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病案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病案
中国病案

月刊

1672-2566

mrzazhi@chmra.org

010-65916817/85231071

100020

北京市朝阳区白家庄路8号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中国病案/Journal Chinese Medical RecordCSTPCD
查看更多>>本刊是我国医学病案学与病案信息管理学科的专业学术期刊。主要任务是贯彻我国卫生工作方针政策,进行学术交流,传播病案信息管理经验,普及与提高病案信息科学知识,介绍国外卫生信息管理的新进展,交流促进国际疾病分类(ICD-10)在医院病案统计工作中应用的经验,促进医院病案信息管理的现代化,发展病案信息管理科学,为卫生改革与发展服务。当前在党的三个代表思想指导下,为宣传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医院管理年”、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保障医疗安全,为卫生改革与发展做好服务工作。本刊以病案信息管理和医院管理工作者、临床医务人员为主要对象。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疾病及手术编码讨论

    何佳婧莫春梅
    29-31页
    查看更多>>摘要: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常见的耳科疾病,根据病理和临床表现分为单纯型、胆脂瘤型和骨疡型,目前最常见的治疗方法为:通过乳突手术清除中耳病灶以及通过鼓室成形术重建中耳传音结构.乳突手术具体类型分为:乳突根治术、完壁式乳突根治术、开放式乳突根治术、完桥式乳突根治术和上鼓室鼓窦切开术,其对应ICD-9-CM-3 编码分别为:20.42、20.4900x009、20.4900x008、20.4901 和 20.4900x007,鼓室成形术按照Wullstein-Zollner分类法的分为五型,其编码为:Ⅰ型 19.4,Ⅱ型 19.52、Ⅲ型19.53、Ⅳ型 19.54 和Ⅴ型 19.55,其它重要的手术操作,如外耳道成形术 18.6,需按照实际情况进行编码.编码员应熟练掌握相关疾病和手术编码及其内涵,同时加强相关临床知识的学习,与临床医师沟通,提高编码质量,从而保证编码的准确性.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乳突根治术鼓室成形术手术编码疾病编码

    常见纵隔原发性肿瘤疾病与手术编码分析

    陈淡芬林静边壮张宝珍...
    31-34页
    查看更多>>摘要:纵隔原发性肿瘤是胸外科常见疾病,通过案例分析梳理纵隔原发性肿瘤的疾病及手术操作编码.建议ICD-10 将A型、AB型、B1型、B2 型、B3 型、化生型、NOS(未特指分型)胸腺瘤分类在C37.X胸腺恶性肿瘤,ICD-11 分类于 2C27.2 恶性胸腺瘤;微结节性胸腺瘤伴淋巴样间质胸腺瘤ICD-10 分类到D38.4 胸腺动态未定或动态未知的肿瘤,ICD-11 分类到 2F71.0 胸腺生物学行为不定的肿瘤;胸腺脂肪纤维腺瘤ICD-10分类于D15.0 胸腺良性肿瘤,ICD-11编码为 2F01胸腺良性肿瘤.纵隔神经鞘瘤ICD-10归类到D36.1 周围神经和自主神经系统良性肿瘤,ICD-11 分类在2F3Y其他特指部位的良性非间叶性肿瘤.纵隔成熟型畸胎瘤ICD-10 分类于D15.2 纵隔良性肿瘤,ICD-11 编码为 2F01 纵隔良性肿瘤;纵隔未成熟型畸胎瘤ICD-10 分类于C38.1 前纵隔恶性肿瘤、C38.2 后纵隔恶性肿瘤和C38.3 部位未特指的纵隔恶性肿瘤,ICD-11编码为 2C28.0 心脏、纵隔或胸膜非间皮瘤的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常见手术编码有 07.81 胸腺部分切除术、07.82 胸腺其他全部切除术、07.83胸腔镜下胸腺部分切除术、07.84 胸腔镜下胸腺全部切除术、04.07 颅和周围神经的其他切除术和撕脱术、34.3 纵隔病损或组织的切除和破坏术.编码的要点在于区分肿瘤起源、性质及手术方式,编码员不仅需要掌握疾病及手术的分类规则和不断学习纵隔肿瘤的WHO的新分型,在实际的编码过程中,还需要做到通读病案,理解疾病性质和相应的手术部位及术式,这样才能进一步提高纵隔原发性肿瘤的编码水平.

