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白桦茸化学成分与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池冰清孙路平刘若菡张樱瀚...
    170-174页
    查看更多>>摘要:白桦茸别名桦褐孔菌,是一种生长于白桦树及乔木树皮上的药用真菌,分布于全世界北纬40°~50°的部分地区.早在16世纪的欧洲各国以及俄罗斯部分地区,白桦茸就作为药食两用真菌广泛应用于癌症和多种疑难杂症的治疗,20世纪以来白桦茸的现代化研究蓬勃发展.目前从白桦茸中提取分离到的化合物主要有三萜类、甾类、多糖类、多酚类、黄酮类、木质素类等,其中主要成分为四环三萜类、五环三萜类.白桦茸的药理作用研究主要集中在抗肿瘤、降血糖、抗氧化、调节免疫等方面.白桦茸经体内毒性实验证实无急性毒性或长期毒性.基于白桦茸的多药理活性和无毒性,开发出一系列保健营养产品.本文对近十年来白桦茸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安全性评价、保健品开发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白桦茸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白桦茸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安全性评价产品开发

    桑源药材的历史沿革及现代研究进展

    刘有志朱志飞吴月峰袁筱...
    175-184页
    查看更多>>摘要:桑源药材主要包括桑白皮、桑叶、桑枝和桑椹,四者在临床上应用广泛.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对桑源药材的基原、道地产地、炮制方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这5个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桑源药材的临床合理应用及深入研究提供一定参考.结果显示,古时桑源药材的原植物涉及桑Morus alba Linn.、鸡桑M.australis Poir.、华桑M.cathayana Hemsl.、变种鲁桑M.alba var.multicaulis(Perrott.)Loud.等,道地产地为安徽亳州、河南太康、广东南海、四川川西等,炮制方法多为生用、清炒、酒炒、蜜炙等.桑源药材活性成分主要为黄酮类、生物碱类,具有降血糖、降血脂、抗氧化、肝保护等作用.

    桑源药材基原道地产地炮制方法化学成分药理作用

    化痰合剂提取工艺的优化

    梁少瑜吴俊洪吴升伟姜倩倩...
    185-190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选化痰合剂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网络药理学结合分子对接筛选活性成分、 靶点,构建"成分-靶点-通路"网络,预测化痰合剂潜在质量标志物.以溶剂用量、提取时间、浸泡时间为影响因素,辛弗林、芍药苷、橙皮苷转移率及固含量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信息熵赋权法结合正交试验优化提取工艺.结果 化痰合剂中122种活性成分通过调控精神分裂症疾病网络中27个靶点来发挥抗精神分裂症的作用,β-谷甾醇、山槐素、芍药苷、卡维丁、四氢巴马汀、橙皮苷、辛弗林对关键靶点DRD2、DRD3、DRD4、HTR2A、HTR2C、HTR3A、CHRNA7、CHRM1具有良好的结合能,辛弗林、芍药苷、橙皮苷为潜在质量标志物.最佳条件为加入15倍量水浸泡30 min后提取2次,每次1.5 h,综合评分为0.998.结论 该方法提取率高,稳定性、 重复性良好,可用于提取化痰合剂.

    化痰合剂提取工艺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信息熵赋权法正交试验

    山萸肉炖制工艺优化

    朱琳鞠成国徐裕彬王巍...
    190-19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山萸肉炖制工艺.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酒蜜比、 炖制时间、 烘干温度、 烘干时间为影响因素,莫诺苷、獐芽菜苷、马钱苷、山茱萸新苷Ⅰ、没食子酸含量的总评"归一值"(OD值)为评价指标,正交试验结合层次分析法优化炖制工艺.结果 最佳条件为净山萸肉加适量辅料拌匀,密闭,隔水炖制6 h至辅料被吸尽,取出,在50℃下烘干5 h,每100 kg用辅料35 kg(酒蜜比30:5),OD值为96.6.与酒萸肉比较,酒蜜萸肉炖制后莫诺苷、 獐芽菜苷、 马钱苷、 山茱萸新苷Ⅰ含量升高.结论 该方法准确可靠、 重复性好,可用于炖制酒山萸肉.

