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

宋鸿升

月刊

1001-2265

zhjcqk@126.com

0411-86658407

116033

大连市沙河口区新生路80号504室

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Journal Modular Machine Tool & Automatic Manufacturing Technique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与大连组合机床研究所共同主办,中国科协主管的,由科技部和新闻出版署共同审核批准的公开发行的学术性科技期刊。1959年创刊。本刊主要讨论新技术在生产工程领域内的实际应用,内容侧重以汽车生产为代表的大批量制造技术及成套技术装备的开发设计。本刊也多视角、全方位的报道制造领域的研究成果,理论探讨,应用实践,技术展望及行业动态。《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的读者对象是从事机床及其它工艺装备开发、设计的工程师,从事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开发及应用的科研院所工程师;汽车、内燃机、摩托车、农机、家电等大批量生产企业的工艺设计、技改设计及设备规划的工程技术人员、机电院校师生等。《组合机床与自动化加工技术》在国内制造业及机电工程院校中具有广泛的影响,相当的权威性和较高的知名度。本刊是历届中文核心期刊,长期以来一直被国内主要数据库、文摘刊物所收录,历年来一直被科技部中国科技信息所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被中国科学文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中科院文献评价中心、中国社科院文献信息中心等六部门认定为"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基于改进RRT-Connect算法的全局路径规划

    朱建军王明森
    52-55,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RRT-Connect算法在复杂环境内的路径规划中存在探索性弱、收敛速度慢、冗余节点多、搜索路径较长等问题,提出一种改进的RRT-Connect算法.通过引入高质量随机点和动态步长的方法,提高了生成随机树的质量并减少了冗余节点数量;采用正向寻优和逆向贪婪的方式,改善了搜索路径较长的问题.实验结果表明,改进RRT-Connect算法平均路径规划时间缩短26.41%,平均路径规划长度缩短19.05%,平均路径规划节点个数减少41.91%,证明了改进RRT-Connect算法相比于原算法规划效率更高,规划时间更少,规划路径质量更优.

    路径规划RRT-Connect算法动态步长轨迹优化贪婪算法3次B样条曲线

    面向非结构化环境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

    朱伟龙徐晓辉宋涛李锡哲...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移动机器人在非结构化环境中路径规划转折点较多、运动效率低与实时避障问题,提出基于改进A∗算法融合动态窗口法(DWA)的移动机器人路径规划算法.首先,优化A∗算法启发函数,针对估计代价值引入动态权重系数w(n),提高路径规划算法搜索效率;然后,基于梯度下降算法与SG滤波算法对全局路径进行平滑处理;最后,在全局路径规划的基础上引入DWA算法,提高移动机器人的全局路径规划能力和实时避障能力.实验结果表明,融合算法在提高路径规划搜索效率、平滑路径曲线、动态实时避障等方面具更优的效果.

    非结构化环境移动机器人融合算法路径规划动态避障

    基于改进YOLOv5s的玻璃盖板划伤检测算法

    李虎胡晓兵陈海军毛业兵...
    62-65,7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玻璃盖板检测速度较慢、精确率较低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v5s算法的玻璃盖板划伤检测改进模型.首先,借鉴ResNeXt结构和大核注意力(large kernel attention,LKA)结构改进原C3 模块,增强网络对于特征的检测和提取能力;其次,向网络中引入BiFPN模块,提高网络的特征融合能力和小目标检测能力;最后,使用EIOU损失函数替换原网络中的CIOU损失函数,提高锚框生成的准确性和模型收敛速度.结果表明,改进后模型,精确率达到 98.2%,召回率达到98.4%,实现玻璃盖板划伤的高效检测.

    划伤检测YOLOv5sResNeXt大核注意力智能制造

    数模联动的多特征工件加工能耗预测方法研究

    张华马超鄢威朱硕...
    66-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实际切削加工过程中材料去除率是不断变化的,现有将其视为恒量的能耗建模方法难以实现能耗准确预测.为了提高切削过程能耗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材料去除率的数模联动加工能耗预测方法.首先,基于切削过程刀具与工件的接触关系分析了切入、完全切入和切出阶段材料去除率变化规律,并对相应的加工能耗特性进行了分析;其次,提出了数据驱动的刀具切入,切出阶段加工能耗预测方法,以及模型驱动的完全切入阶段加工能耗预测方法,实现加工过程能耗准确预测;最后,利用实验案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及方法的有效性,为今后研究能耗预测精度奠定了基础.

    数模联动材料去除率多特征零件加工能耗预测

    面向传动性能的分体式RV减速器结构优化

    杨晨昊王金栋李澳唐雷雨...
    72-77,82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当前国产RV减速器加工成本高,传动效率低等问题,提出分体式摆线轮结构对原齿廓进行优化以减少加工难度,提升加工效率.分析RV减速器传动原理,提出了分体式摆线轮的设计方法,确定各零部件的参数尺寸,以负载性能,传动精度,传动效率为评价指标,构建多目标评价函数,采用NSGA算法实现面向性能的RV减速器结构参数优化.构建RV减速器三维模型,采用Ad-ams动力学分析对其各项指标进行评定,验证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同时,采用有限元分析对设计出RV减速器结构的合理性进行验证分析.

