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住区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住区
住区

庄惟敏

双月刊

1674-9073

zhuqu412@yahoo.com.cn

010-62783975

100084

北京海淀区清华大学设计中心楼509室

住区/Journal Community Design
查看更多>>《住区》是一本关于住宅开发建设的大型学术读物,创办于2001年。《住区》的宗旨:为政府职能部门、相关技术与研究人员和房地产发展商提供一个交流、沟通的平台。《住区》采用主题办刊方式。每期一个主题。《住区》定期介绍国内外先进的规划设计理论;刊登国内外优秀的住区规划设计范例;发表各方面专家的学术论文;介绍政府部门对住区开发的宏观指导性政策和建议。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征稿启事

    1页

    国土空间背景下村庄发展潜力及类型划分研究——以云南省石屏县为例

    陈天楚陈倩
    6-1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国土空间背景下,村庄发展水平的精准识别和村庄的合理分类是乡村振兴的前提和基础,有利于揭示县域乡村的空间差异性.本文以石屏县为例,以建制村为基本单元,构建VCM模型对村庄初步分类;借助ArcGIS综合评估之后,从村庄区位条件、资源禀赋、村庄治理、发展基础、生态环境等五个维度构建村庄发展潜力模型,明确村庄发展类型,揭示空间特征,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和国土空间规划的落实.研究表明,石屏县村庄发展潜力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差异性格局,由此将115个村划分为3大类10小类的村庄发展类型,结合实际情况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

    国土空间规划村庄发展潜力类型划分空间格局实用性村庄规划石屏县

    国土空间背景下生态敏感区的村庄规划策略研究——以大理州洱源县白塔村为例

    张婷婷杜佳洁孙弘
    16-22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土空间背景下的村庄规划是新时代空间规划体系下的详细规划,村庄规划作为指导村庄建设与管控的法定规划,在优化乡村空间发展格局、实现乡村振兴、推动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全国各地的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正在逐步推进,但针对生态敏感区的村庄规划编制的研究较少.本文选取位于洱海保护管理范围内的大理白族自治州洱源县白塔村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生态适宜性分析及评价.并基于生态适宜性分析及评价结果,充分剖析村庄的发展优势及现状问题,紧密围绕发展与保护的主题,从生态网络构建、"生态+"产业发展、用地布局优化等几方面探索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生态敏感区村庄规划的策略.力求为此类村庄的规划编制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

    国土空间规划生态敏感区村庄规划生态适宜性评价白塔村

    基于规划后评估的乡村策划研究——以石屏县郑营村为例

    姚梦园翟辉
    23-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我国快速城镇化进程中,乡村地区受到诸多因素的干扰出现不断衰退,乡村规划是应对乡村萎缩和可持续发展问题的公共干预,对提升乡村人居环境,缩小城乡差距,保护村庄活力,推进乡村治理现代化有重要作用.然而在实践过程中各地编制了大量的乡村规划,但规划目标和工作内容模糊,存在内容脱离实际,呈现出乡村规划不实用、效果差的现象.本文通过梳理国内学术界对乡村评估和乡村建设策划的相关研究,引入规划后评估理念,系统解析乡村策划内涵与方法,试图构建乡村规划后评估体系,并以石屏县郑营村为例进行实证研究,确定乡村策划价值矩阵,进行价值排序,提出乡村策划任务书,以期为构建乡村规划设计的完整过程提供借鉴.

    乡村策划规划后评估乡村规划价值排序郑营村

    多元主体参与下安义古村落景观保护与活化发展研究

    梁彤段威
    32-44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村落保护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多元主体的参与介入,各主体相互协作与博弈,影响着村落景观的保护发展.本文通过分析安义古村落景观资源、现状多元主体构成、多元主体空间使用和分布,以及各主体利益诉求.探索多元主体参与下,适合于安义古村落的保护方法,活化发展模式,景观规划策略.提出在安义传统村落景观的保护与发展中,构筑"政府主导,企业协助,村民主体,社会参与"的机制;搭建有效的沟通参与平台;明确主体角色与职责;落实多元利益诉求;实现良性循环的动态发展.同时针对村落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非物质景观提出相应的保护与活化发展策略.以村落景观规划设计为例,从山水林田湖草居整体空间格局营造,到罗田村、京台村、水南村村落景观规划,和选取的具有代表性的节点景观设计,结合多元主体空间使用和利益诉求在规划设计中进行落实表达.实现多元主体参与下,安义古村落景观的合理保护与动态可持续发展.

