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微小RNA-21联合磷酸酶和同源盒蛋白D9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

    蒋磊代凌云赵春虎曾放...
    340-34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微小RNA-21(miR-21)联合同源盒蛋白D9(HOXD9)检测在结直肠癌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结直肠癌患者(CRC组)及结直肠良性疾病患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miR-21及HOXD9表达,比较不同临床病理因素中miR-21及HOXD9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miR-21联合HOXD9预测结直肠癌1年预后不良的效能.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结直肠癌死亡的危险因素.Kaplan-Meier法分析miR-21、HOXD9表达与生存期的关系.结果 CRC组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miR-21、HOXD9表达均高于癌旁组织和对照组(miR-21 分别为 0.74±0.08 比 0.43±0.05、0.44±0.06,HOXD9 分别为 0.92±0.11 比0.57±0.06、0.56±0.0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3.722、18.917,P<0.05).CRC 组低分化、肿瘤最大径≥5 cm、T3~T4、有淋巴结转移及Ⅲ~Ⅳ期患者miR-21、HOXD9表达显著高于中-高分化、肿瘤最大径<5 cm、T1~T2、无淋巴结转移及Ⅰ~Ⅱ期患者.HOXD9联合miR-21预测结直肠癌1年预后不良敏感度、特异度及AUC均高于miR-21、HOXD9、肿瘤分化程度、肿瘤最大径、肿瘤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TNM 分期(敏感度分别0.921 比 0.824、0.815、0.681、0.667、0.652、0.638、0.644,特异度分别 0.917 比 0.798、0.769、0.667、0.659、0.673、0.624、0.672,AUC 分别 0.924 比 0.801、0.795、0.625、0.658、0.671、0.681、0.701).Logistics 回归分析,显示 miR-21 ≥0.74、HOXD9 ≥0.92、为结直肠癌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β分别为1.477、1.401,比值比(OR)分别为4.380、4.059,P<0.001].miR-21 ≥0.74且HOXD9≥0.92结直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期显著低于其他患者(miR-21<0.74或 HOXD9<0.92)[中位生存期(26.3±4.5)个月 比(31.2±5.3)个月,Log-rank=13.922,P<0.05].结论 结直肠癌患者HOXD9和miR-21表达显著升高,两者检测时可显著提高预测结直肠癌预后不良的敏感度及特异度.

    结直肠癌微小RNA临床价值

    关于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处理的声明

    343页

    LINC01600在结直肠癌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李秀庚王高翔蒲亚陆
    344-347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00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以及在临床结直肠癌诊断过程中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3年12月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37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标本作为研究标本,选择对应的癌旁组织作为对照样本.提取癌旁组织和结直肠癌组织的总RNA,采用转录组学技术分析癌组织和癌旁组织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选取差异最为显著的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00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结直肠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LINC01600的表达水平.制作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分析LINC01600对结直肠癌的临床诊断效能.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不同临床分期,不同分化程度患者LINC01600表达水平.并分析LINC01600和患者预后的关系.结果 结直肠癌和癌旁组织共检出39 123个长链非编码RNA,其中包括2 018个新的长链非编码RNA.差异分析显示,其中有1 626个差异表达的长链非编码RNA,其中1 019个上调基因,607个下调基因.长链非编码RNA主要富集于核糖体通路、柠檬酸循环通路和RNA剪接相关通路.本研究选取差异最为显著的上调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00进行研究.癌旁组织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00表达水平(0.85±0.10)明显低于结直肠癌组织(1.99±0.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90,P<0.05),中高分化患者肿瘤组织中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00表达水平(1.70±0.11)显著低于低分化患者(2.19±0.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10,P<0.05).淋巴结转移患者结直肠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00表达水平(2.24±0.23)显著高于结直肠癌组织(1.80±0.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29,P<0.05).Ⅲ期患者结直肠癌组织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00表达水平(2.19±0.32)显著高于结直肠癌组织(1.92±0.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96,P<0.05).LINC01600高表达组结直肠癌患者中位生存时间(14个月)明显低于LINC01600低表达患者(2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Log-rank=4.618,P<0.05).肿瘤组织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00诊断结直肠癌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814[95%可信区间(CI)=0.754~0.968,P<0.05].LINC0 1600 敏感性为 92.45%,特异性为89.36%.结论 长链非编码RNA LINC01600在结直肠癌患者肿瘤组织中达水平明显高于癌旁组织,有助于临床结直肠癌患者术前和预后诊断.

