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中药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中药杂志
中国中药杂志

肖培根

半月刊

1001-5302

cjcmm2006@188.com,cjcmm2006@126.com

010-64045830

100700

北京市东直门内南小街16号

中国中药杂志/Journal China Journal of Chinese Materia Medica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为中国现存创刊最早、发行量最大的中药学学术性刊物,论文被CA(化学文摘),BA(生物学文摘),IPA(国际药学文摘)、美国国立医学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等国际著名文摘和数据库收录;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来源期刊”;为《中国期刊网》及《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收录。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协同抗生素抑制耐药细菌的研究进展

    刘新越李晨铭吕春晓李自强...
    653-660页
    查看更多>>摘要:群体感应系统通过感知细菌密度来调节与其生长、代谢等行为相关基因的表达,操控整个细菌群体统一行动,来保证细菌代谢产物的正常分泌和生物膜微环境的稳定,为生物膜形成和细菌的正常生长繁殖提供保障.中药具有群体感应抑制作用,可抑制细菌生物膜的形成,降低细菌耐药性,与抗生素联用能增强抗生素的抗感染能力.近年来,中西药联用治疗耐药细菌感染已成研究热点,该文从群体感应、生物膜与耐药细菌的关联入手,并对将中药作为群体感应抑制剂与抗生素协同抑制耐药细菌的国内外相关研究进行整理归纳,旨在为临床新治疗方式和新型抗感染药物的研发提供思路.

    中西药联用耐药细菌群体感应系统生物膜协同抑制

    蝎子中小分子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宋颜君邹郝琛翁翔鞠建华...
    661-670页
    查看更多>>摘要:蝎子作为世界上广泛分布的最古老的动物之一,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在我国,中药全蝎即为东亚钳蝎Buthus mar-tensii的干燥体,是传统名贵药材,主要用于治疗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等.一直以来,蝎毒被认为是蝎子的活性物质,对小分子物质的研究相对匮乏.通过查阅近年来国内外的相关文献,发现蝎子中含有氨基酸类、脂肪酸类、甾类、生物碱类等化学成分,并显示抗菌、抗凝血、代谢调节、抗肿瘤等多种活性.该文对蝎子中小分子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蝎子中的新颖活性分子的发现以及临床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蝎子东亚钳蝎小分子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分子对接在中药开发的应用现状与挑战

    杜海涛王琳丁洁杜亚轩...
    671-68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为将其"说清楚,讲明白",相关药效物质基础及调控靶点的研究一直备受关注.分子对接技术是一种计算机辅助的药物设计方法,能够直观展示成分与靶点蛋白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随着中药现代化的需求以及算法算力的更新,分子对接作为先导研究是中药新药研发的必然需求.该文总结近年来分子对接技术在中医药开发的研究进展,对于进一步推动中药活性成分的分子对接筛选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为提高中药新药的研发提供思路与方法.

    分子对接活性成分中药新药靶点筛选

    不同栽培型白花前胡质量形成的代谢组学研究

    郭瑀徐广罗舜罗敏...
    681-690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明确不同栽培型白花前胡的代谢差异,揭示质量形成机制,为前胡种质挖掘与利用提供参考依据.该研究基于超高效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UHPLC-MS/MS),对同一产地、同一时期的6种栽培型前胡(YS、H、LZ、LY、LX、Z)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利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法判别分析、单变量统计分析等方法筛选不同栽培型前胡的差异代谢物,根据质荷比、数据库KEGG、相关文献、相关性分析确定与质量形成相关的潜在标志代谢物,识别代谢途径,分析质量形成过程.结果表明,6种栽培型前胡代谢物存在明显差异,正、负离子模式下,分别得到571、465种差异代谢物.其中,与质量形成相关的潜在标志代谢物22种,涉及苯丙烷生物合成、植物激素的生物合成及苯丙氨酸、酪氨酸和色氨酸生物合成等9种潜在靶向代谢通路.与YS型相比,各栽培型前胡中与苯丙烷生物合成相关的补骨脂素、欧前胡素、鲁望桔内酯下降,7-羟基香豆素、秦皮乙素、二氢欧山芹素、茉莉酸升高;其他代谢途径的2-琥珀酰苯甲酸酯、独活属醇、L-酪氨酸下降,以Z、H型的变化最大.因此,合理调控苯丙烷生物合成途径是栽培型前胡质量提升的关键机制之一,Z、H型具有更优的质量形成代谢过程可用于前胡优质种质的筛选与挖掘.

