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肖培根

半月刊

1001-5302

cjcmm2006@188.com,cjcmm2006@126.com

010-6404583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重金属及有害元素健康风险评估的研究进展

    黎晓欣路浚齐李琼霞
    4630-46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重金属及有害元素污染问题是阻碍中医药国际化的主要问题之一,其污染来源复杂,影响广泛。目前,主要发达国家已把元素残留纳入药品风险评估,以保证药品质量安全,但我国风险评估技术体系仍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我国开始致力于完善中药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国内外有关中药中重金属及有害元素风险评估的研究多有报道,旨在评估中药质量安全,推进中医药向国际接轨。基于此,该研究通过整合近年来的研究报道,对比主要发达国家药典标准,梳理不同药品在危害识别、危害特征、评估方法等方面的异同点,探讨中药风险评估技术体系可能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为完善中药元素限量标准,健全中药风险评估技术体系,最终为提升我国中药产品的国际竞争力提供有力支持。

    风险评估重金属及有害元素中药

    中药糖肽的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及药理作用研究现状与展望

    高叶陈晓艺郭盛宿树兰...
    4637-4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糖肽作为一类具有重要生物活性的天然产物,近年来备受关注。该类物质具有抗肿瘤、免疫调节、神经保护、抗炎等多种药理作用。提取和分离直接影响糖肽的得率和纯度,而结构鉴定对于深入理解糖肽的特性和作用机制至关重要。该文对中药糖肽在提取分离、结构鉴定和药理作用研究方面的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尽管中药糖肽研究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依然面临着提取效率低、分离周期长、结构难鉴定、作用机制难阐释等挑战。为应对这些问题,未来的研究可以在不断优化糖肽提取方法的同时,开发新的分离技术并发展高效的结构鉴定方法。同时,深入研究中药糖肽的药理作用机制,将有助于为其在药物开发和临床应用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科学依据。

    中药糖肽提取分离纯化结构鉴定药理作用

    蛇床子素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进展

    张千钟光成李舒婷王雪婧...
    4650-4657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枢神经系统疾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能力,并给患者家庭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近年来,随着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和老龄化问题的日益加剧,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病率呈现出显著上升的趋势。因此,寻找新的防治药物一直是该类疾病的研究热点。从蛇床子、当归、独活等伞形科植物中分离出来的蛇床子素(osthole,OST)具有神经保护、抗氧化、抗炎以及抗血栓形成等多种药理作用。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OST在多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模型中展现出了显著的防治效果。该文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系统综述了 OST在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方面的研究进展,为OST在未来防治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的临床应用提供更深入的理论支撑。

