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期刊导航|住宅科技
期刊信息/Journal information
住宅科技
住宅科技

蔡鸣墉

月刊

1002-0454

zhuzkj@sina.com

020-64718289

200031

上海市复兴西路193号

住宅科技/Journal Housing Science北大核心
查看更多>>本刊系国家建设部主管、建设部住宅产业化促进中心与上海市房地产科学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科技类学术期刊。以住宅建设全过程的科技问题为内容,宏观与微观结合,理论与实践并重,学术性与实用性兼顾,宣传国家住宅建设技术政策,报道住宅产业优秀成果,以科技进步推动住宅建设产业化。
正式出版
收录年代

    文化线路视角下历史遗产整合与活化策略——以嘉兴老城区为例

    罗兰黄张媛
    1-6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针对嘉兴老城区历史遗产空间碎片化、城市历史空间特征不清晰等问题,系统梳理城市文化脉络,挖掘历史文化基因,确定6条主题历史文化线路,串联散落的历史文化资源,构建"双轴、双线、双环"嘉兴老城区历史文化线路空间体系;并以南北轴历史文化线路为例,从线路的选择与组织、节点活化和支撑系统等方面探讨历史文化线路的具体建构路径,旨在通过"以线串点、以线带面"的方式,活化传统街巷,彰显嘉兴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风采.

    嘉兴老城区历史遗产文化线路整合与活化

    酒店改造型养老设施设计研究(上)——基于上海地区经济型酒店现状问题调查与分析

    汤源楠周静敏王舒媛
    7-14页
    查看更多>>摘要:以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和既有建筑存量更新需求为背景,基于当前城市养老设施数量不足,以及国家鼓励利用既有建筑资源进行改建的现状,分析酒店类既有建筑改造为养老设施的可行性.在此基础上,以上海地区既有经济型酒店为例,通过实地调研、测绘、问题分析等方法,调查其场地、建筑、功能布局、公共空间、居住空间、无障碍等方面的现状条件,并采用分类讨论的方式,对调研对象各空间部位出现的重点问题进行分析,以明确其适老化改造需要关注的重点方向.

    人口老龄化既有建筑酒店改造型养老设施无障碍适老化

    商业综合体体育服务空间使用后评价与优化

    肖冠延蒋妤婷王桢栋陈有菲...
    15-23页
    查看更多>>摘要:随着城市居民对体育运动重视程度和需求的日益提升,高密度城市空间的有限资源与体育服务的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在全民健身计划等政策下,商业综合体在自身功能业态中积极融入体育服务,尝试在协同效应的作用下营建优质体育服务空间.文章针对上海市代表性商业综合体案例进行使用后评价研究,通过问卷调研、访谈与行为驻记的方法,从客观使用与主观评价两方面讨论体育服务空间的实际使用情况、使用者行为特征与满意度评价,分析影响使用者满意度的显著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针对性优化策略,充分利用场地优势特征进行空间组织,重点弥补配套设施和运营指导方面的服务短板,提升全龄友好度、拓展休闲属性,以积极响应市民需求,实现高可及性的体育服务供给.

    商业综合体体育服务使用后评价行为驻记可及性优化策略

    基于公众点评数据的上海黄浦江中央活力段使用后评估

    吴语婧张霄宇沈洁
    24-31页
    查看更多>>摘要:城市滨水空间正历经由"工业型遗迹"蜕变至"生活型场所"的转型阶段,亟需开展基于公众视角下的使用后评估,对转型后的滨水建成环境进行回应公众需求的再优化设计.文章以上海黄浦江"中央活力段"9个滨水活力公共空间为研究对象,引入城市意象理论,基于线上点评数据展开滨水空间使用后评估,并构建三大维度十二因子的滨水空间使用后评估体系,以期为城市滨水空间规划建设与更新改造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城市滨水空间点评数据使用后评估黄浦江城市意象

    龙脊十三寨景观形态与空间结构

    王珍珍
    32-40页
    查看更多>>摘要:龙脊十三寨是桂北少数民族稻作聚落群的典型代表.文章从景观形态和空间结构两个方面,结合聚落单体典型要素的静态视角和聚落群体发展而调适的动态视角,对十三寨外部景观营构特征进行整体性和关联性分析.其中:聚落单体显著特点为缓坡微地形择址、寓意丰富标志物、形式多样禾坪和串联的道路体系;聚落组团发展过程中表现出因聚居而调整,具体为稻作下的生产调适和民族宗族杂糅的多中心格局.研究认为,十三寨聚落群外部景观具有强烈的民族性、典型性和适宜的调整性,在后续的发展中应更加注意传承与保护.