    前胡栽培型标志代谢物质量形成代谢组学

    薄荷茉莉酸信号抑制子McJAZ8基因的鉴定与功能分析

    张桂林唐伟林康琴谌明洋...
    691-701页
    查看更多>>摘要:薄荷作为药食同源植物,具有重要经济价值.茉莉酸信号抑制子JAZ蛋白在调节植物应答逆境胁迫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克隆薄荷MeJAZ8基因,并分析其蛋白特征、蛋白互作和表达模式,为薄荷抗逆分子育种提供基因资源.该实验将通过生物信息学、酵母双杂交、烟草叶片瞬时表达、qRT-PCR等技术对McJAZ8的蛋白结构特征、亚细胞定位、蛋白互作与基因表达进行分析.结果显示:①McJAZ8基因全长543 bp,编码180个氨基酸,McJAZ8蛋白具有保守的TIFY和Jas结构域,与拟南芥AtJAZ1和AtJAZ2同源性较高.②McJAZ8蛋白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质.③酵母双杂交结果显示,McJAZ8与其自身或Mc-JAZ1/3/4/5蛋白互作形成同源或异源二聚体.④McJAZ8在不同组织中均有表达,幼叶中表达量最高.在叶序中,McJAZ8在第4片叶中表达量最高,而第2片叶中表达量最低.⑤在叶片和根中,McJAZ8在茉莉酸甲酯(MeJA)、干旱、NaCl处理下的表达呈不同程度地上调;McJAZ8的表达在CdCl2处理下呈先上调而后下调的模式;在叶片中,McJAZ8的表达在CuCl2处理下呈逐渐下调的趋势,而在根中呈先下调后上调再下调的趋势;在叶片和根中,MeJAZ8在A1C13处理下的表达均呈不同程度的下调.该研究丰富了薄荷中茉莉酸信号抑制子JAZ基因的研究,并为薄荷分子育种提供了基因资源.

    薄荷McJAZ8基因蛋白特征蛋白互作非生物胁迫表达分析

    野菊尿苷二磷酸糖基转移酶(UGT)基因家族的全基因组鉴定和表达分析

    廖家豪陈诗刘迪张景景...
    702-7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尿苷二磷酸糖基转移酶(UGT)在植物体内参与多种次生代谢产物的糖基化修饰,在植物生长发育与次生代谢调节中具有重要作用.该研究基于二倍体野菊Chrysanthemum indicum基因组,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野菊UGT基因家族进行鉴定,并对UGT蛋白的理化性质、亚细胞定位预测、保守基序、系统发育、染色体定位、基因结构以及基因复制事件进行分析,利用转录组与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野菊UGT基因在花和叶组织中的表达模式,利用类靶向代谢组分析花和叶中差异代谢物.结果显示,在二倍体野菊基因组中共鉴定出279个UGT基因,系统发育分析显示这些UGT基因分为了8个亚家族,同一亚家族成员在染色体上呈簇状分布,串联重复是野菊UGT基因家族扩张的主要驱动力.结构域分析显示,262个UGT基因具有完整的植物次生代谢信号序列(PSPG box).顺式作用元件分析表明,光响应元件是UGT基因家族成员启动子区域最普遍存在的元件.花和叶组织的类靶向代谢组分析显示,木犀草素-7-O-葡萄糖苷、山柰酚-7-O-葡萄糖苷等多种黄酮类代谢物在花中具有更高的积累水平.花和叶组织的比较转录组分析显示,差异表达的UGT基因有72个,其中29个基因是在花中上调,43个基因在叶中上调.相关性网络与系统发育分析显示CindChr9G00614970.1、CindChr2G00092510.1、CindChr2G00092490.1可能参与了野菊中7-O-黄酮苷的合成.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证实了转录组数据的可靠性.该研究结果有助于了解野菊UGT基因家族的功能,为深入研究野菊黄酮苷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数据参考和理论依据.