    蛇床子素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神经保护阿尔茨海默病脑缺血

    载荜茇酰胺铁基金属有机骨架纳米制剂制备工艺、表征及抗肿瘤药效研究

    张昊熙昱徐卓陈功森林龙飞...
    4658-4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2种不同配体铁基金属有机骨架(iron-based organic framework,FeMOF)MIL-100(Fe)和MIL-101(Fe)的制备工艺进行优化及筛选,将优选后的FeMOF负载荜茇酰胺(piperlongumine,PL),以增强PL的生物相容度及抗肿瘤药效。采用溶剂热法,以优选后的反应溶剂分别制备MIL-100(Fe)和MIL-101(Fe),以粒径、多分散指数(PDI)、得率为指标,采用确定性筛选设计(DSD)试验并分别构建数学模型,结合Derringer期望函数优化得到两者的最优制备工艺;表征后选择最佳的FeMOF使用溶剂扩散法负载PL,单因素结合正交试验优化其载PL工艺;使用CCK-8法初步评价空白FeMOF的生物安全性以及载药后纳米制剂的抗肿瘤药效。实验结果表明,MIL-100(Fe)最优制备工艺为温度127。8 ℃、反应时间14。796 h、溶剂总量11。157 mL、投料比1。365,制得粒径(108。84±2。79)nm、PDI 0。100±0。023、得率 36。93%±0。79%;MIL-101(Fe)最优制备工艺为温度 128。1 ℃、反应时间 6 h、溶剂总量 10。005 mL、投料比 0。500,制得粒径(254。04±22。03)nm、PDI 0。289±0。052、得率 44。95%±0。45%;选择 MIL-100(Fe)载PL,最佳载药工艺为MIL-100(Fe)与PL投料比1∶2,PL药液质量浓度7 mg·mL-1,DMF-水1∶5,制得MIL-100(Fe)/PL纳米粒载药量为68。86%±1。82%;MIL-100(Fe)在0~120 μg·mL-1剂量下对HepG2细胞无毒性,游离PL处理HepG2细胞24 h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542 μg·mL-1,MIL-100(Fe)/PL的IC50为1。092 μg·mL-1(以PL计)。该研究创新性地使用了确定性筛选设计构建数学模型,结合Derringer期望函数优化出MIL-100(Fe)和MIL-101(Fe)的最优合成工艺,优选后的MIL-100(Fe)纳米粒制备及载PL工艺稳定可行,MIL-100(Fe)粒子大小形状均一,晶型良好,载药量高,能够显著地增强PL的抗肿瘤药效。为纳米制剂的工艺优化提供了全新的方法,为PL的抗肿瘤纳米制剂的进一步开发研究奠定了基础。

    铁基金属有机骨架荜茇酰胺确定性筛选设计纳米制剂载药量肝癌

    基于UPLC-Q-TOF-MS/MS分析养血清脑丸化学成分与体外抗衰老活性分析

    张洁其符小梅卓越杨金娜...
    4672-468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技术,对养血清脑丸(Yangxue Qingnao Wan,YXQNW)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分析鉴定。根据质谱信息,用Mass Hunter 10。0分析软件将采集到的准分子离子峰、二级碎片离子结合文献及对照品进行比对。从养血清脑丸中共推测鉴定出131个化合物,包括苯丙素类11个,黄酮类11个,含氮化合物42个,萜类12个,苯酞类17个,醌类23个及其他类化合物15个。应用D-半乳糖(D-gal)诱导的HT22细胞衰老模型,评价了养血清脑丸及养血清脑丸中迷迭香酸、没食子酸、芦丁、7-羟基香豆素、金丝桃苷、香草酸6个化合物的抗衰老活性。通过Beyo ClickTM EdU-555细胞增殖试剂盒从整体及个体的角度观察化合物对HT22细胞的损伤及单个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并通过Annexin V-FITC/PI双染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凋亡的情况,最后采用细胞衰老β-半乳糖苷酶染色试剂盒测试化合物抗衰老的作用。该研究对养血清脑丸化学成分进行了较全面的分析,并对其抗衰老作用进行评价,为养血清脑丸进一步开展治疗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头痛、记忆力减退等多种神经系统相关疾病的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养血清脑丸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时间串联质谱(UPLC-Q-TOF-MS/MS)成分分析抗衰老活性

    长春花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CCH-1E的活性次级代谢产物研究

    王雅陈育伍刘博张璇...
    4687-4694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对长春花内生真菌Aspergillus sp。CCH-1E的次级代谢产物进行研究。采用正反相柱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技术从菌株Aspergillus sp。CCH-1E的大米发酵物中分离得到12个化合物,运用波谱学(UV、IR、NMR、HR-ESI-MS等)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和文献比对,鉴定了化合物结构,分别为 chermesinone H(1)、chermesinone I(2)、chermesinone B(3)、8,11-didehydro-chermesinone B(4)、chermesinone C(5)、chermesinone A(6)、chevalone B(7)、barbacenic acid(8)、3,6,8-三羟基-3,5,7-三甲基-3,4-二氢异香豆素(9)、5-羟基-2-甲氧基-7-甲基-1,4-萘醌(10)、1-羟基-6,8-二甲氧基-3-甲基蒽-9,10-二酮(11)、7-drimen-9α,11,12-triol(12)。其中,化合物1和2为azaphilone类新化合物。采用MTT法测定了所有化合物对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NCI-H1650及人宫颈癌细胞HeLa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显示,化合物7可显著地抑制3种细胞生长,IC50为1。22~2。43 μmol·L-1;化合物1~6也表现出中等的细胞生长抑制作用(IC50为16。24~35。28 μmol·L-1)。

