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种子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种子
种子

张太平

月刊

1001-4705

ZHZI@chinajournal.net.cn

0851-5289332、52844402

550001

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

种子/Journal Seed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种子》是全国首创的大型种子专业刊物。由中国种子协会、贵州省种子总站、贵州省种子学会主办,编委成员汇集了国内外众多著名种子领域的专家。本刊内容包含种子科技领域的研究、发展及应用,同时对我国的种子产业化、种子管理、《种子法》实践、种子检验、种子生产、新品种选育及推广应用等方面也开辟专栏报道。本刊较多地报道种子科技界的高、精、尖研究动态与技术,集理论与实践、知识与应用、教学与生产、提高与普及于一体,内容丰富,信息储量大,可读性强。创刊30年来,倍受众多专家和读者的称赞。多年来,在所有国家级正式奖项评比中均获奖,成为我国期刊中的一个品牌刊物。被评为第二届国家期刊奖百种重点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2004年变更为月刊后信息发布加快,每月您都可获得最新的科研和种业动态信息。一册在手,物超所值。《种子》是您工作中的好助手,广大农林(生物)科研工作者、农林(生物)院校师生、各级种子管理部门、企业领导和技术人员、农民技术员都可从中获益,帮助您事业成功。 主要栏目:研究报告、综述、新品种选育与推广、资源与利用、问题探讨、国外种业、应用技术、种子检验、种子生产、经验交流等。 《种子》统一刊号ISSN:1001-4705/CN52-1006/S,国外代号BM4109。国内外公开发行,月刊,每月25日出版,大16开本,128页。订价每期10.00元,全年120.00元(含邮资),可破季订阅。欢迎直接向《种子》编辑部或当地邮局订阅。邮发代号:66-22。 《种子》编辑部地址:贵州省贵阳市延安中路62号;邮编:550001;电话:(0851)5284402(Fax),5289332;E-mail:ZHZI@chinajournal.net.cn;。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皂荚种皮结构和休眠特性研究

    刘富华王秀荣赵杨潘延楠...
    91-99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研究皂荚种皮结构对种子吸水的影响,探索种皮和种子休眠的关系,明确种子休眠原因,对皂荚种子分别进行硫酸和热水处理后,利用体视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种皮结构,并结合矿脂密封法和染色法试验,探究皂荚种皮结构特性及吸水机制.结果表明,皂荚种子具有硬实性,种子表面高度角质化,覆有蜡质,热水或硫酸处理前后种皮结构有明显变化,蜡质和胶状物质消失,种皮表面出现裂纹,种脐出现孔洞.密封法和染色法试验表明,种脐区域是种子的初始和主要的吸水位点.解除硬实性后,种皮多个部位均可吸水.种皮的表皮层、栅栏层、明线、厚壁细胞层,覆盖于种脐和种孔的胶状物质等结构组织可能是引起皂荚种子硬实性的主要因素.80 ℃热水浸种10 min可以打破种子的硬实性.种胚甲醇浸提液对白菜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研究表明,皂荚种子可能是兼具物理休眠和生理休眠的复合休眠.

    皂荚种皮结构吸水机制内源抑制物

    43个玉米自交系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其杂种优势群划分

    刘经纬张瑞平史大坤郑秋道...
    100-104页
    查看更多>>摘要:利用SSR标记对43个玉米自交系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从100对SSR引物中筛选20对扩增带清晰且具有稳定多态性的引物.结果表明,20对引物在供试材料中共检测出71个等位基因变异,平均每对引物检测到等位基因数3.55个,变幅在2~5个之间;每个标记位点的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变幅为0.335~0.796,平均多态性信息量为0.533;表明43个自交系具有较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43个自交系之间的遗传相似系数变幅为0.441~0.938.UPGMA聚类分析结果表明,43个自交系被划分为四大类群,聚类结果与系谱分析基本一致.

