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深度贫困村精准脱贫实践与策略研究——以新疆阿克陶县恰尔隆乡托依鲁布隆村为例

    阿布都卡地尔·阿布力孜
    127-130页
    查看更多>>摘要:克孜勒苏柯尔克孜自治州阿克陶县恰尔隆乡托依鲁布隆村在党的精准扶贫优惠政策下,从地理位置偏僻、自然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的山区村完成整村易地搬迁,搬迁后以易地扶贫搬迁为基础、配套基础农业设施为依托,通过"十户联牧"持续发展畜牧业,通过转移就业"快速增收"的脱贫之路,实现从牧区到城区再到产城融合新区,从牧民到居民再到新型职业农民的转变.该文采用SWOT分析法探讨托依鲁布隆村精准脱贫实践中的经验和方法,并对脱贫后续巩固提升措施进行分析.

    整体搬迁精准脱贫SWOT分析巩固提升乡村振兴

    原阳县稻田休闲农业发展评价研究

    窦雨峰陈前利刘润香阿布都热合曼·阿布迪克然木...
    131-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发展休闲农业有利于拓展农业多种功能、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对原阳县稻田休闲农业发展现状进行评价分析,发现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促进其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从区位条件、自然生态环境、基本建设、产品特色和效益评价 5个维度构建稻田休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对原阳县稻田休闲农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原阳县稻田休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得分为64.2366分,位于 61~80分之间,属于"较好"的层次.自然生态环境、基本建设、产品特色指标得分较低.对此,提出 3条对策建议,改善自然生态环境,提高整体旅游形象;加强基本建设,培养专业人才;加大产品研发投入,加强市场监管.

    休闲农业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原阳县评价研究

    农业高校产业学院发展现状、困境与对策

    钟晓华刘旭华李思琦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产业学院是农业高校实现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重要途径.当前,农业高校产业学院建设工作稳步推进,在取得较为丰硕的成果的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这些困难和问题的解决关系到农业高校产业学院的健康发展.该文在总结梳理农业高校产业学院发展现状、面临的困境和掣肘因素的基础上,从目标定位、学科结构、产教融合、师资建设、人才培养、社会服务和管理评价等方面提出破解对策,实现产业学院育人资源整合优化,促进农业高校产业学院高质量发展.

    农业高校产业学院产教融合人才培养乡村振兴

    新农科背景下高校涉农专业的发展与实践探索——以玉林师范学院为例

    胡菊梁芳赵英邓旭...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基于新农科建设机遇与挑战并存的现实背景进行探讨.同时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从新农科建设理念及玉林师范学院涉农专业发展的师资队伍建设、平台建设、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人才培养等方面进行实践探索,为培养新时代复合应用型农林人才奠定基础.

    新农科涉农专业发展实践探索专业建设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与实践

    魏国曹雅铮冯立国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课程思政在高校承担着实施立德树人使命的重要任务,而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园林专业中不可或缺的重点课程.该文以课程和专业特点为出发点,深入研究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中蕴含的思政元素.着重强调如何将思政元素贯穿于整个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课程中,通过有机融合专业理论与实际操作,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升综合素质.并对思政教学提出多角度的具体措施,包括优化教学体系、强化思政元素重点、多样的教学方法,落实思政目标以及完善教学考核和评分体系,旨在提高思政工作的质量.最终,为园林专业学生在未来工作中更好地应对复杂挑战,同时拥有崇高的价值观,为园林专业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奠定坚实基础.

    园林植物遗传育种思政元素课程思政实践教学优化教学体系

    农业高职院校学生转专业现状及策略研究

    卢猛朱冰清顾艳艳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高等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理念的不断落实,我国转专业制度也逐步走向规范化、科学化.该文以苏州农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探析其转专业制度的演变,并以 3 年学生的转专业数据作为研究样本,从二级学院和专业 2 个维度对转入人数、转出人数、净增加人数等进行分析,并对此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

    农业高职院校转专业政策现状分析策略建议

    基于学习通+BOPPPS模型的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以植物生产与环境课程为例

    李玉玲陈晓霞刘英史芳芳...
    151-154,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生产与环境是农学类中职学生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既是学生后续学习专业核心知识、提升职业技能的基础,又是培养学生知农爱农情怀、强农兴农能力、学农为农使命的有效载体.为此,通过分析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建立"学习通+ BOPPPS"的混合式教学模式,采用线上线下教学结合方式,将传统的课堂教学分为课前线上自主学习、课中互动参与、课后巩固升华3个阶段,实现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式学习,将在线教育的优势融入课堂教学中,探索出一条线上线下融合、开放、创新的教学路径.

    学习通+BOPPPS模型混合式教学中职教学设计植物生产与环境

    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改革探索

    李琼韦妍妍康亮许亚楠...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药用植物学的实践教学在创新人才培养和素质教育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结合多年来的教学经验,不断地思考、总结,对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进行改革探索,构筑验证性实验、综合性实验和设计性实验层次递进的实验内容,改革验证性实验教学方法,注重过程性考核,开展多样化拓展性课外实践活动,旨在促进学生构建整体而系统的知识,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升药用植物学实践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药用植物学设计性实验综合性实验教学改革创新能力

    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思政教学实践与思考

    王金叶郑波夏斌李朝霞...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养殖水环境化学课程是水产养殖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笔者挖掘教学内容中的思政元素,开展该课程的思政教学设计与实践.在教学中融入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和法治等课程思政元素,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开展思政教育,拓展课程的广度、深度.结果表明,融入思政元素后课堂气氛更为活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适应培养复合型专业人才的要求.

    养殖水环境化学思政教学思政元素课程设计教学实践

    涉农中职学校耕读教育评价的内涵意蕴与体系构建研究

    王立颖滕传姮许萍
    163-166,172页
    查看更多>>摘要:耕读文化源远流长,耕读传家成为中华民族广泛倡导的传统美德,耕读教育是对耕读文明的传承,是立德树人的重要过程,教育评价改革是新时代教育的必然要求,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开展耕读教育评价,探索涉农中职学校耕读教育评价体系,构建涉农中职学校耕读教育评价模式,将耕读教育贯穿家庭、社会、学校,弘扬劳动精神,引导中职学生学习农业知识,走进农业生产,不断提高涉农人才培养的质量.

    乡村振兴涉农中职学校耕读教育评价内涵意蕴体系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