    山萸肉炖制工艺正交试验层次分析法

    芩连制剂中赤芍质量控制研究

    张润杜菁易剑平杨璇...
    195-19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对芩连片、 芩连丸、 芩连胶囊中赤芍质量进行控制.方法 建立3种制剂、 赤芍UPLC特征图谱,以芍药苷为参照峰,计算赤芍相对峰面积比值,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对赤芍、白芍质量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芍药内酯苷类成分相对峰面积值(峰4,VIP值为1.46)是白芍、 赤芍分类的主要差异因素.11批样品中有5批质量表征与赤芍一致,其他6批质量表征趋势与白芍相近.结论 在芩连制剂赤芍质量标准中,应控制以芍药苷为参照的芍药内酯苷类成分的相对峰面积比值小于0.10.

    芩连片芩连丸芩连胶囊赤芍UPLC特征图谱主成分分析正交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

    二至丸HPLC指纹图谱建立

    温巧巧李焕茹胡雁萍冯志毅...
    199-20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二至丸HPLC指纹图谱.方法 该药物60%甲醇提取液的分析采用Syncronis C18色谱柱(250 mm×4.6 mm,5μm);流动相0.1%磷酸-乙腈,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检测波长272 nm.再进行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 偏最小二乘法分析.结果 10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中有34个共有峰,指认出其中13个,相似度均在0.950以上.各批样品聚为2类,3个主成分可代表变量数据91.8%的信息,5、12、17、32、20、23、26号峰是质量差异标志物.结论 该方法专属性强,稳定性、 重复性好,可以用于二至丸的质量评价.

    二至丸HPLC指纹图谱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法分析

    制酸力检查在抗酸类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标准中的应用现状与思考

    申向荣钟露苗周跃华
    203-207页
    查看更多>>摘要:制酸力检查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药物疗效,是抗酸类药物质量标准中具有重要意义的检查项目.本文对我国已上市抗酸类中药复方制剂的质量标准进行梳理,并将2020年版《中国药典》中的制酸力检查方法与《欧洲药典》《美国药典》《日本药局方》进行对比,发现已上市抗酸类中药复方制剂有89个品种,但仅有6个(占比6.7%)质量标准中建立了制酸力检查项.因此,建议开展相关研究,在抗酸类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标准中建立制酸力检查方法,从而反映药物生物活性,提高标准可控性,并参考2020年版《中国药典》收载的铝碳酸镁咀嚼片质量标准中的制酸力检查方法,结合相关品种具体情况开展研究,合理制定该类中药制剂的制酸力检查方法及限度要求.

    抗酸类中药复方制剂质量标准制酸力检查2020年版《中国药典》

    去氧地胆草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迁移和糖酵解的影响

    吴红雁周世康王春桃周红成...
    208-21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去氧地胆草素对肝癌HepG2细胞增殖、 迁移及糖酵解的影响.方法 用不同剂量去氧地胆草素分别处理HepG2细胞,CCK-8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划痕和Transwell小室实验检测细胞迁移情况,试剂盒检测细胞葡萄糖摄取、乳酸生成水平及关键酶HK2、PFK1、PKM2活性,RT-qPCR法检测关键酶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关键酶及相关信号通路的蛋白表达.结果 去氧地胆草素浓度为5、2.5μmol/L时,分别在24、48 h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P<0.05),10μmol/L时能抑制细胞迁移,5~20μmol/L时对细胞葡萄糖的摄取减少(P<0.05),10~20μmol/L时减少乳酸生成(P<0.05),5~20μmol/L时降低糖酵解关键酶HK2、PFK1、PKM2活性(P<0.05),5~20μmol/L时抑制关键酶HK2、PFK1、PKM2 mRNA及蛋白表达,同时也抑制了PI3K/Akt/mTOR/HIF-1α信号通路的活化.结论 去氧地胆草素能够抑制HepG2细胞增殖和迁移,降低HepG2细胞的糖酵解水平,可能与抑制PI3K/Akt/mTOR/HIF-1α信号通路活化有关.

