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种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种子
种子

张太平

月刊

1001-4705

ZHZI@chinajournal.net.cn

0851-5289332、52844402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种子/Journal See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种子》是全国首创的大型种子专业刊物。由中国种子协会、贵州省种子总站、贵州省种子学会主办,编委成员汇集了国内外众多著名种子领域的专家。本刊内容包含种子科技领域的研究、发展及应用,同时对我国的种子产业化、种子管理、《种子法》实践、种子检验、种子生产、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等方面也开辟专栏报道。本刊较多地报道种子科技界的高、精、尖研究动态与技术,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教学与生产、提高与普及于一体,内容丰富,信息储量大,可读性强。创刊30年来,倍受众多专家和读者的称赞。多年来,在所有国家级正式奖项评比中均获奖,成为我国期刊中的一个品牌刊物。被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2004年变更为月刊后信息发布加快,每月您都可获得最新的科研和种业动态信息。一册在手,物超所值。《种子》是您工作中的好助手,广大农林(生物)科研工作者、农林(生物)院校师生、各级种子管理部门、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都可从中获益,帮助您事业成功。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综述、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资源与利用、问题探讨、国外种业、应用技术、种子检验、种子生产、经验交流等。 《种子》统一刊号ISSN:1001-4705/CN52-1006/S,国外代号BM4109。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每月25日出版,大16开本,128页。订价每期10.00元,全年120.00元(含邮资),可破季订阅。欢迎直接向《种子》编辑部或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66-22。 《种子》编辑部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邮编:550001;电话:(0851)5284402(Fax),5289332;E-mail:ZHZI@chinajournal.net.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有棱丝瓜种质资源在华南地区夏植的适应性评价

    郭元元康德贤陈琴李洋...
    73-8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鉴定评价有棱丝瓜种质资源夏植的适应性,选育适宜在华南地区夏植的有棱丝瓜品种提供种质基础,本试验以广西玉林市夏植的44份有棱丝瓜种质资源为研究对象,分析各种质夏植中主要农艺性状,并对种质资源的11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相关性分析、聚类分析等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4个有棱丝瓜种质资源在夏植过程中主要农艺性状的表现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以单次采收产量折合产量变异较丰富,多样性指数以第一成瓜节位为最高.相关性分析发现,重要性状单次采收折合产量与全生育期长短和单瓜重呈极显著正相关,而与播种至始收天数和瓜花斑大小呈极显著负相关,与第一成瓜节位呈显著负相关.主成分分析将原有11个农艺性状指标转化为4个综合因素指标,累积贡献率达71.987%.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材料分为四大类群,其中第Ⅰ类群包括31份种质,属中低产类型;第Ⅱ类群包含1份种质,属晚熟高产类型;第Ⅲ类群包含1份种质,属长生育期高感霜霉病低产类型;第Ⅳ类群包括11份种质,属早熟高产类型.通过农艺性状综合对比分析,筛选出越夏产量表现较佳的5份种质:LCH8、LCH2、LCH4、LCH14、LCH25,适宜作为华南地区夏植品种选育的种质资源.

    有棱丝瓜种质资源夏植聚类分析适应性评价

    两种溪黄草转录组的构建及比较分析

    黄珊珊钟华方春生余永红...
    82-8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中药溪黄草药用成分复杂多样,有效成分尚不明确,且分子水平相关研究十分薄弱.因此,构建溪黄草转录组数据库,以生物信息学手段进行分析,可为中药溪黄草药物的研究开发利用奠定基础.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平台Illu-mina 构建了两种常用溪黄草基源植物溪黄草和线纹香茶菜的转录组数据库,并进行了比较分析.两种溪黄草分别获得了 144 650 个和 103 221 个 Contigs,N50 值分别为 1 400 bp 和 1 516 bp.这些 Contigs 聚集成 107 777 个和 68 220 个Unigenes,其功能注释分析以鉴定有效药物成分的基因为主.整个转录组数据中分别有14 138个和11 756个EST-SSR基因序列.本研究不仅快速地解读了溪黄草整体的基因组信息,还为挖掘相关的功能基因、阐明活性成分的生物合成及其调控机制、评估种质资源和发现隐藏的药用部位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

