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

栗占国

月刊

1007-7480

cmafsb@163.com

0351-5261401

030001

山西省太原市东华门23号(山西省太原市广场收投分局010025信箱)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Rheumatolog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主管,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以广大风湿病学医师为主要读者对象,报道风湿病学领域领先的科研成果和临床诊疗经验,以及对风湿病学临床有指导作用、且与风湿病学临床密切结合的基础理论研究。本刊设有专论、论著、基础研究、临床研究、短篇论著、综述、讲座、病例报告、临床病理(病例)讨论、国内外学术动态等栏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层医疗机构类风湿关节炎分级诊疗管理专家共识(2024)

    深圳市卫健委医防融合风湿性疾病项目组深圳市医学会风湿病分会基层医疗机构类风湿关节炎分级诊疗管理专家共识小组曾小峰...
    873-8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类风湿关节炎(RA)是一种慢性自身免疫病,其主要特征是对称性多关节炎.RA致残风险随着病程逐渐增加,早筛、早诊、早治是改善预后的关键.基层医疗机构是RA早筛和长期管理的重要力量,通过规范管理基层医疗机构RA分级诊疗流程和转诊制度,提高RA早筛早诊早治率,增加患者依从性和规范随访率,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本专家共识旨在提升基层医疗机构对RA的筛查和随访管理水平,规范RA的分级诊疗和全程管理.共识提出了基层医疗机构分级诊疗的原则和目标,规范了 RA的分级诊疗管理流程,强调早期识别关节外表现及监测严重并发症的重要性.本共识建议建立患者健康档案,制定综合管理目标和策略,涵盖药物治疗、指导跟踪随访和知识普及等方面.同时,明确RA患者的转诊制度和基层医生的分级授权,强调全程管理与质量持续改进.通过本共识的实施,期望加强RA的防治,推动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减轻社会经济负担.

    关节炎,类风湿基层医疗分级诊疗共识

    糖皮质激素和环磷酰胺及硫酸羟氯喹对无明显神经精神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静息态脑功能的影响

    杨一帆刘彩林刘爽李姝...
    884-892,后插1-后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探究糖皮质激素(GC)、GC联合环磷酰胺(CTX)和/或硫酸羟氯喹(HCQ)治疗对无明显神经精神表现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脑功能的影响,为早期识别和干预无明显神经精神表现SLE患者脑功能的变化提供依据.方法 根据入组时的治疗情况将无明显神经精神表现SLE患者分为初发未治疗组、单用GC组、GC联用CTX和/或HCQ组,并选择性别、年龄、受教育年限匹配的健康对照(HCs),计算各被试的低频振幅(ALFF)、比率低频振幅(fALFF)和局部一致性(ReHo).多组间比较时,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检验,连续变量采用方差分析或Kruskal-Wallis H检验,事后比较采用LSD-t法.结果 4组匹配后分别入选22例、30例、50例和29例,4组间多个脑区的脑功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而言,相较于HCs组,初发未治疗组右侧中央后回(t=-2.96)、右侧中央旁小叶(t=-2.95)的ALFF值降低,GC组在右侧中央旁小叶(t=-2.93)、右侧中央后回(t=-2.93)、右侧中央前回(t=-2.94)的ALFF值降低,GC+CTX和/或HCQ组右侧中央旁小叶(t=-2.90)、右侧中央前回(t=-2.90)的ALFF值降低;与初发未治疗组相比,GC+CTX和/或HCQ组的ALFF值在右侧中央后回(t=-3.00)、右侧中央沟盖(t=-2.91)升高.相较于HCs组,初发未治疗组右侧中央前回(t=-2.95)、左侧中央后回(t=-2.97)的fALFF值降低,GC组右侧中央前回(t=-2.94),左侧中央后回(t=-2.98)的fALFF值降低,GC+CTX和/或HCQ组左侧中央后回(t=-2.91)的fALFF值降低;GC+CTX和/或HCQ组的fALFF值在右侧中央前回(t=-2.89)较GC组升高.与HCs比较,初发未治疗组在右侧中央后回(t=-2.97)的ReHo值降低,GC组在右侧中央前回(t=-2.95)的ReHo值降低,GC+CTX和/或HCQ组的ReHo值在右侧中央前回(t=-2.91)较初发未治疗组升高,右侧中央后回(t=-2.93)的ReHo值较GC组升高.以上结果均采用高斯随机场(GRF)进行多重比较校正(Pvoxel<0.005,Pcluster<0.010).结论 无明显神经精神表现SLE患者在全脑多个脑区功能活动降低,使用GC联合CTX和/或HCQ较单用GC在改善脑功能方面可能有更好的效果,并且主要作用于感觉运动相关的脑区.

