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

湖北省医学会编辑出版部

杨镇

月刊

1001-9030

cjes@cma.org.cn

027-87893475

430064

湖北省武汉市丁字桥路60号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Journal Chinese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SurgeryCSCD北大核心CSTPCD
查看更多>>中华医学会主办。本刊是外科学类核心期刊,国家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生物医学核心期刊,中华医学会外科学分会两本会刊之一,以“探讨理论,更新知识,指导科研,服务临床”为办刊宗旨,其内容包括外科各个专业,是紧密结合临床实践的全国实验外科专业刊物。设有“论坛”、“述评”、“实验研究”、“临床研究”、“新技术与新方法”、“动物模型”、“简报”、“综述”等栏目。创刊28年来,本刊立足外科前沿,评论医学资讯,报道实验外科最新科技成果,内容新颖,信息量大,杂志被引频次与影响因子逐年增加,已成为我国中高级外科医师学术交流的重要园地。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一种新型豚鼠反流性食管炎模型的构建

    次仁玉珍吴静查兰兰余晓云...
    622-626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的 探讨不同天数饮用含胃蛋白酶的盐酸(PH=3)的豚鼠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的效果,并确定最佳天数的新型建模方法。方法 将40只3~4周龄的SD雄性豚鼠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14 d模型组、21 d模型组、28 d模型组、35 d模型组,每组各8只。适应性饲养7 d后开始造模,其中对照组予以饮用无菌水,500 ml/d,连续28 d。模型组予以饮用含0。5%胃蛋白酶的0。1 mol/L盐酸(HCl),PH=3 500ml/d,分别连续14、21、28、35 d。每天观察各组豚鼠的一般状况、体重变化。取材后记录食管组织肉眼状态,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组织病理学观察。各组豚鼠食管组织通过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闭锁小带蛋白-1(ZO-1)和闭合蛋白(Occludin)的mRNA相对表达量。同时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ZO-1、Occludin的蛋白表达。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各模型组的豚鼠活动力下降、体重增长缓慢,部分出现腹泻及皮疹。大体形态观察可见各模型组豚鼠的食管组织不同程度的黏膜充血,未见明显糜烂灶。光镜下可见各模型组食管黏膜出现不同程度早期炎症损伤,28 d模型组和35 d模型组可见明显的食管黏膜增厚、炎性细胞浸润、鳞状上皮细胞过度增生、固有层乳头延长等食管炎的表现。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模型组豚鼠食管组织中炎性因子表达增加、黏膜屏障功能受损。从Western blot结果可见,21d、28、35 d模型组的连接蛋白ZO-1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612±0。051比1。000±0。157、0。508± 0。068 比 1。000±0。157、0。514±0。094 比 1。000±0。157,t=4。076、4。979、4。597,P<0。05)。14、21、28、35 d模型组的连接蛋白Occludin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758±0。120比1。000± 0。089、0。725±0。093 比 1。000±0。089、0。444±0。054 比 1。000±0。089、0。443±0。099 比 1。000± 0。089,t=2。802、3。699、9。259、7。239,P<0。05)。从 RT-PCR 结果可见,28、35 d 模型组的连接蛋白ZO-1 的 mRNA 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115±0。066 比 1。208±0。796、0。130±0。038 比 1。208± 0。796,t=4。105、4。056,P<0。05)。14、21、28、35 d模型组的连接蛋白Occludin的蛋白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679±0。148 比 0。978±0。098、0。551±0。227 比 0。978±0。098、0。242±0。167 比0。978±0。098、0。126±0。103 比 0。978±0。098,t=4。837、4。884、11。196、16。894,P<0。05)o 28、35 d模型组中炎性因子IL-6的mRNA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10。985±5。300比1。033±0。284、17。192± 11。321 比 1。033±0。284,-5。625、-4。281,P<0。05)。28、35 d 模型组中炎性因子 TNF-α 的mRNA 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7。565±2。729 比 1。014±0。182、13。190±5。530 比 1。014±0。182,t=-5。449、-4。920,P<0。05)。14、21、28、35d模型组的抗炎因子IL-10的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组(0。486±0。273 比 1。010±0。150、0。309±0。206 比 1。010±0。150、0。190±0。171 比 1。010± 0。150、0。215±0。126 比 1。010±0。150,t=5。043、8。253、10。822、12。203,P<0。05)。结论 通过豚鼠自发性饮酸可以成功建立反流性食管炎模型,并且28 d造模时间是最佳的选择,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