    长链非编码RNA结直肠癌

    孪蛋白DNA复制抑制因子基因在胰腺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李潜付蕾马飞王居峰...
    348-352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孪蛋白DNA复制抑制因子(GMNN)基因不同表达水平在胰腺癌患者的临床意义和预后价值.方法 利用癌症基因组图谱(TCGA)数据库下载胰腺癌转录组数据和临床信息,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分析GMNN基因在胰腺癌组织中表达差异及临床病理特征相关性,使用R语言进行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通路富集分析.采用Cox回归分析胰腺癌患者生存预后影响因素,使用R包单样本基因集富集分析(ssGSEA)方法探索胰腺癌关键基因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相关性.分别采用Wilcoxon秩检验或x2检验分析两组或多组间差异.结果 GMNN基因mRNA水平在不同病理分级胰腺癌患者之间有差异,GMNN高表达与胰腺癌病理分级,糖尿病病史,总生存(OS)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P<0.05).GO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发现,相关差异基因主要影响细胞化学突触传递调节,细胞膜电位调节等信号通路.生存分析发现,低GMNN表达水平组OS显著长于高表达组[2.901(1.810,3.518)比1.416(1.153,1.717),风险比(HR)=2.229,95%置信区间(CI):1.451~3.425,P<0.01],多因素Cox回归分析显示,肿瘤残余情况和GMNN表达水平[HR=2.075(1.286~3.348),P<0.01]是影响胰腺癌患者OS的独立风险因素.免疫浸润分析发现,GMNN与抗原递呈细胞,树突状细胞细胞等多种免疫细胞浸润水平之间有密切相关性.结论 GMNN高表达患者在胰腺癌预后中OS更差,是影响胰腺癌OS的独立风险因素,其表达水平与免疫细胞浸润明显相关.

    胰腺癌预后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已启用万方数据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

    352页

    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与中枢神经特异蛋白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静脉溶栓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

    孙永芳黄玲玲盛天怡韩梦君...
    353-35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NSE)与中枢神经特异蛋白(S100-β)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行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rt-PA)静脉溶栓治疗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浙江新安国际医院和山东省南山医院收治的156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使用rt-PA进行静脉溶栓治疗,溶栓前后分别检测患者外周血液NSE和S100-β表达水平.溶栓后第90天采用RanKin量表(mRS)评价神经功能恢复状况.根据mRS评分结果将所选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差异,以及NSE和S100-β表达水平,并进一步运用多因素回归分析NSE和S100-β表达水平对患者治疗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静脉溶栓后第90天,对患者进行mRS评分,以mRS评分≤2分为预后良好,mRS评分3~6分为预后不良,其中预后良好组62.18%(97例)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37.82%(59例)(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显示,预后良好组在年龄、溶栓前血糖、溶栓前美国国内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预后不良组[(61.21±5.32)岁、(5.07±0.81)mmol/L、(13.36± 3.35)mmol/L 和(11.85±3.70)d 比(66.75±5.03)岁、(5.92±1.86)mmol/L、(17.46±4.16)mmol/L 和(19.21±5.76)d,t=18.125、15.237、11.163,P<0.05];预后良好组在性别(男/女)、甘油三酯、血压和脑卒中亚型上高于预后不良组[41/56、(3.31±1.07)mmol/L、入院收缩压(156.3± 16.3)mmHg、入院舒张压(91.8±11.2)mmHg和小动脉闭塞型30例、心源性栓塞型10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57例 比32/27、(2.73±1.13)mmol/L、入院收缩压(151.7±13.5)mmHg、入院舒张压(90.5±10.6)mmHg和小动脉闭塞型20例、心源性栓塞型7例、大动脉粥样硬化型32例,t=14.401、12.152、10.312、0.822,P>0.05].两组患者NSE和S100-β表达水平比较,溶栓前预后良好组在NSE、S100-β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预后不良组[(27.19±6.53)、(25.13±5.17)ng/ml比(2.15±0.08)、(1.79±0.09)ng/ml,t=14.315、11.217、8.534,P<0.05];溶栓第 90天预后良好组明显低于预后不良组[(2.42±0.23)、(2.05±0.17)ng/ml 比(8.69±0.74)、(9.25±0.58)ng/ml,t=7.431、4.652,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溶栓前高NSE、S100-β水平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预后的保护因素[比值比(OR)=0.31、0.28,P<0.05],溶栓前NIHSS评分>12分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rt-PA静脉溶栓治疗结局的危险因素(OR=2.58,P<0.05).结论 血清NSE、S100-β表达水平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可进行早期预测,有助于患者早期诊断与治疗.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血清神经元特异烯醇化酶中枢神经特异蛋白

