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成药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中成药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信息中心中成药信息站;上海中药行业协会

陶建生

月刊

1001-1528

zcy.med@foxmail.com,med@stn.sh.cn

021-63213275

200002

上海市汉口路239号450室

中成药/Journal Chinese Traditional Patent Medicine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中医药科研领域内的一份专业性期刊。面向中药成药生产企业人员和质探人员,同时也向医学工作者提供中药的研究动态和发展趋势。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中药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通路干预溃疡性结肠炎研究进展

    吴航杨维建李彦龙方姝琪...
    3032-30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肠道疾病,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现代难治疾病之一,具有病程长,治疗难度大,易致癌等特点,其主要病理机制是肠道炎症和黏膜损伤的复发-缓解过程,其中炎症反应的"级联效应"发挥了重要作用,细胞焦亡是一种新型的促炎性细胞程序性细胞死亡,主要由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酶-1(caspase-1)蛋白发挥效应.研究发现,由NOD样受体热蛋白结构域相关蛋白 3(NLRP3)/caspase-1 信号通路激活的细胞焦亡机制与溃疡性结肠炎密切相关,有望成为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药物研发的筛选靶点.近年来,诸多基础研究探索中医药通过调控NLRP3/caspase-1信号通路介导的细胞焦亡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作用及机制,本文对其作用机制及靶向调控该通路的中医药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防治提供新的治疗策略和思路.

    中药溃疡性结肠炎细胞焦亡NLRP3/caspase-1通路炎症因子

    基于细胞衰老的中药复方序贯疗法改善癌性溃疡研究进展

    李滢邹毅王墉刘寨东...
    3039-30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癌性溃疡是肿瘤学与皮肤病学的交叉领域,其治疗涉及肿瘤抑制和创伤修复两大难题.细胞衰老将这两大难题并轨,在癌性溃疡的治疗方面具有令人瞩目的成果.由于以衰老相关分泌表型为特征的细胞衰老具有双重作用,双拳式治疗方法应运而生.双拳式治疗方法是一种序贯疗法,分 2 步进行,先诱导肿瘤细胞衰老,再清除衰老细胞.这种治疗策略与癌性溃疡的治疗高度契合.以六神丸为代表的中药复方具有多层次多靶点的治疗特点,可依据序贯疗法分阶段用药,调和衰老、增殖、修复之间的矛盾,在癌性溃疡治疗领域前景可期.利用现代纳米制剂技术对传统中药复方进行升级,更能发挥出中药复方的最佳疗效,推进中药复方现代化、国际化.

    中药复方细胞衰老癌性溃疡肿瘤纳米技术六神丸

    泽漆二萜类成分生物活性及其合成路径研究进展

    赵珍珠梁旭博王妍吴哲...
    3045-30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构多样且活性显著的二萜类天然产物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类生物中,其中绝大多数来源于植物.大戟属植物富含多种活性二萜,从该属代表中药之一的泽漆中已报道了一百多个二萜,结构类型涉及假白榄烷型、松香烷型、巨大戟烷型等.药理研究表明,部分二萜成分具有显著的抗肿瘤、抗炎等活性,与泽漆全草的传统功能相呼应.生源合成途径探索能够有益于了解二萜之间的关系和结构鉴定等.因此,本文对 1989 年至 2021 年泽漆中发现的二萜及其药理活性和生源途径等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泽漆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泽漆二萜化学成分生物活性生物合成途径

    银柴胡本草考证

    李振凯王英华彭励王红...
    3053-3058页
    查看更多>>摘要:银柴胡与柴胡有着紧密且极易混淆的历史渊源.本文以银柴胡为考证主体,以历代中医药古籍中的相关记载和时间线索为依据,结合植物学、中药学等现代学科理论,对银柴胡的名称、功效、药用历史、基原、质量评价、采收加工等进行系统考证.经考证,银柴胡的发展经历了 3 个历史阶段,分别为唐代至元代、明清、民国至近现代,对应银柴胡与柴胡混用期、逐渐区分期、独立成熟期.随历史发展"银柴胡"一名逐渐由"银州产柴胡"发展为独立的药材名,银柴胡药材、功效和基原植物也与柴胡逐渐区分.此外,结合地方志和现代资源调查,对银柴胡在宁夏的道地产区分布进行考证,进一步明确了银柴胡的历史道地产区为陕西-内蒙古-宁夏毗邻区域,以及宁夏中部风沙干旱带及以北地区.为银柴胡正本清源、澄清混乱、保证用药安全提供了有效依据,对宁夏银柴胡产业发展和道地产区建设有积极推动作用.

    银柴胡名称功效药用历史基原道地产区品质评价采收加工

    圆柏不同物种中6种成分含量比较

    王亚倩丁银张琨苟晓玲...
    3059-30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比较祁连圆柏、香柏、滇藏方枝柏、高山柏、大果圆柏中methylsyringin、槲皮苷、柏木双黄酮、穗花杉双黄酮、竹柏双黄酮A、扁柏双黄酮的含量.方法 HPLC含量测定采用Chromplus® C18色谱柱(4.6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含0.2%磷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70 nm.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Tukey's多重比较考察成分差异.结果 6 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5),平均加样回收率 96.50%~103.23%,RSD 0.25%~1.99%.不同物种中各成分含量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大果圆柏中methylsyringin含量更高,祁连圆柏中槲皮苷含量更高,滇藏方枝柏中柏木双黄酮含量更高,高山柏中穗花杉双黄酮、扁柏双黄酮含量更高,香柏中竹柏双黄酮A含量更高.结论 该方法简便准确,可为圆柏不同物种的质量评价与控制提供参考.

