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州大学学报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州大学学报
中州大学学报

薛培军

双月刊

1008-3715

zzdxxbbjb@126.com

0371-68229892

450044

郑州市惠济区英才街6号

中州大学学报/Journal Journal of Zhongzhou UniversityCHSSCD
查看更多>>本刊为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它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反映我校及学界同仁在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其他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为宗旨。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人物重组与"城"的变移——《陈奂生上城》版本考释

    李勇军
    1-9页
    查看更多>>摘要:《陈奂生上城》是作家高晓声最具影响力的作品之一,它的初刊本与初版本高度稳定.从1979年的《"漏斗户"主》开始,作家前后历时十二年,打造出"陈奂生系列小说".在此基础上,经过连缀和重写,高晓声又创作出版了长篇小说《陈奂生上城出国记》.事实上,1982年电影《陈奂生上城》在全国公映之后,"陈奂生"已经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而这部电影其实是将《陈奂生上城》和《陈奂生转业》放在一起加以改编,且以后者为主要故事框架.在改编过程中,主人公所上的"城"已悄然变移.从小说到电影,"电影文学剧本"《陈奂生奇遇记》一直被研究者所忽视."陈奂生"再次进入受众的视野,是因为滑稽剧《陈奂生的吃饭问题》在2018年的排演,而这部作品已不同于传统意义的改编,只能算作"衍生版本".

    高晓声《陈奂生上城》《陈奂生奇遇记》版本

    杜甫涉胡诗的情感意蕴与艺术特色

    王运涛
    10-14页
    查看更多>>摘要:研究杜甫涉胡诗是窥探杜诗总体风貌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杜甫涉胡诗对胡人的态度饱含着诗人的家国之思、君臣之义和悲悯苍生的深情.杜甫善于以第一人称叙事方式讲述诗人亲历安史之乱的悲喜之情,用第三者视角描写抗胡将士的情思,综合运用描写、叙事、抒情、议论追忆诗人的涉胡经历.尚奇好异是杜甫涉胡诗创作的一大特色,不仅展现出杜甫超强的想象力,也为文化多元性的维护提供了思想支持.

    杜甫涉胡诗情感意蕴艺术特色

    性别困境下的矛盾女性和存在哲思——李沧东电影《燃烧》论

    杨光祖耿玉曼
    15-19页
    查看更多>>摘要:《燃烧》是李沧东的代表作,他将存在哲思投注到女性角色身上,赋予其独特的文化气质,并借此传达自身的现实关怀与哲学思考.不过,受到韩民族集体无意识的束缚,李沧东的电影文本也透露出了根深蒂固的父权文化观念.他潜在的男权思想和对女性的同情关切,使得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呈现出矛盾而复杂的特质,充满艺术张力.

    《燃烧》女性形象存在主义

    数字经济赋能区域高质量发展效应研究

    张会恒桑国宇
    20-27页
    查看更多>>摘要:数字经济已逐渐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文章基于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11-2021年面板数据,在结合新发展理念的基础上,实证研究了数字经济对区域高质量发展的影响效应,研究发现:(1)总体呈现出皖北低发展水平、高数字经济水平,皖南高发展水平、低数字经济水平,合肥协调发展的特点;(2)数字经济的发展显著促进了区域的高质量发展,意味着数字经济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3)在分区域研究中,数字经济的发展仍然可以显著促进区域的高质量发展,但显著性有所降低并且作用效果在不同区域存在差异.最后从数字经济的发展和区域差异化发展两个角度提出了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建议.

    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发展理念

    新质生产力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意蕴与实践路径

    黄世旺高金龙
    28-33页
    查看更多>>摘要:新质生产力代表着新时代生产力发展的新阶段,以创新为核心驱动力,推动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相较于传统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以"新"为动力源泉,以"质"为目标旨意,以"生产力"为根本落脚点.现阶段,新质生产力在理论层面主要通过科技创新、产业升级与社会转型等途径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而在这一推进过程中,仍然需要通过坚持自主创新、着力培养创新型人才、积极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等实践路径为发展新质生产力增效赋能.

    新质生产力科技创新中国式现代化理论意蕴实践路径

    积极推进我国金融新业态健康持续发展

    严曼立
    34-39页
    查看更多>>摘要: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科技金融是我国金融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金融新业态.文章论述了这三大金融新业态的产生、发展、特点和相互联系等,以及它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通过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健全和完善金融对策举措等,特别是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金融新业态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积极推进金融新业态健康持续发展,让三大金融新业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

    金融新业态金融体制改革健康持续发展

    金融创新驱动下河南省供应链建设与韧性发展

    陈飞
    40-44页
    查看更多>>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了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的重要性,考虑到当前快速变化的全球经济环境.首先,文章分析了金融支持在河南省供应链建设与韧性发展中的现状和问题.然后,指出在政府政策支持和监管框架下,政府与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与协同将成为金融创新促进河南省供应链建设与韧性的关键因素.最后,文章探讨了如何利用金融创新为实现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整体而言,本文旨在为河南省在金融创新与供应链韧性发展领域提供参考意见.

    金融创新供应链韧性河南省

    大数据征信时代下被遗忘权的现实逻辑及构建路径

    徐辉
    45-50,56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大数据征信时代下,信用信息的范畴和类型在算法技术的支持下不断延展与扩张.在全量化数据分析、聚集性数据存储以及信用大数据开放共享的背后,存在社会信用主体的人格权益和信息自决权受损的潜在风险.当前失信联合惩戒适用范围过宽、措施泛化以及信用修复机制效果欠佳,社会失信主体对于行使被遗忘权还其"清白历史"的需求比以往更加迫切.为了平衡被遗忘权与其他利益的冲突,社会信用主体应秉持比例原则,在符合时间要素、行为要素的前提下适用被遗忘权.

    大数据征信被遗忘权失信惩戒信用修复社会信用体系

    论网络有组织犯罪的中立帮助行为

    卜元钏
    51-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网络有组织犯罪的组织结构的链条化与节点化使得有相当一部分客观无害的中立帮助行为处于网络有组织犯罪产业链之上,然而网络有组织犯罪的中立帮助行为的界定及其可罚性的判断依据存在争议.网络有组织犯罪的中立帮助行为应当以中立性以及职业性特征与一般网络有组织犯罪的帮助行为进行区分,其可罚性判断应当坚持折中说,要求在客观上具备与正犯结果的因果关系性并且在主观上以具有直接故意为原则,以间接故意为例外.对于纯粹线上的网络有组织犯罪的中立帮助行为的类型以及可罚的网络有组织犯罪的中立帮助行为的罪数问题有必要进行分类探讨.

    网络有组织犯罪中立帮助行为可罚性判断类型化研究

    医疗卫生视角下党的精神谱系内涵与特征探析——以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沂蒙精神为例

    段东硕胡安徽
    57-63页
    查看更多>>摘要:医疗卫生工作贯穿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生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在革命战争年代尤为凸显.文章以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和沂蒙精神为代表,从医疗卫生工作的视角探析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共同特征,即"对党忠诚、政治坚定"的信仰信念、"舍身治疫、全心救助"的为民情怀、"不畏艰难、提升技术"的开拓精神、"传承中医、守正创新"的自信自强.

    党的精神谱系医疗卫生内涵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