    长春花内生真菌曲霉属次级代谢产物细胞生长抑制

    民族药羊屎条的化学成分及其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研究

    龙楚仪李齐激周浪胡占兴...
    4695-4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民族药羊屎条Viburnum utile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柱色谱等手段进行分离,利用NMR、MS等波谱技术鉴定结构并开展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检测。从该药材90%乙醇提取物中共分离16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viburnumide A(1)、维生素E(2)、α-香树脂醇(3)、α-托可醌(4)、narjatamanin B(5)、咖啡酸乙酯(6)、柚皮素(7)、芹菜素(8)、ethyl β-D-ribo-hex-3-ulopyranoside(9)、反式对羟基肉桂酸(10)、穗花杉双黄酮(11)、芹菜素-7-O-β-D-葡萄糖苷(12)、木犀草素-7-O-β-D-葡萄糖苷(13)、鄂西香茶菜苷(14)、熊果酸(15)、2α-羟基齐墩果酸(16)。其中化合物1为新化合物,化合物2~16均为首次从羊屎条中分离得到。化合物11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用(IC50为4。0 μmol·L-1)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IC50为2。3 μmol·L-1)相当。

    羊屎条化学成分viburnumideA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苓桂术甘汤对心肌梗死后小鼠心肌纤维化及Lats1/Yap信号通路的影响

    徐少华王舒舒任涵赵婉竹...
    4702-4710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察苓桂术甘汤对心肌梗死(MI)后小鼠心肌纤维化(MF)及心肌组织大肿瘤抑制激酶1(Lats1)/Yes相关蛋白(Yap)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抑制MF的作用和机制。采用冠状动脉左前降支结扎法构建MI后小鼠缺血模型,造模24 h后,连续干预6周。采用小动物超声成像系统检测小鼠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短轴缩短率(LVFS)、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IDs)、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IDd);采用HE及Masson染色观察小鼠心肌组织病理学变化;采用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肌酸激酶同工酶MB(CK-MB)、乳酸脱氢酶(LDH)水平;采用RT-qPCR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Lats1、Yap、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mRNA水平;采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小鼠心肌组织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胶原蛋白Ⅰ(Col Ⅰ)、胶原蛋白Ⅲ(ColⅢ)、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1(TIMP1)、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Lats1、Yap、磷酸化Yap(phosphorylation-Yap,p-Yap)、细胞核Yap(n-Yap)蛋白表达。与假手术组比较,模型组小鼠LVEF、LVFS水平显著降低,LVIDd、LVIDs水平显著升高(P<0。01);心肌细胞排列紊乱,心肌纤维部分断裂及胶原纤维大量沉积;小鼠血清CK-MB、LDH水平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Lats1 mRNA 水平显著降低(P<0。01),Yap、CTGF mRNA 水平显著升高(P<0。01);心肌组织 α-SMA、Col Ⅰ、Col Ⅲ、MMP2、Yap、n-Yap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0。01),Lats1、TIMP1、p-Yap蛋白表达及p-Yap/Yap比值显著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经高剂量苓桂术甘汤干预后,小鼠LVEF、LVFS水平显著升高,LVIDd、LVIDs水平显著降低(P<0。01);心肌细胞排列较整齐,心肌纤维断裂及胶原纤维沉积明显减少;小鼠血清CK-MB、LDH水平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Lats1 mRNA水平显著升高(P<0。01),Yap、CTGF mRNA 水平显著降低(P<0。01);心肌组织 α-SMA、Col Ⅰ、Col Ⅲ、MMP2、Yap、n-Yap 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0。01),Lats1、TIMP1、p-Yap蛋白表达及p-Yap/Yap比值显著升高(P<0。01)。苓桂术甘汤能够抑制MI后模型小鼠MF,改善小鼠心功能,此作用与其激活Lats1/Yap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苓桂术甘汤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Lats1/Yap信号通路

