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四川赤水河流域生态振兴实践研究

    聂亚平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生态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必然要求,四川赤水河流域作为赤水河流域的重要部分,其面临的生态振兴难题较为典型.研究发现,目前四川赤水河流域主要通过强化重点污染整治,强化生态修复,加强污染联治和执法联合等方式促进生态振兴,但还面临着经济发展与生态保护协调难、矿山开采遗留任务重、石漠化问题治理难三大问题,建议坚持绿色发展,探索生态与经济协同增效机制;引入社会力量,开发式治理矿山遗留环境问题;加强问题整改,多种方式解决石漠化问题.

    赤水河流域生态振兴生态保护泸州实践研究

    新时代乡村法治建设的主要问题与路径选择

    冯蕾
    88-91页
    查看更多>>摘要:全面依法治国和乡村振兴是国家战略,乡村振兴必然在法治建设的轨道上运行,而全面依法治国的建设有赖于乡村法治实践的进步.当前,乡村法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主要受到村民法治意识不高、涉农法律法规不完善、执法水平待提升和公共法律服务供给不足等方面的影响和制约,针对此现状,从乡村村民实际需要出发,结合新时代社会发展的新形式积极寻找推进乡村法治建设的路径.

    新时代乡村振兴全面依法治国乡村法治建设乡村法治实践

    特色农产品产业视角下博白蕹菜网络营销研究

    曾栋梁李佳欣
    92-95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网络营销是培育特色农产品产业的重要方式.博白蕹菜产业目前虽然发展形势良好,但在网络营销中还存在着产品品牌效应不足、价格便宜低廉、营销渠道不畅及促销效果不佳等问题.因此,要利用现代新媒体手段进行网络营销,加强产品特色IP建设、进行客户价值定价、构建立体营销渠道、积极开展多种促销,以促进博白蕹菜产业发展壮大.

    特色农产品产业培育博白蕹菜网络营销产品品牌

    乡村振兴背景下"新农人"发展之路——以国产原创综艺《种地吧》为例

    毛凤玲杨海娟杜希夷廖凤琴...
    9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2023年,一档爱奇艺自制乡村劳作纪实综艺突然爆火,更是将 10 位少年"送"上春晚.10 位少年在农耕图景中感受泥土的气息,在土地里摸爬滚打,从中找到一条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属于"新农人"的发展之路,该文聚焦乡村振兴、青年成长、"新农人"经济发展等时事主题,探索"新农人"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与国家战略融合互动、农业经济与文化产业协同发展之路.

    乡村振兴新农人《种地吧》土地农业经济发展

    乡村振兴战略视角下赫章核桃产业发展研究

    李项威韩宝银黄晓佳安小燕...
    100-103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贵州省赫章县为例,搭建新媒体公众号,对农产品信息进行加工、包装、整合,促进农产品的销售.基于新媒体宣传方式,把各色各样的核桃产品活化于网上,不只是存在于线下.建立"促进核桃产品复购服务平台",充分发挥赫章核桃资源优势,以市场化方式发展核桃产品销售,提高核桃品牌影响力,持续打造"赫章核桃"公共品牌.

    赫章核桃线上线下一体化多元销售新媒体乡村振兴

    基于口岸优势的滇缅农业合作潜力及实践路径研究

    胡纯张吟松
    104-107页
    查看更多>>摘要:云南毗邻缅甸,边境线长达数千公里,沿线口岸林立,地理位置十分优越;缅甸作为农业大国,农业资源丰富.云南省作为中国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现代农业科技方面经验丰富,与缅甸在农业合作领域存在广泛的合作空间.该文从口岸优势的角度出发,分析滇缅农业资源和边境口岸发展现状,挖掘滇缅农业合作潜力.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农业科技合作、优化农产品贸易结构、完善农业产业链等具体合作路径,为滇缅农业合作向深层次和宽领域不断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口岸优势农业科技合作农产品贸易结构农业产业链滇缅农业合作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职教供给与农业发展需求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侯向娟
    108-111,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乡村振兴的前提是农业现代化,首要是农民现代化.农民现代化离不开农村职业教育,这既是农民提升自身素质的内在要求,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的外在需求.适时发展农村职业教育基于两方面,一是推进农业现代化的时机已成熟,二是推进农村现代化的条件已具备.山西省作为一个特色农业大省,依据自身的发展优势,在加强农业基础研发的同时,培养与山西农业相匹配的农村人才是发展关键.培养山西急需的农村人才,亟需振兴山西的农村职业教育,为此需先解决山西农村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优化山西省农村人才的发展环境、加大农村职业教育供给、改进农村职业教育内容和学习方式等.

    乡村振兴农村职业教育职业教育供给农业现代化农业发展需求

    农学专业核心课课程思政建设——以作物栽培学课程为例

    占东霞
    112-115页
    查看更多>>摘要:思政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是高校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重要途径之一.作物栽培学是农学院农学专业的极其重要的一门核心课程,该文从开展本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必然性、课程思政元素挖掘和实施措施等方面展开探讨,并从社会、个人、法治、价值及文化层面深入挖掘作物栽培学课程各章节内容中所蕴含的思政元素,进行课程思政建设,为农学其他专业课的思政教学建设提供借鉴.

    农学作物栽培学课程思政农耕文化教学改革

    农业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探索与实践——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乔小倩
    116-11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明确提出,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所有课程都要加强实践环节.要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要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和观察分析社会现象的能力,深化教育教学的效果.该文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结合学院如何通过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德育水平以及德育成效进行探索和实践,在力求完善农业高职院校劳动教育的各项工作机制上作深入研究.

    农业高职院校劳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实效

    农业硕士人才培养的现存问题、国别借鉴与体系优化研究——以江南大学农村发展硕士为例

    陈健陆晨豪
    120-122,1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强农业硕士人才培养对推动乡村人才振兴具有重要意义.该文以江南大学全日制农村发展专业硕士研究生为例,从生源基础、课程设置、培养机制和就业方向 4 个方面对农业推广硕士的培养情况进行深入分析.研究发现,现阶段研究生培养存在学生缺乏学科背景、课程设置不够合理、培养体系构建不完善和就业状况不理想等问题.在借鉴瓦赫宁根大学农业硕士培养经验的基础上,构建以人才培养目标、拓宽国际视野、优化课程建设和搭建就业平台为核心的"四位一体"农业硕士人才培养体系.

    农业硕士培养目标国际视野课程建设就业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