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葛根芩连汤调控FoxO1/MARCH1通路对小鼠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

    孙洪平张会峰陈煜韦晓...
    1662-166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汤通过调控肝脏叉头框蛋白O1(FoxO1)/膜相关环状蛋白 1(MARCH1)通路对高脂饮食诱导的小鼠胰岛素抵抗的影响.方法 小鼠给予高脂饲料喂养 12 周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将 30 只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模型组、葛根芩连汤组(15 g/kg)、吡格列酮(阳性药)组(20 mg/kg),每组 10 只,另取 10 只正常小鼠给予普通饲料喂养为正常组,连续给予相应药物灌胃 8 周,记录各组小鼠体质量.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检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ELISA法检测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水平并计算稳态模型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检测腹腔内葡萄糖耐量(IPGTT)并计算葡萄糖曲线下面积(AUC),HE染色观察肝组织病理学改变,RT-qPCR法检测肝组织FoxO1、MARCH1、INSR、IRS1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肝组织FoxO1、Ac-FoxO1、MARCH1、INSRα、INSRβ、IRS1、p-IRS1 蛋白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小鼠体质量、FINS、TG、TC、LDL-C、HOMA-IR、AUC均升高(P<0.01),肝组织细胞结构紊乱,边界轮廓不清,排列散乱,细胞肿大且大小不一,肝细胞内可见大量脂质空泡,少量肝细胞出现点状坏死,肝组织FoxO1、MARCH1 mRNA表达升高(P<0.01),INSR、IRS1 mRNA表达降低(P<0.01),肝组织Ac-FoxO1、MARCH1、INSRα蛋白表达升高(P<0.01),FoxO1、INSRβ、IRS1、p-IRS1 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葛根芩连汤组小鼠FINS、TG、TC、LDL-C、HOMA-IR、AUC均降低(P<0.01),肝组织细胞形态趋于正常,脂质空泡数目明显减少,肝组织 FoxO1、MARCH1 mRNA表达降低(P<0.01),INSR、IRS1 mRNA表达升高(P<0.01),肝组织Ac-FoxO1、MARCH1 蛋白表达降低(P<0.01),FoxO1、INSRβ、IRS1、p-IRS1 蛋白表达均升高(P<0.01),而INSRα蛋白表达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 葛根芩连汤可以减轻肝脏脂肪变性,改善胰岛素抵抗,其机制可能与抑制FoxO1/MARCH1 通路,增加胰岛素受体及胰岛素受体底物的表达有关.

    葛根芩连汤胰岛素抵抗FoxO1/MARCH1通路胰岛素受体

    益坤饮对围绝经期大鼠血管内皮修复的作用

    杜秋许惠琴陈霞吴萌萌...
    1668-167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研究益坤饮对围绝经期大鼠颈动脉血管内皮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ERα和SDF-1/CXCR4 通路在诱导内皮祖细胞(EPCs)迁移和归巢中的作用.方法 建立围绝经期大鼠模型,给予阳性药替勃龙(0.25 mg/kg)及益坤饮(3.4、6.8 g/kg)干预后,HE染色观察颈动脉血管内皮病理形态,ELISA法检测血管内皮功能指标ET-1 及NO水平,免疫荧光染色观察颈动脉血管EPCs表达,流式细胞术检测骨髓及外周血EPCs的数量,Western blot法检测颈动脉血管内皮ERα、SDF-1、CXCR4 蛋白表达.结果 益坤饮干预后可明显改善围绝经期大鼠血管内皮的病理改变及血管内皮功能;增加骨髓及外周血EPCs的数量及迁移至受损颈动脉血管的归巢能力,增加血管内皮ERα水平,提高与EPCs迁移密切相关的SDF-1/CXCR4 通路蛋白的表达.结论 益坤饮可改善围绝经期大鼠受损的血管内皮功能,改善EPCs的迁移和归巢,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血管内皮ERα和SDF-1/CXCR4 信号通路有关.

