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乡村历史文化传承发展的五重维度

    陈燕妮李世宽
    45-48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文化强国与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给乡村历史文化的发展带来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发展对推动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实现乡村振兴;提高文化自觉意识,教化民众;丰富精神世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升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文化认同,构建文化共同体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乡村振兴乡村历史文化传承发展五重维度文化认同

    肇兴传统侗寨聚落群整体性保护与发展研究

    曾梦宇张雪梅
    49-52,56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寨聚落群较之单一的村落更能反映一定区域的传统文化、传统经济、传统习俗、传统伦理、传统艺术和传统生态等要素,以及由诸多要素构建而成的传统社会.肇兴侗寨聚落群有着"侗都"的美誉,对其保护与发展对其他侗族聚居区有着一定的借鉴和启发作用.

    侗寨聚落整体性保护发展

    2005-2020年山东省大豆品种品质变化趋势分析

    司玉君孙熙文牟萌朱振艳...
    5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 2005-2020 年山东省审定品种的品质变化趋势进行初步分析.2005-2020 年审定品种选育方式以杂交育种为主,其中单交育种方式应用最为广泛.产量、蛋白质含量、蛋白质和脂肪含量之和均呈上升趋势,脂肪含量虽呈下降趋势,但整体变化并不大.审定品种的产量及品质性状的变化趋势反映山东省近几年的育种目标主要以高蛋白、优质、高产为主,育种手段以杂交育种中的单交手段为主.山东省大豆加工企业较多,每年对于大豆的需求量很高,高蛋白大豆是山东省大豆加工企业急需的大豆,因此培育高产、优质的大豆品种,对山东省大豆增产提质意义重大.

    山东省大豆品种品质变化趋势

    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叠盘方式育秧对机栽水稻秧苗质量与产量的影响研究

    郎学渊吴珍芳程楚陈正中...
    57-60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试验以浙江省建德市为试验地点,选用当地推广的嘉丰优 2 号杂交中籼稻品种,利用杭州丰筑XL-21 型智能温湿度控制装备,比较不同温湿度组合下叠盘育秧与常规育秧的秧苗特性及机插水稻产量差异.结果表明,叠盘 35℃/90%处理培育的秧苗综合性状表现最佳,成苗率达 96.1%,较常规育秧对照高 12.8 个百分点,苗高、叶龄、根系活力等指标亦明显改善,秧苗缺苗率、漏插率和浮苗率分别降至3.6%、1.1%和 1.6%,较常规育秧显著降低,最高产量 9 412.5 kg·hm-2,较常规育秧增产 15.1%.综合分析认为,温度 35℃、相对湿度 90%是建德市嘉丰优 2 号水稻叠盘育秧的最佳温湿度条件,叠盘育秧的增产优势基本随温湿度条件改善而提高.

    叠盘育秧温湿度秧苗素质机栽水稻产量研究

    乡村振兴战略下康养产业发展与规划探究——以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康养示范区规划为例

    粟华生黄卫萍
    61-65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我国老龄人口以及亚健康人群增多,康养产业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其不仅需要优美自然环境,也需要融入多元素产业.以广西现代特色农业(核心)康养示范区规划为例,探索和实践基于广西"长寿之乡"开展康养产业创新融合,充分利用区域自然环境优势的天时、地利、人和等因素,按照"一心两带三园五基地"进行布局,通过"种植+康养+产品+体验+服务"产业多元创新融合发展模式,为实现全产业链兴旺和推动乡村振兴发展提供参考.

    乡村振兴康养产业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与规划一心两带三园五基地

    乡村振兴背景下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以吉林省扶余市三井子镇为例

    张人苓
    66-69,75页
    查看更多>>摘要:确保小农户与现代农业之间的有机连接,是党中央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核心指导方针.土地的流转和规模化经营,始终是中央在农业经营制度改革和现代农业进展中的主导政策方向.乡村振兴战略被认为是"三农"任务的中心战略,而执行这一战略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农业和农村的现代化进程.为更有效地推进现代农业的进步,该研究对扶余市三井子镇的农业现状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深入研究制约现代农业发展的各种因素,并为三井子镇在农业经营模式创新上提供一系列的建议.

    现代农业乡村振兴科技特色产业品牌

    以人为本视域下乡风文明建设的实践境遇与表征归因

    雷文辉
    70-75页
    查看更多>>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相结合的要求,赋予乡风文明新时代要义.该文从以人为本的视域出发,将乡风文明分解为"人文环境基础、人的生活方式、人的相互关系、人的文化休闲方式、人的思想道德观"等核心观察要素,来调查研究乡风文明建设的现实问题和实践路径.通过多案例比较研究发现,乡村存在人民生活环境趋于完善、人们朴素的道德价值观仍得以延续等积极因素,但也存在农民实用主义至上、乡土秩序异化、民俗节庆冷清和文化传承存在断档风险等现实问题.这些问题可能归因于几方面,如经济利益和文化传承的博弈、行为动机与外在表现的差异、独立人格和熟人社会的纠结、个体需要与文化供给的错位、文化底蕴和信仰不自知的矛盾.

    以人为本乡风文明乡风文明建设扎根理论多案例研究

    乡村治理中"一肩挑"制度研究综述

    黄熠晨
    76-79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时代背景下,为加强乡村基层治理体系,提升治理效能,"一肩挑"制度在党的十九大后正式成为政策导向.学者们围绕其实施逻辑、制度优势、当前挑战及应对方案进行详尽探讨,产出一系列高质量的理论贡献,为学术研究铺就坚实基础.然而,当前成果尚存局限.展望未来,应关注"一肩挑"制度的新动向,探究其在乡村治理中的新角色与模式,并强化跨学科研究,为乡村振兴和治理提供更为全面深入的理论支撑与实践指引.

    一肩挑乡村治理研究综述制度优势实践逻辑

    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民幸福感提升路径研究

    张姝晗
    8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农民幸福感是衡量农村发展质量的关键.该文立足于乡村振兴战略,围绕乡村振兴的"20字方针"的总要求,分析乡村振兴对于农民幸福感提升的重要意义,并从经济、文化、民生和生态 4 个方面着手,考察乡村振兴背景中农民幸福感提升的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农民幸福感的提升路径,对夯实乡村振兴的群众基础,增添农民幸福感具有重要意义.

    乡村振兴农民幸福感提升路径获得感

    乡村振兴视域下"五星"支部赋能乡村治理的路径探析——以河南省X村为例

    姜世鹏
    84-87页
    查看更多>>摘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创新乡村治理模式.在乡村治理过程中,基层组织、产业、生态、法治和文化等方面,面临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该文通过对河南省X村乡村治理中的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在此研究基础上,总结提炼"五星"支部创建的有效治理模式,提出优化"五星"支部引领乡村治理的实践路径.

    乡村振兴乡村治理基层治理"五星"支部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