    溪黄草转录组EST-SSRSSRSNP分子标记

    濒危植物膝柄木果实特征和种子萌发特性

    刘佳哲余小红陈乃健樊东函...
    90-95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膝柄木果实和种子为试验材料,测定果实和种子的长度、直径及果皮厚度等形态学特征,探讨种子生活力、吸水特性及浸种时间、温度和凋落物等对种子萌发的影响,为膝柄木种群恢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膝柄木果实和种子性状变异较小,千粒重为375.41 g,种子生活力为88.3%,种子和果实的吸水率较低,种皮透水性较差,存在种皮阻碍现象.浸种会显著抑制种子萌发,种子萌发对温度较为敏感,最佳萌发温度为28 ℃.自然凋落物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其中叶片水提液对种子萌发抑制影响最大.

    膝柄木种子萌发生物学特性

    外源Ca2+对金线莲组培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黄媛刘寒梁莹莫覆鲜...
    96-101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金线莲组培苗为试验材料,研究添加不同浓度(0、1.5、3、6、9 mmol/L)Ca2+对金线莲组培苗的气孔细胞、农艺性状、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5 mmol/L Ca2+环境下培养的金线莲叶片宽大、植株也相对健壮,总体长势较好,生理生化指标体现该浓度下的金线莲各类代谢活动较为旺盛,各种关键酶的活性也比较高,抗逆性能较优,6 mmol/L Ca2+环境下培养的金线莲叶片较小且幼嫩,但植株丛芽多而健壮.因此,1.5 mmol/L Ca2+是相对适宜金线莲组培苗生长发育的钙环境,而6 mmol/L Ca2+是相对适宜金线莲长芽扩繁的钙环境.

    金线莲钙离子浓度生理特性农艺性状

    烟草NtCYP734A1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万克段丽丽王麟麒石远帅...
    102-109页
    查看更多>>摘要:油菜素内酯是一种参与胁迫响应的甾醇类植物激素,CYP734A1基因是油菜素内酯代谢通路上的关键基因.为探索CYP734A1基因在烟草响应非生物胁迫时发挥的功能,本研究以普通烟草品种K326为材料,克隆CYP734A1基因,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分析NtCYP734A1蛋白的理化性质及进化关系,运用实时荧光定量法分析CYP734A1基因在不同组织、不同非生物胁迫处理下的基因表达模式.结果表明,CYP734A1基因全长1 638 bp,编码545个氨基酸;亚细胞定位预测NtCYP734A 1蛋白存在于内质网.qRT-PCR分析表明,烟草CYP734A1基因在不同组织均有表达,叶中表达量最高,茎中的表达量最低.非生物胁迫处理下,CYP734A1基因在各组织的表达量显著改变,在干旱、盐和低温胁迫下根的CYP734A1基因表达上调;在干旱、盐、高温和低温共4种胁迫下,叶中CYP734A1基因表达下调.

    烟草CYP734A1基因油菜素内酯表达分析

    外源MT对多效唑胁迫下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

    刘松虎李慧杰张玉雪孙浩爽...
    110-117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黄瓜品种"贵妃兔子腿"为试验材料,探究多效唑(PP333)胁迫下不同浓度外源褪黑素(MT)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种子发芽胁迫试验中,100 mg/L的外源MT浸种处理对黄瓜种子发芽期下胚轴长、根长以及鲜重的抑制均能得到显著缓解,同时能减弱多效唑胁迫对幼苗根和下胚轴的抑制作用;幼苗胁迫试验中,100 mg/L的外源MT能显著促进幼苗株高、下胚轴粗、叶面积与根长;喷施100 mg/L的外源MT可显著提高黄瓜叶片可溶性蛋白质含量、SOD活性及黄瓜植株的根系活力,显著降低植株体内有害物质MDA的积累和Pro含量、SPAD值.研究表明,100 mg/L MT可有效缓解多效唑胁迫对黄瓜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所造成的过度抑制作用,提高黄瓜幼苗适应性,利于植株正常的生长发育.