    益坤饮围绝经期综合征内皮祖细胞心血管疾病SDF-1/CXCR4信号通路ERα

    虎杖苷调控HIF-1α/VEGF信号通路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H型血管生成的影响

    田佳庆韦雨柔肖方骏何宪顺...
    1672-167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虎杖苷对绝经后骨质疏松症大鼠(PMOP)H型血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大鼠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虎杖苷组(45 mg/kg),每组 10 只.除空白组外,其余组采用去卵巢法构建PMOP大鼠模型,灌胃给予相应药物.干预 8 周后,HE染色观察胫骨近端骨组织病理变化,Micro-CT分析膝关节组织形态变化和骨量变化,免疫组化和免疫荧光分析膝关节HIF-1α、VEGF、CD31、Emcn蛋白表达.结果 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骨小梁数量减少,骨小梁不连续,BMD、BV/TV、Tb.N、Tb.Th值降低(P<0.01),Tb.Sp值升高(P<0.01),膝关节组织HIF-1α、VEGF、CD31 及Emcn蛋白表达降低(P<0.01);与模型组比较,虎杖苷组BMD、BV/TV、Tb.N、Tb.Th值升高(P<0.05,P<0.01),Tb.Sp值降低(P<0.01)膝关节组织HIF-1α、VEGF、CD31 及Emcn蛋白表达升高(P<0.01).结论 虎杖苷可能通过上调HIF-1α/VEGF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来促进H型血管的生成,改善PMOP大鼠的血流供应,从而达到对PMOP的保护作用.

    虎杖苷绝经后骨质疏松症骨代谢血管生成H型血管

    保元汤加减方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胡雪灵苏洁颜美秋俞静静...
    1677-16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保元汤加减方对正常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120 只BALB/c小鼠随机分成 3 个免疫组(免疫Ⅰ组、免疫Ⅱ组、免疫Ⅲ组),每组 40 只.每个免疫组小鼠按体质量随机分成正常组和保元汤加减方低、中、高剂量组(0.9、1.4、1.9 g/kg),每组 10 只.连续灌胃给药 30d后,检测免疫Ⅰ组小鼠行为学指标、脾脏T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血常规指标,血清中免疫球蛋白 M(IgM)、免疫球蛋白 G(IgG)、补体 3(C3)、补体 4(C4)水平,外周血及脾脏中T、B淋巴细胞比例;检测免疫Ⅱ组小鼠溶血空斑数、半数溶血值;检测免疫Ⅲ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功能,脾脏中CD4、CD8 表达.结果 与正常组比较,保元汤加减方可升高小鼠自主活动次数和抓力,增强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NK细胞活性,增加溶血空斑数、半数溶血值、腹腔巨噬细胞对鸡红细胞的吞噬率和吞噬指数、全血白细胞(WBC)、淋巴细胞(LYMPH)数量和比例及IgM、IgG、C4 水平、外周血和脾脏的CD4+T细胞占比及CD4+/CD8+比值、脾脏CD4 阳性表达量及CD4/CD8 比值(P<0.05,P<0.01);降低外周血CD3+T、CD8+T细胞占比、脾脏CD8+T细胞占比(P<0.05,P<0.01).结论 保元汤加减方具有增强免疫力功能.

    保元汤加减方免疫功能免疫细胞免疫分子

    姜黄素对宫颈癌细胞HeLa侵袭及迁移的抑制作用

    何涵宋梓桐史乃元张巍...
    1684-16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宫颈癌细胞HeLa侵袭及迁移的抑制作用,并探讨HPVE6 蛋白在此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培养人HeLa细胞及敲除 E6 后的 HeLa 细胞(shHeLa),分别加入 10、20、50 μmol/L 姜黄素,继续培养 24 h,Western blot法检测E6 表达,CCK-8 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以 20 μmol/L姜黄素处理HeLa及shHeLa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小室法检测细胞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法检测细胞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蛋白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姜黄素对HeLa细胞均有抑制作用,并呈剂量依赖性(P<0.05,P<0.01);姜黄素可使HeLa细胞的平面运动能力下降(P<0.05,P<0.01),并对HeLa细胞体外的侵袭力具有抑制作用(P<0.05,P<0.01),能够使HeLa细胞N-cadherin、Vimentin 蛋白表达降低(P<0.05,P<0.01),E-cadherin 蛋白表达升高(P<0.05,P<0.01),但以上抑制作用在shHeLa细胞中均得到缓解.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调节E6 的表达抑制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并抑制细胞侵袭.