    内质网蛋白29和驱动蛋白超家族23在食管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刘涛杨绍修苏艳婷黄先进...
    357-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观察食管癌组织中内质网蛋白29(ERp29)和驱动蛋白超家族23(KIF23)的表达,分析ERp29和KIF23与食管癌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以2020年4月至2023年8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7例食管癌患者的癌组织和癌旁组织标本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食管癌组织和癌旁组织中ERp29和KIF23表达,应用x2检验评价ERp29和KIF23的表达与食管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食管癌组织中ERp29表达率48.05%(37/77),明显低于癌旁组织中ERp29表达率81.82%(63/7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19.279,P<0.01).ERp29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性别、年龄、组织学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x2=0.019、0.024、0.499,P>0.05),ERp29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x2=4.872、5.758,P<0.05).食管癌组织中KIF23表达率62.34%(48/7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中KIF23表达率15.58%(12/77),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5.387,P<0.01).KIF23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性别、年龄无明显相关(x2=0.043、0.009,P>0.05),KIF23表达水平与食管癌患者组织学分化程度、TNM分期、淋巴结转移明显相关(x2=6.634、5.991、4.114,P<0.05).结论 ERp29在食管癌组织中低表达、KIF23在食管癌组织中高表达,ERp29和KIF23在食管癌的进展和预后中起重要作用.

    免疫组织化学法内质网蛋白29食管癌驱动蛋白超家族23

    三维重建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研究

    安小康董静刘亚龙丁钎州...
    360-363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三维重建在微创食管癌根治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择取河南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在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期间收治的46例食管癌患者,借助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3,利用CT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应用)、观察组(n=23,依据CT数据利用mimics软件于术前进行数字化三维重建并利用其进行术前规划和术中应用),所有患者均实施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对比两组患者病变长度、食管淋巴结阳性检出率及准确率、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观察组[(254.88±53.41)min]低于对照组[(341.26±67.85)min,t=4.798,P<0.05]、出血量观察组[(145.66±51.32)ml]低于对照组[(207.81±71.44)ml,t=3.388,P<0.05]、术后 24 h 引流量观察组[(187.11±44.95)ml]低于对照组[(241.62±50.41)ml,t=3.871,P<0.05]以及住院时间观察组[(13.02±1.44)d]低于对照组[(18.24±1.87)d,t=10.607,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组间阳性检出率观察组95.65%(22/23)高于对照组[86.96%(20/23),x2=0.274,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与术后病变长度比较,观察组术前为(71.44±2.31)cm,术后为(71.84± 2.24)cm(t=0.19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观察组术前为(67.48±4.81)cm,术后为(71.71±2.28)cm(t=3.55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70%(2/23)低于对照组[34.78%(8/23),x2=4.60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将三维重建用于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对患者病灶的检查准确度更高,能够缩短患者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改善患者远期生活质量.

    食管癌微创外科并发症

    中华医学会关于论文采用不同文种进行再次发表的规定

    中华医学会杂志社
    363页

    循环肿瘤细胞在肺肿瘤患者诊疗中的应用价值

    王佳琦班金豹刘霞赵志超...
    364-36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分析循环肿瘤细胞(CTC)在肺肿瘤患者诊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胸外科2020年4月至2022年4月收治的14例肺良性肿瘤患者和40例肺恶性肿瘤患者,通过配体靶向聚合酶链反应(PCR)法检测患者术前、术后1个月的CTC水平,分析外周血CTC水平与临床资料之间的关系,并对以上患者进行跟踪随访.应用x2检验、Willcoxon秩和检验和Cox回归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肺恶性肿瘤患者组CTC阳性率高于肺良性肿瘤患者组[75.0%(30/40)比35.7%(5/14),x2=7.018,P<0.05).CTC阳性表达率与性别、年龄、组织学类型无明显相关(x2=0.320、2.133、0.076,P>0.05),而与肿瘤病理分期(x2=3.372,P<0.001)及肿瘤最大径(x2=3.843,P<0.001)明显相关.CTC阳性是肺癌患者术后转移复发的危险因素[风险比(HR):0.145,95%置信区间:0.031~0.685,P<0.05].结论 肺癌患者的CTC水平与肿瘤TNM分期相关,有利于判断肺结节的性质,有助于肺肿瘤诊断,有助于预后评估及术后指导治疗.

    循环肿瘤细胞肺肿瘤诊断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