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智慧农业导刊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
智慧农业导刊/Journal Journal of Smart Agriculture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新农科背景下地方院校创新创业人才培养研究

    于丽艳刘杰冯棣肖万里...
    125-129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新农科建设背景下,创新创业实践型新农人才的培养存在创新型教师匮乏、实践周期性强、校内可支配经费短缺和毕业生与社会需求脱节等矛盾.该校教学改革的探索表明,通过培养学生"新农科+"实践素质能力、强化创新创业教育、突出学科智慧农业特色亮点等实践形式,利用地域特色平台和企事业单位开展产教融合和协同创新,结合校内外专业竞赛增强"以赛促学、以赛促研、以赛促创"的创新创业教育,打造智慧农业实践教育品牌,对全面推动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新农科高质量人才的培养具有显著提升的效果.

    新农科地方院校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协同育人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背景下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研究

    梁炜吴锦程
    130-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到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进一步深化对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提出新的要求.研究认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求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既要重视系统思维的培养,也要深刻把握中国式农业农村现代化理念,还应进一步提升综合素质.在当前的培养实际中,存在培养目标不明确、培养内容与需求脱节、培养方式趋于同质化、师资力量薄弱和学生自身服务"三农"意识薄弱等问题.因此,建议培养单位从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加快推进分类培养和强化师资力量等方面着手,提升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满足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要求.

    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新要求

    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探讨——以西藏农牧学院为例

    杨红白有志李萍
    135-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植物营养学是一门通过研究植物从环境中吸收营养元素、养分运输途径及植物自身构建有机体的学科,是与土壤、生物、资源、环境、生态及肥料等领域有关的一门交叉学科,任务是通过生物田间试验、生物模拟、化学实验分析、酶学诊断、核素技术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分析植物体自身的营养物质转化利用机制及其与外界环境之间的营养物质交换、能量传递及逆境适应等方面的具体过程.目的是通过研究植物体的营养物质吸收、运输和利用机制以及营养物质在植物体内的科学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结合土壤理化性质、养分归还及植物遗传特性的调节或改良,达到明显改善土壤环境、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的目的.作为涉农类专业学生的必修核心课程,植物营养学与农业生产实践有着紧密的联系,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肥料健康发展、提高农产品品质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该文在总结我国高校植物营养学课程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西藏高校特有的教学环境和教学实践,归纳民族地区高校传统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一些适合西藏高校植物营养学课程教学的建议,从而为培养下得去、懂技术、爱农业的高科技人才提供帮助.

    植物营养学教学改革农业资源生产实践高科技人才

    涉农高职院校劳动精神融入就业教育的路径研究

    许俊齐崔婧怡王瑞李施一...
    139-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劳动精神蕴含着丰富的育人元素和综合育人价值,将劳动精神涵养教育与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相结合,既符合学生成长规律,又顺应新时代劳动就业的新形势和新要求.该文在阐释劳动精神与就业教育本质契合的基础上,探讨劳动精神涵养教育在涉农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中的意义,根据涉农高职院校学段特点,构建劳动精神涵养教育融入就业教育具体路径,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以期切实提高大学生高质量就业的能力.

    劳动精神涉农高职院校就业教育职业规划路径研究

    学导式教学案例在灌溉排水工程学中的应用

    郭晓宇范志宏段喜明魏清顺...
    143-146页
    查看更多>>摘要:学导式教学法是近年来在我国教育教学改革中兴起的一种启发式教学方法.该研究以灌溉排水工程学为例,从教学案例的选择开发、教学案例的提炼和打磨、教学案例的融合度分析、教学效果实施评价 4个方面,详细阐述学导式教学法实施过程中教学案例的凝练方法及其应用,并结合课程教学实践,探讨在水利类专业课中开发学导式教学案例时应该注意的问题及心得体会.学导式教学案例应该兼顾可引可兼可容可评,恰当的教学案例明显提升学导式教学的实施效果.学导式教学作为克服传统教学模式弊端的有效尝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广阔的应用前景,为高校农业水利类课堂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学导式教学案例灌溉排水课程教学应用

    园林专业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探索

    田立娟丛慧颖李丽丽申健...
    147-150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双创"背景下,高校大学生已成为创新创业的新生力量,推行创新创业教育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促进高等教育科学发展.新农科背景下,综合型大学园林专业培养面向乡村振兴、服务"三农"的创新型和复合应用型高素质新农科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模式和途径,可以从培养方案修订和课程教学大纲制定,教师自身能力提升和教学方法改革,实践教学和实践基地建设,开放实验室和指导参加各种竞赛项目,考核评价方式等教学环节等方面进行.

    人才培养园林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创业

    农业高校植物病理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改革探究

    尹良芬罗朝喜
    151-154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献数据库检索结果表明,农业高校植物病理学科虚拟仿真技术的发展应用相对落后,至今未检索到相关报道.植物病理学科是培养未来植物医生的摇篮,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然而,该学科的实践教学却因占地多、成本高、具有偶然性、危险,以及受植物生长周期和季节限制而难以开展.导致培养的学生难以解决生产实践中的问题.鉴于此,该文探讨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进行实践教学改革,以此突破传统实验教学的限制,构建虚实结合的实验教学体系,为卓越农业人才培养提供新的途径.

    农业高校植物病理虚拟仿真实践教学改革卓越农业人才培养

    涉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研究

    蒋鹤立
    155-158页
    查看更多>>摘要:涉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培养农业高素质创新创业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路径.该文以乡村振兴战略为背景,通过分析涉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意义及存在问题,探索创新创业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路径,可以进一步推动涉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改革和创新,实现高职教育内涵式高质量发展,同时充分发挥涉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作用,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涉农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乡村振兴高素质"双创"人才专创融合

    室内室外相结合教学模式在土壤学实验课程中的应用研究

    李莎刘智蕾龚振平马献发...
    159-16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培养更多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结合东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现有条件和实际情况出发,利用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土壤学实验课中进行认真的探索与实践.探索与实践过程中发现室内与室外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可扎实巩固学生对每个实验内容与方法的理解与认知,提高学生理论与实践结合并进行计算的推理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创造能力进而增加对实验课程的学习兴趣和教学质量.

    土壤学实验实验安排思维拓展实践能力兴趣培养

    农林类应用型专业课程教学实践与探索——以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为例

    李杨孙旭东李金芳
    163-166页
    查看更多>>摘要: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是一门农林类应用型专业课程,该课程旨在介绍园林植物的遗传与育种原理、方法和技术,培养学生对园林植物育种的理论和实践能力.作为农林类应用型专业课程,应针对不同类型地方高校,不同专业背景和就业需求,进一步推进教学实践中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应用型专业农林类专业课程教学教学实践植物遗传育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