    玉米自交系分子标记多态性信息量杂种优势群

    基于GGE双标图对新疆地区冬小麦品种丰产性和稳定性综合评价

    王贺亚罗静静连金龙孟玲...
    105-112,121,封3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测试新疆不同地区冬小麦品种的适应性、丰产性和稳定性以及各试验地区的区分力和相似性,利用GGE双标图分析法对新疆小麦产区6个试验点8个品种的产量、株高、穗粒数和千粒重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结果表明,基因型、环境及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均对产量产生显著影响.品种与环境互作和环境的平方和分别占总平方和的37.62%和35.82%;金冬麦029的丰产性排名第二且稳产性排名第一,综合表现最好,为产量性状的理想品种;产量最高的试验点是拜城县,其中新冬18的产量最高,比产量最低品种金冬麦028增产13.91%.地域差异会引起产量变化,以此为依据可以将参试地点划分为2个生态区:昌吉市、额敏县、喀什市、拜城县为一个生态区,其中新冬18在该生态区适应性最好;奇台和伊宁市为另一个生态区,以金冬麦008在该生态区适应性最好.通过对冬小麦多点区域试验结果可以得出,对产量有显著影响的因素有品种、环境以及品种与环境的互作效应,其中引起产量变异的重要原因是品种与环境互作效应.使用GGE双标图是明确不同生态区的品种产量及其他性状的差异变化,结果表明,新冬18作为综合表现最好的品种,在昌吉市、额敏县、喀什市、拜城县等地区推广价值高且能够获得高产.

    冬小麦方差分析GGE双标图稳定性

    民族药头花蓼与易混淆品赤胫散、火炭母、窄叶火炭母的生药学鉴别研究

    吴向莉丁宁孙庆文杨烨...
    113-121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蓼科蓼属头花蓼与易混品赤胫散、火炭母、窄叶火炭母的生药学鉴别方法,本研究采用形态鉴定、性状鉴定、显微鉴定对比研究4种药材原植物和性状特征,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茎、叶及粉末的显微构造,并辅以薄层色谱进行综合鉴定.结果表明,头花蓼药材与易混品赤胫散、火炭母、窄叶火炭母在来源、性状、显微和薄层色谱等方面均有显著差异,鉴定专属性较强.本研究结果可作为头花蓼与易混品赤胫散、火炭母、窄叶火炭母的鉴定依据.

    头花蓼赤胫散火炭母窄叶火炭母生药学鉴别

    专用加工型马铃薯新品系创制及其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王丹温贺穆俊祥郝帅...
    122-130,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明马铃薯新品系的抗旱能力及其品质特性,本研究以5个马铃薯新品系为材料,测定各新品系的生理生化指标并评价其抗旱性.结果表明,随着干旱胁迫程度的增加,株高和茎粗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呈上升趋势,CAT先上升后降低,JWS-1、JWS-2、JWS-3和JWS-4的POD和SOD活性呈上升趋势,JWS-5为先上升后降低;抗旱系数、抗旱指数结果和综合抗旱隶属函数评价结果显示,新品系JWS-2和JWS-3的抗旱性较强;马铃薯淀粉含量在18%以上的新品系有JWS-2和JWS-4,还原糖含量低于0.2%的新品系有JWS-1和JWS-4,维生素含量大于20 mg/100 g的新品系有JWS-1、JWS-2和JWS-5;筛选出1个抗旱淀粉加工型新品系JWS-2,1个薯片加工型新品系JWS-4,2个鲜食新品系 JWS-1 和 JWS-5.

    马铃薯专用加工干旱生理指标品质性状

    玉米ZmASA2基因的克隆与生物信息学分析

    吴培珍邓磊袁艳丽马周杰...
    131-138页
    查看更多>>摘要: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酶(Anthranilate synthase,AS),是存在于植物细胞中催化色氨酸合成的复合酶,由α亚基和β亚基组成.本研究采用RT-PCR技术,从玉米B73中克隆得到一个编码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酶α亚基同源基因的cDNA片段,命名为ZmASA2.氨基酸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全长1 731 bp,预测编码一条含577个氨基酸的多肽,分子量为64.48 kD,理论等电点为6.64.生物信息学分析表明,ZmASA2属于定位在细胞质中的亲水性蛋白,二级结构主要为α螺旋.系统发育分析表明,ZmASA2蛋白与南荻和高粱的AS在进化上种属关系最近.qRT-PCR结果显示,ZmASA2在授粉后30 d籽粒表达量最高,其次是茎.