    黄瓜多效唑胁迫褪黑素种子萌发幼苗生长

    多叶棘豆种子休眠原因及破除休眠方法的研究

    乌日力嘎红艳白金亮白萨那拉图...
    118-122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研究以多叶棘豆种子为材料,通过观察种子形态特征,研究种子生活力、种子吸水率、种子破除硬实、种子萌发等指标,分析多叶棘豆种子休眠的原因.用不同的方式处理种子,探索种子休眠的解除方法.结果表明,多叶棘豆种子生活力达77.80%,但不处理种皮的完整种子发芽率极低.用砂纸打磨能破除种子硬实,硬实率降低至7%,发芽率为86%.砂纸破除种子硬实后,50 mg/L IBA对种子发芽的促进作用表现最为明显,发芽率高达97%,平均发芽天数短于对照.综合比较,先用砂纸打磨种皮,再用50 mg/L的IBA溶液处理后多叶棘豆种子的发芽效果最好.

    多叶棘豆种子休眠破除休眠

    2个佛手瓜品种核型分析及基因组大小测定

    王维泽刘炼赵宁瞿飞...
    123-128,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试验以贵州省惠水县主要品种绿皮佛手瓜、白皮佛手瓜为材料,通过去壁低渗法染色体制片、流式细胞术分别对其核型、基因组大小,染色体数量、倍性等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贵州惠水白皮佛手瓜、绿皮佛手瓜均为2倍体,染色体数目均为28条,白皮佛手瓜、绿皮佛手瓜的核型公式均为2n=2x=28m,白皮佛手瓜核型类型为1B型,绿皮佛手瓜为1C型,绿皮佛手瓜的不对称系数为52.38%,白皮佛手瓜的不对称系数为52.07%,通过流式细胞术测定,白皮佛手瓜、绿皮佛手瓜基因组大小分别为(0.73±0.02)Gb、(0.70±0.02)Gb.

    白皮佛手瓜绿皮佛手瓜染色体流式细胞术

    新疆冬麦区AL型三系杂交小麦亲本配合力、杂种优势和聚类分析

    孔德真聂迎彬崔凤娟李伟...
    129-136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解新疆AL型三系杂交小麦亲本间配合力及其杂种优势关系,利用稳定不育系8份,恢复力强的恢复系9份,按照NCⅡ不完全双列杂交(8×9)设计配制72个F1杂交组合,对亲本及杂交组合的7个农艺性状进行配合力效应和杂种优势分析,再根据亲本性状和一般配合力划分杂种优势类群.结果表明,三系小麦杂交组合中普遍存在产量和产量性状杂种优势,针对强优势组合的亲本选择,双亲之一一般配合力(GCA)或双亲GCA之和为正值且相对较大;相关性分析表明,中亲优势与父本和母本GCA值之和呈极显著正相关,父本和母本的GCA相关性大于特殊配合力(SCA)相关性.针对6个性状的GCA效应值和性状表型值分别进行聚类分析表明,配合力距离远的亲本组配可能出现强优势杂交组合的几率较大,性状表型值距离较远的两个亲本同一性状之间的优势互补也可以在后代中表现出较强的杂种优势.将17个亲本划分为4个和5个类群,为后续AL型杂交小麦强优势杂交组合的配制提供了依据.

    三系杂交小麦不育系恢复系配合力杂种优势

    粉防己组织培养体系的建立和细胞悬浮培养初探

    李萍陈荣秀李文兰
    137-14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促进粉防己的资源保护和利用,以茎段和愈伤组织为材料建立植物组织培养体系,并利用愈伤组织细胞进行悬浮培养.结果表明,以茎段为外植体直接分化不定芽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5 mg/L+NAA 0.2 mg/L,60 d不定芽诱导率为100%,单个外植体分化不定芽数16个,90d时分化数可达28个,该配方同时适用于诱导愈伤组织分化不定芽;不定芽生根以培养基MS+IAA 0.2 mg/L为佳,30 d的生根率达92.5%,平均主根长7.78 cm,炼苗移栽15 d的成活率达88.00%;利用愈伤组织细胞进行悬浮培养,可在较短的培养周期获得可观的生物积累量,干培养物提取液生物碱定性检测为阳性.

    粉防己组织培养快繁细胞悬浮培养次生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