    姜黄素宫颈癌HPVE6侵袭迁移

    油菜花粉总黄酮体外抗氧化及其对溃疡性结肠炎小鼠的保护作用

    黄小强贾安刘顺和黄涛...
    1688-169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油菜花粉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及其对DSS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UC)小鼠的保护作用.方法 通过DPPH.、OH.、ABST.、Fe3+还原能力检测油菜花粉总黄酮体外抗氧化活性.将 40 只昆明雄性小鼠分为正常组、模型组以及油菜花粉总黄酮低、高剂量组(50、100 mg/kg),每组 10 只,除正常组外,其余各组小鼠连续 7d给予3%DSS构建UC模型,同时灌胃给予相应药物,正常组和模型组灌胃给予蒸馏水.期间观察小鼠一般体征、DAI评分、结肠长度,ELISA法检测小鼠血清TNF-α、IL-6水平,同时检测结肠组织中SOD活性和MDA水平,HE染色观察结肠组织病理学情况及评分.结果 油菜花粉总黄酮具有较强的抗氧化活性.与模型组比较,油菜花粉总黄酮各剂量组小鼠结肠长度均较长,DAI评分均降低(P<0.05),TNF-α、IL-6、MDA水平降低(P<0.05),SOD活性升高(P<0.05),油菜花粉总黄酮能够缓解结肠组织损伤,降低病理组织学评分.结论 油菜花粉总黄酮对DSS诱导的UC小鼠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抑制炎症因子分泌和调节机体氧化应激有关.

    油菜花粉总黄酮溃疡性结肠炎氧化应激炎症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

    叶嘉豪钟森杰王菲李琳...
    1693-169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实验验证探讨参麦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BATMAN-TCM数据库收集参麦注射液有效成分及治疗靶点,GeneCards、OMIM数据库收集慢性心力衰竭疾病靶点,利用Cytoscape 3.7.2 软件绘制"参麦注射液-有效成分-靶点"网络图,运用 STRING 平台构建"蛋白质-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PPI),并利用Autodock Vina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通过高盐饮食喂养Dahl盐敏感大鼠,构建慢性心衰大鼠模型,并给予参麦注射液进行干预,给药后,通过HE染色和Masson染色检测大鼠心肌组织病理变化,利用ELISA、Western blot和RT-qPCR技术对相关靶点进行验证.结果 筛选出 49 个"药物-疾病"共同作用靶点,PPI显示核心靶点包括AKT1、CAT、ESR1、APOE、IGF1、IL1B等,分子对接显示结合能绝对值最高组为ESR1-鸟苷.动物实验结果显示,参麦注射液能有效降低慢性心力衰竭大鼠血清NT-ProBNP、CAT水平(P<0.05,P<0.01),升高AKT1 和ER水平(P<0.05),降低心肌组织ANP、TGF-β1、β-MHC mRNA表达(P<0.05,P<0.01)和 ANF、TGFβ1 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参麦注射液通过减少氧化应激损伤、抑制心室重构、调节细胞凋亡和增殖等,发挥改善心功能,延缓慢性心衰发展的作用.

    参麦注射液慢性心力衰竭网络药理学分子对接动物实验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动物实验探讨马齿苋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小鼠皮肤瘙痒的作用