    RV减速器遗传算法结构分析运动仿真模态分析

    基于平面共轭对数的弧齿锥齿轮齿面设计研究

    付雁博田国富
    78-8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提高弧齿锥齿轮建模模拟在承载工作的情况下所得出数据的准确性,在球面渐开线弧齿锥齿轮齿面成形设计原理的基础上,引入平面共轭对数对球面渐开线弧齿锥齿轮齿面形成理论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与改进,建立与法向截面圆弧齿形点位相接触的弧齿锥齿轮数学模型,并利用修改后的齿面设计理论进行弧齿锥齿轮工作齿面、齿顶根曲线及齿根过渡曲面的齿面精确数学建模,使大小轮之间的共轭曲面啮合精度得到提升,从而提高弧齿锥齿轮在循环啮合过程当中的接触强度与稳定性,并对原先球面渐开线理论中所具有的对弧齿锥齿轮传动时的轴角可分性进行分析,进行存在轴角误差时对该设计下齿轮的传动误差的影响.

    弧齿锥齿轮:球面渐开线:齿面成形共轭曲线平面对数

    基于机器人与机床联合工作的误差测量与解耦

    苗奎奎李巍闫利文
    83-86,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工业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联合工作在自动化生产及智能制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了解决机器人与数控机床联合工作时产生的误差问题,在其联合工作的条件基础上建立了机器人与机床的综合误差模型,将机器人与数控机床分为两个运动支链.考虑到二者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一种利用机床测头进行联合误差测量的方法,通过对机器人和数控机床的联合运动进行测量,来获取系统的总体误差信息.针对数控机床运动支链的误差测量与辨识,采用NUBRS曲线作为机床的运动轨迹,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数控机床几何误差辨识模型,该模型包含了27 项误差元素.经过实验验证,在测量出机床与机器人联合工作所产生的空间误差后,有效辨识出数控机床 4 个坐标系共 27项误差元素.

    五轴机床工业机器人NUBRS曲线空间误差辨识误差因素

    基于FIR-Stacking的刀具磨损预测

    李备备陈春晓郑飂默张强...
    87-91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铣刀加工工件时传感器信号存在噪声、单一传统机器学习模型预测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自适应FIR滤波器和Stacking集成模型的刀具磨损预测方法.首先,采用自适应FIR滤波器去噪,计算时域、频域和时频域常用统计量作为信号特征,并对同一信号的多源信号特征进行拼接,经Pearson相关系数筛选保留相关系数大于0.2 的特征;最后,以LightGBM、支持向量回归(support vector regression,SVR)、多层感知机(multilayer perceptron,MLP)作为基模型,Lasso作为元模型,构建Stacking集成模型进行刀具磨损预测.使用铣削加工数据集进行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法可有效提高预测准确性.

    刀具磨损预测FIR滤波器Stacking集成模型机器学习

    基于多策略人工蜂鸟优化PF的SLAM研究

    蔡艳杨光永樊康生徐天奇...
    92-97页
    查看更多>>摘要:针对粒子滤波算法(PF)重采样导致粒子贫乏及需增加粒子数以提高估计精度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多策略人工蜂鸟算法优化的粒子重组粒子滤波算法.首先,引入中垂线算法提高人工蜂鸟算法收敛速度,通过其智能觅食机制,使得最优粒子引导粒子集向高似然区域移动,以此提高估计精度;其次,实时计算最优粒子附近的粒子密度,当密度大于设置的区域搜索阈值时引入Levy飞行策略以扩大搜索空间,当其大于最大密度值时,自适应调整迭代次数;最后,重采样阶段将筛选后保留的粒子与剩余粒子重新组合成新的粒子,以此增加粒子多样性.通过仿真实验检验改进算法在SLAM中的性能,结果表明该算法较其他3 种算法相比,其位姿与路标估计精度更高且鲁棒性更佳.

    粒子滤波人工蜂鸟算法中垂线算法自适应调整Levy飞行SLAM

    基于扩充参数平面法的PID控制及陷波器设计

    章国光燕波宇陈超凡王晓光...
    98-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决工业伺服控制系统PID控制参数设计及与滤波器的参数整定困难的问题,展开弹性传动系统模型分析与系统仿真,探讨扩充参数平面法的PID参数设计调节与应用,分析惯性比及陷波器对系统阻尼特性的影响.同时,针对呈现欠阻尼状态,在PID控制系统的基础上引入陷波器,采用同方法对控制参数进行整定,对比引入陷波器前后的振动抑制效果,验证了传统陷波器效果及设计方法的有效性.展示的控制方法与设计方法,对高阶弹性伺服系统的振动抑制研究具有理论指导和优化设计的效果.

    弹性伺服系统机械谐振抑制二惯性系统PID控制陷波滤波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