    圆柏物种化学成分含量测定HPLC

    六味能消丸TLC鉴别及3种蒽醌类成分的含量测定

    马静楚亮宋毅徐晓霞...
    3063-306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六味能消丸的TLC鉴别方法,并采用一测多评法同时测定其中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含量.方法 采用TLC鉴别干姜、大黄药材.分析采用Phenomenex C18色谱柱(150 mm×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0.2%H3 PO4 溶液(85∶15);体积流量 1.0 mL/min;柱温 30℃;检测波长 254 nm.以大黄酚为内标,计算其他 2 种成分的相对校正因子,测定其含量.结果 TLC斑点清晰,分离度良好.3 种成分在各自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 98.89%~101.11%,RSD 1.31%~1.69%.一测多评法所得结果与外标法接近.结论 该方法准确稳定,重复性好,可用于六味能消丸的质量控制.

    六味能消丸蒽醌TLC含量测定一测多评

    山楂配方颗粒UPLC特征图谱建立及绿原酸含量测定

    张方丽刘龙婵王煜李林楠...
    3068-307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建立山楂配方颗粒UPLC特征图谱,并测定绿原酸含量.方法 分析采用Waters ACQUITY UPLC HSS C18色谱柱(2.1 mm×100 mm,1.8 μm);流动相乙腈-水(含 0.1%甲酸),梯度洗脱;体积流量 0.3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325 nm.结果 14 批样品特征图谱中有6 个特征峰.绿原酸在0.78125~200 μ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2=0.9998),平均加样回收率为 95.86%,RSD为 2.36%.结论 该方法简便、重复性好,明显优于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发布的山里红配方颗粒分析方法,现已作为《上海市中药配方颗粒标准》发布实行.

    山楂配方颗粒UPLC特征图谱绿原酸含量测定

    清瘟化湿颗粒制备工艺优化及其质量一致性评价

    赵琼马云淑李钦许松...
    3072-3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清瘟化湿颗粒制备工艺,并对其质量一致性进行评价.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倍数为影响因素,黄芩苷含量、连翘苷含量、出膏率、挥发油体积的综合评分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采用单因素试验筛选成型工艺.采用HPLC指纹图谱与物理指纹图谱相结合的评价模式,对不同批次间颗粒质量的一致性进行评价.结果 最佳提取条件为 10 倍量水提取 2h,提取 3 次,综合评分为0.9914 分;最佳成型条件为糊精-麦芽糊精-微晶纤维素(1∶1∶1),药辅比 1∶0.8,润湿剂 85%乙醇.10 批样品HPLC指纹图谱中有 18 个共有峰,相似度大于 0.997,与对照图谱的相似度均大于 0.99.结论 该工艺合理可行,不同批次清瘟化湿颗粒质量稳定,可用于进一步完善该制剂的质量一致性评价.

    清瘟化湿颗粒制备工艺质量一致性Box-Behnken响应面法HPLC指纹图谱物理指纹图谱

    枸杞多酚纯化工艺优化及其成分组成、抗氧化活性研究

    讹凤霞刘宗儒田晓菊王应强...
    3078-308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枸杞多酚纯化工艺,并考察其成分组成、抗氧化活性.方法 考察HPD-100、D101、AB-8、NKA-9型大孔树脂的静态吸附、解吸性能,结合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纯化工艺.UPLC-LTQ-Orbitrap-MS法考察成分组成,测定DPPH、ABTS自由基清除率.结果 最佳纯化工艺为AB-8 型大孔树脂,上样体积 30 mL,上样体积流量1.53 mL/min,上样质量浓度 1.38 mg/mL,洗脱体积2.27 BV,多酚回收率51.47%,纯度19.78%.共鉴定出14 个多酚类化合物,包括酚酸类、糖苷类.在质量浓度为 350 μg/mL 时,纯化物 DPPH 自由基清除率达到维生素 C 的80.4%,ABTS自由基清除率达到维生素C的 94.3%.结论 AB-8型大孔树脂在最优条件下纯化的枸杞多酚具有一定的体外抗氧化活性.

    枸杞多酚纯化工艺成分组成抗氧化活性Box-Behnken响应面法UPLC-LTQ-Orbitrap-MS

    生姜总黄酮提取工艺优化及其抗氧化性研究

    马波乔友志朱建国
    3083-308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优化生姜总黄酮的酶辅助碱法提取工艺,并评价其抗氧化性.方法 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以酶解温度、料液比、pH值、酶解时间为影响因素,总黄酮得率为评价指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OH、DPPH·法检测所得生姜总黄酮的抗氧化性.结果 最佳条件为酶解温度 40℃、料液比 1∶35、pH 9.0、酶解时间60 min,总黄酮得率为 2.713%.总黄酮对·OH、DPPH·清除率的IC50值分别为 0.024、0.039 mg/mL.结论 该方法切实可行,可用于酶辅助碱法提取具有较强抗氧化活性的生姜总黄酮.

    生姜总黄酮提取工艺酶辅助碱法Box-Behnken响应面法抗氧化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