    红斑狼疮,系统性,无明显神经精神表现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脑功能

    自噬早期阶段相关基因在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谢泓源廖霞余湘张曾...
    893-9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检测参与自噬早期阶段的自噬相关基因(ATGs)在强直性脊柱炎(AS)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表达情况,并结合临床资料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自噬早期阶段与AS之间的关联及参与自噬早期阶段的ATGs在评估AS患者病情及炎症状态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①收集2021年3月至2022年8月就诊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风湿免疫科的90例AS患者(AS组)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标本,包括活动期32例(ASA组)及稳定期58例(ASS组),另收集AS组患者中30例使用司库奇尤单抗治疗24周后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标本;将同期于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体检的45名健康者(HC组)的临床资料及外周血标本作为对照.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法检测上述所有外周血标本PBMCs中参与自噬早期阶段的8个ATGs[ATG13、ATG14、ATG17、ATG18、ATG101、自噬相关基因6(Beclin1)、unc5样蛋白噬激活激酶(ULK1)、哺乳动物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的mRNA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符合非正态分布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分析.②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在AS组与HC组间存在差异性表达的ATGs检测AS患病的价值.结果 ①AS组与HC组间比较:ATG13、ATG14、ATG17、ATG18、ATG101、Beclin1 在 AS组的表达均显著低于 HC 组[ATG3:3.52(1.95,5.09)×10-3,7.21(5.49,9.16)×10-3,Z=-5.64,P<0.001;ATG14:2.48(1.85,3.64)× 10-3,6.16(4.27,7.80)×10-3,Z=-6.44,P<0.001;ATG17:6.45(3.29,9.48)× 10-3,18.52(12.30,22.51)×10-3,Z=-6.18,P<0.001;ATG18:2.97(1.77,4.37)×10-3,4.61(3.27,5.59)×10-3,Z=-3.88,P<0.001;ATG101:2.07(1.11,3.33)× 10-3,3.65(2.41,5.20)× 10-3,Z=-3.87,P<0.001;Beclin 1:3.50(0.63,6.14)×10-3,4.17(2.82,7.93)×10-3,Z=-1.82,P=0.027].②ASA 与 ASS 组间比较:ATG17、ATG101、Beclin 1 在 ASA 组的表达均显著低于 ASS 组(P均<0.05)[ATG17:4.61(2.75,7.85)×10-3,6.86(3.85,11.28)× 10-3,Z=-2.16,P=0.030;ATG 101:0.93(0.40,1.67)× 10-3,2.15(1.17,3.20)× 10-3,Z=-3.94,P=0.002;Beclin 1:1.24(0.52,3.94)×10-3,3.86(1.55,5.45)×10-3,Z=-2.26,P=0.024].③Spearman 相关性分析发现 AS 患者ATG13、Beclin1 表达分别与 ESR、hs-CRP 呈负相关(r=-0.22,P=0.038;r=-0.30,P=0.006 和 r=-0.34,P=0.004;r=-0.24,P=0.037),ATG 18 表达 ESR 呈正相关(r=0.22,P=0.041).④ROC 曲线显示:ATG 13、ATG 14、ATG 17具有较好的预测AS的能力,其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821、0.866、0.851.⑤经司库奇尤单抗治疗 24 周后,患者的 ATG13、ATG14、ATG18 表达均显著增加[ATG13:3.09(0.17,4.48)×10-3,3.50(3.42,3.57)× 10-3,Z=-3.45,P=0.001;ATG 14:2.49(1.43,4.03)× 10-3,5.62(2.28,6.77)×10-3,Z=-3.01,P=0.003;ATG18:2.91(1.61,4.37)×10-3,4.53(2.91,5.73)× 10-3,Z=-3.34,P=0.001].结论 ①ATG13、ATG14、ATG17、ATG18、ATG101、Beclin1这6种基因可能与AS的发病密切相关,其中Beclin1、ATG13与炎症指标ESR、hs-CRP密切相关,其可能影响AS的炎症状态.②白细胞介素17A抑制剂可能是一种潜在的自噬调节剂,能够通过影响AS中早期自噬过程而发挥治疗作用,但具体的机制还需进一步探索.③自噬早期阶段相关基因有望成为监测AS发生的生物学指标.

