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国发展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国发展
中国发展

杨邦杰

双月刊

1671-2404

zgfz@263.net.cn

010-51550921

100120

北京市西城区德胜门东滨河路11号

中国发展/Journal China DevelopmentCSSCICHSSCD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在"完善基础制度,疏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堵点"重点调研座谈会上的讲话

    蒋作君
    1-3页

    致公党中央"完善基础制度,疏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堵点"重点调研报告

    致公党中央调研组蒋作君张恩迪曹鸿鸣...
    4-9页
    查看更多>>摘要:今年3月至5月,致公党中央聚焦"完善基础制度,疏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堵点"开展年度重点调研.调研发现,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取得积极进展,但在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市场监管、要素市场化配置等方面仍存在多种堵点,影响经济良性循环.为此建议:完善市场基础制度,完善市场监管体系,改革政绩考核、财税、统计核算制度,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相关制度,稳妥有序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基础制度统一大市场堵点市场监管要素市场化配置

    完善基础制度,疏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堵点——基于云南省的调研

    李恒杰石雪雁李璇胡舒雯...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是畅通国内大循环、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也是对国内强大市场的升级和资源整合.为进一步完善基础制度,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疏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堵点,该文通过实地调研对云南省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存在的堵点问题进行梳理总结,提出疏通云南省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堵点的对策建议.

    基础制度全国统一大市场堵点云南

    "完善基础制度,疏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堵点"调研报告——以贵州为例

    中国致公党贵州省委员会
    15-21页
    查看更多>>摘要:该文以贵州为样本,围绕"完善基础制度,疏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堵点"主题开展调研.梳理了贵州在推进商品和服务市场高水平统一、推进市场监管公平统一、加快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及打造统一的要素和资源市场、引导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合理配置、促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赋能新质生产力形成等方面的情况,指出不利于市场建设的障碍和影响国内大循环畅通的堵点,并据此深入思考,提出意见建议.

    贵州基础制度统一大市场堵点建议

    完善基础制度,疏通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堵点——基于江西省的调研

    陆宇海
    22-26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对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作出重要指示.而高质量基础设施建设是激发经济发展活力、推动统一大市场建设的关键因素.江西省委省政府部署、推动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主动融入共建全国统一大市场,持续深入推进区域各地市数字基础设施优化,进一步对江西加快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江西省在工作机制、数字赋能和系统协同各地市工作等多个方面为建设高标准统一大市场提供了坚强支撑.但在跨境贸易、流通网络和全面共享等方面与浙江、广东等省份还有不足和差距.为此,需要进一步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加快开放通道建设、加强数字资源配置,采取有针对性的举措,助力统一大市场建设.

    统一大市场基础制度江西省

    因地制宜、错位承接,建设高水平产业转移承载区——全国统一大市场背景下云南的实践与探索

    杨丽毕书明秦磊
    27-32页
    查看更多>>摘要: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加快产业转移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和重要保障.通过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能够更好发挥市场机制优胜劣汰的资源配置作用,引导产业和投资流向,进而推动产业转移和承接,促进产品及产业升级,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云南在全国统一大市场和辐射中心建设背景下,利用资源、区位、碳足迹等优势,因地制宜、错位承接,创新和构建云南特色的产业转移承接机制,吸引重点企业、产业链关键环节向云南转移,全面推动云南高水平建设产业转移承载区,打造国家产业链供应链战略"备份"基地、统一大市场和新发展格局下的产业"稳定器",工业"新三样"等承接产业成为云南经济增长和新质生产力发展的新动能、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

    全国统一大市场产业转移产业转移承接

    创新沿边产业园区发展机制,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中老磨憨-磨丁经合区的经验与启示

    毕书明王进
    33-37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水平高质量建设沿边产业园区,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是云南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加快经济转型升级的重大机遇.中老磨憨-磨丁经合区作为云南重要的沿边产业园区,积极探索和创新产业转移和园区发展机制,协同区域共建口岸城市,打造沿边开放新高地.该文从沿边产业园区建立、产业承接现状及存在困难、产业承接模式创新等角度深入剖析,旨在为沿边产业园区产业承接提供借鉴参考.

    沿边产业园区产业承接转移体制创新中老磨憨-磨丁经合区

    发挥特色优势,推进产业承接转移,进一步完善东西部协作

    周豫张玉蓉
    38-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产业结构调整的背景下,中西部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成为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促进经济均衡发展.中西部地区凭借丰富的资源优势、成本优势、日益完善的基础设施和潜力较大的消费市场,为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提供了有利条件.然而,产业转移仍面临行政区经济导致的利益藩篱、财税分权制度所引发的利益冲突、产业支持体系滞后以及转移产业低端等问题.为此,该文提出了加强顶层设计、构建全国统一大市场、共建产业转移支持体系、科学规划产业转移、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等对策建议.

    产业转移东西部协作优势产业

    打通"双循环"链接壁垒 拉动国内大循环推进广西更好服务中国-东盟经贸命运共同体建设

    付婕
    44-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西部大开发大开放战略是加快建设全国统一大市场"全盘棋"中的先手棋,也是制胜棋,不但对于扭转长期以来我国区域经济"东强西弱"的发展现状具有时代意义,更加有利于形成步调一致、与时俱进的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广西等边境省份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的战略要道和"出海口",是RCEP战略深入实施下西部地区以大开放促进大开发的关键一子.如何利用好广西陆海边疆区位,进一步打通对接东盟市场的流通体系堵点,探索拉动国内大循环,成为我国"推动形成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新格局"的重大战略考量.该文建议将"广西服务中国-东盟经贸命运共同体建设"作为新一轮改革开放的范式样本,从制度安排、政策供给、促进机制以及要素配置等方面逐一入手,将广西打造成为辐射带动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西部磁力场,由点及面增强沿边地区产业吸引力和经贸实力,进一步促成高水平对外开放红利从沿边地区向内陆腹地延展.

    双循环命运共同体全国统一大市场中国-东盟

    构建东北亚对外开放新前沿区域经济协同发展研究——以辽宁为例

    朱佳玮崔岩王尔诚孙文章...
    50-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加速推进和地缘政治格局深刻变化的背景下,东北地区作为我国的重要工业基地和地缘战略要地,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该文旨在深入探讨东北地区如何在新时代背景下,依托其独特的地缘优势、坚实的产业基础和丰富的资源禀赋,打造成为东北亚地区对外开放的新前沿.通过深入分析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趋势及潜力,结合辽宁地区的实际情况,该文提出了具体的策略与路径,包括深化与东北亚国家的经济合作、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制度性开放和创新发展等,以期为东北地区的全面振兴和国家的对外开放战略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东北亚对外开放区域协同辽宁振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