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中国执业药师协会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中国执业药师协会

张淑芳

月刊

2096-3327

zz@zhongguoyaoshi.com

010-88312157

100044

北京西城区车公庄大街9号五栋大楼B1-1001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Journal China Licensed Pharmacist
查看更多>>《中国执业药师》杂志自2003年创刊以来,秉承“合理用药,呵护公众健康”的办刊宗旨,服务于药师、医师及药学教育、科研,药品生产、流通、使用领域的技术人员,力求使杂志成为药学技术人员提高专业水平、交流研究成果的重要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吡嗪酰胺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耐多药肺结核的临床疗效分析

    张力公张冬杰史珂张会强...
    62-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吡嗪酰胺联合左氧氟沙星对耐多药肺结核(MDR-TB)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2年12月某院收治的104例MDR-TB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2例.对照组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给予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吡嗪酰胺.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氧化应激指标、炎症因子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痰菌阴转率、空洞闭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抗氧化态(TAS)水平高于对照组,总氧化态(TOS)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食欲不振、肝功能异常等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吡嗪酰胺联合左氧氟沙星治疗MDR-TB,可有效改善患者肺部炎症损伤,提高结核分枝杆菌清除率,临床疗效明显,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耐多药肺结核吡嗪酰胺左氧氟沙星临床疗效不良反应

    中药膏方"药"知道

    任金妹谢宁
    67页

    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炎症因子、结肠黏膜屏障指标、炎症相关蛋白的影响

    杜学芳张利利姬娟娟张超群...
    68-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炎症因子、结肠黏膜屏障指标及炎症相关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8月~2023年10月期间于某院治疗的84例UC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两组患者均给予补液、营养支持等常规治疗,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美沙拉嗪肠溶片,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注射用英夫利西单抗.比较两组患者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结肠黏膜屏障指标[二胺氧化酶(DAO)、D-乳酸]、炎症相关蛋白[粪便钙卫蛋白(FC)、GATA结合蛋白-3(GATA-3)]、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血清IL-6、CRP、TNF-α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血清DAO、D-乳酸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FC、血清GATA-3水平均降低(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85.71%)高于对照组(61.90%,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皮疹、头晕、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英夫利西单抗联合美沙拉嗪治疗UC患者临床疗效较好,可有效抑制炎症因子,增强结肠黏膜屏障功能,改善FC、血清GATA-3水平,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英夫利西单抗溃疡性结肠炎炎症因子结肠黏膜屏障炎症相关蛋白

    依达拉奉右莰醇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脑血管储备功能、肢体功能、神经损伤因子的影响

    张建龙葛晓敏赵帅李合华...
    75-8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右莰醇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疗效及对脑血管储备功能、肢体功能、神经损伤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4月~2021年10月某院收治的100例ACI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于输注注射用阿替普酶后即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对照组于输注注射用阿替普酶24h后给予依达拉奉右莰醇注射用浓溶液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脑血管储备功能[脑血管储备(CVR)、大脑中动脉搏动指数(PI)及血流速度(BFR)]、肢体功能(感觉功能、平衡能力、主动完成活动能力、运动变换能力、关节活动度)、神经损伤因子[过氧化还原酶1(PRDX1)、网膜素-1(omentin-1)、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PI低于对照组,CVR和BFR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感觉功能、平衡能力、主动完成活动能力、运动变换能力、关节活动度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PRDX1、YKL-40水平低于对照组,omentin-1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依达拉奉右莰醇早期治疗ACI可有效保护脑血管储备功能,增强肢体功能,改善血清神经损伤因子水平,提高疗效,且不增加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依达拉奉右莰醇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脑血管储备功能肢体功能神经损伤因子

    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镇痛对脊柱手术患者疼痛、应激激素及免疫功能的影响

    吴瑞阳韩灵龙
    81-8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术后自控镇痛对脊柱手术患者免疫功能、炎症因子、疼痛物质及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3年6月期间某院收治的100例行胸、腰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术后两组患者均给予注射用盐酸托烷司琼以预防恶心呕吐,对照组患者术后给予枸橼酸舒芬太尼注射液,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盐酸艾司氯胺酮注射液.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血压及心率、疼痛物质[P物质(SP)、5-羟色胺(5-HT)、β-内啡肽(β-EP)]、应激激素[皮质醇(Cor)、去甲肾上腺素(NE)]、免疫功能[CD3+、CD4+、CD8+、CD4+/CD8+、自然杀伤细胞(NK cell)]、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4、8、16h和24h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0min、2h和4h的收缩压、舒张压和心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24h和48h的SP、NE、5-HT和Cor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β-EP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和48h的CD3+、CD4+、NK cell及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CD8+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4h和48h的IL-6和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脊柱手术后给予患者艾司氯胺酮联合舒芬太尼镇痛效果较好,可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机体应激及炎症反应,改善免疫功能,且不会增加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风险.