    脊柱炎,强直性自噬白细胞介素17A司库奇尤单抗

    "2024年风湿免疫病规范化诊疗及甲氨蝶呤合理应用"病例征文通知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902页

    银屑病关节炎与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临床对比研究

    占旖晴代强甫徐亮
    903-90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银屑病关节炎(PsA)与血清阴性类风湿关节炎(SNRA)的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10月至2023年10月皖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及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风湿免疫科就诊的PsA患者77例作为观察组,并收集同期就诊的SNRA患者87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临床特征、实验室指标和关节核磁共振及关节外表现.用Kolmogorov-Smirnov检验判断计量数据是否符合正态分布,非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率或构成比的比较采用x2或连续性校正x2分析.结果 PsA组男女发病比率为4∶3,SNRA组为6∶23,PsA组男性患者更多(x2=21.56,P<0.001);PsA组平均年龄(50±11)岁,低于SNRA组(57±13)岁(t=3.84,P=0.001);PsA组远端指间关节肿痛发生率57.1%(44/77),高于 SNRA 组 9.2%(8/87)(x2=43.37,P<0.001);PsA 组远端趾间关节肿痛发生率 62.3%(48/77),高于 SNRA 组 5.7%(5/87)(x2=59.81,P<0.001);PsA 组中轴关节受累率 28.6%(22/77),高于 SNRA 组 4.6%(4/87)(x2=31.68,P=0.001).PsA 组足部腱鞘炎强度 2.00(1.00,2.00),高于 SNRA 组 0.00(0.00,1.00)(Z=-2.25,P=0.047);PsA 组腕关节骨侵蚀强度 5.00(4.00,8.00),高于 SNRA 组 2.50(1.00,5.00)(Z=-2.59,P=0.010);PsA 组腕关节腱鞘炎强度 1.00(0.00,1.00),低于 SNRA 组 1.50(1.00,2.00)(Z=2.61,P=0.009);PsA 组膝关节腱鞘炎强度 0.00(0.00,0.00),低于 SNRA 组 1.00(1.00,2.00)(Z=-3.98,P<0.001);PsA 组膝关节骨侵蚀强度 0.00(0.00,2.25),低于 SNRA 组 1.00(1.00,2.50)(Z=-2.70,P=0.007),PsA 组膝关节周围软组织水肿的发生率85.7%(12/14),高于SNRA组45.0%(9/12)(x2=5.78,P=0.016).PsA组关节外表现发病率 18.8%(6/32),显著低于 SNRA 组 67.6%(23/34)(x2=16.00,P<0.001).结论 与 SNRA 相比,PSA 患者多为男性,发病年龄更低,常累及中轴关节、远端指/趾间关节,足部腱鞘炎等级更高,腕关节骨侵蚀等级更高,膝关节周围常出现软组织水肿,少出现关节外表现.