    纵隔肿瘤ICD-10ICD-11ICD-9-CM-3编码第五版WHO胸部肿瘤分类

    2018年-2021年泰州某三甲医院恶性肿瘤患者疾病谱构成及帕累托图分析

    王东华马佳琪
    35-3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泰州某三甲医院首诊为恶性肿瘤住院患者疾病构成特征及变化趋势,为恶性肿瘤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并为专科建设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 2018 年 1 月 1 日至 2021 年 12 月 31 日泰州某三甲医院收治的 15 963 例首诊为恶性肿瘤住院患者信息,分析不同年份、年龄、性别、户籍地间恶性肿瘤的疾病构成及顺位变化.结果 前 10位恶性肿瘤依次为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食管恶性肿瘤、甲状腺恶性肿瘤、乳房恶性肿瘤、结肠恶性肿瘤、肝恶性肿瘤、直肠恶性肿瘤、宫颈恶性肿瘤、前列腺恶性肿瘤,占 4 年来恶性肿瘤总例数的 74.84%.男性患者明显多于女性,其中男性恶性肿瘤首位是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占男性恶性肿瘤的 20.5%;女性恶性肿瘤首位是乳房恶性肿瘤,占女性恶性肿瘤的 15.8%.肿瘤发病年龄相对集中于 50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泰州所辖三市三区中,海陵区患者最多.结论 泰州某三甲医院首诊为恶性性肿瘤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支气管和肺恶性肿瘤、胃恶性肿瘤和食管恶性肿瘤是主要病种;肝恶性肿瘤患者呈下降趋势,而甲状腺恶性肿瘤患者呈上升趋势;掌握肿瘤分布特征,根据肿瘤发病的年龄、性别和地区差异,调整防治措施,因地制宜地做好恶性肿瘤的三级预防工作.

    恶性肿瘤疾病谱帕累托图

    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住院超30天患者影响因素分析

    赵琳
    38-4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通过分析北京市某三甲医院住院超 30 天的患者特征及影响因素,为降低研究医院平均住院日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筛选该研究医院 2022 年 1 月 1 日到 2023 年 6 月 30 日出院患者住院超 30 天患者 891 例,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多因素研究,以是否住院超 30 天为因变量.结果 住院超 30 天患者住院天数主要集中在 31 天~40 天,排前三位的出院科室分别是神经外科(274例)、普通外科(130 例)、神经内科(89例);住院超30 天患者主要诊断是神经系统疾病 169 例(18.97%),其中癫痫患者比例最高10.77%;不同年龄分层中,10岁~19岁组内住院超30天出院患者比例最高2.17%;单因素分析,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患者来源、入院途径、是否入ICU和手术与住院是否超 30 天相关(P<0.05);多因素分析,年龄 0~19 岁,年龄≥80 岁,男性患者、未婚患者、外埠患者、急诊入院患者、入ICU患者、手术患者等均是住院超 30 天患者的危险因素,OR值均大于 1(P<0.05).结论 年龄、性别、婚姻状况、患者来源、入院途径、是否入ICU和手术是该研究医院住院超 30 天的影响因素,医疗管理应针对重点年龄层、科室、病种,为降低重点科室和病种平均住院日提供数据支持.

    住院超30天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DRG医保支付背景下的高血压住院费用影响因素及结构变动分析

    葛龙王月李丞张南...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 DRG 试点下某三甲医院高血压住院病例的费用影响因素及费用结构变动情况,为DRG支付下医院高血压住院科学管理提供一定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非参数方法分析2020年1月1日-2022年 12 月 31日期间,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包含高血压的 13006 份出院病例住院费用间的差异,运用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住院费用的影响因素,并通过结构变动度分析住院费用结构变动情况.结果 研究病例住院病案首页主要诊断以高血压病 3 级(极高危)为主,病例主要分布在心血管相关科室和综合类科室,病例的手术/操作占比较低.化验费和检查费是住院费用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余依次为治疗费、药品费用、床位费、入院就诊科室、手术/操作、病理费、民族、医保类型和主要诊断;2020 年-2022 年,次均住院费用降幅为 12.56%;检查费和化验费结构占比呈正向变动,变动度分别为 2.54%和 1.21%,病理费和药费结构占比呈负向变动,变动度分别为-2.76%和-1.28%.病理费结构变动贡献率为 31.76%.结论 DRG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者住院次均医疗费用,但医疗费用中各项费用的结构占比不够合理,且随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推进住院费用中各项费用结构变化不显著.建议进一步完善医疗服务项目种类和价格、强化临床路径管理、院前门诊统筹政策的落地持续控制医疗费用水平的同时优化费用结构.