    传统村落景观多元主体保护与活化发展安义古村落聚落研究

    血缘与神缘交互影响下的莆田上俞村聚落空间演变

    陈力邱书雅关瑞明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传统聚落空间作为居民生活的载体,是宗族社会关系和神灵信仰行为交织作用下的产物,其空间的形成与演变明显受到宗族组织与神灵信仰的影响.本文以莆田市上俞村传统聚落为研究样本,借用社会学视角对上俞村俞、喻、蒋三个主姓宗族以及聚落中的神灵信仰现象进行实地调研,探索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祖先信仰和以神缘关系为基础的神灵信仰交互影响下聚落空间的演变情况.透过空间形态表象特征挖掘隐藏背后的社会根源问题,为传统聚落的保护与整治提供新的思路.

    传统聚落空间演变血缘神缘交互影响

    龙门宗族古村落的民居空间模式及演变研究

    刘星单军
    53-5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通过对浙江杭州富阳区龙门宗族古村落进行田野调查,并在形成历史和社会背景的考据基础上,对该村落自明代至今的民居空间进行了类型学分析.研究归纳出5种主要民居空间模式,并对其演变逻辑进行深入探讨,清晰地呈现出龙门村住宅从宗族聚居模式向主客共生模式的历时性发展过程,可为村落空间研究和当代营建提供参考和启示.

    龙门宗族古村落传统民居空间模式演变

    基于需求调研的长沙市托育服务设施规划策略研究

    林小靖沈瑶
    60-69页
    查看更多>>摘要:本文在解读我国低生育率现状、国内外托育服务研究基础上,明确目前托育服务体系研究主要聚焦于对托育供给、需求偏好与政策支持层面;基于以往研究,利用地理信息系统分析长沙市婴幼儿托育服务设施建设情况,了解托育服务供给现状;同时向长沙市498位家长展开问卷式需求调研,了解家长对托育服务具体需求内容、托育服务需求影响因素的现状;提出长沙市托育服务设施的优化策略,包括进行托育知识科普,打造便捷健康的托育服务环境,营造社区互助的托育服务氛围,并提供立体多样化的育儿支援.

    城市公共设施规划婴幼儿托育服务设施空间布局需求研究

    基于机器学习的中心城区养老设施空间布局优化研究

    马俊赵珂伟蔡思琴
    70-77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人口老龄化的趋势不断加剧,因地制宜建设养老设施并提供高质量的老年照护服务变得尤为重要.本文以苏州市中心城区姑苏区为研究对象,基于POI数据,在分析现状养老设施空间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构建500m × 500m网格尺度,统计各网格内养老设施及相关设施分布情况,选择随机森林模型对养老设施布局进行模拟预测.研究结果显示:1.现状养老设施呈现"大分散、小集聚"和"均衡分布"的空间分布特征.2.住宅小区、文化教育设施、医疗卫生设施对养老设施的布局影响较大.3.结合预测结果,构建"易联动、成体系、较公平"的养老设施空间分布格局.

    城市规划机器学习老龄化养老设施空间布局

    既有住宅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适宜改造模式探讨——以西安市为例

    张娜张倩王芳石英...
    78-85页
    查看更多>>摘要:在以居家社区养老为重点、加快城市更新的大背景下,将既有住宅改造为各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不仅可以缓解城市老旧住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的养老服务设施匮乏问题,还可以盘活社区闲置空间,使资源利用最大化.本文在西安市现有844家社区养老服务站中随机选取62家改造型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进行走访,针对其中的27家既有住宅改造型设施开展实地调研,通过各设施的服务内容及功能配置情况将其聚类为日间类、活动类、全日类三类设施,从选址、面积规模、建筑结构等方面分析三类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造现状及突出问题,并提出适宜的改造路径模式,即:活动类设施均不适宜由住宅改造而成;日间类设施适宜选择位于社区外围、面积在100~150m2间的首层单套住宅通过功能重置的方式进行改造;全日类设施适宜选择框剪结构、面积大于150m2的首层套型或配备电梯的非首层套型通过功能重置或空间重组的方式进行改造,以期为既有住宅改造为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提供借鉴.

    西安城市更新既有住宅改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改造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