物间具有CS效应时,药物治疗效果更佳;从耐药性来看,氨基糖苷类药物向β-内酰胺类药物转换可减少耐药性的进展.结论:在用药方案的设计中,运用抗菌药物间的CS效应或许可以成为提高药物治疗效果和抑制耐药性的策略之一.

    碳青霉烯耐药肺炎克雷伯菌附属敏感性用药方案临床疗效耐药性

    某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使用情况分析

    赵宏巧杨琳琳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某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方法:回顾性收集 2022 年1月~2024年1月期间某院诊疗的 36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资料,分析患儿疾病类型以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使用种类、联合用药和使用不合理情况.结果:368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类型以普通感冒(258例,70.11%)为主,其次为急性扁桃体炎(49 例,13.32%)、急性鼻炎(25例,6.79%).其中 276 例患儿使用抗菌药物,使用率达 75.00%,使用率排名前 3 位的疾病类型为急性会厌炎、多病共存和急性扁桃体炎.276 例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共使用35种抗菌药物(根据ATC 7位编码分类),抗菌药物使用种类频次较高的为第二代头孢菌素类药物(79例,28.62%)、第三代头孢菌素类药物(60例,21.74%)、大环内酯类药物(49例,17.75%).276例患儿中,220例患儿单独用药(79.71%),50 例患儿联合使用 2 种抗菌药物(18.12%),6 例患儿联合使用3种以上抗菌药物(2.17%);83例患儿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不合理率达30.07%,不合理情况包括用药指征不合理、药物选择不合理和用药方式不合理.结论:该院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疾病类型主要为普通感冒、急性扁桃体炎、急性鼻炎;抗菌药物使用率较高,且以头孢菌素类药物为主;抗菌药物使用不合理率较高.应加强临床医生培训及用药监控、普及公众合理用药知识,并严格执行诊疗指南,以提高抗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和治疗效果.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抗菌药物合理性药物选择用药方式用药指征

    来曲唑联合尿促性素促排卵方案与人工周期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行冻融单囊胚移植中的应用比较

    翟一阳钮红丽王颖马志宾...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比较来曲唑联合尿促性素促排卵方案与人工周期方案在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不孕患者行冻融单囊胚移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 2021年3月~2024年 2 月期间某院收治的410 例PCOS不孕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内膜准备方案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05 例.对照组患者给予人工周期方案,观察组患者给予来曲唑片联合注射用尿促性素促排卵方案.比较两组患者冻融胚胎情况(胚胎冻存时间、冷冻胚胎复苏率)、子宫内膜情况(子宫内膜增殖时间、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A型子宫内膜率)、胚胎移植情况(移植周期数、周期取消率、优质囊胚率)、移植日实验室指标[雌二醇(E2)、孕酮(P)]、妊娠结局(孕早期P水平、孕早期先兆流产率、孕早期自然流产率、临床妊娠率、囊胚种植率)及就诊、分娩情况(平均就诊次数、治疗总费用、早产率、活产率、妊娠时间、新生儿体重).结果:两组患者胚胎冻存时间、冷冻胚胎复苏率、内膜转化日子宫内膜厚度、A型子宫内膜率、移植周期数、周期取消率、优质囊胚率、P水平、孕早期P水平、临床妊娠率、囊胚种植率和孕早期自然流产率、早产率、活产率、妊娠时间、新生儿体重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子宫内膜增殖时间、孕早期先兆流产率、治疗总费用均低于对照组,E2 水平、就诊次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比人工周期方案,来曲唑联合尿促性素促排卵方案在PCOS不孕患者行冻融单囊胚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更高,可缩短患者子宫内膜增殖时间,升高E2 水平,降低治疗总费用.

    来曲唑联合尿促性素促排卵方案人工周期方案多囊卵巢综合征冻融单囊胚移植子宫内膜

    二甲双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卵巢体积及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

    王豫平刘尚娟海雪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观察二甲双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对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患者卵巢体积及脂肪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 2022 年1月~2023 年10 月某院收治的94例PCO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采用屈螺酮炔雌醇治疗,观察组采用二甲双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两组均连续用药3个月经周期.比较两组患者卵巢体积、卵泡数目、性激素、脂肪因子、胰岛素抵抗差异,统计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自然妊娠率、流产率、足月妊娠率.结果:治疗3个月后,两组患者卵巢体积、卵泡数目、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睾酮(T)、雌二醇(E2)、黄体生成素/卵泡刺激素(LH/FSH)、脂肪素(apelin)、空腹胰岛素(F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空腹血糖(FPG)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网膜素(omentin)、C1q/肿瘤坏死因子相关蛋白 9(CTRP9)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自然妊娠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流产率、足月妊娠率、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二甲双胍联合屈螺酮炔雌醇治疗PCOS可缩小卵巢体积,改善性激素、脂肪因子水平,增强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自然妊娠率.

    二甲双胍屈螺酮炔雌醇多囊卵巢综合征性激素卵巢体积脂肪因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