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双月刊

2095-5707

tsqb@mail.cintcm.ac.cn

010-64089577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

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Library and Information Science for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查看更多>>《中国中医药图书情报杂志》(ISSN 2095-5707,CN 10-1113/R)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主管、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主办,是中医药信息、图书、情报的教学和科研领域的专业学术性期刊,是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信息专业委员会、中国中医药信息学会中医药信息数字化专业委员会会刊。本刊关注中医药信息学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科研教学成果,以及新技术、新方法在中医药图书情报领域的应用,促进中医药信息学学科的学术交流及人才培养,为中医药信息及图书情报研究人员提供学术交流的平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版本源流考

    张若水陈婷
    215-220页
    查看更多>>摘要:明代熊宗立所撰《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是首部通俗化《难经》注本.全书语言通俗,浅显易懂,为学习《难经》的门径书.其四卷本系统囊括国内诸传本,六卷本始于原书.本文通过综合考查历代史志、书目著录,结合《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国内外馆藏情况,对其版本源流进行梳理,发现该书国内传本有四仁堂本、富春堂本、种德堂本及存德堂本,上述传本均源自同一四卷本,且与原刻本分卷不同,阙误较多,整体质量较差,皆非善本.日本传本始于谷野一柏所刊天文五年(1536年)本,又有元和三年(1617年)、宽永四年(1627年)、宽永十年(1633年)、正保二年(1645年)刻本,及以和刻本为基础的活字本、抄本.日本传本内容完整,版面清朗,极大程度地保留了该书原貌.此外,该书尚有朝鲜刻本传世.

    勿听子俗解八十一难经版本熊宗立中日韩医学交流

    基于微信平台的中医内科学PCBL教学模式应用研究

    程培育刘汶富琦徐咏梅...
    221-224页
    查看更多>>摘要: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以问题为中心(PBL)教学方法与以案例为基础(CBL)的教学方法联合使用(即PCBL教学模式)在中医内科学专业本科生教学中的应用效果.选取北京中医药大学2019级京华传承班及2020级京华传承班中医学专业本科学生共64名,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PCBL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2组基础理论知识和综合运用能力进行考核,并以问卷调查形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基础理论知识及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问卷调查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基于微信平台的PCBL教学模式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有助于本科生临床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教师教学水平提升.

    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方法微信平台中医内科学本科生教学

    融合课程思政的混合式一流课程中医儿科学教学改革探索

    刘晓辉牛仁秀任存霞
    225-228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的目标是使学生在接收"显性"专业知识同时,受到"隐性"思想政治教育的熏陶.为在中医儿科学教学中有效开展课程思政,本文在混合式一流课程下开展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探索.通过超星学习通平台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在课程培养目标、教学过程、评价标准中加入思政元素.实践表明,混合式模式下中医儿科学课程思政教学效果较好.

    课程思政混合式一流课程中医儿科学教育教学

    新医科背景下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教学理念的中医诊断学教学设计与实践

    周凤华王静许文学段新芬...
    229-2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根据新医科建设的理念和要求,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基于成果导向教育教学理念创建中医诊断学课程"理论-实训-见习-实践"阶梯式混合教学模式,即30%线上学习、50%理论+实训、15%医院见习和5%实践考核.通过2年的教学实践,发现该教学模式符合学生主体、教师主导的教学规律,符合注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教学目标,教学效果好.

    成果导向教育中医诊断学阶梯式混合教学模式

    胆囊切除术后胆汁反流性胃炎中西医研究现状

    许帆朱磊沈洪
    234-238页
    查看更多>>摘要:胆汁反流性胃炎(BRG)的病因众多,可能与胃肠动力紊乱、幽门螺杆菌感染、胆系疾患、外科手术等有关.其中,胆囊切除与BRG的发生关系密切,目前认为,胆囊切除术后BRG发病机制与术后胆囊功能缺失、神经体液调节异常、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失调、胆汁酸代谢异常等有关.目前中西医结合治疗已成为趋势.本文对近年来胆囊切除术后BRG的中西医发病机制及治疗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治疗胆囊切除术后BRG提供诊疗思路.

    胆汁反流性胃炎胆囊切除术发病机制中西医治疗综述

    中药灌肠修复肠黏膜屏障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刘怡婧张梦媛朱磊
    239-243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UC)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病,肠黏膜屏障受损是其基本病理改变.多项研究表明,中药灌肠能够多靶点、多层面修复肠黏膜屏障,从而遏制UC进展.本文基于UC研究现状、肠黏膜屏障及中药灌肠疗法,对中药灌肠调节肠道菌群防治UC相关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中药灌肠治疗UC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灌肠肠黏膜屏障溃疡性结肠炎综述

    艾灸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研究进展

    杨灿灿孙建华
    244-248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易激综合征(IBS)在各年龄段均有发作,且以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D)最为多见.目前对IBS-D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阐明,主要将其归因于神经-内分泌-免疫功能紊乱、内脏超敏反应、胃肠动力异常及精神心理因素等.中医学将IBS-D归属"泄泻""大肠泄"范畴,其病程较长,证型复杂多变,治疗难度大.本文对艾灸治疗IBS-D的研究进行综述,发现艾灸可通过刺激相应腧穴以调节核因子-κB信号通路、影响5-羟色胺受体、调节血管活性肠肽和P物质等神经递质、调控c-Kit/SCF信号轴及调整肠道菌群来缓解IBS-D的症状.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艾灸经络腧穴炎症因子肠道菌群综述

    中药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治疗痛风研究进展

    翟义佟颖
    249-2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肠道微生物群代谢产物及微生物群结构与痛风发病密切相关,中药可作为肠道微生态调节剂,对肠道微生物群结构及代谢起调节作用,从而延缓发病、改善病情、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本文主要探讨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物群治疗痛风研究进展,从中医药治疗痛风优势、中医药调节肠道微生物群防治痛风作用机制出发,为临床治疗痛风扩展思路.

    痛风肠道微生物群中医药相互作用综述

    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及并发症研究进展

    白栋汉谭雨晴李军郑超楠...
    254-2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气虚血瘀证为急性心肌梗死的常见证型,益气活血法作为急性心肌梗死的主要治法之一,常用于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不同并发症如心绞痛、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术后再狭窄、心室重构及心力衰竭等,临床效果显著.本文对益气活血法通过抑制炎症水平、改善心肌细胞凋亡与自噬、影响心肌纤维化及促进血管新生等方面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以期为益气活血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气虚血瘀证的科学性与有效性提供理论参考.

    益气活血法急性心肌梗死并发症气虚血瘀证综述

    草乌炮制研究概况

    刘闯田颖颖赵新月李依林...
    260-264页
    查看更多>>摘要:乌头类中药草乌是我国广泛使用的毒性药材,性热有大毒,归心、肝、脾、肾经,具有祛风散寒、温经止痛等功效.草乌毒性主要表现为可引发心律失常的心肌毒性,伴有心脏血管系统异常等问题,中毒严重时可导致死亡.因其毒性剧烈,乌头类药材生品不入药使用,需经炮制后入药.草乌炮制方法并无统一标准,差异表现在药材前期处理、蒸煮工艺、辅料选择等方面.本文对草乌毒性研究进展及炮制方法沿革进行归纳,为今后草乌的炮制方法等研究提供参考.

    草乌炮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