    全转录组学关联分析研究开心散缓解乳腺癌化疗性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

    吴迎朝吴芃田欢崔佳琦...
    4711-47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开心散对化疗小鼠行为学和脑组织的影响,以探究开心散治疗荷瘤小鼠化疗性认知障碍的作用机制。将30只雌性BALB/c小鼠通过乳腺脂肪垫接种4T1乳腺癌细胞建立荷瘤小鼠模型,并随机均分为肿瘤组、阿霉素组和开心散组。通过旷场实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强迫游泳实验、悬尾实验、Morris水迷宫、新物体识别实验等行为学检测,苏木素-伊红染色、尼氏染色、固蓝染色、Fluoro-Jade B染色、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原位切口末端标记、免疫荧光染色、透射电子显微镜等病理检测,运用网络药理学和全转录组学测序等方法分析化疗性认知障碍产生的机制以及开心散的作用靶点。结果显示,开心散可以防止化疗引起的行为学改变(P<0。001),增加旷场实验总运动路程和中央区停留时间比,增加高架十字迷宫实验开臂区探索时间,减少强迫游泳实验和悬尾实验静止时间,减少Morris水迷宫逃逸潜伏期和增加穿越平台次数,提高新物体识别实验认知指数;抑制化疗引起的前额叶皮质神经炎症、细胞凋亡、细胞自噬等组织损伤;并重塑化疗过程中前额叶皮质组织的RNA表达谱(P<0。05)。综上研究表明,开心散可能通过重塑化疗过程中前额叶皮质组织的RNA表达谱,减轻神经元组织损伤,最终缓解荷瘤小鼠的化疗性认知障碍。

    开心散转录组学网络药理学化疗性认知障碍乳腺癌

    中风醒脑液通过抑制神经元铁死亡发挥抗脑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研究

    李孟英郭建文邵翀羽泮智勇...
    4723-473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风醒脑液在临床上已被用于治疗脑出血。然而,目前对中风醒脑液的药理作用尚不明确。探讨中风醒脑液的药理作用对指导脑血管疾病的治疗至关重要。向大鼠右侧尾状核注射Ⅶ型胶原酶建立体内脑出血模型。将SD大鼠随机分成5组,用Bederson评分法评估大鼠术后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核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评估脑出血的体积。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脑组织病理改变,透射电镜(TEM)观察脑组织超微结构变化。流式细胞术测定活性氧(ROS)水平。免疫荧光双染法检测脑组织血肿周围神经元中铁转运蛋白标记物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GPX4)的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脑出血后RNA解旋酶和ATP酶1(UPF1)、铁泵蛋白(FPN)、酰基辅酶A连接酶4(ACSL4)、环氧化酶2(COX2)、GPX4、NADPH氧化酶1(NOX1)和胱氨酸/谷氨酸逆向转运蛋白(SLC7A11)的表达。与模型组相比,中风醒脑液治疗5 d后大鼠神经功能障碍明显减轻,血肿体积减小,脑出血病理损伤减轻;与此同时,Fe2+和氧化应激水平显著降低,抑制铁死亡的蛋白表达量显著增加。综上,中风醒脑液可通过显著抑制神经元铁死亡改善大鼠脑出血的预后,为中风醒脑液的临床应用提供了有价值的指导。中风醒脑液的抗铁死亡作用可能与促进膜转运蛋白SLC7A11和FPN的表达有关。

    脑出血铁死亡中风醒脑液神经元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