    龙脊十三寨梯田稻作景观形态空间结构聚居调适

    怒江峡谷干栏民居的恒常与变异

    王紫瑜焦梦婕王红军
    41-45页
    查看更多>>摘要:文章基于拉卜普特提出的"恒常与变异"观点,探索一种理解和研究风土民居的框架.通过对滇西北怒江峡谷地区干栏民居的共有特性与区域差异性进行分析,总结出不因峡谷内民族与地区差异而变化的恒常性,以及怒江中游、怒江上游及独龙江流域3个区域民居的变异性.研究认为,怒江峡谷民居中的恒常性体现出怒江少数民族固有的价值认知、生活方式、仪式与文化,识别并尊重这种恒常性,即在变化中寻找不变,在多样性中寻找共性,有助于深入理解建筑与环境、文化、社会之间的复杂关系,为风土遗产的留存提供重要依据,从而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和遗产保护提供宝贵的理论指导.

    怒江峡谷干栏民居区域差异变异性恒常性

    夏热冬冷地区养老院老年人冬季室外热舒适性探究

    周鹏飞宋德萱张弛李琪...
    46-55页
    查看更多>>摘要:养老院室外空间是机构养老人群的主要室外活动场所,室外空间的热舒适性对老年人身心健康具有重要影响.为营造健康、舒适的室外热环境,文章以上海Q养老院为例,通过对养老院室外热环境实测和老年人室外热舒适问卷调查,分析老年人室外热舒适与热感觉关系,研究热环境因素对老年人冬季室外热舒适的影响,从热中性生理等效温度、热中性生理等效温度范围、满足90%热可接受率的生理等效温度范围和热偏好生理等效温度等4个方面,确定老年人冬季热舒适性评价基准;最后基于研究结果,从自然环境和建筑环境两方面提出养老院冬季室外热环境优化设计建议,为夏热冬冷地区养老院室外热环境改善提供参考.

    夏热冬冷地区热舒适生理等效温度养老院老年人室外环境

    乡村建设项目落地路径优化探索——以上海外灶村书院工坊项目为例

    谢薿黄一如刘亦为
    56-61页
    查看更多>>摘要:目前"多规合一"的国土空间规划已形成较为系统的土地利用管控规则和方法.在具体乡村建设项目落地实施过程中,应以土地集约化利用为导向,实现集体建设用地的合理开发及乡村公共空间的风貌控制.文章梳理上海市村庄建设的管控现状,明确郊野单元村庄规划、村庄设计、建筑设计在乡村建设项目落地实施的角色和作用;并通过乡村建设项目完整实施过程的实证研究,检验乡建项目实施路径的有效性,探讨建设进程中各规划设计阶段的衔接问题;针对项目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策略和建议,旨在打通从规划到乡村建设项目落地实施的"最后一公里".

    乡村规划郊野单元村庄规划村庄设计项目实施实证研究

    国土空间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探索——以石家庄水峪村为例

    王士坤袁丽君王士卓
    62-71页
    查看更多>>摘要:"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是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中乡村地区的详细规划,是开展国土空间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实施国土空间用途管制等的法定依据,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文章通过对石家庄水峪村村庄规划的编制实践,探究在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特色保护类村庄实用性规划编制要点.从落实上位规划要求、空间要素管控、产业发展、文化保护、基础设施、居民点布局等方面,对水峪村规划进行实践探索,编制好用、管用、实用的"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以期为其他同类型村庄规划提供借鉴.

    国土空间特色保护类村庄规划多规合一实用性规划编制