    艾司氯胺酮舒芬太尼自控镇痛脊柱手术免疫功能

    6674例住院患者含冰片中成药应用现状和合理性分析

    张璐璐王漪檬姚重阳何秀玲...
    89-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含冰片中成药的临床应用现状及合理性,为规范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检索2022年1月~2023年5月某医院信息系统中含冰片中成药的住院患者病历信息,统计患者基本情况、临床诊断、遴选药品、重复用药/联合用药、用药疗程等信息,采用描述性分析对医嘱进行回顾性分析及合理性评价.结果:在住院药房中的11种含冰片中成药均为口服剂型;6674例住院患者使用了含冰片中成药8050例次,其中以复方丹参滴丸最为常见,共1513例次(18.80%).不合理用药方面,用药疗程不适宜793例次(11.88%),重复用药/联合用药不适宜199例次(2.98%),临床诊断书写不全70例次(1.05%),遴选药品不适宜8例次(0.12%).未发现患者出现药品不良反应.结论:含冰片中成药的临床应用在用药疗程、剂量和重复用药/联合用药等方面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合理现象,需要强化监督和管理以确保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冰片中成药应用现状合理用药医嘱点评

    苦参饮片不良反应分析

    靳晓峰李富云张兆芳靳子明...
    95-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探讨苦参饮片不良反应发生的规律和特点,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从苦参不良反应文献、患者性别与年龄、用法用量、累及系统或器官等方面对某院门诊所收集记录的2例苦参饮片不良反应加以分析.结果:患者性别与年龄无实际指导意义;超剂量用药可能引起苦参饮片不良反应;苦参饮片不良反应主要对消化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害较为明显.结论:临床医生以及药师应当重视苦参饮片不良反应,并加强用药监管力度,保证临床用药的安全性和合理性.

    苦参饮片不良反应用法用量累及系统或器官用药安全

    84例接骨七厘制剂不良反应分析与管理建议

    龙慧玲贺先琳
    99-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分析接骨七厘制剂的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征,为其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2010年1月1日~2022年12月6日期间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系统中有关接骨七厘制剂的ADR报告,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患者性别、年龄、用药原因、严重ADR报告、ADR累及系统/器官及主要临床表现、合并用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收集了84例ADR报告,其中男性患者略多于女性患者,患者年龄多分布在45~64岁(36.90%),主要用药原因为骨折(51.19%),有11例严重ADR报告,ADR累及系统/器官主要为胃肠系统疾病(61.15%),与活血止痛胶囊联用时出现的ADR较多.结论:在临床使用中应当加强接骨七厘制剂ADR监测,确保患者用药合理安全.

    接骨七厘制剂药品不良反应合理用药不良反应监测分析

    万古霉素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药学监护

    张伟张柳平
    104-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报道并分析1例患者使用万古霉素后出现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不良反应,为临床合理安全使用提供参考.方法:对临床药师参与老年患者先天性左髋关节发育不良术后刀口感染应用万古霉素后导致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案例进行分析,根据Naranjo评估量表并结合文献资料,评估该不良反应与万古霉素间的关系及处理措施.结果:出现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临床药师建议停用万古霉素.患者停用4天后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恢复至正常水平.根据Naranjo评估量表得分为5分,评价关系为"很可能"有关.结论:临床药师参与临床治疗用药的全过程,可帮助临床医生识别药物不良反应,警示临床医生关注患者使用万古霉素过程中引起的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减少,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和有效性.

    万古霉素白细胞减少中性粒细胞减少不良反应临床药师

    57家医疗机构儿科临床药师发展情况调研

    李燕秦倩倩王妍卢庆红...
    110-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了解我国儿科临床药师发展现状,为儿科临床药师的管理、培养和发展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以福棠儿童医学发展研究中心临床药师组的儿科临床药师为调研对象,了解儿科临床药师的学历分布、专业背景、就业环境、工作内容和学术期望.结果:来自我国27个地区的57家医疗机构的225位儿科临床药师参与了调研.所调研儿科临床药师多来自三级医疗机构(99.55%),年龄分布以30~39岁为主(73.33%),职称主要为主管药师(64.44%),专业背景以药学(34.67%)、临床药学(30.22%)和药理学(16.00%)为主.药学查房、处方点评与处方分析、不良反应收集等工作均有开展.药学查房以与医生共同查房为主,每周总时长10h以内的占48.44%.56.00%的临床药师每月监护1~10例患儿,53.78%的临床药师每月可开展1~5次普通药学会诊,35.56%的临床药师每月参与1~5次多学科会诊,52.44%的临床药师每月回答1~10例药学咨询.结论:儿科临床药师团队构成合理,工作内容已覆盖临床药师要求的各个方面,但与临床融合程度还需继续加强.

    临床药师儿科药师问卷调研药师培养药师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