    反流性食管炎自发性饮酸豚鼠动物模型

    关于一稿两投和一稿两用问题处理的声明

    626页

    血清循环肿瘤细胞联合临床特征对乳腺癌新辅助治疗效果的预测价值

    杨清邸广升
    627页

    腰方肌阻滞镇痛对老年髋关节置换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

    陈佳佳李先贵李晓双杨国庆...
    628页

    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预测结直肠癌患者预后的研究进展

    程少奇蒋文亮张杰王宏刚...
    629-633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CRC)是全球范围内癌症相关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识别高复发及预后不良风险的患者对指导治疗策略至关重要。炎症相关生物标志物如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淋巴细胞与C反应蛋白比值(LCR)、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淋巴细胞与单核细胞比值(LMR)、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CAR)已显示预测多种癌症预后的临床应用价值。此外,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PS)、全身炎症评分(SIS)和预后营养指数(PNI)、预后免疫和营养指数(PIN1)等基于循环血细胞计数和白蛋白浓度的评分系统也用于预测癌症预后。本文概述了这些炎症相关标志物在预测CRC预后中的作用,旨在为优化预后预测和治疗决策提供参考。

    结肠直肠癌炎症预后生物标志物

    《中华实验外科杂志》已启用万方数据论文相似性检测系统

    633页

    肠道微生物群与外科重症感染

    张海洋莱智勇王岩程檬...
    634-638页
    查看更多>>摘要:感染是导致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危重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之一。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外科重症患者的感染多来源于肠道中机会致病菌易位。肠道菌群作为人体共生的部分,其代谢产物被人体摄取利用后会影响患者机体的生理病理代谢改变。危重症患者在入住外科重症监护病房期间往往由于外科手术、原发疾病、继发感染以及临床治疗措施的使用,很大程度上引起肠道微生态失调。本文以外科重症患者为焦点,深入回顾外科重症监护病房中患者临床治疗期间肠道微生态的变化特点与肠道微生物影响外科重症感染性疾病发生发展及其预后转归关系的相关研究,作一综述。

    感染外科手术危重病胃肠道微生物组

    小肝综合征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

    梁海锋梁国志袁观斗郭振亚...
    639-643页
    查看更多>>摘要:小肝综合征(SFSS)是由于术后小体积肝组织不能维持正常的功能,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伴胆汁淤积等症状的临床综合征。常见于小体积肝移植或扩大肝切除术术后。后期可出现败血症、肾功能不全、胃肠功能障碍以及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充分认识其发病机制对防治SFSS有重要积极意义。本文针对SFSS的发病机制及防治研究进展展开综述。

    小肝综合征肝切除肝移植

    坏死性凋亡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及研究进展

    刘塞雨马发润杨学文徐春盛...
    643-646页
    查看更多>>摘要:结直肠癌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目前,全球50岁以下结直肠癌患者的数量在不断增长。由于易对化疗药物产生耐药性,结直肠癌患者的预后差、死亡率高,寻找治疗结直肠癌的其他方法迫在眉睫。坏死性凋亡是一种由多种细胞因子和模式识别受体介导的程序性坏死,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坏死性凋亡相关DNA/RNA可以提示患者预后,诱导肿瘤细胞发生坏死性凋亡有希望治疗结直肠癌。本文介绍了坏死性凋亡的具体机制及其在结直肠癌中的作用,并列举了近些年发现的针对结直肠癌坏死性凋亡的靶向药物。

    结直肠癌凋亡坏死性凋亡相关DNA/RNA靶向药

    干细胞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的研究进展

    金文意陈俊文张宇标彭昊...
    646-649页
    查看更多>>摘要:肌肉骨骼疾病,包括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等,是导致非致命性伤残的首要因素,因此,需要探索更为完善的治疗方案。目前,干细胞疗法,尤其是异体来源的脐带干细胞治疗策略,已被证实对各个肌肉骨骼疾病均具有显著治疗效果。本文综述当前MSCs治疗肌肉骨骼疾病的研究进展,以进一步促进干细胞疗法的临床应用。

    干细胞人脐带干细胞股骨头坏死骨关节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