    野菊尿苷二磷酸糖基转移酶(UGT)代谢组分析转录组分析

    基于转录组的防风SSR分子标记开发及应用

    李爽寇佩雯许祎珂刘长乐...
    717-727页
    查看更多>>摘要:采用转录组测序的方法挖掘防风SSR位点信息并设计特异引物,以期为防风的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有力依据.对防风种子净度、千粒重、发芽率、活力等种子特性进行统计,并对转录组数据库中长度1 kb以上的12 606条unigene,利用MISA软件搜索SSR位点信息,使用Primer 3设计引物,以筛选得到的43对SSR引物分析28份不同来源防风材料的多态性.结果显示不同种源防风在净度、千粒重、发芽率、活力、种子长宽等方面存在差异,其中发芽率、活力的差异较为明显,HB-ZJK1、NMG-CF4、NMG-BT、NMG-HLE1、NMG-CF2的千粒重、发芽率、活力方面明显高于其他种源.在得到的86 233条uni-gene 序列中利用MISA软件发现有12 606条unigene序列上共包含了15 958个SSR位点,SSR位点unigene数占unigene总数的14.62%,平均每5 009 bp出现1个SSR位点,SSR位点的重复类型以单核苷酸和二核苷酸为主,G/C、TC/AG是单核苷酸和二核苷酸的优势基元,利用28个不同产地防风材料对所有引物进行筛选,得到条带清晰、稳定多态性好的引物.聚类分析表明,28份防风种质资源的生物性状及遗传多样性的聚类结果大致吻合,相同产地(HB-AG1、HB-AG2、HB-ZJK1、HB-ZJK2)的大多聚在一起,亲缘关系较近.防风转录组中SSR出现频率较高、类型丰富且多态性高,为其种质资源鉴别、遗传图谱构建和分子辅助育种等提供了候选分子标记.

    防风转录组SSR标记种子特性遗传多样性

    凉粉草中2个新的倍半萜苯甲酰酯

    陈雅丽王紫琴宋建国黄晓君...
    728-7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凉粉草是岭南地区常用的药食两用植物,具有广泛的药理活性,但其化学成分研究尚不充分.该研究运用多种现代色谱分离技术,从凉粉草地上部位的95%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2个化合物,综合使用紫外光谱(UV)、红外光谱(IR)、高分辨质谱(HR-ESI-MS)、一维和二维核磁共振技术(1D NMR和2D NMR)、单晶X射线衍射技术(SC-XRD)等结构鉴定方法确定了它们的绝对构型,为2个新的倍半萜苯甲酰酯类化合物,并分别命名为凉粉草醇甲(mesonanol A)和凉粉草醇乙(meso-nanol B).药理活性评价结果显示,2个新化合物均未表现出明显的抗病毒和抗炎活性.

    凉粉草化学成分倍半萜苯甲酰酯结构解析活性评价

    稀花八角枫的化学成分研究

    金倩倩杨婷朱敏汇张美秦...
    735-7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对稀花八角枫70%乙醇提取物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D-101大孔树脂、硅胶、Sephadex LH-20等柱色谱技术对稀花八角枫70%乙醇提取物的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从中分离鉴定出19个化合物,分别为4-环己烯-1α,2α,3α-三醇-1-O-β-D-葡萄糖苷(1)、1β,4α,6α,13-tetrahydroxy-eudesm-11(12)-ene(2)、蔗糖(3)、1'-O-benzyl-α-L-rhamnopyranosyl-(1"→6')-β-D-glu-copyranoside(4)、双(2-乙基己基)苯-1,2-二羧酸酯(5)、(Z)-10-二十碳烯酸(6)、di-O-methylcrenatin(7)、甲基-α-D-呋喃果糖苷(8)、β-胡萝卜苷(9)、丁香酸(10)、香草酸(11)、二十八烷醇(12)、isoarborinol(13),2,7-dihydroxy-6-methyl-4-(1-methylethyl)-1-naphthalenecarboxylate(14)、香草醛(15)、松柏醛(16)、9(11)-去氢麦角甾醇过氧化物(17)、5α,8α-过氧-(22E,24R)-麦角甾-6,22-二烯-3β-醇(18)、β-谷甾醇(19).其中化合物1和2为新化合物,化合物5~11、13、15~18为首次从八角枫属中分离得到.通过脂多糖(LPS)诱导的RAW264.7巨噬细胞炎症模型对化合物1进行了抗炎活性测定,结果显示,化合物1对LPS诱导的RAW264.7细胞NO生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为54.57%.

