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心电图QRS碎裂波联合炎性因子检测对心肌梗死患者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于2020年9月至2022年9月于嘉兴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接受治疗的110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此次研究的观察组,并选择同期到我院进行健康体检的人员115例作为本研究的对照组.空腹抽取静脉血,检测白细胞介素(IL)-6、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进行比较;并运用ROC曲线分析IL-6、IL-8、TNF-α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效能;同时比较不同检测方式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准确率;将心肌梗死患者依据预后状况分为并发症组与无并发症组,比较分析IL-6、IL-8、TNF-α检测结果;并对两组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和Lown分级进行比对.结果 观察组心肌梗死患者炎症因子 IL-6、IL-8、TNF-α 水平明显高于健康人群对照组(98.43±34.54、101.62±25.13、321.19±109.66比 37.81±19.27、26.39±19.08、161.87±84.59,t=16.349、25.359、12.333,P<0.05);ROC 曲线分析炎症因子检测对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相对较高(AUC=0.852,P<0.001),最佳工作点为IL-6=76.82、IL-8=83.55、TNF-α=254.17,敏感度=0.861,特异度=0.653;运用心电图联合炎症因子对观察组患者进行诊断,观察组例数/准确率在心电图单一检测和炎症因子单一检测明显高于对照组[103(93.64%)比 103(93.64%)、87(79.09%)比 73(66.36%),x2=9.881、25.568,P<0.05];观察组内的冠脉造影结果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中,并发症组IL-6、IL-8、TNF-α水平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124.53±34.16、137.62±25.37;409.64±93.28 比 54.82±11.34、49.26±17.09、201.91± 107.72,t=14.672、21.617、10.753,P<0.05);在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的冠脉造影结果血管病变率的比较中,并发症组患者的单支病变血管发生率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6(11.54%)比37(63.79%),x2=31.443,P<0.05],而并发症组患者的多支病变血管发生率则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46(88.46%)比21(36.21%),x2=31.443,P<0.05];在血管狭窄程度的比较中,并发症组患者的非完全闭塞发生率显著低于无并发症组[19(36.54%)比46(79.31%),x2=20.750,P<0.05],而并发症组的完全闭塞发生率明显高于无并发症组[33(63.46%)比12(20.69%),x2=20.750,P<0.05];不同危险分层患者的Lown分级情况比较中,并发症组的LownⅢ级患者所占比例明显低于无并发症组[11(21.15%)比 40(68.97%),x2=25.204,P<0.05];并发症组中 LownⅣA 级、Lown ⅣB级患者所占比例显著高于无并发症组[(19(36.54%)比10(17.24%)、22(42.31%)比8(13.79%),x2=5.259、9.182,P<0.05].结论 心电图QRS碎裂波联合炎性因子检测对于心肌梗死的诊断及预后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两者联合检测有助于心肌梗死预后状况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