    陈霞樊官伟陈云志王艳...
    1700-170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基于网络药理学结合动物实验探讨马齿苋对变应性接触性皮炎(ACD)皮肤瘙痒的作用机制.方法 利用中药系统药理数据库(TCMSP)筛选马齿苋的活性成分及靶点,GeneCards、TTD、OMIM数据库获取ACD和皮肤瘙痒的靶点,Venny2.1 平台获取马齿苋与ACD及皮肤瘙痒的交集靶点,STRING数据库分析交集蛋白间的相互作用关系,Cytoscape构建药物-成分-疾病靶点网络以及重要靶点相互作用图,DAVID数据库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60只BALB/c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糠酸莫米松乳膏组、空白基质乳膏组和马齿苋低、高剂量乳膏组,每组 10只,除空白组外,各组运用 2,4-二硝基氯苯(DNCB)构建ACD皮肤瘙痒模型,各组给予相应乳膏外涂 14d后观察小鼠背部皮损以及抓挠情况,HE染色观察皮肤病理损伤,ELISA法检测血清IL-6、CXCL8 水平,Western blot法检测皮肤组织TNF-α、JNK、p-JNK、c-Jun、p-c-Jun蛋白表达.结果 网络药理学分析得到马齿苋活性成分 181 个,ACD靶点 1 314 个,皮肤瘙痒靶点 4 113 个,三者相交靶点 103 个,核心靶点有 TNF-α、c-Jun、IL-6、CXCL8 等,涉及TNF-α、脂质与动脉粥样硬化、癌症等信号通路.动物实验表明马齿苋可减轻ACD小鼠背部皮损以及抓挠次数,下调血清IL-6、CXCL8 水平以及皮肤组织TNF-α、JNK、p-JNK、c-Jun、p-c-Jun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马齿苋可以通过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干预ACD发生发展,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TNF-α/JNK/c-Jun信号通路,减少炎性介质IL-6、CXCL8 释放,缓解皮肤瘙痒有关.

    马齿苋变应性接触性皮炎皮肤瘙痒网络药理学炎性介质TNF-α/JNK/c-Jun信号通路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探讨橙皮素对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的改善作用

    高欣刘俊君荆尚文潘亚茹...
    1707-171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网络药理学和细胞实验研究橙皮素对脂多糖(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模型的改善作用.方法 筛选橙皮素治疗神经炎症的关键成分,构建PPI网络,筛选核心节点网络,并进行GO及KEGG富集分析.细胞实验分为空白对照组、LPS(100 ng/mL)+ATP(5 μmol/L)组、橙皮素组(20、40 μmol/L),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Griess法检测NO水平,免疫荧光法检测ROS以及小胶质细胞标记物IBA1 表达,RT-qPCR法检测TNF-α、IL-1β、IL-6 mRNA表达,Western Blot法检测RAGE蛋白表达.结果 PPI网络分析得到88 个核心靶点.KEGG富集分析显示,橙皮素主要通过对细菌起源分子的反应、脂多糖反应调节、炎症反应调节等改善经炎症.细胞实验显示,橙皮素能抑制LPS诱导的小胶质细胞炎症反应,降低细胞上清液NO水平、细胞ROS水平、IBA1 表达以及TNF-α、IL-1β、IL-6 mRNA表达、RAGE蛋白表达(P<0.05,P<0.01).结论 橙皮素具有改善小胶质细胞极化、抗神经炎症作用,其机制与下调AGE/RAGE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有关.

    橙皮素脂多糖小胶质细胞神经炎症网络药理学细胞实验

    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对新型冠状病毒不同靶点的抑制作用

    侯荟颖陈兆宇陈子诺朱慕蓉...
    1716-17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究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及组方中的 16 种单味药对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入侵及复制靶点的抑制活性.方法 利用SARS-CoV-2 S蛋白、PL蛋白酶、3CL蛋白酶体外筛选模型对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及组方中的 16种单味药进行抗新冠病毒活性探究,并分析活性组分的量效关系.结果 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对 3CL蛋白酶、PL蛋白酶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 8.42、27.97 mg/mL,但对S靶点无抑制活性.组方中板蓝根、桔梗表现出较好的S靶点抑制效果,SI分别为 11.25、18.97;另有部分单味药对 3CL蛋白酶和PL蛋白酶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结论 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及组方中的多种单味药对SARS-CoV-2的多个靶点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活性.

    小儿双金清热口服液新型冠状病毒(SARS-CoV-2)S蛋白3CL蛋白酶PL蛋白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