    去氧地胆草素HepG2细胞增殖迁移糖酵解

    基于Notch信号通路探讨蒲金口服液对早产仔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作用

    马丙祥陈瑜明王怡珍李华伟...
    213-21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蒲金口服液对宫内感染/炎症致早产仔鼠脑白质损伤的保护机制.方法 LPS诱导建立宫内感染致脑损伤(PVL)仔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选取PVL仔鼠48只,随机分为模型组、DAPT组、蒲金口服液组、DAPT+蒲金口服液组,每组12只,另选取正常仔鼠12只作为正常组,于1日龄开始给药,连续干预7 d,于21日龄取材.观察NG2、DYNC1H1阳性表达,Jagged-1、RBP-Jκ、NICD蛋白表达及HES-1、HES-5、TLR4 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仔鼠NG2、DYNC1H1阳性表达均降低(P<0.05),Jagged-1、RBP-Jκ、NICD蛋白表达及HES-1、HES-5、TLR4 mRNA表达均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各给药组仔鼠NG2、DYNC1H1阳性表达均升高(P<0.05),Jagged-1、RBP-Jκ、NICD蛋白表达及HES-1、HES-5、TLR4 mRNA表达均降低(P<0.05).结论 蒲金口服液可以通过抑制Notch信号及减轻炎症因子释放而促进少突胶质细胞的分化与成熟,对改善宫内感染/炎症造成的早产PVL有显著作用.

    蒲金口服液脑损伤宫内感染/炎症Notch信号通路

    基于毒力因子FimH探讨尿感方抗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的作用机制

    朱盼盼蒋健陈君灏乔昀...
    217-22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尿感方对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UPEC)毒力因子FimH的作用和UPEC侵袭力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UPEC分别经含空白尿液、 尿感方含药尿液的培养基和空白培养基预处理后,观察UPEC毒力因子FimH表达的情况,并通过UPEC感染细胞模型,评价其侵袭力,同时采用Western blot、ELISA、RT-qPCR法检测整合素α3(integrinα3)、integrinβ1、p-FAK、p-Src、p-PI3K、p-αPAK蛋白表达,Rc1、Cdc42活性和三磷酸肌醇(IP3)水平,integrinα3、integrinβ1和细胞骨架蛋白[纽蛋白(vinculin)、踝蛋白(talin)、桩蛋白(paxillin)、F-肌动蛋白(F-actin)、 α-辅助肌动蛋白(α-actinin)]mRNA表达.结果 大鼠空白尿液和健康人空白尿液对UPEC FimH mRNA表达和UPEC入侵率无明显影响(P>0.05),对integrinα3、integrinβ1 mRNA和蛋白表达,p-FAK、p-Src、p-PI3K、p-αPAK蛋白表达,Rc1、Cdc42活性,IP3水平,细胞骨架蛋白mRNA表达均无明显影响(P>0.05).大鼠含药尿液和健康人含药尿液降低了FimH mRNA表达,UPEC入侵率,integrinα3、integrinβ1 mRNA和蛋白表达,p-FAK、p-Src、p-PI3K、p-αPAK蛋白表达,Rc1、Cdc42活性,IP3水平,细胞骨架蛋白mRNA表达(P<0.05,P<0.01).结论 尿感方能影响UPEC FimH表达,减弱UPEC侵袭力,其作用机制与FimH/integrinα3、 β1/FAK信号传导通路有关.

    尿感方尿道致病性大肠杆菌FimH整合素α3(integrinα3)整合素β1(integrinβ1)粘附斑激酶(FAK)细胞骨架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