    玉米邻氨基苯甲酸合成酶生物信息学分析表达分析

    北江荛花繁殖特性及传粉生物学研究

    干诗颖陈永辉冯旭东廖小飞...
    139-145,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了揭示北江荛花自然结实率低的原因,本研究对花部特征、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繁育系统与传粉生物学等方面进行观测,同时采用扫描电镜进行花粉及柱头形态特征观察.结果表明,北江荛花为两性花,花朵开口小,花萼筒细长,柱头深埋于花萼筒内部,上下两轮雄蕊排列于花萼筒中上部;扫描电镜观察发现,北江荛花花粉与柱头形态正常,不存在发育缺陷.花粉活力与柱头可授性动态观测表明,北江荛花雌雄同熟,开花后6~24h为有效授粉期(EPP),此时期内花粉活力较高,柱头可授性较强,可正常授粉.传粉生物学观测发现,风传粉对北江荛花生殖贡献大,因其花萼筒细长,动物传粉存在困难,仅有虱、蓟马等小型昆虫可能是其潜在传粉者.结合花粉胚珠比(P/O)、杂交指数(OCI)值和传粉生物学观测情况推断,北江荛花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自交亲和,有时需要传粉者.研究表明,北江荛花的筒状花结构使其较难进行异花授粉,可能是导致其自然结实率低的主要原因.

    北江荛花繁育系统花粉活力柱头可授性传粉生物学

    不同培养基对固沙先锋植物羽毛针禾种子萌发的影响

    郭楠陈港马红霞孙雨...
    146-1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为探索固沙先锋植物羽毛针禾种子萌发的最适培养基条件,以羽毛针禾种子为材料,利用MS、N6、1/2MS、琼脂和White等5种培养基进行羽毛针禾种子萌发实验.在筛选出高效(琼脂培养基)和低效(White)培养基后,对种子进行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α-淀粉酶活性以及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利、茉莉酸和生长素等萌发相关指标的检测.结果表明,琼脂培养基中种子萌发率最高,种子萌发前可溶性蛋白含量和α-淀粉酶活性持续升高,可溶性糖含量基本保持稳定,相关植物激素赤霉素、脱落酸、乙烯利、茉莉酸和生长素含量处于持续上升的状态.White培养基中萌发率最低,种子萌发前α-淀粉酶活性持续升高,可溶性蛋白含量显著下降,赤霉素浓度显著低于琼脂糖培养基,脱落酸的含量高于琼脂糖培养基.研究结果表明,琼脂培养基为5种羽毛针禾种子萌发的最高效培养基.

    羽毛针禾禾本科种子萌发培养基代谢酶活性内源激素

    辣椒新品种骄阳5号的选育

    李小静田怀志任朝辉田浩...
    153-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骄阳5号是以雄性不育系ZHS4为母本,自交系ZHA6为父本选育而成的干、鲜兼用线椒一代杂交种.骄阳5号为早熟品种,全生育期185d;株型紧凑,生长势强,株高83.70 cm,株幅76.16 cm,叶片中等绿色,花瓣白色,青果绿色,老熟果红色;果实单生向下,果面光滑,果实线形;单株挂果数73.6个,单果鲜重16.75 g,果长20.59 cm,果宽1.93 cm,果肉厚0.21cm,果实辣味中等、商品性好;维生素C含量为185mg/100g,辣椒素含量为449 mg/kg.骄阳5号高抗炭疽病,中抗青枯病,抗黄瓜花叶病毒病、烟草花叶病毒病、疫病.生产试验平均鲜椒产量为1 723.7 kg/667 m2,表现出稳定的丰产性.适宜在贵州、河南、新疆、辽宁、内蒙古、河北、重庆、湖北、甘肃等地夏季种植.

    辣椒新品种骄阳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