    稀花八角枫化学成分分离鉴定

    白藜芦醇调控Hippo信号通路对卵巢低反应小鼠卵巢保护作用的机制研究

    郝健亨常博雅任佳王海军...
    744-753页
    查看更多>>摘要:观察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通过调控Hippo信号通路对卵巢低反应(poor ovarian response,POR)小鼠卵巢功能的保护作用,探析Res抑制卵巢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将筛选后动情周期规律的雌性小鼠随机分成空白组,模型组以及Res低、高剂量组(20、40 mg·kg-1),每组20只.空白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模型组以及Res低、高剂量组小鼠给予雷公藤多苷混悬液(50 mg·kg-1)灌胃2周,造模完成后,Res低、高剂量组小鼠连续灌胃治疗2周,空白组和模型组给予等体积0.9%氯化钠溶液灌胃,于治疗结束次日对各组雌鼠进行促排操作.最后每组随机选取12只雌鼠进行取材,将每组剩余的8只雌鼠与雄鼠1∶1合笼.采用阴道脱落细胞涂片观察小鼠的动情周期变化,检测小鼠获卵数、卵巢湿重、卵巢指数和妊娠率,通过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检测血清中抗缪勒管激素(anti-Mullerian hormone,AMH)、促卵泡生成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雌二醇(estradiol,E2)、促黄体生成激素(luteinizing hormone,LH)的含量;通过苏木精-伊红(hematoxylin-eosin,HE)染色和脱氧核苷酸转移酶dUTP末端标记(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 transferase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染色法观察卵巢组织形态和卵巢细胞凋亡情况;通过免疫组化法检测Yes相关蛋白(Yes-asso-ciated protein,YAP)1 和带有 PDZ 结合基序的转录共激活因子(transcriptional coactivator with PDZ-binding motif,TAZ)的蛋白表达,通过Western blot法检测哺乳动物Ste-20样激酶(mammalian sterile 20-like kinase,MST)1/2、大型肿瘤抑制因子(large tumor suppressor,LATS)1/2、YAP1、TAZ、B 淋巴细胞瘤-2(B-cell lymphoma-2,Bcl-2)、Bcl-2 关联 X的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蛋白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率升高,卵巢组织各级正常发育卵泡数量减少,闭锁卵泡增多,卵巢颗粒细胞凋亡量提高,获卵数下降,卵巢湿重与卵巢指数降低,血清中FSH和LH含量升高,AMH和E2含量下降,卵巢组织YAP1、TAZ蛋白表达水平降低,MST1/2、LATS1/2和Bax蛋白相对表达升高,YAP1、TAZ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降低,合笼后每胎胚胎数显著降低;与模型组比较,Res低、高剂量组小鼠动情周期紊乱率降低,卵泡数量和形态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卵泡闭锁量降低,卵巢颗粒细胞凋亡程度得到改善,获卵数升高,卵巢湿重与卵巢指数升高,血清中FSH和LH含量降低,AMH和E2含量升高,卵巢组织YAP1、TAZ蛋白表达水平升高,MST1/2、LATS1/2和Bax蛋白相对表达降低,YAP1、TAZ和Bcl-2蛋白相对表达升高,合笼后每胎胚胎数不同程度升高.综上,Res可以有效抑制小鼠卵巢细胞凋亡,改善卵巢反应性,其机制可能与调节Hippo通路中的关键分子有关.

    白藜芦醇卵巢低反应Hippo信号通路凋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