    高血压DRG影响因素结构变动

    宁夏某三甲医院2018年-2022年妇科出院患者疾病谱分析

    刘威郎颖张彦杰潘闯...
    45-4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宁夏某三甲医院妇科出院患者疾病谱构成情况,为该地区妇科疾病防治和医疗资源的合理分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收集宁夏某三甲医院 2018 年 1 月 1 日-2022 年12 月 31 日妇科 17 603 例出院患者的年龄、主要诊断、主要诊断编码等数据,利用Excel2021 及SPSS21.0软件进行数据整理与分析,运用帕累托图对妇科出院患者的系统疾病构成进行分类分析,找出疾病谱中的主要因素,进行重点关注.结果 五年间出院患者人数有所增长;出院患者前 10 位疾病分布依次为子宫平滑肌瘤 2277 例,恶性肿瘤化疗 2157 例,流产 1973 例,子宫颈上皮内瘤变 1138 例,女性生殖道息肉 943例,子宫颈恶性肿瘤 814 例,卵巢良性肿瘤 813例,卵巢恶性肿瘤 790例,子宫内膜恶性肿瘤 761 例,子宫肌腺病 759 例;20 岁以下组出院患者疾病主要以卵巢良性肿瘤为主,有 99 例,20岁~29 岁组和 30 岁~39 岁组疾病主要以流产为主,分别有 874 例和 940 例,40 岁~49 岁组疾病主要以子宫平滑肌瘤为主,有1244 例,50 岁~59 岁组和 60 岁以上组主要疾病均以恶性肿瘤化疗为主,分别有 749 例,和 521 例,帕累托图显示,该院妇科出院患者构成因素为A类的主要为子宫平滑肌瘤等 12 种疾病(78.31%),构成因素为B类的主要为子宫内膜增生等 4 种疾病,构成因素为C类的主要为宫颈上皮内肿瘤等 10 种疾病(96.83%).结论 五年间该院妇科出院患者疾病谱变化不大,帕累托图中 A 类主要因素(主要疾病)与疾病顺位前十位的疾病均为妇科常见疾病,应该加强此部分疾病的治疗,同时加大女性疾病健康知识宣传,早筛查,早预防,早治疗,不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促进医院高质量发展.

    妇科疾病谱帕累托分析

    K-means++聚类并结合Elbow方法分析某医院DRG付费实施情况

    张剑非
    49-5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北京市某三级综合医院正式实施CHS-DRG付费 1 年的病组结算情况,为医院DRG精细化管理提供量化数据支撑.方法 使用K-means++聚类并结合Elbow方法,选取DRG组数、平均住院日、费用成本占比等作为聚类特征,分析 17 个临床科室,2022 年3 月 15 日-2023 年3 月 15日 12 634 例病例的住院服务情况.结合主成分分析方法对聚类结果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某三级综合医院 2022 年 3月 15 日-2023 年 3 月 15 日实际付费的 12 634 例病例总盈余 33 354 千元,占总金额 13.2%.入组 444 个DRG组,其中盈余DRG组数 314 组,亏损DRG组数 111 组.总 17 个临床科室,盈余的科室 15 个,聚类划分为 3 簇组,其中 1 簇组中收入前五位的科室为心内科、泌尿外科、骨科、普外科和肿瘤消化科贡献了 25 879 千元,这占据了总盈余额的 77.59%;同时,这五个科室DRG组数共 364 组,占全院总组数的 81.98%;病例数共 6571 例,占全院总病例数的 52.01%.3 簇组中有两个临床科室出现亏损,他们占据了总盈余的8%.结论 通过对某三级综合医院 1年DRG付费数据聚类分组,筛选出盈余与亏损科室,并对比院内重点DRG病组盈亏数据,分析得到盈余科室与亏损科室在DRG组数、平均住院日、药耗费占比、医疗费占比等的差距,提出了各簇组科室发展方向和费用结构优化建议,为提高某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提供数据支撑以及改进方向.