    银屑病关节炎关节炎,类风湿血清阴性关节外表现核磁共振

    血清中作用于树突状细胞的长链非编码RNA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中的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王珂王雪姣杜恒飞张米玲...
    909-9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作用于树突状细胞(DC)的长链非编码RNA(lnc-DC)在原发性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RT-qPCR)中的表达水平及意义.方法 收集2020年1月至2023年8月在咸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88名成年ITP患者和6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根据疗效将ITP患者分为有效组和难治组.实时荧光定量PCR(quantitative PCR)检测测定各组静脉血样中Lnc-DC相对表达量;流式细胞仪测定各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细胞表面CD80、CD86;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活化DC细胞上清中IL-6、IL-23和辅助性(Th1)、Th2细胞因子IL-2、IL-4.采用x2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Mann-Whitney U检验、Pearson相关分析数据.结果 ①有效组和难治组的血小板计数(PLT)和IL-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难治组低于有效组[PLT:(95±24)×109/L,(31±9)×109/L,(189±48)×109/L;F=280.82,P<0.001;IL-4:(3.2±0.6)pg/ml,(1.3±0.4)pg/ml,(4.5±0.6)pg/ml].②有效组和难治组 lnc-DC、CD86、IL-6、IL-23 和 IL-2 水平均高于对照值,难治组高于有效组[lnc-DC:(2.7±0.5)pg/ml,(5.57±0.46)pg/ml,(2.40±0.37)pg/ml;F=702.60,P<0.001;CD80:(40.3±4.1)%,(62.1±4.2)%,(36.9±2.6);F=316.75,P<0.001;CD86:(46.6±5.5)%,(65.6±5.4)%,(40.7±4.9)%,F=316.70,P<0.001;IL-6:(82±24)pg/ml,(165±27)pg/ml,(60±10)pg/ml;F=321.25,P<0.001;IL-23:(29±8)pg/ml,(83±16)pg/ml,(14±3)pg/ml;F=605.14,P<0.001;IL-2:(5.7±1.8)pg/ml,(12.7±2.4)pg/ml,(3.0±0.9)pg/ml;F=316.75,P<0.001].③ITP患者血清Lnc-DC相对表达水平与血小板计数和IL-4水平呈负相关(r=-0.52、-0.77,均 P<0.05),与 CD80、CD86、IL-6、IL-23、IL-2 水平呈正相关(r=0.42、0.75、0.74、0.79、0.72,P<0.05).结论 血清Lnc-DC在成年原发性ITP患者体内显著上调表达,其表达水平与ITP病情、DC形成、活化和T细胞免疫反应有关.

    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树突状细胞长链非编码RNA

    关于杜绝和抵制第三方机构代写代投稿件的通知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915页

    风湿免疫科会诊分析:来自北京协和医院的数据

    万志红王莉枝赵丽丹杨云娇...
    916-919,后插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会诊患者数据,总结不同风湿免疫病(RID)的科室分布及各科室的会诊需求.方法 收集北京协和医院住院病案系统中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接受风湿免疫科会诊患者的数据,并进行分析.结果 ①共完成会诊1 640例次,男性556例次,女性1 084例次,平均年龄(44.5±16.0)岁.单次会诊占57.26%(939/1 640),多次会诊占42.74%(701/1 640).②87.56%(1 436/1 640)为常规会诊:前3位分别为急诊科25.21%(362/1 436)、感染内科12.88%(185/1 436)、心内科12.47%(179/1 436);另外12.44%(204/1 640)为多学科会诊(MDT),主要分布在普通内科、急诊科、产科等.③申请会诊主要目的:内科以RID病情评估/用药调整52.66%(514/976)、病因诊断47.34%(462/976)为主;外科以指导围手术期RID治疗55.77%(58/104)为主;妇产科则主要为RID病情评估/用药调整、指导围术期治疗、评估手术风险/时机[36.36%(12/33)、27.27%(9/33)、27.27%(9/33)].④会诊病种以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未分化结缔组织病(UCTD)、干燥综合征(SS)、类风湿关节炎(RA)、大动脉炎(TA)等疾病为主.结论 风湿免疫科会诊需求量较大,尤其急诊科、感染内科等,且MDT、多次会诊等情况多见.加强自身抗体意义的普及,增强常见RID及其并发症、SLE等常见RID及围术期、围产期管理认识,可能提高会诊效能.

    风湿免疫病会诊多学科自身抗体

    关于统计学符号使用的说明

    《中华风湿病学杂志》编辑部
    919页

    托珠单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Muckle-Wells综合征眼耳损害1例

    上官瑶瑶叶晓华张挺杨琰...
    920-923,后插4页
    查看更多>>摘要:Muckle-Wells综合征是一类NLRP3基因突变所致的罕见遗传性自身炎症性疾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反复发热、皮疹和肌肉骨骼受累,部分可出现视力、听力、肾脏损害,早期诊断,及时治疗至关重要.本文报道了 1例以发热、皮疹、关节痛、眼耳损害为主要表现的Muckle-Wells综合征,通过采用托珠单抗联合沙利度胺治疗取得病情缓解,眼耳损害逆转.

    Muckle-Wells综合征NLRP3基因听力损害托珠单抗达标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