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住宅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住宅科技
住宅科技

蔡鸣墉

月刊

1002-0454

zhuzkj@sina.com

020-64718289

200031

上海市复兴西路193号

住宅科技/Journal Housing Scie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家建设部主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与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以住宅建设全过程的科技问题为内容,宏观与微观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术性与实用性兼顾,宣传国家住宅建设技术政策,报道住宅产业优秀成果,以科技进步推动住宅建设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社会网络方法在城市更新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潜力探索

    翟宇琦彭姗妮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更新涉及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动态博弈,研究者运用社会网络技术方法,量化分析多方行动者关系网络与更新实践的互相影响,为更新实践提供策略指引.文章对我国城市更新领域学者应用社会网络方法的文献进行检索,针对文献在社会网络相关理论与技术方法方面的应用,探讨社会网络方法在城市更新研究的应用现状、有效性和不足,并探索未来发展趋势.研究发现,社会网络方法能揭示行动者关系、权力结构和信息流动,评估行动者对更新的贡献和影响,促进协商与合作,推动可持续更新,在城市更新研究中具有广阔的应用潜力,未来研究可加强理论框架构建,并结合新技术提高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为城市更新实践提供更加科学有效的决策支持.

    社会网络方法城市更新研究应用CNKI数据库

    高层学生公寓组团底部空间公共性提升设计探索

    黄钊谢振宇
    7-13页
    查看更多>>摘要:高层学生公寓组团是解决校园功能版块集约化建设的基本途径,但在满足学生日常生活多样性需求方面,其底部公共性活动场所的缺失已成为较为普遍的问题.文章结合案例研究,通过对学生行为特征和需要的调研分析,提出功能支撑有效、空间模式复合、技术实施可行的公寓底部区域(地下、地面、底层)一体化公共性提升策略;并通过对同济大学彰武学生公寓组团的更新设计实践,呈现对公寓组团底部空间设计的专业思考和探索,以期为现有校园空间的更新提升以及未来新建校区的规划设计提供借鉴与参考.

    更新利用学生公寓底部空间公共性提升设计

    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中居民参与机制探讨

    刘姣曼顾全
    14-21页
    查看更多>>摘要:居民参与是近年来我国城镇老旧小区改造普遍关注的问题.居民参与在老旧小区改造中发挥重要作用,是保证改造成效的关键.文章以公民参与阶梯理论为理论依据,以杭州市18个老旧小区综合改造案例为研究对象,运用实地调研、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综合分析老旧小区更新改造中居民参与的5种类型,以及其协作机制的建立过程、成效及优缺点,以推进城市更新行动,提升居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老旧小区更新改造居民参与协作机制

    住宅小区理想规模的模型探究——基于共有空间社会密度的视角

    徐磊青吴夏安
    22-31页
    查看更多>>摘要:住宅小区内共有空间的社会密度会对居民间的邻里交往产生显著影响.为保证住宅小区共有空间资源的数量和品质,在第Ⅲ建筑气候区条件下建立小区模型,对不同类型小区的共有空间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随着小区内建筑平均层数的增加,户均共有空间资源的数量逐渐减少,共有空间的品质在空间尺度、围合度、私密性等维度上显著降低.基于模型研究结果和城市对土地利用的要求,进而提出住宅小区的理想规模为3~4 hm2,住宅平均层数宜为5~8层,而当确有需要建设高层住宅时,住宅平均层数也不宜超过14层.

    住宅小区理想规模共有空间社会密度模型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区域协同发展策略——以普洱市思宁一体化为例

    苟健民苏振宇
    32-37页
    查看更多>>摘要:国内外双子城、同城化、城市群、都市圈等中大尺度区域协同发展理论和实践皆较为成熟,但当下针对小尺度区县级协同发展策略的研究有限,协同发展层次仍停滞在初级阶段.思茅区和宁洱县进行一体化发展是新发展阶段普洱市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选择,因此探寻有效的协同发展策略至关重要.文章在对已有区域协同发展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结合《普洱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编制,剖析思宁两地本底优势和协同瓶颈,从空间结构、交通支撑、产业发展及人文特色4个方面制定协同发展策略,以期加快思宁一体化进程,为其他区县级协同发展提供参考.