    DRG分组结算精细化管理

    某院骨伤科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分析

    张盼盼班文明陈磊高波...
    52-54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了解骨伤科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探索针对性管理措施.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从某三甲医院电子病历系统导出 2018年1 月 1 日至2022 年 12 月31 日骨伤科出院手术患者病案信息.经EXCEL2016 和SPSS26.0 进行平均住院日统计学描述和分析.结果 2018 年-2022 年骨伤科手术例数逐年增加,累计 25041 例,住院日呈正偏态分布(Cs=4.066,P<0.001),中位数为 12.0 天,6 天-10 天的最多(占比 31.0%),随年份增加,住院日呈下降趋势(χ2=66.978,P<0.001).骨伤科手术患者前十位疾病累积构成比为 44.8%,Kruskal-Wallis H 检验提示,不同病种患者住院天数存在统计学差异(H=5308.791,P<0.001).Mann-Whitney和Kruskal-Wallis H秩和检验结果提示,性别、年龄、是否转科、是否日间手术、术前等待日和出院诊断个数对骨伤科手术患者住院天数有影响(P<0.001).结论 性别、年龄、是否转科、是否日间手术、术前等待日、出院诊断个数和出院主要诊断等是骨伤科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医院应视影响因素类别,制定针对性干预措施,以达到合理缩短平均住院日目的.

    骨伤科手术患者平均住院日影响因素

    军队医院农村老年出院患者疾病谱变化分析

    郑潇蕊刘建超张博雅冯丹...
    54-58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 2015 年-2018 年军队医院农村老年出院患者疾病谱的变化,以了解农村老年人患病情况及其高发疾病,为农村老年保健、养老等相关基层卫生健康机构服务的资源配置和政策制定提供数据支撑.方法 从全军医院信息系统中提取 2015年1 月 1 日至2018 年 12 月31 日 457 972 名农村老年出院患者信息,依据住院病案首页出院诊断,以 ICD-10 进行疾病分类,利用描述性研究方法、帕累托图对农村疾病谱构成与变化进行分析,利用χ2 检验进行不同年龄组间、不同地域间的差异比较.结果 2015 年-2018年占 80.3%的农村老年人住院患者,出院主要诊断为:循环系统疾病(23.39%)、肿瘤(14.48%)、消化系统疾病(11.84%)、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10.84%)、呼吸系统疾病(7.47%)、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6.4%)和眼和附器疾病(5.9%),四年间疾病谱变化不大;不同年龄组、不同地域农村老年人住院疾病谱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循环系统疾病、肿瘤、消化系统疾病、影响健康状态和与保健机构接触的因素、呼吸系统疾病、损伤中毒和外因的某些其他后果和眼和附器疾病是当前农村老年人健康保健、疾病防治的重点,尤其是循环系统疾病.

    农村老年人疾病谱卫生资源

    泰兴市某医院12256例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及影响因素

    李慧宇传华李占结李晓丽...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恶性肿瘤患者住院费用结构变化及主要影响因素,为合理控制住院费用提供数据支持.方法 收集 2018 年 1 月 1 日-2023 年 6 月 30 日江苏省泰州市某三级医院主诊断为C00-C97 的 12 256例出院患者住院病案首页信息,采用四分位数间距、非参数检验对住院费用进行分析描述,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病例数量在前 3 位的恶性肿瘤住院费用影响因素.结果 消化系统(5976 例,48.76%)、呼吸系统(1968例,16.06%)以及泌尿生殖系统(1780例,14.52%)病例数量占比前三,次均费用分别为26 326.0元、14 495.5元、16 200.3 元;各类恶性肿瘤住院费用主要集中在药品、耗材及诊断费;线性回归显示,性别、年龄、转科、住院天数、危重、手术、付费方式等均为总费用的抑制或促进因素,模型R2均在 66%以上,模型拟合良好,P<0.05;其中住院天数及手术分级对费用影响最大,标准化系数均在 0.378-0.565 之间.结论 该院恶性肿瘤患者疾病负担仍然较重,住院天数、手术分级、肿瘤种类是影响恶性肿瘤患者次均直接医疗费用的主要因素;降低住院日,控制药占比,扩大 DRG 付费试点,开展多学科联合诊疗是关键,医疗机构及疾控部门做好本地重点病种的三级预防是根本.

    恶性肿瘤住院费用线性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