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研究猕猴桃园间作不同播期毛叶苕子(Vicia villosa Roth.)盛花期株高和鲜草产量,以及对猕猴桃园土壤温度、湿度和杂草种类、数量等群落特征的影响,为陕西省汉中地区猕猴桃园合理利用绿肥及制定果园绿色发展模式提供科学依据.试验设4个处理,分别为毛叶苕子播期9月29日(VR1)、播期10月10日(VR2)、播期10月20日(VR3)和清耕作为对照(CK),定期对不同处理土壤温度、湿度及杂草进行调查测定,毛叶苕子盛花期测定株高和鲜草产量,比较分析不同播期下毛叶苕子对猕猴桃园土壤生态环境的影响.猕猴桃园间作毛叶苕子,盛花期各处理毛叶苕子植株高度和鲜草产量均表现为VR1>VR2>VR3,其中,VR1处理的植株高度和鲜草产量最高,分别为195.4 cm和39 166.86 kg/hm2.间作毛叶苕子对猕猴桃园土壤温度调节作用明显,不同播期毛叶苕子处理下土壤温度变化幅度均低于CK,其中VR1处理的变化幅度最小,各处理土壤温度变化幅度表现为VR1<VR3<VR2<CK.从3月中旬至5月上旬,VR1、VR2、VR3处理的土壤平均湿度比CK分别提高了 115.84%、94.00%和115.20%;5月5日,VR1、VR3处理的土壤湿度分别为29.8%和30.1%,均显著高于其他处理.与CK相比,猕猴桃园间作不同播期毛叶苕子的杂草数量和种类均不同程度地减少,其中,对早熟禾、看麦娘、鹅肠草、菵草、野老鹤草和车轴草的抑制效果最为明显,杂草密度分别平均减少了 100.00%、55.69%、82.60%、68.16%、58.21%和95.91%.不同播期毛叶苕子处理下,VR1处理的杂草总密度最低(18.58株/m2),VR1、VR2、VR3处理的杂草总密度较CK分别降低了 82.32%、67.31%和74.28%,各处理杂草密度表现为VR1<VR3<VR2<CK.猕猴桃园间作不同播期毛叶苕子,与CK相比,9月29日播种可以使毛叶苕子得到充分的生长,养分物质积累更多,鲜草产量达到最大,同时对稳定土壤温度、提高土壤含水量、降低农田杂草的密度和种类、改变杂草群落组成结构等方面综合效果最佳,是汉中地区猕猴桃园优先发展的绿肥管理模式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