    国土空间规划区域协同发展策略思宁一体化

    日本社区养老服务与设施发展历程探索及启示

    司马蕾井高佑纪
    38-44页
    查看更多>>摘要:社区型养老服务与设施具有良好的社会与经济效益,也是我国养老事业未来发展的重点.日本的社区型养老服务历经20余年演进,探索出具有特色的设施体系,其近年的发展基于区域统括护理的理念,提升服务与设施设置的灵活性和人性化程度.文章回顾日本养老政策的发展历程,梳理社区养老服务模式与小规模多功能设施出现的背景及特点,分析区域统括护理体系的概念与发展现状,探讨日本经验对我国社区养老服务特别是乡村地区养老设施发展带来的启示.

    人口老龄化社区养老养老设施区域统括护理体系

    基于ENVI-met的住区室外热环境模拟探析——以上海市中心城区为例

    刘海萍宋德萱
    45-52页
    查看更多>>摘要:选取上海中心城区典型多层住宅区为样本案例,通过现场实测和模拟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探讨绿化要素对住区热环境的影响.首先,对样本住区进行微气候实测,并选取夏季典型气象日实测数据进行研究;其次,利用ENVI-met微气候模拟软件对样本住宅区进行室外热环境模拟计算,并在模拟前通过理论验证模型分析确定合适的边界条件及垂直网格形式;最后,将实测数据与模拟结果进行对比,探讨ENVI-met软件应用于住区尺度室外热环境分析的可行性与可靠性,为未来使用该软件的相关模拟研究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微气候热环境模拟多层住宅区舒适度绿化ENVI-met

    装配式内装发展背景下城市住宅内装修现状问题调查及解决方法

    苗青刘敏徐松陈伯如...
    53-57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136户城市住宅内装修的调研数据,详细分析住宅内装修的现状问题、需求、装修意愿与顾虑,探讨解决方法.装配式内装以一种工业化、部品化的方式和动态可维护、可改造的思维,为解决传统装修质量问题提供新思路,是解决当前住宅通病的有效途径,可为住宅内装修的品质提升和建设方式的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问卷调查住宅内装修装配式内装可持续绿色低碳

    大型预应力清水混凝土墙板生产实践

    汪力罗时勇曹泽
    58-61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通过对清水混凝土质量缺陷及产生原因的分析,从原材料控制、模具要求、生产工艺三方面进行系统实践,实现工厂生产大型预应力清水混凝土墙板的目标.在原材料控制方面,对水泥、掺合料、骨料、外加剂及混凝土工作性提出要求;在模具方面,采用旧模台结合生产工艺,实现良好的清水饰面效果;在生产工艺方面,从工厂预应力张拉模台和管理制度的实际情况出发,通过严控原材料质量、混凝土配方、模具处理工艺、构件堆放保护及饰面保护措施,实现大型预应力清水混凝土墙板从理论研究到生产落地的全过程,为装配式行业工厂批量化生产清水混凝土构件提供新思路.

    清水混凝土预应力装配式生产工艺产业化

    大居市属保障房项目外墙外保温系统高坠风险分析及维修治理方法探讨

    范卫东
    62-66页
    查看更多>>摘要:近年来,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的开裂、空鼓和高坠事件时有发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文章以典型某大居市属保障房项目为例,对建筑外墙外保温系统构造、黏结强度、外墙面损伤、空鼓及材料抗压强度进行检测,分析采用无机保温砂浆外保温系统的外墙产生开裂、空鼓乃至脱落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与之相对应的维修方法、技术要点和保障措施.

    大居市属保障房外墙外保温无机保温砂浆系统维修方法保障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